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汤显祖的《牡丹亭》一经问世,备受明清女性青睐,在明清女性读者心中普遍激起强烈共鸣。明清女性积极参与了《牡丹亭》的演出、阅读、评点、刊印的各种艺术活动,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传播现象。
【关键词】《牡丹亭》;女性;传播
《大学语文》教材都选了汤显祖的传世名作《牡丹亭·惊梦》一出作课文。由于大学语文主要面向大学中文系以外的专业开设,如能在课堂上对《牡丹亭》问世后对明清女性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作些介绍和分析,对于拓展本科生思维向度、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古代戏曲文化流播的具体情况,有着十分明显的价值。
汤显祖的《牡丹亭》一经问世就受到观众读者的热烈欢迎,以致“家喻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作品提倡“至情”和以“情”格“理”的思想,呼吁人性的解放,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强调女性的自主意识,对当时“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程理学进行了极大挑战。又因为性别、身份、年龄、心理、习惯等因素与作品的女主人公有较强的共性,《牡丹亭》备受明清女性青睐,在明清女性读者心中普遍激起强烈共鸣,引发“《牡丹亭》唱彻秋闺,惹多少好儿女拼为他伤心到死”的悲情现象。明清女性积极参与了《牡丹亭》的接受与传播,她们对《牡丹亭》演出、阅读、评点、刊印的各种艺术活动使作品不断被搬演,四百年来仍在舞台上绚丽流转且大放异彩。
一、明清女性参与《牡丹亭》的舞台演出
清时期女性参与《牡丹亭》的戏剧演出,是一种较独特的文学接受现象。从戏剧历史的发展看,《牡丹亭》的文本传播面应超过其舞台传播,这与文字及文本的传播功能有关。作为戏曲的《牡丹亭》,舞台传播虽然是其艺术生命力的最根本归宿,但由于封建社会的演员限于所处的社会地位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因此他们固然有十分丰富的演剧经验,高超的表演技能,可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资料却少得可怜;再加上由于戏曲在当时处于“小道”的位置,明清朝廷禁止女性观戏、当时女子地位的低下及私密性的特点,客观上影响了《牡丹亭》女性演出戏剧记录的文献资料的产生与留存。即便如此,由于《牡丹亭》的经典性与划时代的思想及艺术成就,明清时的一些文人笔记、日记、观剧诗作及其他相关的资料仍然再现了明清时大量女性轻歌曼舞、品读吟哦,流转于杜丽娘、柳梦梅的“情与梦”中的生动画面。《牡丹亭》一经问世,就成为明清戏曲舞台上的一个长演不衰、备受欢迎的剧目,无论官绅仕家、商贾武臣还是平民百姓,都在不同演出场所来观看演出。
在私家演出《牡丹亭》的,除了家班,还有一些民间的职业戏班。汤显祖在世时,就有民间的职业戏班在私家的堂会上演唱《牡丹亭》。乾隆时代江南苏州、扬州一带,盛行女子昆班,其中的女伶大都擅长《牡丹亭》的表演,这些女演员或在乡野戏台,或在楼馆茶社,大多以折子戏的形式尽情演绎着《牡丹亭》。
二、明清女性参与《牡丹亭》的文本阅读
《牡丹亭》“书初出时,文人学士,案头无不置一本”。不仅男子热衷予《牡丹亭》的阅读,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文本阅读也形成一种奇特景观。《牡丹亭》问世之后,汤显祖就拥有众多的闺阁读者、红粉知音。不同阶层的女子通過不同途径认识了《牡丹亭》,阅读《牡丹亭》,表现为阅读群体的普遍性,她们可能是烟花巷的青楼女子,也可能是演唱《牡丹亭》的女演员或是闺阁小姐、贵族夫人乃至皇后嫔妃。
《牡丹亭》以现实的手法展现了情与理、情与权的相悖冲突,从不同方面对封建社会进行了否定,尤其展现了女性在封建婚姻制度下的寂寥、空虚与痛苦,成为千千万万个明清社会现实中女性的代言,又以浪漫的手法描写了年轻男女出生入死来“以情格理”,并终究赢得“至情”的“大团圆”,这给予明清社会现实中女性以憧憬和向往的无限空间,萌生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美好期盼。作为宣泄内心的寂苦、悲愤与抒发自由追求两情相悦的“至情”社会的理想载体,再加上其优美的曲词、曲折的情节尤其是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牡丹亭》理所当然地在明清女性中最爱,被明清女性掀起“热捧”狂潮。
三、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评点传播
明清女性不仅仅局限于《牡丹亭》文本的阅读,她们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审美体验,通过眉批夹注与著文评论的方式得到畅快淋漓的宣泄。《牡丹亭》自诞生“百余年来,诵此书者如俞二娘、小青,闺阁中多有解人……惜其评论皆不传于世”。据统计,明清女子涉足《牡丹亭》批评的女子有16人。这在明清时期女性被排斥于文学之外的社会大背景下,可谓蔚为大观。
明末建武女子黄淑素的《牡丹亭评》是留给后人关于《牡丹亭》最早的女子评论。此文不仅对《牡丹亭》结构主线、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乃至语言都作了独到评说,更是将《牡丹亭》与《西厢记》作比较,得出“《西厢》生于情,《牡丹》死于情也”的精辟评判,强调了作品的“至情”思想。黄淑素评论站在了女性立场,关照当时的女性生存环境,喊出了女性的愤懑,也表现了女性的自信,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时代特征,也体现女性评论的特征。
总之,《牡丹亭》以其“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的“至情”思想,唤起了明清女性“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青春的觉醒与争取婚姻自由的愿望。杜丽娘的私密阅读的情感启蒙、闺阁少女的青春觉醒、自由争取“折桂之夫”“蟾官之客”的理想爱情正体现了明清广大女性的共同心声。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演唱、阅读及评点等不同形式的接受与传播实际是结合自己的境遇对杜丽娘的心路历程进行不同版本的重新演绎。她们用智慧更用生命去感同身受,勾画一幅幅即时版的《牡丹亭》,谱写《牡丹亭》明清女性接受与传播史上或凄婉缠绵或清冽俊美风格各异的华美乐章。
作者简介:朱明言(1978.1-),男,湖北潜江人,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文学评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
【关键词】《牡丹亭》;女性;传播
《大学语文》教材都选了汤显祖的传世名作《牡丹亭·惊梦》一出作课文。由于大学语文主要面向大学中文系以外的专业开设,如能在课堂上对《牡丹亭》问世后对明清女性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作些介绍和分析,对于拓展本科生思维向度、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古代戏曲文化流播的具体情况,有着十分明显的价值。
汤显祖的《牡丹亭》一经问世就受到观众读者的热烈欢迎,以致“家喻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作品提倡“至情”和以“情”格“理”的思想,呼吁人性的解放,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强调女性的自主意识,对当时“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程理学进行了极大挑战。又因为性别、身份、年龄、心理、习惯等因素与作品的女主人公有较强的共性,《牡丹亭》备受明清女性青睐,在明清女性读者心中普遍激起强烈共鸣,引发“《牡丹亭》唱彻秋闺,惹多少好儿女拼为他伤心到死”的悲情现象。明清女性积极参与了《牡丹亭》的接受与传播,她们对《牡丹亭》演出、阅读、评点、刊印的各种艺术活动使作品不断被搬演,四百年来仍在舞台上绚丽流转且大放异彩。
一、明清女性参与《牡丹亭》的舞台演出
清时期女性参与《牡丹亭》的戏剧演出,是一种较独特的文学接受现象。从戏剧历史的发展看,《牡丹亭》的文本传播面应超过其舞台传播,这与文字及文本的传播功能有关。作为戏曲的《牡丹亭》,舞台传播虽然是其艺术生命力的最根本归宿,但由于封建社会的演员限于所处的社会地位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因此他们固然有十分丰富的演剧经验,高超的表演技能,可是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资料却少得可怜;再加上由于戏曲在当时处于“小道”的位置,明清朝廷禁止女性观戏、当时女子地位的低下及私密性的特点,客观上影响了《牡丹亭》女性演出戏剧记录的文献资料的产生与留存。即便如此,由于《牡丹亭》的经典性与划时代的思想及艺术成就,明清时的一些文人笔记、日记、观剧诗作及其他相关的资料仍然再现了明清时大量女性轻歌曼舞、品读吟哦,流转于杜丽娘、柳梦梅的“情与梦”中的生动画面。《牡丹亭》一经问世,就成为明清戏曲舞台上的一个长演不衰、备受欢迎的剧目,无论官绅仕家、商贾武臣还是平民百姓,都在不同演出场所来观看演出。
在私家演出《牡丹亭》的,除了家班,还有一些民间的职业戏班。汤显祖在世时,就有民间的职业戏班在私家的堂会上演唱《牡丹亭》。乾隆时代江南苏州、扬州一带,盛行女子昆班,其中的女伶大都擅长《牡丹亭》的表演,这些女演员或在乡野戏台,或在楼馆茶社,大多以折子戏的形式尽情演绎着《牡丹亭》。
二、明清女性参与《牡丹亭》的文本阅读
《牡丹亭》“书初出时,文人学士,案头无不置一本”。不仅男子热衷予《牡丹亭》的阅读,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文本阅读也形成一种奇特景观。《牡丹亭》问世之后,汤显祖就拥有众多的闺阁读者、红粉知音。不同阶层的女子通過不同途径认识了《牡丹亭》,阅读《牡丹亭》,表现为阅读群体的普遍性,她们可能是烟花巷的青楼女子,也可能是演唱《牡丹亭》的女演员或是闺阁小姐、贵族夫人乃至皇后嫔妃。
《牡丹亭》以现实的手法展现了情与理、情与权的相悖冲突,从不同方面对封建社会进行了否定,尤其展现了女性在封建婚姻制度下的寂寥、空虚与痛苦,成为千千万万个明清社会现实中女性的代言,又以浪漫的手法描写了年轻男女出生入死来“以情格理”,并终究赢得“至情”的“大团圆”,这给予明清社会现实中女性以憧憬和向往的无限空间,萌生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美好期盼。作为宣泄内心的寂苦、悲愤与抒发自由追求两情相悦的“至情”社会的理想载体,再加上其优美的曲词、曲折的情节尤其是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牡丹亭》理所当然地在明清女性中最爱,被明清女性掀起“热捧”狂潮。
三、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评点传播
明清女性不仅仅局限于《牡丹亭》文本的阅读,她们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与审美体验,通过眉批夹注与著文评论的方式得到畅快淋漓的宣泄。《牡丹亭》自诞生“百余年来,诵此书者如俞二娘、小青,闺阁中多有解人……惜其评论皆不传于世”。据统计,明清女子涉足《牡丹亭》批评的女子有16人。这在明清时期女性被排斥于文学之外的社会大背景下,可谓蔚为大观。
明末建武女子黄淑素的《牡丹亭评》是留给后人关于《牡丹亭》最早的女子评论。此文不仅对《牡丹亭》结构主线、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乃至语言都作了独到评说,更是将《牡丹亭》与《西厢记》作比较,得出“《西厢》生于情,《牡丹》死于情也”的精辟评判,强调了作品的“至情”思想。黄淑素评论站在了女性立场,关照当时的女性生存环境,喊出了女性的愤懑,也表现了女性的自信,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和时代特征,也体现女性评论的特征。
总之,《牡丹亭》以其“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的“至情”思想,唤起了明清女性“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青春的觉醒与争取婚姻自由的愿望。杜丽娘的私密阅读的情感启蒙、闺阁少女的青春觉醒、自由争取“折桂之夫”“蟾官之客”的理想爱情正体现了明清广大女性的共同心声。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演唱、阅读及评点等不同形式的接受与传播实际是结合自己的境遇对杜丽娘的心路历程进行不同版本的重新演绎。她们用智慧更用生命去感同身受,勾画一幅幅即时版的《牡丹亭》,谱写《牡丹亭》明清女性接受与传播史上或凄婉缠绵或清冽俊美风格各异的华美乐章。
作者简介:朱明言(1978.1-),男,湖北潜江人,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文学评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胡忌、刘致中:《昆剧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