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商务交易额持续高速增长,与之相关的物流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急需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电子商务物流是集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为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上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商务技术,同时更注重在网络上的商务实践。但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财力现状难以保证充裕的投入,实践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或者是没有和区域企业合作办学,使得学生缺乏足够的实际操作培训,实践环节跟不上,无法满足物流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的要求。培养的毕业生的实际业务水平与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
一、校企深度融合模式探索
(一)以融合为主线,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将企业资源引入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评估、实践环境、师资团队等内容。最终构建面向于物流终身职业教育,使企业有人可用、学校能够达到培养目标,采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大数据等技术,建设具有贯通线上线下教学、自适应学习、服务企业、服务学校等特点的物流人才培养支撑体系,构建物流人才培养的生态圈,创新培养模式。
(二)以学生为中心,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
以反映企业岗位设置、提高岗位能力为目标,通过调研大量物流企业,将物流产业细分。通过对能力单元的分析,以物流企业岗位核心能力为要求,对行业方向、岗位序列、岗位层级进行划分。将物流按照行业方向不同划分为仓储、运输、国际货代、供应链四个方向。每个方向根据职业发展道路不同划分为七个层级,即客服、营销、质控、操作、方案规划与设计、保险与法律事务、信息系统应用。同时,对物流岗位能力标准进行设计,真实反映企业岗位设置及能力需求。
(三)保证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体系
保证评价指标的多元化,需要从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内容需求、平台功能需求、评分标准等方面对对每项评价指标进行设计。评价的目标要将学生个体在本身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考虑进去,注重学生体验的多元化的学习过程,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学习情境和问题导向的设计,提高教学的真实性,尽量用科学化、系统化、多元评价指标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以高端就业为导向,提升物流人才职业能力
物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物流从业者的能力需求变化也与之前不尽相同。但现行的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等却滞后于需求的变化,致使在物流人才职业能力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应当从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结合物流岗位需求,基于物流资历架构,联合企业与院校共同推进物流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和校企深度融合,使院校在招生与培养过程中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全程引入企业导师、企业培训体系、创新创业培训体系、职业素养培训资源、企业岗位认证等内容,增强物流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端就业。
二、构建电子商务物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在构建协同创新实践平台上,国外有多方面的改革与尝试。日本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研究活动,大学的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技术、产品为企业所用。美国成立了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通过大学与产业协同创新,提升国家技术竞争力。通过加强州政府、大学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在国内,江苏大学面向社会需求和地方需求,把协同创新组织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沿,面向行业需求,在国家重点发展的现代装备与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等领域与行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面向企业需求,構建校企合作联合体实现技术转移快速对接。东南大学探索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机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走出校门,主动适应企业,与各方面协同创新培养人才。北京交通大学“政产学研用”五个环节在产业链中衔接密切,结合学校优势和国家重大需求,联系行业企业,协同创新带动人才培养及培养模式创新。南京工业大学瞄准产业需求,注重应用研究。搭建“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平台,吸引企业进校建研发中心,多渠道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河北大学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强校内外组织联合攻关,组建大团队,解决大问题,催生大成果。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做法上,分析了部分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行业、区域发展需要,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协同的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协同与合作的多元化模式。以高校创新能力提升为出发点,立足学科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和功能、构建的原则、运行机理、组织机构及制度体系。打造信息与管理类专业群,依托高校的优势学科群,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解决地方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在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推进地方政府、行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作者单位为黑龙江财经学院)
中国物流学会研究项目“基于校企融合物流人才网络学习平台设计”(课题编号:2018CSLKT3-203);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农商技能型人才双元培育改革研究”(编号GBD1317069)。
一、校企深度融合模式探索
(一)以融合为主线,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将企业资源引入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改革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评估、实践环境、师资团队等内容。最终构建面向于物流终身职业教育,使企业有人可用、学校能够达到培养目标,采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化、大数据等技术,建设具有贯通线上线下教学、自适应学习、服务企业、服务学校等特点的物流人才培养支撑体系,构建物流人才培养的生态圈,创新培养模式。
(二)以学生为中心,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
以反映企业岗位设置、提高岗位能力为目标,通过调研大量物流企业,将物流产业细分。通过对能力单元的分析,以物流企业岗位核心能力为要求,对行业方向、岗位序列、岗位层级进行划分。将物流按照行业方向不同划分为仓储、运输、国际货代、供应链四个方向。每个方向根据职业发展道路不同划分为七个层级,即客服、营销、质控、操作、方案规划与设计、保险与法律事务、信息系统应用。同时,对物流岗位能力标准进行设计,真实反映企业岗位设置及能力需求。
(三)保证教学质量:多元化评价体系
保证评价指标的多元化,需要从评价主体、评价方法、内容需求、平台功能需求、评分标准等方面对对每项评价指标进行设计。评价的目标要将学生个体在本身基础上的发展和提高考虑进去,注重学生体验的多元化的学习过程,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学习情境和问题导向的设计,提高教学的真实性,尽量用科学化、系统化、多元评价指标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以高端就业为导向,提升物流人才职业能力
物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物流从业者的能力需求变化也与之前不尽相同。但现行的人才培养标准、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等却滞后于需求的变化,致使在物流人才职业能力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应当从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结合物流岗位需求,基于物流资历架构,联合企业与院校共同推进物流专业的一体化建设和校企深度融合,使院校在招生与培养过程中从企业岗位需求出发,全程引入企业导师、企业培训体系、创新创业培训体系、职业素养培训资源、企业岗位认证等内容,增强物流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端就业。
二、构建电子商务物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在构建协同创新实践平台上,国外有多方面的改革与尝试。日本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研究活动,大学的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技术、产品为企业所用。美国成立了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通过大学与产业协同创新,提升国家技术竞争力。通过加强州政府、大学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在国内,江苏大学面向社会需求和地方需求,把协同创新组织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前沿,面向行业需求,在国家重点发展的现代装备与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等领域与行业企业建立战略联盟;面向企业需求,構建校企合作联合体实现技术转移快速对接。东南大学探索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机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走出校门,主动适应企业,与各方面协同创新培养人才。北京交通大学“政产学研用”五个环节在产业链中衔接密切,结合学校优势和国家重大需求,联系行业企业,协同创新带动人才培养及培养模式创新。南京工业大学瞄准产业需求,注重应用研究。搭建“创意、创新、创业”三创平台,吸引企业进校建研发中心,多渠道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河北大学利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强校内外组织联合攻关,组建大团队,解决大问题,催生大成果。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做法上,分析了部分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行业、区域发展需要,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协同的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协同与合作的多元化模式。以高校创新能力提升为出发点,立足学科发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内涵和功能、构建的原则、运行机理、组织机构及制度体系。打造信息与管理类专业群,依托高校的优势学科群,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建立深度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有机整体,解决地方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在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推进地方政府、行业、高校、科研院所和用人单位的深度合作。(作者单位为黑龙江财经学院)
中国物流学会研究项目“基于校企融合物流人才网络学习平台设计”(课题编号:2018CSLKT3-203);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农商技能型人才双元培育改革研究”(编号GBD1317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