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欣赏古代诗歌时,我们总会通过文辞来揣摩人物形象。如何概括具体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呢?下面以陆游的《诉衷情》为例进行解析。
例题 读陆游的《诉衷情》,回答: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分析 古代诗歌和我们之间隔着三座大山:“时代”“经历”和“方法”。“时代”和“经历”通俗的说法是写作背景等作者生活的环境;这两点可从注释、序文等附带的文字中挖掘,关键是操作“方法”。
明確形象类型。首先确定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类型,再从文字里寻找信息。题目给了注释文字:“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从这个信息中,我们就可以确定诗人所属形象类别。
抓住典型环境。“典型”是环绕在典型人物周围并促使其行动典型化的环境,也指充分体现现实关系和真实风貌的人物生活环境。这首词的典型环境为“梁州”“沧州”。“匹马戍梁州”和“身老沧州”的矛盾是理想和现实的真实写照,诗人的爱国形象呼之欲出。
重视细节描写。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本诗有几处细节描写:①人物动作:“觅、戍”,展现了诗人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觅”显出诗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②人物心理:“关河梦断何处”与“心在天山,身在沧州”是诗人自问自答,也是一种遗恨;③人物神态和肖像:“泪空流”“鬓先秋”写出了一种尴尬。为什么会如此沉重的悲痛?原来是“胡未灭,鬓先秋”。
综上分析,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虽心忧前线却被冷落的爱国英雄形象。
示例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不被重用,又不忘国仇的爱国英雄形象;(2)词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词人曾经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以“关河梦断何处”“泪空流”“鬓先秋”写出自己年华已老又被闲置不用,虽“身老沧州”但“心在天山”,心系抗金前线,胸怀天下之志;(3)通过这一爱国英雄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练 习
读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回答: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移家虽带郭[1],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1]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示例】 (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士形象了;(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了;(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题 读陆游的《诉衷情》,回答: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分析 古代诗歌和我们之间隔着三座大山:“时代”“经历”和“方法”。“时代”和“经历”通俗的说法是写作背景等作者生活的环境;这两点可从注释、序文等附带的文字中挖掘,关键是操作“方法”。
明確形象类型。首先确定诗词中人物形象的类型,再从文字里寻找信息。题目给了注释文字:“沧州,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从这个信息中,我们就可以确定诗人所属形象类别。
抓住典型环境。“典型”是环绕在典型人物周围并促使其行动典型化的环境,也指充分体现现实关系和真实风貌的人物生活环境。这首词的典型环境为“梁州”“沧州”。“匹马戍梁州”和“身老沧州”的矛盾是理想和现实的真实写照,诗人的爱国形象呼之欲出。
重视细节描写。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本诗有几处细节描写:①人物动作:“觅、戍”,展现了诗人往日壮志凌云,奔赴抗敌前线的勃勃英姿,“觅”显出诗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②人物心理:“关河梦断何处”与“心在天山,身在沧州”是诗人自问自答,也是一种遗恨;③人物神态和肖像:“泪空流”“鬓先秋”写出了一种尴尬。为什么会如此沉重的悲痛?原来是“胡未灭,鬓先秋”。
综上分析,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虽心忧前线却被冷落的爱国英雄形象。
示例 (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不被重用,又不忘国仇的爱国英雄形象;(2)词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词人曾经金戈铁马,驰骋沙场,以“关河梦断何处”“泪空流”“鬓先秋”写出自己年华已老又被闲置不用,虽“身老沧州”但“心在天山”,心系抗金前线,胸怀天下之志;(3)通过这一爱国英雄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练 习
读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回答: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移家虽带郭[1],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1]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示例】 (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士形象了;(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了;(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