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消闲处过平生”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x_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弃疾的《临江仙·送佑之弟归浮梁》中有一句“只消闲处过平生”,如果一个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也能够做到“闲处过平生”,那么他必定是成功的。纵观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在功利的高考面前,教师快马加鞭,放弃了语文教学应有的闲庭信步,以考代教、以做代品。但是,语文是富于审美情趣的,是需要“慢慢欣赏”的,急躁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更不应该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理由。闲下来,慢下来,是当今语文界对教师教学最热切的呼唤。
  一、闲——对语言文字的赏玩
  特级教师曹茂昌说过:“做一个语文老师很简单,自己首先要做一个语言的爱好者。”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即对语言文字的赏玩与体味,这便是回到了语文的根本,这是最质朴、最优雅的一种文本解读方式,用这种方式才能教出语文应有的味道。
  教学课例:曹茂昌《孙权劝学》
  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句话孙权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
  (提供两种语境)你认为是在庙堂之上,还是私下交流?
  生随意发表看法。(师补充吕蒙、孙权的有关资料)
  师:如果是庙堂之上,公共场合,要像君王的样子,口气比较硬。但孙权当时年龄不大,军政时代当政不容易,口气就不那么君王,不那么居高临下了。
  师:“蒙辞以军中多务”换成“蒙以军中多务辞”好不好?
  生自由讨论。
  师:先说不,再说理由,语气生硬,符合吕蒙这个人粗疏、强势的性格。而先说理由,再说不,语气比较柔软,不符合吕蒙这个人的性格。
  师:“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碰了钉子之后语气放软,降低教育的难度,后面“蒙乃始就学”,这个“乃”字解释为“才”更好,一开始孙权语气庄严,后来顺着吕蒙的性格,让他改变学习的态度。
  显然,曹老师是把揣摩语言、模拟语境、回到语言文字本身为第一要务的。很多教师文言文教学都是枯燥的字词翻译,课堂味同嚼蜡,殊不知,平易的文字背后有很多值得挖掘和玩味的东西,只有通过教师的解读把文字转化成鲜活的情境,回归文本才不是一句空话。教师对文字的敏感程度直接决定了课堂是否别具一格、别出机杼。
  对语言文字进行剖析与鉴赏,属于审美范畴,需要对字词保持一种敏感与警觉,撇去走马观花式的浮躁,真正静下心来,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用一种深耕细作的方式,在文本的沃土上行进。文本是传递作家情感、讲述人物故事的载体,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说:作品的意义并非预先存在,而是产生于读者与作品的互动中,是主客体两者的共同建构,而在建构的过程中,应该牢牢抓住“语言”这把钥匙。
  二、闲——对思维品质的打造
  课堂的问题设置决定了课堂中的每一个生命体是否有思维的张力,语文老师可以慢下来、闲下来,摈弃马不停蹄的教学节奏,设计一些富于思考力的、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问题,学生通过展开对问题的争论、辨析、比较、交流,获得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更个性、合理的思维,教学是过程表面上好像浪费了教学时间、打乱了教学节奏,但这种精致的任务驱动迫使他们去思考,去提升自己思维的品质,教师要有敢于花费时间去“慢慢走”的勇气与魄力,当然更要有可以去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教学智慧和思维节点。
  教学课例:潘庆玉《乡愁》
  片段1:
  师: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摇)这头,母亲在(?摇)那头,能不能根据你的想象,填上合适的字,使乡愁更为具体化?
  生:我在路这头,母亲在家那头。
  生:我在云这头,母亲在水那头。
  ……
  片段2:(课堂结尾)
  师:余光中的这首诗写得好,还是我们刚刚补充了一些字的诗写得好?
  生:余光中的写得好。
  生:我们的写得好。……
  潘老师在片段1里用字词添加法体现了对文本的更深层的解读,与黄厚江老师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听、说、读、写综合,又不设置标准答案,让学生在思维撞击中产生诗人般的灵感,让学生有学习、尝试的欲望和动机,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惊为天人的诗句,教师的问题设置考验教师的智慧和对文本的深度把握,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而潘老师在片段2里的问题把整堂课的思维活动推向高潮,也戳到了我们民族的痛处,学生从小就是接受型教育培养出来的顺从乖巧的“优秀”生,从来都不会、也不敢去质疑教材、质疑作者。潘老师这一问,最后肯定学生一起写的比余光中的还要好,让学生在建立自信、提升兴趣的同时,更多的是触及了教育本质的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勇气,从这一点来说,这个问题的意义和价值是深远的。
  三、闲——对“八分之七”的探索
  海明威在他的纪实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语文教师讲明白“八分之七”是不容易的,这需要不断地探索,如果急躁地、功利地解决问题,“八分之七”永远都只在冰山之下。阅读,是一个慢过程,讲求的是渗透,而探索,更是一个慢过程,需要不断的思考、体悟。下面以南师大汤振纲教授《老人与海》的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慢阅读下的个性化、多元化解读:
  教学课例:汤振纲《老人与海》
  师:一个故事总是有寓意的,这个故事,你认为首先歌颂了什么?(如果用歌颂这个词的话)
  生:英雄主义的赞歌。老人在第一条鲨鱼咬去了大约四十磅鱼肉后想:“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话道出了本书的主题。
  (师出示一段描述老渔夫形象的文字)
  师:这些文字是不是有些英雄悲歌的气息?
  (师出示原文中大量關于老人悲剧性的文字)
  师小结:这就是人生,偶有所得,最终仍一无所获,偶有所获,最终仍是失败。在苦难面前保持风度。认识人生的虚无感、悲剧感,反可以更乐观地去面对。
  ……
  (除了英雄赞歌和苦难中的乐观,还研究出意蕴之三:成长。意蕴之四:回归)
  想必汤教授在课前一定和学生一起经历了一个大量的收集资料、缓慢阅读的过程,才有了更为贴合文本的、合情合理的多元解读的呈现。
  伟大的作品总是有着丰富的意蕴吸引读者去挖掘,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只满足于教学生“歌颂一个伟大的英雄”这个主题,那么小说教学就是粗制滥造的,是人云亦云的,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正因为丰富,所以才多元,每一个思考的方向和纬度都昭示着一种思维方式和情感倾向,如果不慢慢走入文本,细细研究作品中的原汁原味的东西,我们很难发现窠臼之外的另一片天空。
  “闲”的慢阅读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对作品对文本的最大尊重。阅读应该是一种缓慢、绵密的滋润,它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存在,看到另一个世界的神秘。
  综上,语文课堂做题的“地狱”模式可以休矣,闲看落花一样地品文句,闲庭信步一样地观作品,无招胜有招似的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像品味清酒、赏读清词丽句一样有品质地生活,有品质地教学。
  ★作者通联:江苏横林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CT征象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3例鼻腔NHL的病理资料与CT表现,结合文献复习。结果13例鼻腔NHL中,NK/T细胞性淋巴瘤7例;B细胞淋瘤6例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一种合作教育,幼儿园和家庭都应该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发
目的:探讨本地区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方法:选择本院2006年4月至2011年3月门诊胃镜检查病例,以病理确诊及胃镜下高度疑似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例为统计对象。结果:总检查病
【关键词】 超声诊断;胸腔积液;价值分析   超声诊断在胸腔积液检查中具有灵敏度高、定位准确、无电离辐射、经济方便、可重复性、动态性等优点,优于X线等其它辅助检查,已成为临床估计胸腔积液的深度和积液量,协助胸腔穿刺定位的首选检查方法[1]。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超声诊断对87例胸腔积液住院病人的临床诊治价值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
目的:对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临床15例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症进行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的分析,探讨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结果:本病一经确诊,应立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中教学共享资源的极大丰富,语文教育效率有了很大提升,教师也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积累,但是由于高中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以及视野的拓宽,他们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现象在语文课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成为教学内容中的争议点。为了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将自己的课堂语言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以提高授课语言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一、课堂语言有效性反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喘息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可由多种病原所致,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以喘憋、三凹症和呼气性喘鸣音为主要临床特点,常见于2岁以下
急诊科是院内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强化医务人员的防护意识,避免医院交叉感染,从与医务人员有关的五个方面,分析原因进行干预分别是医务人员强化防范意识;加强环
左房增大为风湿性二尖瓣机能失调的最早表现之一,巨大左房严重影响心肺功能,其并发症的及早诊断和心脏功能的评估对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的4例巨大左房患者的声像图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我院4例合并巨大左房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年龄53~73岁,平均61岁,病史16~50年,临床表现
一、前言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但北京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当前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城市土地资源的无序开发和城市结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