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弃疾的《临江仙·送佑之弟归浮梁》中有一句“只消闲处过平生”,如果一个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也能够做到“闲处过平生”,那么他必定是成功的。纵观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在功利的高考面前,教师快马加鞭,放弃了语文教学应有的闲庭信步,以考代教、以做代品。但是,语文是富于审美情趣的,是需要“慢慢欣赏”的,急躁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更不应该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理由。闲下来,慢下来,是当今语文界对教师教学最热切的呼唤。
一、闲——对语言文字的赏玩
特级教师曹茂昌说过:“做一个语文老师很简单,自己首先要做一个语言的爱好者。”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即对语言文字的赏玩与体味,这便是回到了语文的根本,这是最质朴、最优雅的一种文本解读方式,用这种方式才能教出语文应有的味道。
教学课例:曹茂昌《孙权劝学》
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句话孙权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
(提供两种语境)你认为是在庙堂之上,还是私下交流?
生随意发表看法。(师补充吕蒙、孙权的有关资料)
师:如果是庙堂之上,公共场合,要像君王的样子,口气比较硬。但孙权当时年龄不大,军政时代当政不容易,口气就不那么君王,不那么居高临下了。
师:“蒙辞以军中多务”换成“蒙以军中多务辞”好不好?
生自由讨论。
师:先说不,再说理由,语气生硬,符合吕蒙这个人粗疏、强势的性格。而先说理由,再说不,语气比较柔软,不符合吕蒙这个人的性格。
师:“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碰了钉子之后语气放软,降低教育的难度,后面“蒙乃始就学”,这个“乃”字解释为“才”更好,一开始孙权语气庄严,后来顺着吕蒙的性格,让他改变学习的态度。
显然,曹老师是把揣摩语言、模拟语境、回到语言文字本身为第一要务的。很多教师文言文教学都是枯燥的字词翻译,课堂味同嚼蜡,殊不知,平易的文字背后有很多值得挖掘和玩味的东西,只有通过教师的解读把文字转化成鲜活的情境,回归文本才不是一句空话。教师对文字的敏感程度直接决定了课堂是否别具一格、别出机杼。
对语言文字进行剖析与鉴赏,属于审美范畴,需要对字词保持一种敏感与警觉,撇去走马观花式的浮躁,真正静下心来,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用一种深耕细作的方式,在文本的沃土上行进。文本是传递作家情感、讲述人物故事的载体,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说:作品的意义并非预先存在,而是产生于读者与作品的互动中,是主客体两者的共同建构,而在建构的过程中,应该牢牢抓住“语言”这把钥匙。
二、闲——对思维品质的打造
课堂的问题设置决定了课堂中的每一个生命体是否有思维的张力,语文老师可以慢下来、闲下来,摈弃马不停蹄的教学节奏,设计一些富于思考力的、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问题,学生通过展开对问题的争论、辨析、比较、交流,获得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更个性、合理的思维,教学是过程表面上好像浪费了教学时间、打乱了教学节奏,但这种精致的任务驱动迫使他们去思考,去提升自己思维的品质,教师要有敢于花费时间去“慢慢走”的勇气与魄力,当然更要有可以去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教学智慧和思维节点。
教学课例:潘庆玉《乡愁》
片段1:
师: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摇)这头,母亲在(?摇)那头,能不能根据你的想象,填上合适的字,使乡愁更为具体化?
生:我在路这头,母亲在家那头。
生:我在云这头,母亲在水那头。
……
片段2:(课堂结尾)
师:余光中的这首诗写得好,还是我们刚刚补充了一些字的诗写得好?
生:余光中的写得好。
生:我们的写得好。……
潘老师在片段1里用字词添加法体现了对文本的更深层的解读,与黄厚江老师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听、说、读、写综合,又不设置标准答案,让学生在思维撞击中产生诗人般的灵感,让学生有学习、尝试的欲望和动机,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惊为天人的诗句,教师的问题设置考验教师的智慧和对文本的深度把握,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而潘老师在片段2里的问题把整堂课的思维活动推向高潮,也戳到了我们民族的痛处,学生从小就是接受型教育培养出来的顺从乖巧的“优秀”生,从来都不会、也不敢去质疑教材、质疑作者。潘老师这一问,最后肯定学生一起写的比余光中的还要好,让学生在建立自信、提升兴趣的同时,更多的是触及了教育本质的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勇气,从这一点来说,这个问题的意义和价值是深远的。
三、闲——对“八分之七”的探索
海明威在他的纪实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语文教师讲明白“八分之七”是不容易的,这需要不断地探索,如果急躁地、功利地解决问题,“八分之七”永远都只在冰山之下。阅读,是一个慢过程,讲求的是渗透,而探索,更是一个慢过程,需要不断的思考、体悟。下面以南师大汤振纲教授《老人与海》的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慢阅读下的个性化、多元化解读:
教学课例:汤振纲《老人与海》
师:一个故事总是有寓意的,这个故事,你认为首先歌颂了什么?(如果用歌颂这个词的话)
生:英雄主义的赞歌。老人在第一条鲨鱼咬去了大约四十磅鱼肉后想:“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话道出了本书的主题。
(师出示一段描述老渔夫形象的文字)
师:这些文字是不是有些英雄悲歌的气息?
(师出示原文中大量關于老人悲剧性的文字)
师小结:这就是人生,偶有所得,最终仍一无所获,偶有所获,最终仍是失败。在苦难面前保持风度。认识人生的虚无感、悲剧感,反可以更乐观地去面对。
……
(除了英雄赞歌和苦难中的乐观,还研究出意蕴之三:成长。意蕴之四:回归)
想必汤教授在课前一定和学生一起经历了一个大量的收集资料、缓慢阅读的过程,才有了更为贴合文本的、合情合理的多元解读的呈现。
伟大的作品总是有着丰富的意蕴吸引读者去挖掘,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只满足于教学生“歌颂一个伟大的英雄”这个主题,那么小说教学就是粗制滥造的,是人云亦云的,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正因为丰富,所以才多元,每一个思考的方向和纬度都昭示着一种思维方式和情感倾向,如果不慢慢走入文本,细细研究作品中的原汁原味的东西,我们很难发现窠臼之外的另一片天空。
“闲”的慢阅读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对作品对文本的最大尊重。阅读应该是一种缓慢、绵密的滋润,它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存在,看到另一个世界的神秘。
综上,语文课堂做题的“地狱”模式可以休矣,闲看落花一样地品文句,闲庭信步一样地观作品,无招胜有招似的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像品味清酒、赏读清词丽句一样有品质地生活,有品质地教学。
★作者通联:江苏横林高级中学。
一、闲——对语言文字的赏玩
特级教师曹茂昌说过:“做一个语文老师很简单,自己首先要做一个语言的爱好者。”这句话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即对语言文字的赏玩与体味,这便是回到了语文的根本,这是最质朴、最优雅的一种文本解读方式,用这种方式才能教出语文应有的味道。
教学课例:曹茂昌《孙权劝学》
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句话孙权是用怎样的语气说的?
(提供两种语境)你认为是在庙堂之上,还是私下交流?
生随意发表看法。(师补充吕蒙、孙权的有关资料)
师:如果是庙堂之上,公共场合,要像君王的样子,口气比较硬。但孙权当时年龄不大,军政时代当政不容易,口气就不那么君王,不那么居高临下了。
师:“蒙辞以军中多务”换成“蒙以军中多务辞”好不好?
生自由讨论。
师:先说不,再说理由,语气生硬,符合吕蒙这个人粗疏、强势的性格。而先说理由,再说不,语气比较柔软,不符合吕蒙这个人的性格。
师:“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碰了钉子之后语气放软,降低教育的难度,后面“蒙乃始就学”,这个“乃”字解释为“才”更好,一开始孙权语气庄严,后来顺着吕蒙的性格,让他改变学习的态度。
显然,曹老师是把揣摩语言、模拟语境、回到语言文字本身为第一要务的。很多教师文言文教学都是枯燥的字词翻译,课堂味同嚼蜡,殊不知,平易的文字背后有很多值得挖掘和玩味的东西,只有通过教师的解读把文字转化成鲜活的情境,回归文本才不是一句空话。教师对文字的敏感程度直接决定了课堂是否别具一格、别出机杼。
对语言文字进行剖析与鉴赏,属于审美范畴,需要对字词保持一种敏感与警觉,撇去走马观花式的浮躁,真正静下心来,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用一种深耕细作的方式,在文本的沃土上行进。文本是传递作家情感、讲述人物故事的载体,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说:作品的意义并非预先存在,而是产生于读者与作品的互动中,是主客体两者的共同建构,而在建构的过程中,应该牢牢抓住“语言”这把钥匙。
二、闲——对思维品质的打造
课堂的问题设置决定了课堂中的每一个生命体是否有思维的张力,语文老师可以慢下来、闲下来,摈弃马不停蹄的教学节奏,设计一些富于思考力的、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问题,学生通过展开对问题的争论、辨析、比较、交流,获得更为深刻的认知和更个性、合理的思维,教学是过程表面上好像浪费了教学时间、打乱了教学节奏,但这种精致的任务驱动迫使他们去思考,去提升自己思维的品质,教师要有敢于花费时间去“慢慢走”的勇气与魄力,当然更要有可以去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教学智慧和思维节点。
教学课例:潘庆玉《乡愁》
片段1:
师: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摇)这头,母亲在(?摇)那头,能不能根据你的想象,填上合适的字,使乡愁更为具体化?
生:我在路这头,母亲在家那头。
生:我在云这头,母亲在水那头。
……
片段2:(课堂结尾)
师:余光中的这首诗写得好,还是我们刚刚补充了一些字的诗写得好?
生:余光中的写得好。
生:我们的写得好。……
潘老师在片段1里用字词添加法体现了对文本的更深层的解读,与黄厚江老师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听、说、读、写综合,又不设置标准答案,让学生在思维撞击中产生诗人般的灵感,让学生有学习、尝试的欲望和动机,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甚至是惊为天人的诗句,教师的问题设置考验教师的智慧和对文本的深度把握,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而潘老师在片段2里的问题把整堂课的思维活动推向高潮,也戳到了我们民族的痛处,学生从小就是接受型教育培养出来的顺从乖巧的“优秀”生,从来都不会、也不敢去质疑教材、质疑作者。潘老师这一问,最后肯定学生一起写的比余光中的还要好,让学生在建立自信、提升兴趣的同时,更多的是触及了教育本质的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勇气,从这一点来说,这个问题的意义和价值是深远的。
三、闲——对“八分之七”的探索
海明威在他的纪实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语文教师讲明白“八分之七”是不容易的,这需要不断地探索,如果急躁地、功利地解决问题,“八分之七”永远都只在冰山之下。阅读,是一个慢过程,讲求的是渗透,而探索,更是一个慢过程,需要不断的思考、体悟。下面以南师大汤振纲教授《老人与海》的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慢阅读下的个性化、多元化解读:
教学课例:汤振纲《老人与海》
师:一个故事总是有寓意的,这个故事,你认为首先歌颂了什么?(如果用歌颂这个词的话)
生:英雄主义的赞歌。老人在第一条鲨鱼咬去了大约四十磅鱼肉后想:“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句话道出了本书的主题。
(师出示一段描述老渔夫形象的文字)
师:这些文字是不是有些英雄悲歌的气息?
(师出示原文中大量關于老人悲剧性的文字)
师小结:这就是人生,偶有所得,最终仍一无所获,偶有所获,最终仍是失败。在苦难面前保持风度。认识人生的虚无感、悲剧感,反可以更乐观地去面对。
……
(除了英雄赞歌和苦难中的乐观,还研究出意蕴之三:成长。意蕴之四:回归)
想必汤教授在课前一定和学生一起经历了一个大量的收集资料、缓慢阅读的过程,才有了更为贴合文本的、合情合理的多元解读的呈现。
伟大的作品总是有着丰富的意蕴吸引读者去挖掘,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只满足于教学生“歌颂一个伟大的英雄”这个主题,那么小说教学就是粗制滥造的,是人云亦云的,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正因为丰富,所以才多元,每一个思考的方向和纬度都昭示着一种思维方式和情感倾向,如果不慢慢走入文本,细细研究作品中的原汁原味的东西,我们很难发现窠臼之外的另一片天空。
“闲”的慢阅读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对作品对文本的最大尊重。阅读应该是一种缓慢、绵密的滋润,它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存在,看到另一个世界的神秘。
综上,语文课堂做题的“地狱”模式可以休矣,闲看落花一样地品文句,闲庭信步一样地观作品,无招胜有招似的设置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像品味清酒、赏读清词丽句一样有品质地生活,有品质地教学。
★作者通联:江苏横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