作文拟题如何“先声夺人”——从记叙类半命题作文说起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y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类半命题作文的拟题,往往兼顾着命题人的出题意图与在一定限制下作者的写作自由,是带着镣铐跳舞的典型.好的作文题给读者的感觉应如初闻王熙凤登场,人未到,声先扬——先声夺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先声夺人呢?rn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层面:陌生化rn(一)陌生的搭配rn好的作文题,其语言效果可以适当追求“陌生化”,比如说,改变一些固定的思维方式或习惯性搭配,对一些词语的使用打破常规,采取超常甚至反常用法.有创意的半命题作文题,其命题的用词与空白处内容在常规情境下不可搭配.在陌生化意图的处理下,二者在语法搭配上的关联性愈小,其形式愈新.
其他文献
闻一多的第一部诗集就收录了《红烛》,在诗集中,闻一多以其细腻独到的语言魅力和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更深层的意义,以及对生死观念的理解与体悟.
“活动·探究”单元是统编教材新设置的单元组织类别,它强调以任务为轴心,阅读为抓手,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通过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 个综合实践的循环系统,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活动·探究”单元承载了语文学科“整合”“综合”“实践”的理念,以期实现语文要素的综合与内化.统编教材实施后,我们在大量的教学调研中发现,“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普遍存在“为活动而活动”“为阅读而阅读”“为写作而写作”等静态、碎片化教学现象.如何实现“活动·探究”单元
期刊
科幻作家童恩正在《谈谈我对科学文艺的认识》中指出:“与其他文艺作品一样,(科学文艺)是宣扬作者的一种思想,一种哲理,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一种探索真理的精神.概括起来讲,是宣传一种科学的人生观.在这里,科学内容又成了手段,它是作为展开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充当背景使用的.”
期刊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教师要贴近学科特点展开对应设计和调度,利用情境设计、情绪调动、活动组织、训练投放等环节,推出更多“说”的训练,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具体实践训练环节,在多重训练体验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好文章的标准是什么?它是如何成长的?好文章源于生活,有感而发;独立思考,富有情感;一气呵成,文脉贯通;文采飞扬,哲理深刻.它的成长密码隐藏在生活、阅读、思维、联想和表达之中.rn1.生活与体验rn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如果学生善于观察,那么他们会发现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池塘水景、亭台楼阁等每天都有不同的状貌,早晨朝霞照耀和傍晚暮霭笼罩的景致完全不同,阳光普照的校园和阴雨绵绵的校园也会景色各异;同样是下雨,春雨潇潇与夏天的暴雨如注有天壤之别;同样是晴天,夏天烈日的酷热与冬天暖阳的和煦,给人的感觉
期刊
理解鲁迅小说的关键是“反思”——回环结构和自我反思的统一.文学理论和鲁迅研究中将这一特性称之为:自反性、反讽性、对话性、复调性.中学语文教学当以“反思性”或“对话性”为教学目标,基于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认识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来达成.虽然《狂人日记》的写成时间早于《社戏》《故乡》《孔乙己》等篇目,但是教读《狂人日记》确实要放到高中学段.
期刊
一、教学目标rn审题要准:(1)增强审题意识,养成审题的良好习惯.(2)培养扣题意识,避免行文中偏离题意.rn观点要明:力求文章观点鲜明,表达严谨,文题合一,避免摇摆不定,自相矛盾.rn二、原题回放rn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rn高考竞争激烈.
期刊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作者、作品、读者角度组织开展阅读教学,真正落实课标精神和思想,让实现阅读教学多元对话的目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笔者在备课过程中发现《陋室铭》的作者是有争议的.一说《陋室铭》作者为唐朝崔沔.自南宋起,民间普遍说是刘禹锡所作.很多资料也绘声绘色地讲述了刘禹锡因政改失败,被贬官后遭遇当地官员排挤而三换其屋的故事,但这些故事仅是民间传说,并无史实依据.《古文观止》一书明确标注其作者是刘禹锡,统编教材也采用了此说法.还有学者分析认为此文仅是江浙一带民间文士假借刘禹锡之名所作.但作者的缺失和争议并没有让《陋室铭》失掉它经典的色彩,反而在历史的涤荡中,独树一帜、愈发清丽.无数文人墨客以陋室主人自居,许多书法大家或临摹或碑刻,笔
期刊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四翼”考查要求立足于素质教育应达成的内容表现与形式表现,主要回答了“怎么考”的问题,“基础性”是其中的第一项考查要求.“在广阔的学科领域,高考关注各学科中的主干内容,关注学习者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与基础性考查相匹配的考查方式,则主要通过典型情境来完成.所谓“典型情境”,一方面指向考查内容的基础性,另一方面指向考查方式的典型性.换言之,高考评价体系倡导在典型情境中落实基础性考查要求.要而言之,基础性涵盖了学科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