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应注重过程,要设置情境,让幼儿观察思考;提出假设,让幼儿猜想判断;动手操作,让幼儿证实或推翻实验前提出的假设;记录信息,让幼儿逐步学会用图形、数字、表格的形式记录实验信息;表达交流,让幼儿分享成果。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36-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引发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和“做中学”科学教育目标相吻合,它们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和谐相处。
“做中学”科学教育特别强调活动过程要经历:设置情境——提出假设——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的环节,现就此谈些看法。
一、设置情境
设置情境:“做中学”项目十分珍惜幼儿的好奇心,在进行一个科学活动前,教师总要设置相应的情境,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某一件物品、某一种自然现象,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件事,鼓励孩子提出问题。例如,在关于风的活动中,教师先带孩子在户外玩风车,孩子们发现风车有时转,有时不转,有时转的快,有時转的慢。当孩子们产生了问题后,再引出关于“风从哪里来”的探索活动。
二、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让幼儿在做中学实验研究之前,先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做可以引导他们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增强其行动的计划性,使实验活动有明确的指向和目的。带着问题与假设去做中学实验,能保证探究活动的效果。当问题提出来后,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孩子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探索,先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做可引导幼儿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增强其行动的计划性,使实验活动有明确的指向和目的。例如:在进行“风从哪里来”的活动前,先让幼儿自己想一想,哪些东西能产生风。教师还可以为幼儿预设一些错误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验证,引起幼儿更深层次地去探索。
三、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这是学科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根据活动内容,要求幼儿自己或组成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步骤、选取实验器具和材料、设计记录表格、动手操作、不断进行调整,并最终完成实验。从小长期接受这种训练,将有助于幼儿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我们还以风的活动为例,带着问题与假设,他们和老师一起找来各种物品,有吹风机、气球、气筒,笛子等,孩子们结成2——4人一组,使用各种物品去探索,他们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证实了自己的假设,产生了成功后的兴奋。也有的孩子实验结果不尽满意,却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幼儿多方面、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出现问题后,努力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答案不是老师直接告诉,而是孩子在实践中取得。教师要尊重幼儿,关注幼儿独到的见解,引导幼儿设法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学会。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幼儿有了“做”的机会,才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因为提出假设的目的是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善于思考,在获得正确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四、记录信息
记录信息:在“做中学”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操作过程,让幼儿逐步学会用图形、数字、表格的形式记录实验信息。在“磁铁的秘密活动”中,幼儿在操作卡中用图画的形式,把能够被吸起来与不能被吸起来的物品分别画在表格中。充分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索、科学发现的过程,注重记录实验信息,幼儿操作完一个物品,便把这个物品的形象画下来。当看到幼儿记录卡时,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幼儿记录的实验信息,有的孩子将物体形象画得十分神似,一目了然,个别孩子观察仔细,对物体的某些细节都把它反应出来。记录信息是“做中学”的重要环节,形成的实验记录既是幼儿学科学的记录,也是幼儿成长的真实记录。老师询问孩子记录些什么,孩子能够有条理地表述出来,并能根据记录内容总结出哪些物体含铁,磁铁能够吸起铁制品。实验记录根据实际需要,可布置在墙饰上,可全班装订成册做阶段展示,也可直接装入幼儿的个人档案中。经过
一段时间的积累,幼儿可以看到自己在不同时期所作的实验记录和当时的想法,这会引起他们不断的反思。
五、表达交流
表达交流: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自己动手操作,自己验证假设,自己得出结论,还要能够用准确的、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与同伴交流获得的经验。在实验结束时,可以进行小组或全班集体讨论,每个实验结论还要经过同伴的质疑。如:碘酒找朋友的活动中,一个孩子在 实验后得出碘酒和淀粉不是好朋友的结论,孩子们在分析记录表时发生了争执,结果带着质疑,孩子们再一次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研究本身的认识,同时也使他们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分享经验、相互尊重与合作。
总之,让幼儿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在学科学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遵守规则,这是“做中学”项目倡导的基本原则,它的实施将为新一代公民的成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过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08)06-036-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引发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这和“做中学”科学教育目标相吻合,它们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交流、和谐相处。
“做中学”科学教育特别强调活动过程要经历:设置情境——提出假设——动手操作——记录信息并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的环节,现就此谈些看法。
一、设置情境
设置情境:“做中学”项目十分珍惜幼儿的好奇心,在进行一个科学活动前,教师总要设置相应的情境,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某一件物品、某一种自然现象,或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一件事,鼓励孩子提出问题。例如,在关于风的活动中,教师先带孩子在户外玩风车,孩子们发现风车有时转,有时不转,有时转的快,有時转的慢。当孩子们产生了问题后,再引出关于“风从哪里来”的探索活动。
二、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让幼儿在做中学实验研究之前,先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做可以引导他们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增强其行动的计划性,使实验活动有明确的指向和目的。带着问题与假设去做中学实验,能保证探究活动的效果。当问题提出来后,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孩子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探索,先猜想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做可引导幼儿在动手之前先动脑,增强其行动的计划性,使实验活动有明确的指向和目的。例如:在进行“风从哪里来”的活动前,先让幼儿自己想一想,哪些东西能产生风。教师还可以为幼儿预设一些错误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验证,引起幼儿更深层次地去探索。
三、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这是学科学的一个主要环节。根据活动内容,要求幼儿自己或组成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实验步骤、选取实验器具和材料、设计记录表格、动手操作、不断进行调整,并最终完成实验。从小长期接受这种训练,将有助于幼儿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我们还以风的活动为例,带着问题与假设,他们和老师一起找来各种物品,有吹风机、气球、气筒,笛子等,孩子们结成2——4人一组,使用各种物品去探索,他们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证实了自己的假设,产生了成功后的兴奋。也有的孩子实验结果不尽满意,却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教师要为幼儿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幼儿多方面、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出现问题后,努力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答案不是老师直接告诉,而是孩子在实践中取得。教师要尊重幼儿,关注幼儿独到的见解,引导幼儿设法解决问题,鼓励幼儿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学会。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幼儿有了“做”的机会,才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因为提出假设的目的是引导孩子积极思考、善于思考,在获得正确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
四、记录信息
记录信息:在“做中学”科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操作过程,让幼儿逐步学会用图形、数字、表格的形式记录实验信息。在“磁铁的秘密活动”中,幼儿在操作卡中用图画的形式,把能够被吸起来与不能被吸起来的物品分别画在表格中。充分让幼儿体验科学探索、科学发现的过程,注重记录实验信息,幼儿操作完一个物品,便把这个物品的形象画下来。当看到幼儿记录卡时,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幼儿记录的实验信息,有的孩子将物体形象画得十分神似,一目了然,个别孩子观察仔细,对物体的某些细节都把它反应出来。记录信息是“做中学”的重要环节,形成的实验记录既是幼儿学科学的记录,也是幼儿成长的真实记录。老师询问孩子记录些什么,孩子能够有条理地表述出来,并能根据记录内容总结出哪些物体含铁,磁铁能够吸起铁制品。实验记录根据实际需要,可布置在墙饰上,可全班装订成册做阶段展示,也可直接装入幼儿的个人档案中。经过
一段时间的积累,幼儿可以看到自己在不同时期所作的实验记录和当时的想法,这会引起他们不断的反思。
五、表达交流
表达交流:幼儿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自己动手操作,自己验证假设,自己得出结论,还要能够用准确的、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与同伴交流获得的经验。在实验结束时,可以进行小组或全班集体讨论,每个实验结论还要经过同伴的质疑。如:碘酒找朋友的活动中,一个孩子在 实验后得出碘酒和淀粉不是好朋友的结论,孩子们在分析记录表时发生了争执,结果带着质疑,孩子们再一次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幼儿对研究本身的认识,同时也使他们学会了相互交流与分享经验、相互尊重与合作。
总之,让幼儿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认识到科学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在学科学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学会遵守规则,这是“做中学”项目倡导的基本原则,它的实施将为新一代公民的成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