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物竞说”,以说促写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elaopol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教学中,以“阅读与写作训练相结合”为原则,依据新课程标准“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密切结合”的要求,在指导写实物的作文方面我做了如下尝试:紧扣阅读教学,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铺垫,根据学生喜好摆弄玩具的心理年龄特点,顺应学生的好奇心及好动、好表现自己的心态,为学生制造最近发展区。这样的教学思路使“我喜爱的……”的一堂作文指导课的教学“趣”“实”“活”了。这节课是这样来安排的:
  
  一、激情引趣,设问引思
  
  上课开始,我边分装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望远镜模型边问:“老师手里的玩具好玩吗?你想得到它吗?不过有个条件,这节课我设计了一个‘实物竞说’比赛,谁演讲出色,咱们就把它奖给谁。”“今天老师让同学们把自己最心爱的物品带到了课堂上,谁能猜猜我们将进行怎样的比赛呢?”学生议论开了,最后得出:把自己心爱的物品介绍给大家听。
  悬念式导入,实中富趣,趣中富疑,一开始就将学生置身在疑趣之中。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尽情地描述,然后因势利导指导作文。
  
  二、自主探究,掌握方法
  
  首先指导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在回忆学过的课文中总结出:①观察要有顺序;②观察要抓住物品的特点(外形、颜色、大小、构造、质地、用途等);③观察要有重点;④观察要有联想(采用比喻、拟人等方法,同时还可联想到物品的品质及给自己带来的乐趣等)。然后指导叙述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的叙述方法(数字法、比较法、比喻法;从概括到具体等)。
  这一过程把课文当作作文训练的范例。引导学生掌握并模仿课文的观察、叙述方法,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三、实物竞说,评议竞选
  
  1.实物竞说
  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实物,要求用刚刚总结的观察方法仔细观察。根据物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叙述方法,先各自低声口述,后四人小组轮流口述,选出说得好的上台演讲竞说。要求其他同学作简单的记录,准备评议。
  这一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将阅读教学中掌握的观察、叙述方法转化成了写作技能,从而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2.评议竞选
  “刚才几位同学说得都很好,大家觉得谁说得最好呢?要说明理由,
  也可以有礼貌地给你认为说得不太好的同学提一提建议或给一些补充,帮他说得更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争着评议,发表自己的见解。再由全班决定这次实物竞说比赛的获奖者。
  
  四、教师小结,提出任务
  
  教室作简要总结后,提出作文任务:要求学生将自己说的,再借鉴其他同学的优点,以“我喜爱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说是写的基础,从说到写是一次新的飞跃。由于学生是在会说的基础上写,因此写起来也就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达到以说促写,说写同步提高的目的。
  一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津津乐道,学生都争着上台演讲竞说。评议者达班上全体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再看看课后学生的作文,全班没有一篇雷同,内容丰富多彩,条理清楚,描写具体,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所写物品的喜爱。
  (作者单位:河北省深州市护迟学区南黄龙小学)
其他文献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睎,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据记载,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
期刊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试验修订本)第五单元所选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历来为后人所称道,尤其是它的抒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这里略谈一二,与大家商榷。  首先,感情真挚。只有发自内心的至真至纯的感情,才能打动别人。在《陈情表》中所“陈”之“情”,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字———“孝”。我国是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浸渍的国家,作为儒家文化核心内容之一的“孝”深入人心。古人讲,“百事孝为先”,足
期刊
在知识经济时代,阅读已成为人们获得知识、信息的基本途径。对于以获取知识和能力为中心目标的学生,阅读更是教育之本,学习之母。我们知道,阅读行为的实施必须要有动机的参与,因为没有任何动机的阅读行为是不存在的。  动机,《辞海》中作如下解释:“是与满足个体需要的活动有关的目的或出发点,是人对他的需要的一种体验。它总是指向那些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某种事物或行动。”阅读动机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读者内心深
期刊
在推陈出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在新课标的理念辐射下,我认为对教师的语言进行包装改造,使之达到较高的水平,也应列入其改革范围之内。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课堂上一个具有高超语言艺术魅力的教师就像一块磁铁,自始至终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心,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神圣殿堂里,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这应该是一种享受。教师的语言魅力恰恰表现在课堂模式
期刊
在一些摆满成批量生产的蔬菜的市场上,提着篮子的顾客常常抱怨:吃西红柿没有西红柿味,吃黄瓜也没有黄瓜味。这些果实的品位下降、不足,原有的特色基因减弱、消失了。那么,在文化消费市场上,杂文成果的味道又如何呢?这可是关系到对杂文的艺术特征如何认识,并且如何保鲜和催壮的问题。要知道,没有了“杂文味”,也就没有了“杂文”本身,也就取消了这种文体。  其实,与其他的文学体裁相比,杂文没有诗歌的凝练与意象,没有
期刊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5年河北高考作文网上阅卷工作,感触颇深。  时间紧,任务重。2005年河北考生45万人(不含对口生),阅作文卷的中学教师350人,两人评一份试卷,平均每人2570份。作文阅卷时间是6月11日到17日,每天8小时(含休息时间)。11日学习评卷标准;12日到13日上午为正式评卷时间,每人每天至少完成800份。  身体疲劳,心理压力大。每天7小时高度紧张地盯着屏幕,眼睛酸涩,头昏脑胀
期刊
语文新课程教学的实施,向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势必要改变僵化和落后的传统阅读教学方式,即顺延至今天的从文章结构入手解析“范文”、从积累语文知识入手整理范文。那种用“生理解剖学”方法进行中学阅读教学,和教师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其内容有: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结构分析、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修辞方法、练习答案……如此陈旧的阅读教学方法,怎么能不违背阅读的根本目的和
期刊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今浙江省青田县)人。元末进士,并做过官(县丞,儒学副提举等职),因受到排斥和压制,怒而归隐。元至正二十年(1360)后,刘基同章溢、叶琛被朱元璋邀请出山,协助平定天下,成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官至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谥文成,著有《诚意伯文集》。  《苦斋记》选自《诚意伯文集》,是一篇描述山川景物人事的杂记文。此文中作者以深沉的笔调、古朴的艺术风格描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有效情境,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有味,学得扎实,使课堂教学变得有生气。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疑是思之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
期刊
良好的想象力是人们获取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对想象力的培养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笔者从教小学语文多年,深感小学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对孩子们想象能力的培养更是不可忽视。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一切机会锻炼学生们的想象能力。  小学三年级上册有篇课文《神笔马良》,一直是我教学中感触颇深的篇目,它一次次提醒着我:要善于放飞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让每个孩子的人生都如同神笔描绘的一般精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