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生活味”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q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生活。生活是语文的源泉,有人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师将语文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快乐的生活空间里健康成长。
  点缀课堂环境
  课堂环境的良好创设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教室是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室的布置一定要彰显“生活味”,以启迪学生的智慧,点化学生生命。
  墙壁的布置 教室墙壁布置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学校应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教室墙壁的布置可以随季节变化与不同的节日而不同。比如春天来临,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共同将教室的墙壁布置成“春光图”:嫰绿的小草、弯弯的垂柳、粉红的桃花、归来的飞燕等,让教室充满浓浓的春意。六一儿童节来临,可以使学生让教室布置表达自己的无比喜悦:让孩子们将自己精心制作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可以在教室挂上彩带或节日灯笼等。还可以在教室墙壁上设置板报栏与“自由空间”等专栏。板报栏的内容可以侧重于主题教育;“自由空间”栏应成为学生舒展个性,表达对生活热爱的自由天地,可以让学生张贴对生活的赞美诗、手抄报,还可以让学生以陶艺的形式制作生活的艺术品等,让学生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
  开辟“书吧” 在教室的后面放一个书橱,摆放班级订阅的报刊及学生们自己购买的书籍,让学生畅游书海,大量阅读自己喜欢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读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有关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进行阅读,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科普读物、民间故事、中外历史故事、短篇小说、甚至名家名篇等进行阅读。让学生在“书吧”内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可以定期评选“阅读之星”,定期举行百科知识抢答赛、小小辩论赛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生活的经验。
  开辟生物角 可以在教室的一角开辟一个生物角,放置一个大花架,花架上放置一只比较大的缸,可以在缸里种上荷花,养上小鱼、小虾、田螺等。花架也可以做成几层,可以在上层放几盆含羞草、米兰或吊兰等盆栽植物;下层可排放只有泥土而没有种植任何东西的花盆,让学生将自己采集的植物种子播在里面,让学生们在这里播下希望,享受童年生活的愉悦。学生们自己创造了美好的教室环境,陶冶美好的性情。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仅是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舒展着灵性,张扬着个性,享受着童年生活的快乐。
  让生活走进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地方。只要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课堂是丰富多彩的。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有多丰富,语文也有多丰富。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游戏生活中学习语文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将游戏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将会更高涨,语文学习的效率将会更高。比如,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四声时总感到抽象、难学,往往是教师教得口干舌燥,学生学习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这时,教师不妨将游戏引入汉语拼音课堂教学之中,将生活中的知识游戏性,将汉语拼音的四声学习融入游戏生活之中,学生们一定会陶醉其中,一定会让汉语拼音教学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大量元素引进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更浓一些,比如将图画、音乐、戏剧等生活“元素”引进单调而沉闷的语文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图画的形式,通过画一画、描一描、涂一涂等再现语文学习的内容;可以让学生用戏剧、相声、歌唱的形式绘声绘色地表演语文学习的内容;也可以将美妙的音乐引入语文课堂。生活“元素”的大量引入,使语文课堂的“生活味”更浓些,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会更高涨。
  在小组合作中学习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学习小组内,每一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任务分配,学生可以轮流担任学习小组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引头羊”,以有效地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每一位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教学“房、业、报、租、告、招”等汉字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字?哪些地方听过这些字,接着为学生提供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带有这些字的广告语、常用语、诗句等,再进行小组合作,比一比、赛一赛、看一看哪一小组能最快最准确地找出需要学习的这些汉字。学生就会积极投入语文学习中,对生活的感悟更深。
  在拓展中学习语文
  教师应将语文学习的空间由课堂拓展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生活去学习语文。一是记日记。丰富的生活是学生写好日记的源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在社会生活中观察、欣赏、发现、创造,鼓励学生调动眼、耳、鼻、舌等感官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而让学生日记的内容更加丰富,“生活味”更浓烈。二是办手抄报。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社会生活中积累的语文学习资源通过手抄报的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在办手抄报过程中可培养多种能力,如绘画能力、排版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等。
  教师只有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里无拘无束地、自由自在地飞翔,才能让学生焕发语文学习的活力。语文教学需要生活化,生活化的语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新的阅读时代,人们的阅读形式及特点都在悄然发生变化。图书馆作为以传承文化、促进阅读的精神殿堂,尤其是中学图书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新的问题。如何在新阅读时代,适应时代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中学师生,是中学图书馆亟需破解的课题。  阅读行为正发生改变  身边一则事例正是新阅读时代图书馆尴尬境遇的表露:笔者有一个学法语的朋友,为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而移民加拿大法语区魁北克省,通过考试取得图书馆管理
语言能力是语言教学的重点,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培养,首先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思维符号系统,学习语言离开思维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语言能力的训练首先要从思维训练着手。那么,怎样才能在语言训练中进行思维训练呢?  英汉语思维之间的转换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由于受到汉语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更多的使用汉语思维,没有用英语思维的意识。汉语思维,常常
学校教育具备多特性,其中教育的文化性则是贯穿学校教育过程始终的唯一特性。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学校文化的形成应该是校长、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共有和共享信念,同时又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相联系,是生长的、绵延的、至柔的,是一个习得交融创生过程,最终由内而外体现在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身上。它是学校的一种精神、一种气质,是无处不在的一种力量。  以文化建校为突破点  
四川省宜宾县商州镇位于宜宾县西部,与屏山县龙华镇和沐川县底堡乡接壤,这里竹木资源极为丰富,草纸加工业发达。主要特产有:苦笋、腊肉、土酒、板栗等。近十年来,商州教育一路长跑,在川南创造了现代版的教育“土特产”……  再次走进商州  商州镇是宜宾县最偏远、最贫困的乡镇。十年前,笔者曾随中国教育报记者到商州采访,写下了《教育,商州最后的希望》(《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31日),那些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易懂,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容量大、概括性强、内容抽象,不仅注重运算能力,而且还注重逻辑推理能力,与初中相比难度明显增大了。这些都是高一数学成绩大面积分化的客观原因。虽然初中和高中相继进行了新课程改革,调整了部分教材内容,降低了难度,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的难度差距。  初高中教学衔接与做法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
钢琴视奏能力是高校音乐钢琴弹奏的基础能力之一,教师应关注学生视奏能力的养成,为提升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提出新思路、新建议.本文就高校学生养成良好钢琴视奏能力的必要条
常言道:“不打无准备的仗。”课前研究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课前需要研究什么呢?笔者认为:目标、要点、题材是主要的。这几个方面,也许平时都想过。但正因为是平时、是习惯性地完成,所以思考并不一定很深入。  重视课前研究  课堂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如果方向偏颇或目标模糊,课堂就会显示出随意性。要么把握不了尺度,造成加重负担或任务没完成;要么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这里的目标,绝不只是常规的知识目标,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