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十分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强调要丰富、拓展课程资源,特别是文字与音像资源、人力资源、实践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是特定部门和人员的专业行为,更是教师主导的活动,要自主开发、特色开发、共同开发。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地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挖掘出一些富有地方特色和学科特色的教学资源,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但往往没有很好地处理开发课程资源与教材的关系,反而使教学内容“泛化”了。本文撇开课程资源开发的其他内容和方式,以思想政治课的交互合作为例,从另一种角度谈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立足现实生活,教育与教学相互渗透,彰显德育功能
《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思想政治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观点,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教育与教学本身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关键是如何把两者关系处理好,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育人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善于抓住当前热点问题,用现实热点问题去分析相关知识,彰显德育目标。如在进行《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教学中,紧紧抓住环境污染这一热点,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环境保护的作用和意义等相关知识方面的探究和准备,第二小组主要负责环境污染的表现和危害的探索和准备。第三组负责环境污染的原因的探索和准备。第四组探索如何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课堂上第二组同学用大量资料展示了环境污染的种种表现和严重后果,使同学们切实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保护环境的迫切性,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增强了同学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他们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二、学科与学科相互协作,表征多元视角,凸现核心理念
新教材的知识体系趋向于多元化、综合化,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载体,对教师的知识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时,要重视各学习领域的合理配置,加强各学习领域及各科目间的联系,注重科目内学科、活动、专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模板或主体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可以发挥各门学科的优势,表现多角度的文化视角,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思想政治课服务,凸现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理念。
在具体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很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帮助。如《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一课中,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浪费,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废气废水的排放,酸雨酸雾现象及有毒物质泄露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内容,这些问题有的与地理知识有关,有的与物理化学知识有关,还有的与两者或三者都有关。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合作,了解相关学科教学的重点,并希望科任教师在教学中能帮我讲清哪些问题,这样就更有利于政治学科相关内容的完成。而且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學习的欲望和主动性,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这种多学科的相互合作中,既表现了相关学科的知识,又凸现了政治学科的核心理念。
三、活动与学科互联,综合交叉合作,融会贯通,升华主题内涵
新课程提倡学生的探究合作、活动体验,倡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领悟观点,提升价值。新修订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而且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初中年级思想政治教材也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活动内容。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教材、新《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教学应该多利用活动的方式,把学生活动、师生活动、社区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讨论、辩论、收集、调查、走访、研究等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辨认观点、确认观点;在这种活动与学科的综合交叉合作中,升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题内涵。
我觉得老师教会的知识总不如学生自己学会的知识来得深刻。在多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不仅把教师从繁重、低效的说教中解放出来,也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升华了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主题。如在进行《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教学中,除了课堂上教师对相关内容的讲解,师生共同的探讨外,我还布置了课下“环保使者”实践活动。具体要求有:(1)写出你所居住的社区或附近有哪些环境问题。(2)这些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3)访问、探究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4)你认为应该怎样治理这些环境问题,以及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出现。(5)写出一两条环境保护的标语。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性都很高涨,通过活动既使学生巩固、深化了课上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使学生的整体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岭县新安镇一中)
一、立足现实生活,教育与教学相互渗透,彰显德育功能
《课程标准》明确告诉我们,思想政治课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观点,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修养、行为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教育与教学本身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关键是如何把两者关系处理好,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育人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比较善于抓住当前热点问题,用现实热点问题去分析相关知识,彰显德育目标。如在进行《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教学中,紧紧抓住环境污染这一热点,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环境保护的作用和意义等相关知识方面的探究和准备,第二小组主要负责环境污染的表现和危害的探索和准备。第三组负责环境污染的原因的探索和准备。第四组探索如何从源头上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课堂上第二组同学用大量资料展示了环境污染的种种表现和严重后果,使同学们切实感受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保护环境的迫切性,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增强了同学们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他们自觉地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二、学科与学科相互协作,表征多元视角,凸现核心理念
新教材的知识体系趋向于多元化、综合化,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载体,对教师的知识体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时,要重视各学习领域的合理配置,加强各学习领域及各科目间的联系,注重科目内学科、活动、专题间的有机联系以及模板或主体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可以发挥各门学科的优势,表现多角度的文化视角,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为思想政治课服务,凸现思想政治课的核心理念。
在具体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很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帮助。如《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一课中,环境问题包括资源的不合理开采和浪费,水土流失,噪音污染、废气废水的排放,酸雨酸雾现象及有毒物质泄露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内容,这些问题有的与地理知识有关,有的与物理化学知识有关,还有的与两者或三者都有关。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合作,了解相关学科教学的重点,并希望科任教师在教学中能帮我讲清哪些问题,这样就更有利于政治学科相关内容的完成。而且在教学中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艺术性、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學习的欲望和主动性,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在这种多学科的相互合作中,既表现了相关学科的知识,又凸现了政治学科的核心理念。
三、活动与学科互联,综合交叉合作,融会贯通,升华主题内涵
新课程提倡学生的探究合作、活动体验,倡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领悟观点,提升价值。新修订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数的20%,而且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初中年级思想政治教材也都安排了一定量的活动内容。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新教材、新《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教学应该多利用活动的方式,把学生活动、师生活动、社区活动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讨论、辩论、收集、调查、走访、研究等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观点、辨认观点、确认观点;在这种活动与学科的综合交叉合作中,升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题内涵。
我觉得老师教会的知识总不如学生自己学会的知识来得深刻。在多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不仅把教师从繁重、低效的说教中解放出来,也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升华了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主题。如在进行《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教学中,除了课堂上教师对相关内容的讲解,师生共同的探讨外,我还布置了课下“环保使者”实践活动。具体要求有:(1)写出你所居住的社区或附近有哪些环境问题。(2)这些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3)访问、探究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4)你认为应该怎样治理这些环境问题,以及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出现。(5)写出一两条环境保护的标语。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性都很高涨,通过活动既使学生巩固、深化了课上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使学生的整体素质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岭县新安镇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