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具有较好的母语的语文表达能力,已成为谋职的一个先决条件。而目前大家对大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普遍感到忧虑,以致要考虑在大学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是一条教学长河;大学是下游,中小学是上游。上游能源源不断地供给清澈的河水,才能保证下游不但水质好,而且水流宽广。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语文水平。这里想就如何改进中学语文教学的问题说一点我的看法。
一、应该怎么讲课文?
讲解课文,不能满足于讲文章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段落大意、生字生词;应该对课文中一些起关键作用或带有深刻含义的词句,紧密结合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特点、上下文语境进行必要的分析讲解。举例来说,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都有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这一篇课文。有一次,我恰好在某个中学听一位老师讲解《祝福》。老师讲得很认真。他首先介绍了鲁迅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一位勇猛的斗士;接着他详细说明了鲁迅写《祝福》时的时代背景。之后,他先解释了课文中一些生字、生词,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遍。而后他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边讲解、边提问、边讨论,详细分析说明了《祝福》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段落大意。最后他给学生分析了几个多重复句。可以看出,老师的备课是很认真、很充分的。我想,学生听了老师的讲解后肯定是会有不少收获的。但是,从学生获得语文技能的角度说,我虽没有作调查,但估计收效甚微,获益甚小。事实上,课文中有些段落、有些词句是应该而且值得好好给学生分析讲解的。譬如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里“我”对他在街上所遇到的祥林嫂,有这样一段描写: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大家知道,小说《祝福》运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刻画主人公祥林嫂这个下层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来解剖旧中国的农村社会,抨击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作者对祥林嫂的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这一段描写,特别注意语句的运用。老师可以这样来启发学生思考:第一,“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一句包含了三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这样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第二,“(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一句包含两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这样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在启发学生思考这两个“为什么?”时,老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主题、联系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来考虑,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祥林嫂的。我想,语文老师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讲清楚了,语文教学的收效肯定会比较大;学生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领悟到了,他的语文水平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怎样进行语文知识教学?
在中学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必须坚持随机教学。所谓随机教学,就是紧密结合课文的讲解或作文、练习的评讲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试以虚词教学为例。我们不能脱离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孤立地给学生讲解某些常用虚词,把虚词教学跟课文讲解、语文实践(如做练习、做作文)、作文或练习评讲弄成两张皮,而要触为一体。从随机教学的角度说,要把虚词教学跟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同学才爱听,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不妨略举一两个实例。
先说文言文。大家知道,在古代汉语里,“……者……也”是常用的格式,学习古汉语就一定要学习、了解这一格式。怎样给学生講解“……者……也”这一格式呢?最好结合课文来讲解。中学课本里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这一名篇。《醉翁亭记》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从写作上不能不说别具特色,有极大的创造性。这篇散文不仅在构思上别具匠心,也不仅在写景抒情上达到了高度融合、形神兼备的地步,在虚词运用上也有极大的独创性。他在采用骈文句式的同时,一连用了21个语助词“也”,并每每与“者”字相应,构成“……者……也”的格式。我们就可以结合这篇课文给学生讲解“……者……也”这一格式的用法和作用。大家知道,在古代汉语里,“……者……也”这一格式,都用来表示陈述、判断、解释的语气。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大量运用这一格式,每每对景对情下判断,作解释,这很合乎一州之长的太守的身份,同时使全文形成回环往复、忽起忽落、高低跌荡的旋律,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在欢快中所蕴蓄的抑郁的抒情气氛。我们读着这篇文章不能不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我想这比孤立地举些实例讲解这个格式的教法肯定效果要好。
下面再举现代文的实例。鲁迅先生的《祝福》中写祥林嫂听了柳妈的话到土地庙捐了条门槛,从而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但封建礼教还是容不得她,给了她新的致命打击,使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遭到破灭,随之发生一蹶不振的变化。鲁迅在这一段描写里,虚词运用得很讲究,值得结合课文给学生讲讲。如“她做得更出力”里的“更”;“你放着罢”里的“罢”;“她像……甚而至于常常忘了去淘米”这一长段文字里关联词语的使用。关于“更”,可以启发学生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这里的“更”能不能替换为“很”或“非常”?为什么必须用“更”?联系上下文,这里用“更”将会起到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关于“罢”,可以启发学生考虑这样的问题:这里能不能不用“罢”?考虑这个问题时,要学生注意这样两点:第一,用“罢”不用“罢”,句子的语气不一样;第二,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对四婶和鲁四老爷的态度是有区别的,因此在人物描写上也是有区别的。了解了这两点,就可以体会到为什么这里的“罢”用得好。关于描写祥林嫂急剧变化的那一段文字里大量关联词语的运用,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样一点:关联词语的作用在于显示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适当运用关联词语可以使说的话、写的文章脉络清楚,增强逻辑力量;但在一般文艺作品中不宜用得太多,用多了,动不动来个“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这不仅会使语句显得luō@①嗦,而且会使话语不活泼,不生动;而鲁迅在这里正是运用关联词语的这一表达特点,故意在描写祥林嫂急剧变化的文字里集中使用大量关联词语,从而对刻画祥林嫂在受到封建礼教新的打击后越来越变得衰老、胆怯、呆板、麻木的神态,收到了独特的修辞效果。
一、应该怎么讲课文?
讲解课文,不能满足于讲文章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段落大意、生字生词;应该对课文中一些起关键作用或带有深刻含义的词句,紧密结合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特点、上下文语境进行必要的分析讲解。举例来说,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都有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这一篇课文。有一次,我恰好在某个中学听一位老师讲解《祝福》。老师讲得很认真。他首先介绍了鲁迅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一位勇猛的斗士;接着他详细说明了鲁迅写《祝福》时的时代背景。之后,他先解释了课文中一些生字、生词,然后让学生自己阅读一遍。而后他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边讲解、边提问、边讨论,详细分析说明了《祝福》的主题思想、篇章结构、段落大意。最后他给学生分析了几个多重复句。可以看出,老师的备课是很认真、很充分的。我想,学生听了老师的讲解后肯定是会有不少收获的。但是,从学生获得语文技能的角度说,我虽没有作调查,但估计收效甚微,获益甚小。事实上,课文中有些段落、有些词句是应该而且值得好好给学生分析讲解的。譬如课文的第三自然段里“我”对他在街上所遇到的祥林嫂,有这样一段描写: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大家知道,小说《祝福》运用倒叙的手法,通过刻画主人公祥林嫂这个下层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来解剖旧中国的农村社会,抨击黑暗的宗法制度和吃人的封建礼教。作者对祥林嫂的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这一段描写,特别注意语句的运用。老师可以这样来启发学生思考:第一,“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一句包含了三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这样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第二,“(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一句包含两个分句,我们能否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与之相当的“(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这样一个包含长定语的单句?为什么?在启发学生思考这两个“为什么?”时,老师应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主题、联系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来考虑,并要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祥林嫂的。我想,语文老师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讲清楚了,语文教学的收效肯定会比较大;学生如果能把类似这样的“为什么”领悟到了,他的语文水平肯定会有较大的提高。
二、怎样进行语文知识教学?
在中学进行语文知识教学,必须坚持随机教学。所谓随机教学,就是紧密结合课文的讲解或作文、练习的评讲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语文知识教学。试以虚词教学为例。我们不能脱离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孤立地给学生讲解某些常用虚词,把虚词教学跟课文讲解、语文实践(如做练习、做作文)、作文或练习评讲弄成两张皮,而要触为一体。从随机教学的角度说,要把虚词教学跟课文讲解、作文或练习评讲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同学才爱听,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不妨略举一两个实例。
先说文言文。大家知道,在古代汉语里,“……者……也”是常用的格式,学习古汉语就一定要学习、了解这一格式。怎样给学生講解“……者……也”这一格式呢?最好结合课文来讲解。中学课本里有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这一名篇。《醉翁亭记》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从写作上不能不说别具特色,有极大的创造性。这篇散文不仅在构思上别具匠心,也不仅在写景抒情上达到了高度融合、形神兼备的地步,在虚词运用上也有极大的独创性。他在采用骈文句式的同时,一连用了21个语助词“也”,并每每与“者”字相应,构成“……者……也”的格式。我们就可以结合这篇课文给学生讲解“……者……也”这一格式的用法和作用。大家知道,在古代汉语里,“……者……也”这一格式,都用来表示陈述、判断、解释的语气。欧阳修在这篇散文中,大量运用这一格式,每每对景对情下判断,作解释,这很合乎一州之长的太守的身份,同时使全文形成回环往复、忽起忽落、高低跌荡的旋律,从而大大增强了文章在欢快中所蕴蓄的抑郁的抒情气氛。我们读着这篇文章不能不从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我想这比孤立地举些实例讲解这个格式的教法肯定效果要好。
下面再举现代文的实例。鲁迅先生的《祝福》中写祥林嫂听了柳妈的话到土地庙捐了条门槛,从而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但封建礼教还是容不得她,给了她新的致命打击,使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遭到破灭,随之发生一蹶不振的变化。鲁迅在这一段描写里,虚词运用得很讲究,值得结合课文给学生讲讲。如“她做得更出力”里的“更”;“你放着罢”里的“罢”;“她像……甚而至于常常忘了去淘米”这一长段文字里关联词语的使用。关于“更”,可以启发学生考虑这样一些问题:这里的“更”能不能替换为“很”或“非常”?为什么必须用“更”?联系上下文,这里用“更”将会起到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关于“罢”,可以启发学生考虑这样的问题:这里能不能不用“罢”?考虑这个问题时,要学生注意这样两点:第一,用“罢”不用“罢”,句子的语气不一样;第二,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对四婶和鲁四老爷的态度是有区别的,因此在人物描写上也是有区别的。了解了这两点,就可以体会到为什么这里的“罢”用得好。关于描写祥林嫂急剧变化的那一段文字里大量关联词语的运用,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样一点:关联词语的作用在于显示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适当运用关联词语可以使说的话、写的文章脉络清楚,增强逻辑力量;但在一般文艺作品中不宜用得太多,用多了,动不动来个“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但”、“而且”,这不仅会使语句显得luō@①嗦,而且会使话语不活泼,不生动;而鲁迅在这里正是运用关联词语的这一表达特点,故意在描写祥林嫂急剧变化的文字里集中使用大量关联词语,从而对刻画祥林嫂在受到封建礼教新的打击后越来越变得衰老、胆怯、呆板、麻木的神态,收到了独特的修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