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平安时期物语文学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ner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生于10世纪初的日本物语文学实现了口传文学到创作文学的飞跃,同时真实地反映出当时日本绚丽多彩的人文社会生活。集“悲情”与“美”为一体的《源氏物语》至今仍被视为日本文学最高美的理念。
  进入平安时代后,盛唐文化滋养下的日本羽翼渐丰,开始逐渐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尤其这一时期假名文字的产生推动了日本本土化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本文以物语这一文学形式为主,分析其产生及发展状况等。
  一、物语文学的产生
  日文“物語”一词,中文译为小说或故事。主要流行于平安时代(794-1192)至镰仓时代(1185-1333)。类型大致分为:传奇小说、和歌式小说、恋爱小说、历史小说、战记小说等。早期雏形来源于古代氏族社会祭祀中人们对祖先、神事迹的歌颂。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民间形成了口传、说唱等文艺形式。进入平安时期,都市生活形成、个人意识逐渐成熟、假名文字开始普加,同时受到中国六朝和隋唐传奇文学影响,日本在民间说话基础上产生了物语文学。
  诞生于平安时代初期的作品《竹取物语》为日本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气象。写作结构上从单一型转变为章节型,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反映出日本民族的传统心性和社会现实问题。这部作品开辟了日本创作型文学先河,因此被称为“日本物语文学的鼻祖”。同一时期的优秀作品还有以日本和歌“六歌仙”中的在原业平为原型讲述男女恋爱故事的《伊势物语》以及带有劝善惩恶、以德报怨思想围绕贵族生活的《落洼物语》等。物语文学的产生展现出了当时日本人新的生活情感世界和思考方式。
  二、物语文学的初期地位
  平安初期,“唐风文化”依然盛行。贵族阶级青睐于“汉文学”的创作。除了由天皇下令编撰的《古今和歌集》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另一种本土化的文学形式——物语并未列入“正统文学”范畴之中。其早期作品大都是一些从月亮上来的公主或是天仙等神话和民间传说,与记录写实的日记体裁相比,含有虚构成分的物语小说被认定为文学价值含金量较低。《蜻蛉日记》的序章部分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世の中におほかる古物語のはしなどを見れば、世に多かるそらごとだにあり。」作者藤原道纲母认为流行于天下的那些物语大都写的是无稽之谈之事,表达出其对早期物语文学虚构特色的鄙夷。
  物语文学在创作前期处于底层位置,还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日本贵族阶级认为虚构这一行为犯了“五戒”(佛教中禁止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中“妄语”(谎言)之罪,即非真实。因此,当时形成了创作文学作品为罪恶的佛教文化观。此外,备受日本贵族和文人雅士推崇的唐代诗人白居易长期以来信仰佛教并在晚年把所作诗文奉献寺院。其所著诗文别集《白氏文集》这样写道:“愿以今生世俗文字之业,狂言绮语之过,转为将来世世赞乘佛之因,转法轮之缘也。”(日文译:「願はくは今生世俗文字の業、狂言綺語の過ちを転じて、将来世世讃仏乗の因、転法輪の縁とせん」)部分日本学者认为,这正表明了白居易因“狂言绮语(华丽的虚构故事,浮夸的辞藻)”之过,而展示出虔诚的忏悔之意。换言之,传统佛教的虚幻人生观把文学创作的本质定为了“妄”。此后,“狂言绮语”成为日本佛教否定文學观的代名词。由此可见,物语作为当时最底层的文学作品也就不足为奇。
  三、物语文学的正当化
  11世纪初,《源氏物语》的出世迎来了日本物语文学创作的黄金时代。在创作方法上,它将物语的浪漫性与日记的写实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源》中波澜万丈的恋爱故事、美丽的自然景物以及细致的人物刻画无不引起读者的共鸣。它之所以能超越时代、跨越国家被认可,不仅是因为篇幅之巨大、体裁之多样,更重要的是它尽量排除早期物语中传奇的色彩,创造出一个充满现实感的世界。
  在《源》“萤”卷中,作者紫式部更是借主人公源氏之口阐述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中“虚构与真实”关系的观点:「その人のうへとて、ありのままにいひ出づることこそなけれ、よきもあしきも、世に経る人のありさまの、見るにもあかず、聞くにもあまることを、後の世にもいひ伝へさせまほしきふしぶを、心にこめがたくて、いひおきはじめたるなり。」(源氏物语25帖、萤·第三章)
  丰子恺将上文翻译为:“原来故事小说,虽然并非如实记载某一人的事迹,但不论善恶,都是世间真人真事。观之不足,听之不足,但觉得此种情节不能笼闭在一人心中,必须传告后世之人,于是执笔写作。
  针对人们对物语“虚言”的责难,紫式部巧妙地运用了佛教“方便”之说力证物语创作之合理性。其表明物语文学虽非完全真实,却也以世间真人真事为原型。“虚言”与“真实”只是相对的——“相即非相、非相即相”。紫式部的物语论极大地提升了“物语”的内在文学价值。但其问世之后一直处于褒贬不一的风潮中。传统文人仍对物语创作的“虚妄性”持否定态度,并认为《源》中好色绮语之多以致迷惑男女。一时间,“紫式部堕地狱说”广为流传。同时,与之相对应地,支持《源》的“紫式部化身观音说”也应运而生。可以说《源氏物语》开辟了物语文学的新方向,推动了物语创作正当化的发展之路。
  四、结语
  长期以来,“汉文学”在日本文坛上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带有外来、政治、公家性质的异国文学形式难以表达日本人内在的审美情趣。物语文学的产生完全脱离了唐风的束缚,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和风”特色。尤其是巅峰之作《源氏物语》所创作的“物哀美”至今仍被视为日本文学的最高美理念,甚至还对同一时期的日本绘画创作有着很深的影响。物语文学对于了解日本社会传统、人情伦理有着无法替代的价值。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一  我抢先了一步把他拦在了这所谓的“界限”前。  “你知道的,就目前的水平来说,没有人能够证明你是绝对安全的,不要因一次的成功去抱侥幸心理!这世界的构成,不仅仅只有我们所知的物理规则那么简单!”  “知道了,知道了。”胖子笑眯眯地搓着手,“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我答应你这次之后不会再乱来了。”  “你这就是胡闹!”我瞪着他,“这不是小孩子的把戏,在没有任何机器和仪表的情况下,我们连它是不是稳定的都
期刊
中国和朝鲜在地理上山水相依,至7世纪初两国文人更是面对面地进行文化交流,这也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在唐朝影响下高丽时期殊异传体散文的产生和发展。目前,研究高丽时期的殊异传体散文和唐代传奇小说的文章有很多,然而研究高丽时期的殊异传体散文和同为传奇志怪类小说《聊斋志异》的寥若晨星。本文以朝鲜的殊异传体散文的代表作《仙女红袋》(又名《双女坟》)和中国的短篇文言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的《小谢》为中
期刊
本文试从精神分析着手,对《寒夜》中汪文宣的性格及其形成深入研究,从社会和家庭角度综合分析了其爱情悲剧、家庭悲剧的成因,更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掌控和影响之大,以及对人物悲剧的关键作用。  小说《寒夜》写的是生活在陪都重庆社会底层的几个小人物的故事,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表现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男主人公汪文宣大学教育
期刊
动画产业从诞生到崛起,虽然仅仅经历了百年时间,却取得了丰收的成果。我国的动画产业也在这种大潮中逐渐崛起,因此,面对日、韩、美等动画制作大国,我国的动画产业如何突破自我,引领动画发展的风向,将是值得我国动画制作者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以我国原创的具有中国风的水墨动画为例,试分析水墨动画在当代发展中的困境,并结合自身所学,谈谈其未来的发展出路,以期给予国产动画制作者些许启迪。  提及水墨动画,或许对于
期刊
著名作家钦吉斯·艾特玛托夫的《查密莉雅》与乌拉孜汗·阿合买提的《婚礼之夜》都讴歌了青年男女的自由爱情。艾特马托夫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自己的故乡——吉尔吉斯大草原,他的作品几乎都是以故乡为背景,怀着对故乡无限的热爱,采用神话、传说、民歌和民谣来深化文章的主旨,使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感染力;通过浓郁民族风情的劳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形象。艾特马托夫于1958年发表了他的开山之作《查密莉雅》,这部爱
期刊
本文从生态批评视角来分析美国女作家瓦莱丽·马丁的代表作品《财产》,小说中制度给人类内心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制度对自然与人性的摧残使人性扭曲。小说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探讨,揭示了作者对当时被制度压制的一切的忧思以及对目前人类生存环境的考量与关怀。  美国著名小说家瓦莱丽·马丁的小说《财产》在2003年荣获桔子奖,2012年又被《观察者》杂志列入“2012
期刊
人性有优点,更有弱点。电影《一出好戏》中三个主人公的心性变化演绎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折射了人性的悲哀与凄凉,让人在观赏中体会真善美,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人性有优点,更有弱点。人处在社会中,生活在群体间,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周围环境的渲染,或者保持初心,或者灵魂扭曲,或者知足常乐,或者随波逐流。但是这也恰恰反映出人的本性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连接。电影《一出好戏》就折射了这种人性的悲哀与凄凉,让人在观赏中
期刊
为弥补儿时因摔毁风筝对弟弟造成的伤害,深感负疚的“我”企图通过向弟弟反省以获得宽恕从而实现自赎。但是,弟弟以“忘却”的方式使“我”看到“我”与他之间早已形成一层难以消除的隔膜,并令“我”永远陷于自赎与落空、故乡与他乡的生命困境中难以脱身。  《风筝》创作于1925年,后收录于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之中。鲁迅曾形容《野草》大多数篇目恰似“废弛的地狱边沿的惨白色小花,当然不会美丽”,相比起《过客》《墓碣
期刊
据说,善是恶的粮食,它一口一口喂养恶,直到把恶喂大,消灭自己。那么,如果没有恶,这世间是否也便没有了善。   老三反复听取他年少的故事,支离破碎,絮絮叨叨,从母亲口中以唠叨或争吵的形式。那许许多多的故事就像素描一般,渐渐在一张白纸上勾勒出轮廓,再由铅色一层一层呈现出真相的阴晴明暗来。   故事里的他,与老三尚且互不相干,甚至与母亲也互不相识。他当时不过只是承担着人子身份,是这个丢弃一切,赤裸裸
期刊
隐元隆琦禅师是明清之交闽地禅僧,俗名林曾昺,1592年农历十一月初四出生于福建省福清东林村,29岁从福清黄檗山鉴源禅师剃度出家之后,先参临济宗密云圆悟禅师,后嗣法于费隐通融禅师。从崇祯十年(1637)年开始,隐元先后两度主持黄檗法席,跨越明清两朝历时十六载,“南明永历八年(1654)应请至日本长崎兴福寺,后至摄津(今大阪)普门寺。谒德川家纲将军,住麟祥院。在京都宇治建黄檗山万福寺为基地广传禅法,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