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猜想与假设是探究活动的一个环节,也是一种能力,但并没有具体要求。作者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出小学各年段对猜想与假设不同的要求:三年级:对研究的问题,猜想出可能出现的现象或者结果。四年级:预测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并提出自己猜想的理由。五年级:提出猜想与假设后,用不同方式表述猜想与假设的结果。六年级:在分析、解释、争论、反思中排除掉一些不可能的猜想而得到较为科学的假设。
关键词: 猜想 假设 要求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之一是“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实验探究—形成结论—汇报交流”等。由此可见,猜想与假设已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只有一句话,其他指导性材料几乎为零。我们上课时,很多老师没有参考,课堂上只让学生猜一下,并没有指导学生如何猜想,学生只是胡猜,猜到老师想要的,老师就立刻终止猜想,然后按照老师想要的这个猜想继续往下教学。这样几年下来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
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迫不及待。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具体如何操作呢?经过查阅资料及自我摸索,我认为猜想与假设这种能力应该在小学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这样教师操作起来有抓手,学生学习有目标。
三年级要求:对研究的问题猜想出可能出现的现象或结果。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在猜想与假设方面没有什么方法,有的就是“胡猜”;聪明的,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多数的不敢猜,所以我认为三年级就是让学生大胆猜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其猜想与假设意识。教师主要任务是创设敢于猜想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猜想。
如在《食物的变质》一课中,在引导学生研究食物为什么会变质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这儿有这么多食物,可其中这么多都是变质的,真可惜啊!大家试着猜一猜:食物为什么会变质呢?”这样设计,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猜想具有开放性。就是给学生创造轻松的敢于猜想、适合猜想的环境。接下来我把他们的猜想写到黑板上,这样处理学生会感到自己的猜想有价值,从中感到快乐。这里并不强调谁对谁错,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出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四年级要求:预测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并提出自己猜想的理由。
四年要比三年高一层次,不仅要敢想,还要说出猜想和假设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调动知识和经验积累进行分析研究,要有理有据、合乎逻辑地说明问题,不能胡猜乱想。如在《是谁制造了风》一课中,我在课题出示后,问,风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进行猜想,会说:扇形成的,吹出来的,跑出来的。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从生活中出发,让学生感到科学研究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从而喜欢这门学科。在理解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之后,再问:自然界中经常刮风。是谁有那么大的力量,使空气流动起来呢?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猜想,使猜想和假设有层次,步步深入。当学生猜想后,我会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有意识地让学生说出自己猜想与假设的理由。假设猜测的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可以使学生获得满足感,体验成功。如果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和猜测是错误的或不全面的,就可以使学生重新组合自己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其经验丰富,思维更灵活,判断更准确。
再进行实际测量。
五年级要求:提出猜想与假设后,用不同方式表述猜想与假设的结果。
五年学生猜想与假设时,不仅要与自己的经验相联系,还要把这种猜想与假设用语言、文字、图表等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使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更明确、具体,使思维清晰,有条理。教师备课时设计好问题或情境,课堂上要注意激发学生能用不同方式表达。
如《昼夜交替》一课,板书课题后,我问: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白天与黑夜是交替出现的,那么太阳和地球怎样运动,才能出現昼夜交替的现象呢?在学生猜想后,我要求学生用示意图的方法把自己的假设画出来。在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对自己的猜想更加完善。
六年级:在分析、解释、争论、反思中排除掉一些不可能的猜想而得到较为科学的假设。教师的任务就是“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或“置身事外”“隔岸观火”。如《馒头发霉了》一课中,问: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时间长了就发霉。这时我提示学生,“容易”发霉中的“容易”你是怎样理解的?生:我认为应是短时间才算。生:我家把食物放入冰箱保存,所以低温不易发霉,那么相反,我认为高温容易发霉。生:我家总把被子在太阳下晒,还说杀菌,所以我认为高温也不易发霉。生:埋在地下易发霉。
这样就为对比实验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使学生思维更科学合理。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中的一项重要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和训练。有了明确目标,教师操作起来才有方向,易把握。
当然,这个要求并不是死规矩,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褚宏民.《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猜想与假设》.豆丁网.
[2]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关键词: 猜想 假设 要求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之一是“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科学探究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实验探究—形成结论—汇报交流”等。由此可见,猜想与假设已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只有一句话,其他指导性材料几乎为零。我们上课时,很多老师没有参考,课堂上只让学生猜一下,并没有指导学生如何猜想,学生只是胡猜,猜到老师想要的,老师就立刻终止猜想,然后按照老师想要的这个猜想继续往下教学。这样几年下来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并没有多大提高。
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迫不及待。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具体如何操作呢?经过查阅资料及自我摸索,我认为猜想与假设这种能力应该在小学不同年段有不同的要求,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这样教师操作起来有抓手,学生学习有目标。
三年级要求:对研究的问题猜想出可能出现的现象或结果。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在猜想与假设方面没有什么方法,有的就是“胡猜”;聪明的,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猜,多数的不敢猜,所以我认为三年级就是让学生大胆猜想,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其猜想与假设意识。教师主要任务是创设敢于猜想的情境,鼓励他们大胆猜想。
如在《食物的变质》一课中,在引导学生研究食物为什么会变质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这儿有这么多食物,可其中这么多都是变质的,真可惜啊!大家试着猜一猜:食物为什么会变质呢?”这样设计,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猜想具有开放性。就是给学生创造轻松的敢于猜想、适合猜想的环境。接下来我把他们的猜想写到黑板上,这样处理学生会感到自己的猜想有价值,从中感到快乐。这里并不强调谁对谁错,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出可能会出现的结果。
四年级要求:预测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并提出自己猜想的理由。
四年要比三年高一层次,不仅要敢想,还要说出猜想和假设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调动知识和经验积累进行分析研究,要有理有据、合乎逻辑地说明问题,不能胡猜乱想。如在《是谁制造了风》一课中,我在课题出示后,问,风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进行猜想,会说:扇形成的,吹出来的,跑出来的。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从生活中出发,让学生感到科学研究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从而喜欢这门学科。在理解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之后,再问:自然界中经常刮风。是谁有那么大的力量,使空气流动起来呢?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猜想,使猜想和假设有层次,步步深入。当学生猜想后,我会追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有意识地让学生说出自己猜想与假设的理由。假设猜测的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可以使学生获得满足感,体验成功。如果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和猜测是错误的或不全面的,就可以使学生重新组合自己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其经验丰富,思维更灵活,判断更准确。
再进行实际测量。
五年级要求:提出猜想与假设后,用不同方式表述猜想与假设的结果。
五年学生猜想与假设时,不仅要与自己的经验相联系,还要把这种猜想与假设用语言、文字、图表等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使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更明确、具体,使思维清晰,有条理。教师备课时设计好问题或情境,课堂上要注意激发学生能用不同方式表达。
如《昼夜交替》一课,板书课题后,我问: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白天与黑夜是交替出现的,那么太阳和地球怎样运动,才能出現昼夜交替的现象呢?在学生猜想后,我要求学生用示意图的方法把自己的假设画出来。在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对自己的猜想更加完善。
六年级:在分析、解释、争论、反思中排除掉一些不可能的猜想而得到较为科学的假设。教师的任务就是“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或“置身事外”“隔岸观火”。如《馒头发霉了》一课中,问: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时间长了就发霉。这时我提示学生,“容易”发霉中的“容易”你是怎样理解的?生:我认为应是短时间才算。生:我家把食物放入冰箱保存,所以低温不易发霉,那么相反,我认为高温容易发霉。生:我家总把被子在太阳下晒,还说杀菌,所以我认为高温也不易发霉。生:埋在地下易发霉。
这样就为对比实验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使学生思维更科学合理。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中的一项重要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引导和训练。有了明确目标,教师操作起来才有方向,易把握。
当然,这个要求并不是死规矩,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褚宏民.《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猜想与假设》.豆丁网.
[2]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