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課程改革之后,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改变,无论是从教学观念或教学形式上均有新的变化。根据教育部的指示,在语文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无论是对语文学习或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均有推动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讲解传统文化,深入解析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汇集着几千年来无数先辈的精神文化沉淀和精神底蕴思想,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人文、道德精神理念,并不断鼓励着我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教育是传承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途径,语文学科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学科,但目前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的情况还不是很理想,呈现出很多不足,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和改正,让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传承文化、助力教育。
一、渗透书法教育,传承书法文化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这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四大要素,“写”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语言表达,更强调学生写出一手漂亮的中国字。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引领学生学习书法,认真练字,并且在练字过程中学习中国汉字的形体美、线条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看到自己一笔一画写出的漂亮中国汉字时,能够获得到极大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传承书法艺术。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知道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理解字如其人,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教师还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讲述书法大师苦练书法的故事,展示各种优秀的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的练字兴趣。并且,教师要认真讲述字形结构,让他们掌握写字方法,定期举办书法展,增强学生写字的动力,让学生意识到写字是内心的一种成长需要,将练字培养成为他们的终身爱好。
二、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诵读国学经典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潮流。国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上的瑰宝。为了真正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让他们记忆经典语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语言和思想,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每天的语文课前八分钟,教师要带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唐诗宋词》等,通过诵读《三字经》,感受民族精神的影响,增强文化自信;通过诵读《弟子规》,丰富自身内涵,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促进身心和谐发展;通过朗诵唐诗、宋词、元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爱好,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重视师资建设,提升教师品位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应建立一支有着丰富人文底蕴、心理健康,充满爱心、情趣高雅、豁达自信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使学生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勤于学习和读书,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在博览群书中积累知识,拓展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高度,这样才能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与人类的思想、文学等各种经典对话,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科学精神。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品位提升了,在日常的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异彩纷呈,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挖掘教材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主要资料,更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文、古典散文,这些篇章蕴涵着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这些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传统节日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植入学生的灵魂中,生生不息,世世传承,并且让学生感受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操、高雅情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要让学生从“有朋自远方来”中感受友谊的可贵;从“任尔东西南北风”中感受坚强与坚忍;从“家祭无忘告乃翁”中感受爱国情感;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中认识诚信的重要性;从《慈母情深》与《父爱之舟》中感受父母恩大于天,感悟中华孝道,实践中华孝道;从《狼牙山五壮士》中感受狼牙山五壮士坚毅的品格,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意识;从《开国大典》中感受一代代革命人士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伟大奉献,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意识到要珍惜现在幸福、和谐、安康的生活,立足现在,把握未来,努力学习,为国争光;从《传统节日》中感受我国历久弥新、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文化,了解中华优秀节日习俗,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
五、讲述名人故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给学生讲述更多的名人故事,如讲述陆游“未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讲述铁杵磨针、凿壁借光的故事,激励他们刻苦学习;讲述子路借米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传承传统美德。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增强学习动力,养成立身处世的美德和高尚情操。
结束语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承担着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教学已经逐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传统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及情操陶冶有着重要的作用,要通过改善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力求能够更好的将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冯善娜.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径与方法[J].神州(上旬刊),2019(020).
[2]周丽.融合传统元素,优化语文课堂—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分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9(1).
[3]柯丽春.弘扬传统文化使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名师在线,2019(25).
[4]张静敏.传承经典弘扬文化—浅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读写算,2019(32).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传承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汇集着几千年来无数先辈的精神文化沉淀和精神底蕴思想,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人文、道德精神理念,并不断鼓励着我们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教育是传承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途径,语文学科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学科,但目前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的情况还不是很理想,呈现出很多不足,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思考和改正,让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传承文化、助力教育。
一、渗透书法教育,传承书法文化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这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四大要素,“写”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语言表达,更强调学生写出一手漂亮的中国字。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引领学生学习书法,认真练字,并且在练字过程中学习中国汉字的形体美、线条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看到自己一笔一画写出的漂亮中国汉字时,能够获得到极大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传承书法艺术。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知道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理解字如其人,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教师还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他们讲述书法大师苦练书法的故事,展示各种优秀的书法作品,培养学生的练字兴趣。并且,教师要认真讲述字形结构,让他们掌握写字方法,定期举办书法展,增强学生写字的动力,让学生意识到写字是内心的一种成长需要,将练字培养成为他们的终身爱好。
二、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当代,诵读国学经典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潮流。国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上的瑰宝。为了真正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让他们记忆经典语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语言和思想,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每天的语文课前八分钟,教师要带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唐诗宋词》等,通过诵读《三字经》,感受民族精神的影响,增强文化自信;通过诵读《弟子规》,丰富自身内涵,净化心灵,启迪智慧,促进身心和谐发展;通过朗诵唐诗、宋词、元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爱好,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重视师资建设,提升教师品位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应建立一支有着丰富人文底蕴、心理健康,充满爱心、情趣高雅、豁达自信的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带领学生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使学生受到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勤于学习和读书,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在博览群书中积累知识,拓展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高度,这样才能开阔自己的文化视野,与人类的思想、文学等各种经典对话,提高文化素养,培养科学精神。教师的文化素养和品位提升了,在日常的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汉语言文化的魅力,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异彩纷呈,提高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挖掘教材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主要资料,更是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古诗文、古典散文,这些篇章蕴涵着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这些传统美德、传统文化、传统习俗、传统节日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植入学生的灵魂中,生生不息,世世传承,并且让学生感受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道德情操、高雅情趣,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要让学生从“有朋自远方来”中感受友谊的可贵;从“任尔东西南北风”中感受坚强与坚忍;从“家祭无忘告乃翁”中感受爱国情感;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中认识诚信的重要性;从《慈母情深》与《父爱之舟》中感受父母恩大于天,感悟中华孝道,实践中华孝道;从《狼牙山五壮士》中感受狼牙山五壮士坚毅的品格,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怀,培养爱国意识;从《开国大典》中感受一代代革命人士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伟大奉献,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意识到要珍惜现在幸福、和谐、安康的生活,立足现在,把握未来,努力学习,为国争光;从《传统节日》中感受我国历久弥新、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文化,了解中华优秀节日习俗,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
五、讲述名人故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给学生讲述更多的名人故事,如讲述陆游“未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讲述铁杵磨针、凿壁借光的故事,激励他们刻苦学习;讲述子路借米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传承传统美德。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增强学习动力,养成立身处世的美德和高尚情操。
结束语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承担着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着深刻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教学已经逐步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传统文化对学生核心素养及情操陶冶有着重要的作用,要通过改善小学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力求能够更好的将传统文化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融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冯善娜.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径与方法[J].神州(上旬刊),2019(020).
[2]周丽.融合传统元素,优化语文课堂—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分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9(1).
[3]柯丽春.弘扬传统文化使语文课堂绽放光彩—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名师在线,2019(25).
[4]张静敏.传承经典弘扬文化—浅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读写算,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