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自主阅读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自主阅读教学实施中需遵循的原则,并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课程有了全新的定位,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可见,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努力让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建立起来“大语文观”,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必要时进行跨学科的知识传授,还要利用好现代的各种教育科技手段,力求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1自主阅读教学实施中需遵循的原则
1.1做好师生的双向互动
尊重、信任学生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可能进入“主角”,参与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才能激发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坦诚相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师生互动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真情投入,用真情来感化学生。所谓感化,就是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就是心灵之弦的共鸣。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文学意境本身就是促使学生产生这种认同、共鸣的很好的“召唤结构”,但出于这种“召唤结构”蕴蓄在字里行间,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感染学生[2]。
1.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需要教师更好的去创设学生的乐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一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拨的形象[3]。语文教学,因其教材的特点,在情境教学的创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上课开始时,在一导入过程中就要创设审美气氛,如由旧课导入,可提出赏析性的问题让学生作答;用情景导入则应叙述得生动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课文内容的表演,创设情境。
1.3 以课外为课堂的有效辅助
校内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更多的语文阅读要在课外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一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现实中有一些家长对此往往认识不够,认为学生就该多做题,不允许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甚至是自己找些习题、试卷让学生继续理身于题海之中。更有甚者,把学生阅读中外优秀作品说成看“闲书”,横加干涉。这些观念无疑是片面的、武断的,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4]。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索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优秀文本。我们要坚决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自主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
2.1教师示范性阅读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规定的精讲课文,采用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示范性教学。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巩固学生己把握的学习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还注重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2.2学生朗读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自悟自得的重要手段。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处理音量、语速、语气,恰当运用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促使学生理解记忆;其次,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得正确流利,在读中咀嚼玩味,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涵,体会语言特色。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注重调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有滋有味地从朗读中感悟语言,内化语言。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的朗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领悟每一句、每一段语言的含义所在。
2.3讨论、辩论
口语交际、讨论、辩论是新大纲、新教材对学生的能力训练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具体的做法是:针对教材中有些课文容易引起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这一客观情况,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自己的思路和观点,认真作好辩论、讨论的准备:设计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或辩沦;结合学生的讨论、辩论引导学生完成课文的阅读和有关学习训练。
2.4作文、阅读相结合
引导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事实上,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很大程度上就是写作的优秀范文,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设计作文训练与阅读训练有机结合的课型,在预习指导中,先提出有关作文训练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然后引一导学生有意识地认真阅读课文或有关文段,体会课文或文段的写作技巧,揣摩该文章写作成功的原因,然后按照要求完成习作。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达到作文与阅读彼此促进,相得益彭的效果。例如可以将阅读与改写、缩写结合起来。改写、缩写是作文训练项目之一,学生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目的就会认真进行课文阅读,另外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改写或缩写中,其概括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训练和提高。
3结论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的可持续性发展,让阅读教学能真正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l]方伟.加强课外阅读的必要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大地,2002,23(055)
[2]赵宏伟.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外阅读[J].考试周刊,2008,2(22)
[3]郭道荣,关于职校生语文阅读指导的尝试[J].职教通讯,2004,105(6)
[4]高惠莹.小学语文教学要走现代化与民族化统一之路[J].小学教学设计,2000,1(02)
关键词:初中语文 自主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语文课程有了全新的定位,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可见,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改革、补充、扩展与延伸,努力让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建立起来“大语文观”,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必要时进行跨学科的知识传授,还要利用好现代的各种教育科技手段,力求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
1自主阅读教学实施中需遵循的原则
1.1做好师生的双向互动
尊重、信任学生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学生只有得到人格的尊重和必要的信任,才可能进入“主角”,参与知识形成、发展、应用的过程,才能激发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坦诚相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尊重、信任、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师生互动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真情投入,用真情来感化学生。所谓感化,就是思想上和情感上的认同,就是心灵之弦的共鸣。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文学意境本身就是促使学生产生这种认同、共鸣的很好的“召唤结构”,但出于这种“召唤结构”蕴蓄在字里行间,文学审美经验不足的学生不易感受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感染学生[2]。
1.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需要教师更好的去创设学生的乐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提供最佳的教学环境和活动场所,精心设计一课堂教学的结构,把书本知识化为血肉丰满、生动活拨的形象[3]。语文教学,因其教材的特点,在情境教学的创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上课开始时,在一导入过程中就要创设审美气氛,如由旧课导入,可提出赏析性的问题让学生作答;用情景导入则应叙述得生动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课文内容的表演,创设情境。
1.3 以课外为课堂的有效辅助
校内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更多的语文阅读要在课外进行。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一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现实中有一些家长对此往往认识不够,认为学生就该多做题,不允许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甚至是自己找些习题、试卷让学生继续理身于题海之中。更有甚者,把学生阅读中外优秀作品说成看“闲书”,横加干涉。这些观念无疑是片面的、武断的,是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几乎众所周知,那就是“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4]。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阅读伴随着人的终身,在阅读中能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索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优秀文本。我们要坚决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2自主阅读教学的实施方法
2.1教师示范性阅读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规定的精讲课文,采用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示范性教学。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巩固学生己把握的学习技巧和能力,另一方面还注重教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2.2学生朗读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自悟自得的重要手段。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首先要教会学生正确处理音量、语速、语气,恰当运用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技巧。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促使学生理解记忆;其次,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得正确流利,在读中咀嚼玩味,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涵,体会语言特色。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注重调动每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有滋有味地从朗读中感悟语言,内化语言。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整体性的朗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领悟每一句、每一段语言的含义所在。
2.3讨论、辩论
口语交际、讨论、辩论是新大纲、新教材对学生的能力训练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具体的做法是:针对教材中有些课文容易引起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这一客观情况,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把握自己的思路和观点,认真作好辩论、讨论的准备:设计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或辩沦;结合学生的讨论、辩论引导学生完成课文的阅读和有关学习训练。
2.4作文、阅读相结合
引导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着重培养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事实上,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很大程度上就是写作的优秀范文,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设计作文训练与阅读训练有机结合的课型,在预习指导中,先提出有关作文训练的目的、任务和具体要求,然后引一导学生有意识地认真阅读课文或有关文段,体会课文或文段的写作技巧,揣摩该文章写作成功的原因,然后按照要求完成习作。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达到作文与阅读彼此促进,相得益彭的效果。例如可以将阅读与改写、缩写结合起来。改写、缩写是作文训练项目之一,学生为了达到这一训练目的就会认真进行课文阅读,另外学生在对课文进行改写或缩写中,其概括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训练和提高。
3结论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的可持续性发展,让阅读教学能真正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l]方伟.加强课外阅读的必要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大地,2002,23(055)
[2]赵宏伟.语文教学应重视课外阅读[J].考试周刊,2008,2(22)
[3]郭道荣,关于职校生语文阅读指导的尝试[J].职教通讯,2004,105(6)
[4]高惠莹.小学语文教学要走现代化与民族化统一之路[J].小学教学设计,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