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在建筑工程领域的项目逐渐增多,压力注浆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主要是由于这种方式的成本较低,且在对建筑物地基和基础的加固过程中有很好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相关理论知识,在文章中对西安某工程的地基加固工程做案例分析,介绍了从实验数据到实际数据之间的转化过程以及注浆的工艺特点和施工要点,对此类工程有着实际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地基加固;注浆;工艺特点;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为了提升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建筑物的刚性,必须将建筑物地基和基础上所产生的缝隙进行填充,而填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注浆工艺。注浆工艺在施工中十分常见,其工作原理是将已经固化的浆液采用气化和电化学的方式注入缝隙,以降低建筑物的局部压力,是建筑物能够更好的形成一个整体,增强其基础部分的防水性和密闭性。
但是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注浆工艺,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施工单位在进行注浆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粗放式的方式进行注浆,而没有考虑将注浆工作进行细化,以达到更好的注浆效果。在一些发达国家,注浆工艺一般由专业注浆施工队伍进行完成,会精确的测量液块浓度、原料消耗、局部所受压力以及其他细节问题,继而能够高效完成工作,且能够很好的控制成本。
一、注浆工程概述
在注浆环节的施工中,浆液是必须使用的材料,而浆液的配置往往就能够决定注浆的质量。在制备浆液的过程中,需要在水泥中加入粘土、沙砾以及煤粉等进行充分搅拌,为了防止浆液在凝固后出现收缩程度过大继而出现裂缝,需要在浆液中加入添加剂,以提高其粘合性能和凝固后的刚性。
而具体到每一个工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每个工程都有其不同的注漿施工方案,我们对于注浆方案的制定,必须根据工程指标的要求,其中防渗漏指标是最重要的标准参数之一,一般由监理方进行工程砂浆取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待检测结果显示渗透度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取样进行检测,最后进行竣工验收检测。在工程中一般使用K作为渗漏标准,如果K值保持在4mm/s左右的速度,就可以认定为渗漏指标合格。但对于整体工程来说,防渗漏只是其中的一方面,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刚性检测、饱和度检测、粘合度检测和其他参数检测,待所有参数合格后,方可以认定为工程合格。
二、注浆工程案例分析
1.工程概况
该注浆工程施工所在地为西安市长安区西北一块企业场地内,建筑物主体为企业立体库,占地为长方形,东西向长为143米,南北向宽为52米,整体结构为钢结构,地基形式为混凝体,基础形式以夯扩桩为主,建筑物建成约为2年。在2013年7月中旬,建筑物出现轴向开裂以及地面下沉情况,主体虽没有发生变形,但是其内部最高落差已经达到11厘米,地面下沉最大值为7厘米。
在初期的勘测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事故出现的额原因在于北侧的室外给水管道的积水较多,导致大量积水渗入基础和地基所在的区域,继而出现了该地区土质疏松的情况。这种情况还在扩散,使得沉降时刻都在继续。这会严重的损害地基结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建筑物基础的完整性,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建筑物整体出现开裂现象,所以必须采用注浆工艺对基础和地基进行复位和强化。
2.地质结构分析
在地质勘测报告中,地下15米深度的土层分别为:杂土层、素土层、冲积层、粉质粘土和细砂粘土等。以下是报告中关于主要土层具体情况的论述:
(1)杂土层。位于最上层,是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其中含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约三分之一,土质不均匀,没有明显的特征,土层厚度约为2米左右,土质较松散;对另一处杂土层取样,除却深度有变化外,其余均无较大不同。
(2)素土层。位于地中2米到6米处,呈黄褐色,土质均匀,没有建筑垃圾,一般为自然土层,稍显湿润,含水量适中。
(3)粉质粘土层。该层处于6米以下的深层,土质分布十分均匀,有少量的小姜石,还有一些含铁量较为丰富的岩石,多数以粘土为主,其土壤密度较密实,土质呈黄色,湿度适中。
(4)细砂黏土层。在勘测的最下层,该层的密实度较高,而且其土壤分布较平均,有零星云母和石英,湿度较大。
3.技术参数分析
根据该工程的建筑特点以及地理位置,通过技术人员与监理人员的论证,最终选定进行注浆工艺对其基础进行加固,并选定细砂黏土层作为持力层。由于该层在10米左右的地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通过与管理部门进行协商,技术部门对施工的标准进行量化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随时检测。具体参数为:
(1)注浆的方式,要根据地层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该工程需要进行深约10米钻孔和埋管,之后才能开始真正的注浆工作。浆液经过长时间的推送,还需要在最后阶段有一定的冲击力和压力,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外部注浆孔间距为1.20m,内部注浆孔间距1.5米,采用梅花形布孔,注浆顺序应按跳孔间隔注浆方式进行,并且采用先外围后内部的注浆施工方法。当地下水流速较大时,应从水头高的一端开始注浆。
(3)浆液用纯水泥浆,水灰比1.0;水泥采用P.O 32.5矿渣硅酸盐水泥,根据注浆效果可以适当添加外加剂,如水玻璃 、速凝剂等,按一定配比加到水泥浆中。
(4)注浆流量7~10L/min,注入压力为0.2-0.3Mpa,在0.3Mpa压力下,注浆量每分钟小于2升时,稳压5分钟后即可停止注浆。
(5)在注浆工作结束后月一个月,注浆部分完全硬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应力检测以及防渗漏检测。
4.制定注浆方案
(1)准备阶段
第一,将施工场地按照施工设计图进行布置和整理,重点检查水源、电源以及生活区是否有安全隐患,物品是否正确摆放等等。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需要进行二次供水和供电,其设备是否已经安装完毕;第二,需要对建筑物周围的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并在一些容易出现误操作的区域使用警示线或是障碍物加以保护,避免施工损坏地下管线;第三,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保证上岗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技术人员有义务将一些技术难点和重点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第四,检查社会是否完好,杜绝机械设备的“带病作业”。
(2)注浆工艺流程
第一,由技术人员根据图纸测放注浆孔位置。第二,施工人员就位,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第三,在该孔位用钻机成孔,孔径110mm。第四,技术人员验孔。第五,在钻孔内放置孔径为1寸(约3.3cm)花管,在花管周围埋填石子(直径约1~2cm)至距孔口2m,然后铺填水泥至孔口处,孔口处用填土找平压实。第六,注水泥浆。浆体应经过搅浆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压注,在注浆过程中不停搅拌,搅拌时间应小于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第七,锯断外露的用于注浆的花管。第八,重复上述步骤3~7至注浆施工结束。
(3)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注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外围幕墙或是幕层的浇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浆液外溢,进而能够保证浆液充分进入注浆区域。在对基础进行加固时,需要使用受力均匀、分布较合理的梅花形钻孔方式。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搅拌材料时,需要使用35摄氏度左右的水,尽量不能超过35度,还要使用中性水,不能够使用强酸强碱,比如PH=4的酸性水或是工业废水,不可以进行浆液搅拌。在浆液搅拌成形后,可以进行浇筑工作。还要对于材料拌合的水灰比加以注意,这是工程能够合格的关键所在。最后,要重视新工艺和新方法的使用,以及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计划,这往往能够使企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5.工程检测
在工程整体结束后,需要进行检测工作。本次工程检测采用挖井方式。在地基上端土层进行定点挖井,在3m的位置以及7m的位置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检测以及土壤密度的检测。在土壤部分检测完毕后,需要进行地基以及基础的荷载检测。针对厂房的规模以及夯扩桩的特征,本工程需要进行24点检测,检测结果是平均荷载达到27mpa,满足了设计要求。
三、结束语
压力注浆在现代工程中,是对地基加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最为常用的方式。在文章中已经介绍了使用该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除此之外,我国注浆技术整体也是需要改进的,比如使用先进设备以及引进先进工艺进行施工,进行该方面的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都可以从本质上提升我国注浆技术和改进我国注浆工艺,使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制度的优势,为社会建设更多更好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袁增会双液压力注浆法在既有建筑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硅谷,2013年11期
[2]贾家信,李财富,董红霞,压力注浆在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2年02期
[3]闫建敏,关于建筑物地基注浆加固技术与应用问题探讨科技致富向导[J],2013年20期
关键词:地基加固;注浆;工艺特点;施工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为了提升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建筑物的刚性,必须将建筑物地基和基础上所产生的缝隙进行填充,而填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注浆工艺。注浆工艺在施工中十分常见,其工作原理是将已经固化的浆液采用气化和电化学的方式注入缝隙,以降低建筑物的局部压力,是建筑物能够更好的形成一个整体,增强其基础部分的防水性和密闭性。
但是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注浆工艺,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施工单位在进行注浆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粗放式的方式进行注浆,而没有考虑将注浆工作进行细化,以达到更好的注浆效果。在一些发达国家,注浆工艺一般由专业注浆施工队伍进行完成,会精确的测量液块浓度、原料消耗、局部所受压力以及其他细节问题,继而能够高效完成工作,且能够很好的控制成本。
一、注浆工程概述
在注浆环节的施工中,浆液是必须使用的材料,而浆液的配置往往就能够决定注浆的质量。在制备浆液的过程中,需要在水泥中加入粘土、沙砾以及煤粉等进行充分搅拌,为了防止浆液在凝固后出现收缩程度过大继而出现裂缝,需要在浆液中加入添加剂,以提高其粘合性能和凝固后的刚性。
而具体到每一个工程,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每个工程都有其不同的注漿施工方案,我们对于注浆方案的制定,必须根据工程指标的要求,其中防渗漏指标是最重要的标准参数之一,一般由监理方进行工程砂浆取样,进行实验室检测,待检测结果显示渗透度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取样进行检测,最后进行竣工验收检测。在工程中一般使用K作为渗漏标准,如果K值保持在4mm/s左右的速度,就可以认定为渗漏指标合格。但对于整体工程来说,防渗漏只是其中的一方面,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刚性检测、饱和度检测、粘合度检测和其他参数检测,待所有参数合格后,方可以认定为工程合格。
二、注浆工程案例分析
1.工程概况
该注浆工程施工所在地为西安市长安区西北一块企业场地内,建筑物主体为企业立体库,占地为长方形,东西向长为143米,南北向宽为52米,整体结构为钢结构,地基形式为混凝体,基础形式以夯扩桩为主,建筑物建成约为2年。在2013年7月中旬,建筑物出现轴向开裂以及地面下沉情况,主体虽没有发生变形,但是其内部最高落差已经达到11厘米,地面下沉最大值为7厘米。
在初期的勘测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事故出现的额原因在于北侧的室外给水管道的积水较多,导致大量积水渗入基础和地基所在的区域,继而出现了该地区土质疏松的情况。这种情况还在扩散,使得沉降时刻都在继续。这会严重的损害地基结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建筑物基础的完整性,最直接的结果是导致建筑物整体出现开裂现象,所以必须采用注浆工艺对基础和地基进行复位和强化。
2.地质结构分析
在地质勘测报告中,地下15米深度的土层分别为:杂土层、素土层、冲积层、粉质粘土和细砂粘土等。以下是报告中关于主要土层具体情况的论述:
(1)杂土层。位于最上层,是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其中含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约三分之一,土质不均匀,没有明显的特征,土层厚度约为2米左右,土质较松散;对另一处杂土层取样,除却深度有变化外,其余均无较大不同。
(2)素土层。位于地中2米到6米处,呈黄褐色,土质均匀,没有建筑垃圾,一般为自然土层,稍显湿润,含水量适中。
(3)粉质粘土层。该层处于6米以下的深层,土质分布十分均匀,有少量的小姜石,还有一些含铁量较为丰富的岩石,多数以粘土为主,其土壤密度较密实,土质呈黄色,湿度适中。
(4)细砂黏土层。在勘测的最下层,该层的密实度较高,而且其土壤分布较平均,有零星云母和石英,湿度较大。
3.技术参数分析
根据该工程的建筑特点以及地理位置,通过技术人员与监理人员的论证,最终选定进行注浆工艺对其基础进行加固,并选定细砂黏土层作为持力层。由于该层在10米左右的地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通过与管理部门进行协商,技术部门对施工的标准进行量化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随时检测。具体参数为:
(1)注浆的方式,要根据地层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该工程需要进行深约10米钻孔和埋管,之后才能开始真正的注浆工作。浆液经过长时间的推送,还需要在最后阶段有一定的冲击力和压力,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外部注浆孔间距为1.20m,内部注浆孔间距1.5米,采用梅花形布孔,注浆顺序应按跳孔间隔注浆方式进行,并且采用先外围后内部的注浆施工方法。当地下水流速较大时,应从水头高的一端开始注浆。
(3)浆液用纯水泥浆,水灰比1.0;水泥采用P.O 32.5矿渣硅酸盐水泥,根据注浆效果可以适当添加外加剂,如水玻璃 、速凝剂等,按一定配比加到水泥浆中。
(4)注浆流量7~10L/min,注入压力为0.2-0.3Mpa,在0.3Mpa压力下,注浆量每分钟小于2升时,稳压5分钟后即可停止注浆。
(5)在注浆工作结束后月一个月,注浆部分完全硬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行应力检测以及防渗漏检测。
4.制定注浆方案
(1)准备阶段
第一,将施工场地按照施工设计图进行布置和整理,重点检查水源、电源以及生活区是否有安全隐患,物品是否正确摆放等等。在一些特殊的场合,需要进行二次供水和供电,其设备是否已经安装完毕;第二,需要对建筑物周围的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并在一些容易出现误操作的区域使用警示线或是障碍物加以保护,避免施工损坏地下管线;第三,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保证上岗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技术人员有义务将一些技术难点和重点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第四,检查社会是否完好,杜绝机械设备的“带病作业”。
(2)注浆工艺流程
第一,由技术人员根据图纸测放注浆孔位置。第二,施工人员就位,由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第三,在该孔位用钻机成孔,孔径110mm。第四,技术人员验孔。第五,在钻孔内放置孔径为1寸(约3.3cm)花管,在花管周围埋填石子(直径约1~2cm)至距孔口2m,然后铺填水泥至孔口处,孔口处用填土找平压实。第六,注水泥浆。浆体应经过搅浆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压注,在注浆过程中不停搅拌,搅拌时间应小于初凝时间。浆液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滤。第七,锯断外露的用于注浆的花管。第八,重复上述步骤3~7至注浆施工结束。
(3)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注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外围幕墙或是幕层的浇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浆液外溢,进而能够保证浆液充分进入注浆区域。在对基础进行加固时,需要使用受力均匀、分布较合理的梅花形钻孔方式。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搅拌材料时,需要使用35摄氏度左右的水,尽量不能超过35度,还要使用中性水,不能够使用强酸强碱,比如PH=4的酸性水或是工业废水,不可以进行浆液搅拌。在浆液搅拌成形后,可以进行浇筑工作。还要对于材料拌合的水灰比加以注意,这是工程能够合格的关键所在。最后,要重视新工艺和新方法的使用,以及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计划,这往往能够使企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5.工程检测
在工程整体结束后,需要进行检测工作。本次工程检测采用挖井方式。在地基上端土层进行定点挖井,在3m的位置以及7m的位置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检测以及土壤密度的检测。在土壤部分检测完毕后,需要进行地基以及基础的荷载检测。针对厂房的规模以及夯扩桩的特征,本工程需要进行24点检测,检测结果是平均荷载达到27mpa,满足了设计要求。
三、结束语
压力注浆在现代工程中,是对地基加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最为常用的方式。在文章中已经介绍了使用该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除此之外,我国注浆技术整体也是需要改进的,比如使用先进设备以及引进先进工艺进行施工,进行该方面的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都可以从本质上提升我国注浆技术和改进我国注浆工艺,使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制度的优势,为社会建设更多更好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袁增会双液压力注浆法在既有建筑地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硅谷,2013年11期
[2]贾家信,李财富,董红霞,压力注浆在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2年02期
[3]闫建敏,关于建筑物地基注浆加固技术与应用问题探讨科技致富向导[J],2013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