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的决策层对企业发展做出的决策对企业的发展固然是相当重要的,但是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的坚实保障更为重要,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还处在转型的阶段,企业发展的不规范性导致了企业资金在管理方面存在了诸多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贷管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一、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的企业构架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有企业数量在数量上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是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相对而言,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部分沿海发达城市民营经济所占比重接近市场比重的近90%。通过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国有企业大多以大中型垄断性、支柱性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大多以服务型、制造型行业为主。
二、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经营中,无论是大、中、小哪种类型的企业,都不可回避的会遇到资金问题,因为正确的资金流向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管理不当、民营中小型企业的资金短缺,都是制约企业稳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1. 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资金管理不当问题
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自身拥有雄厚的实力,同时拥有“国企”这顶含金量相当重的帽子戴着,所以在资金管理上往往容易造成两种极端情形的出现。这两种极端的形式,无论是哪一种,对于规范市场经营格局、稳定金融市场秩序、促进企业良性循环发展上都是不利的。
(1) 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沉淀比重过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在“大浪淘沙”的洗礼之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逐步适应了市场化的进程,一些国企凭借着稳健的、可持续的发展,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规模的份额,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缺乏新的投资方向,这部分资金没有新的赢利点,就长期在金融机构沉淀、闲置。长此以往,虽然企业自身盈余较为固定,但是缺乏持续发展潜力和前景,企业很难适应突发的市场转型等危机情况出现。
(2)国有大中型企业贷款资金比重过大。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制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对应能力,造成了亏损,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企业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来扭亏为盈,但是由于国有资金投入能力有限,企业往往向金融机构大举借债,有的时候还拉着政府为其保驾护航。这其中固然有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根深蒂固的“国有化思想”,既企业是国家的,银行也是国家的,既然企业有需要,银行当然要出手了。也有政府不当的行政干预因素在其中,无论作为央企也好、地方企业也罢,都是财税大户,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库税收的提高、甚至是官员的政绩形象,都是靠这些“大户”完成的,可以说,是有利益输送在存在其中的,以至于有的企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不着急寻找自身存在的漏洞,而是一味的向银行伸手,一旦银行稍有阻力,便搬出政府这个大旗来左右局面。其实,这样的资金流向,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如果管控不当,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3)国有大中型企业“小金库”问题突出。由于国企自身经营的特殊性,在企业盈利格局和盈利点上完全是按照企业自身的规划进行的,而盈余之后的上缴则是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完成的。根据资料显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年度会计审核和国资委组织的相关检查的过程中被曝光的“小金库”问题较多,且企业类型多以垄断性企业为主。有的企业甚至以变相的形式在搞“小金库”的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不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还给国家带来的不可挽回的巨额经济损失。
2.民营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作为民营企业,没有国企的金字招牌,没有倾斜性政策的扶持,其发展完全是依靠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是纯商业的。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即便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民营企业,也很难摆脱这个一直遏制企业跳跃式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1.国资委等国企监管部门要有效的对国企资金进行合理管控。国企资金进行合理管控,主要是针对那些闲置资金较多的企业进行资金调配,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的监督、监管部门,要及时掌握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闲置情况,对于长期沉淀在金融机构的大额资金,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管控。
与此同时,针对现阶段经营效益稳健、盈余率较高的企业,要督促其研究和制定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中的中长期企业发展战略,做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调研工作,制定针对市场环境突变等危机情况下的企业经营应急方案。从而刺激企业站在可持续的角度上对自身的发展前景进行综合规划。这样既有效的对企业日常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又规范了市场发展秩序,最主要的是降低了企业沉淀资金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让资金产生最大的使用功效。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值得注意的是,要会同金融机构对企业所有的银行帐号等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避免企业为了逃避监管而采取“化整为零”方法。对已开设账户的资金流向异动等行为要进行跟踪。
2.金融机构要实施对国有企业贷款资金的风险评估。在现阶段,金融机构在对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估时,对象往往是民营中小型企业,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无论多大的贷款资金额度,很少启动这种风险评估。随着市场的转型,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逐渐体现出来,而银行等部门也大多实施了商业化的改制,其既作为一个资金平台,自身同时也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国有企业在进行商业操作。所以,就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敞开口子给国企输血了,必须要对国企的贷款资金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这样既是对经营性国企国有资产的有效核算,也降低了商业银行机构资金的使用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主义的是,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一定要有第三方机构作为审核、审计部门进行参与其全过程,能最大化的降低在资金信贷过程中出现的营私舞弊或者弄虚作假情况。
3.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审计。对于“小金库”等违纪情况,需要国资委牵头纪委、银监会、审计等部门加大对企业的资金审计力度,同时加大不定期巡视、会计审查的力度,从而有效铲除易滋生腐败的诸多违规行为的出现。
4.拓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除了依靠商业银行的信贷外,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吸纳一部分社会资金,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在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民企,大多是家族式企业,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最好是聘用专业、专职的财会人员,这样才能让企业有效的资金得到最大化的使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资金管理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做好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才能让企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市场化进程的转变,从而把企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李凤清.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商业经济,2010(19):38.
[2]熊承艳.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析[J].新会计,2012(5):48.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贷管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一、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我国的企业构架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国有企业数量在数量上呈总体下降趋势,但是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相对而言,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部分沿海发达城市民营经济所占比重接近市场比重的近90%。通过以上的数据不难看出,国有企业大多以大中型垄断性、支柱性企业为主,民营企业大多以服务型、制造型行业为主。
二、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经营中,无论是大、中、小哪种类型的企业,都不可回避的会遇到资金问题,因为正确的资金流向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资金管理不当、民营中小型企业的资金短缺,都是制约企业稳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1. 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资金管理不当问题
国有大中型企业,由于自身拥有雄厚的实力,同时拥有“国企”这顶含金量相当重的帽子戴着,所以在资金管理上往往容易造成两种极端情形的出现。这两种极端的形式,无论是哪一种,对于规范市场经营格局、稳定金融市场秩序、促进企业良性循环发展上都是不利的。
(1) 国有大中型企业资金沉淀比重过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在“大浪淘沙”的洗礼之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逐步适应了市场化的进程,一些国企凭借着稳健的、可持续的发展,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规模的份额,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缺乏新的投资方向,这部分资金没有新的赢利点,就长期在金融机构沉淀、闲置。长此以往,虽然企业自身盈余较为固定,但是缺乏持续发展潜力和前景,企业很难适应突发的市场转型等危机情况出现。
(2)国有大中型企业贷款资金比重过大。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改制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对应能力,造成了亏损,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企业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来扭亏为盈,但是由于国有资金投入能力有限,企业往往向金融机构大举借债,有的时候还拉着政府为其保驾护航。这其中固然有在计划经济模式下根深蒂固的“国有化思想”,既企业是国家的,银行也是国家的,既然企业有需要,银行当然要出手了。也有政府不当的行政干预因素在其中,无论作为央企也好、地方企业也罢,都是财税大户,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库税收的提高、甚至是官员的政绩形象,都是靠这些“大户”完成的,可以说,是有利益输送在存在其中的,以至于有的企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不着急寻找自身存在的漏洞,而是一味的向银行伸手,一旦银行稍有阻力,便搬出政府这个大旗来左右局面。其实,这样的资金流向,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如果管控不当,极易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3)国有大中型企业“小金库”问题突出。由于国企自身经营的特殊性,在企业盈利格局和盈利点上完全是按照企业自身的规划进行的,而盈余之后的上缴则是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完成的。根据资料显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年度会计审核和国资委组织的相关检查的过程中被曝光的“小金库”问题较多,且企业类型多以垄断性企业为主。有的企业甚至以变相的形式在搞“小金库”的过程中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不仅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还给国家带来的不可挽回的巨额经济损失。
2.民营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作为民营企业,没有国企的金字招牌,没有倾斜性政策的扶持,其发展完全是依靠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的变化是息息相关的,是纯商业的。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即便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民营企业,也很难摆脱这个一直遏制企业跳跃式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1.国资委等国企监管部门要有效的对国企资金进行合理管控。国企资金进行合理管控,主要是针对那些闲置资金较多的企业进行资金调配,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的监督、监管部门,要及时掌握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闲置情况,对于长期沉淀在金融机构的大额资金,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管控。
与此同时,针对现阶段经营效益稳健、盈余率较高的企业,要督促其研究和制定在完全市场化环境中的中长期企业发展战略,做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调研工作,制定针对市场环境突变等危机情况下的企业经营应急方案。从而刺激企业站在可持续的角度上对自身的发展前景进行综合规划。这样既有效的对企业日常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又规范了市场发展秩序,最主要的是降低了企业沉淀资金的风险,在可控范围内让资金产生最大的使用功效。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值得注意的是,要会同金融机构对企业所有的银行帐号等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避免企业为了逃避监管而采取“化整为零”方法。对已开设账户的资金流向异动等行为要进行跟踪。
2.金融机构要实施对国有企业贷款资金的风险评估。在现阶段,金融机构在对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评估时,对象往往是民营中小型企业,针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说,无论多大的贷款资金额度,很少启动这种风险评估。随着市场的转型,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逐渐体现出来,而银行等部门也大多实施了商业化的改制,其既作为一个资金平台,自身同时也是作为一个特殊的国有企业在进行商业操作。所以,就不能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敞开口子给国企输血了,必须要对国企的贷款资金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这样既是对经营性国企国有资产的有效核算,也降低了商业银行机构资金的使用风险。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主义的是,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一定要有第三方机构作为审核、审计部门进行参与其全过程,能最大化的降低在资金信贷过程中出现的营私舞弊或者弄虚作假情况。
3.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审计。对于“小金库”等违纪情况,需要国资委牵头纪委、银监会、审计等部门加大对企业的资金审计力度,同时加大不定期巡视、会计审查的力度,从而有效铲除易滋生腐败的诸多违规行为的出现。
4.拓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除了依靠商业银行的信贷外,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吸纳一部分社会资金,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在这其中,尤其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民企,大多是家族式企业,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这就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的培训,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最好是聘用专业、专职的财会人员,这样才能让企业有效的资金得到最大化的使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资金管理都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做好企业的资金管理工作,才能让企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市场化进程的转变,从而把企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李凤清.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商业经济,2010(19):38.
[2]熊承艳.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探析[J].新会计,2012(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