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会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在化学学科上要想达到乐学、会学的层次,就要具备良好的化学学科思想和正确的化学科学方法。高中生应该学习的科学方法有很多,但在化学学科上,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科学方法通常是观察、类比、比较、分类、分析、归纳等。而对于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来说,恰恰就承载了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化学科学方法的功能。因此,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在过程中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分析等基本的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过程中促进学生分类、类比等科学方法的形成;在过程中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等化学学科能力。
一、落实高中化学必修模块“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途径
目标的制定仅仅是一个计划,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本前提,能否达成此目标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实施途径。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是伴随着掌握知识的过程形成的,但知识的获得不能靠死记硬背,而要亲身感受它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体会它经历了哪些智力活动,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有效的多样化教学活动以保证“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的体验获得感悟。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分析“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的比较主要的三个途径。
(一)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实验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还是学生获得科学实验方法和发展化学学科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组织有效的实验活动,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化学学科研究思路与方法,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必修1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包含了要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小于水,熔点低、硬度小等),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但性质的学习不是结果的呈现,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同时也能在实验活动中落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即通过钠与水的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学会对化学实验的有序观察。
具体实验活动设计如下:首先学生实验活动,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尽可能多地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如何解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并思考回答问题:现象为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小球向各方向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最后消失,溶液变成红色。解释是密度比水小,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反应剧烈,有气体生成,反应后溶液显碱性。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自主建构了钠的物理性质,真实的感受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然后教师适时地设置问题:请问你观察实验现象是按一定顺序还是随便观察?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注意体会实验的方法。学生回答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观察的,也就是反应的前后顺序。这时教师应该再次利用实验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设置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顺序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呢?请大家再做一次实验,仔细体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实验现象的意义,同时寻找其他的观察方法。最后学生再次实验,体会时间顺序观察实验现象方法,并找出空间顺序、状态顺序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通过上述实验活动的设计,不仅教会学生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更能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时间顺序: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空间顺序:反应装置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状态顺序:“海陆空”=“固液气”。该观察方法几乎适用后续学习中的所有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实验,只是不同的实验侧重点不同。
实验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还能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等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例如Fe3 的检验方法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实验活动如下:环节一,用两只试管分别取饱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2ml,让学生观察两种溶液的颜色,判断哪个是氯化铁溶液;环节二,用两只试管分别取饱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2ml,分别向两只试管中滴加2mol/L的NaOH溶液,并观察现象,判断哪个是氯化铁溶液的;环节三,将饱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稀释20倍后,用上述两种方法都无法鉴别哪个是氯化铁溶液,这时教师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KSCN溶液,学生观察现象,一只试管溶液呈血红色,教师讲解Fe3 能与SCN—结合成红色的Fe(SCN)3,而Fe2 则无此性质。Fe3 的检验:Fe3 3SCN— = Fe(SCN)3(红色);环节四,提问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比较几种Fe3 检验的方法,分析溶液的浓度都比较大,可以从颜色上或加入NaOH溶液,通过产生不颜色沉淀的现象来鉴别铁盐和亚铁盐的溶液,当两种溶液的颜色均接近无色即溶液的浓度很小时,我们无法从颜色上或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不颜色沉淀的现象鉴别铁盐溶液和亚铁盐溶液。此时如果滴加KSCN溶液,就很容易鉴别它们,说明用KSCN溶液检验Fe3 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掌握Fe3 检验的方法,还能提高运用比较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问题讨论活动,促进学生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的化学科学方法的形成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知识的学习是中学化学课程教育的重要基础部分,应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要想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它们,就必须对其提出问题并加以讨论,利用问题讨论活动促进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在利用问题促进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时,设置的问要具有吸引力、启发性、逻辑性、阶梯性,并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
比如在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教学中就可以采取利用问题讨论活动,初步建立同类物质性质相似、不同类物质可以转化的观念,促进学生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形成,以指导元素化合物新知识的学习。 具体问题讨论活动设计如下:
问题1、下列变化是我们初中学过的,请同学们写出这些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请分析上述物质分别属于哪种类别?
3、小组讨论:请大家根据这两条转化关系式,归纳出其他类物质间的转化方法。
小组归纳:同类物质性质相似;不同类物质可以转化:
4、BaO是碱性氧化物,请归纳其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通过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讨论过程,使学生明确了同类物质性质相似,不同类物质可以转化的观念,发展了学生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当分类、类比这种化学学习方法被学生掌握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指明了方向,用分类的思想来学习化学,不仅可以使化学更加简单,也可以预测物质未知的性质、用途。基于上述案例的设计过程可以说明,通过把隐含了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的化学科学方法的知识设计成适当的学习问题并作为载体,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合适的探索空间,让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再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问题讨论来解决问题,而化学学科科学方法的学习始终置于问题的情景脉络中。
(三)通过数据、图表分析活动,充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数据、图表是一种信息给于方式,利用数据、图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研究思路和科学方法,从而开发学生学习的思路,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水平。
例如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教学,这节课知识层面主要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和特征,但我们可以选择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2-20的内容,逐步形成平衡的概念和特征,这样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在分析图表中感受平衡的概念和特征形成的过程,还能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借助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意义,使学生掌握读图分析问题的顺序。再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你知道为什么吗?
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所以正反应速率最大,生成物浓度为零,所以逆反应速率刚开始也为零,从图上看也是从坐标原点开始。
(2)从图像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为什么正反应速率逐渐较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提示:此时反应速率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引导学生结合图像分析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关键是抓住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变化。
(3)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此时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否为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指哪一速率?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的v(正)和v(逆)应理解成同一物质表示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正因为指定某物质的消耗浓度等于生成浓度,浓度不再改变,这是化学平衡建立的本质原因,浓度不再改变又是化学平衡的特征,是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的一个重要依据。可逆反应是一个动态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平衡特征结论很简单,也很容易记忆,直接告诉学生,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但却失去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概括能力的机会。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方法的获得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这些方法对学生将来解决实际问题有更重要的迁移价值。所以通过数据、图表分析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二、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必要保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地体验了学习过程,并掌握了化学学科思想、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化学学科基本观念,才能达到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反思,主动地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和知识从另一角度,以另一方式进行再认识。学生的自我反思是学生不断地监督、评价自身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和方法并内化为个人能力和学科素养。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掌握的不仅仅是零散的事实性知识,而是化学学科思想、研究方法和基本观念。
例如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学中,要及时的注重引导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进行反思,从而让学生理解周期律的本质。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请问在元素周期律这节课中你都学到了什么?不同的学生思考后会有不同的收获。学生甲: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学生乙:除第一周期外,周期表中每一周期都是从活泼的金属逐渐过渡到不太活泼的金属元素,再到非金属元素,最后到性质极其稳定的稀有气体元素结束;学生丙: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学生丁:周期表的主族元素、同周期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都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甲、乙、丙三名学生都体会到了本节课内容的一部分,而丁学生则从元素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紧扣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来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真正掌握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内涵,丁学生的反思过程不仅仅提升了他本人的思维能力,对其他学生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也起到促进作用,在反思过程中能更加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对今后的其它元素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因此,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和领会“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通过实验活动,问题讨论活动,数据、图表分析活动来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并重视引导学生积极自我反思。通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证明,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并积极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从而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广州市育才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一、落实高中化学必修模块“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有效途径
目标的制定仅仅是一个计划,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基本前提,能否达成此目标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实施途径。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是伴随着掌握知识的过程形成的,但知识的获得不能靠死记硬背,而要亲身感受它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体会它经历了哪些智力活动,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有效的多样化教学活动以保证“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的体验获得感悟。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分析“过程与方法”目标落实的比较主要的三个途径。
(一)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实验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还是学生获得科学实验方法和发展化学学科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组织有效的实验活动,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化学学科研究思路与方法,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必修1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包含了要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小于水,熔点低、硬度小等),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但性质的学习不是结果的呈现,学生的死记硬背,而是要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获得;同时也能在实验活动中落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即通过钠与水的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表达能力,学会对化学实验的有序观察。
具体实验活动设计如下:首先学生实验活动,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尽可能多地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如何解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并思考回答问题:现象为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小球向各方向迅速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最后消失,溶液变成红色。解释是密度比水小,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反应剧烈,有气体生成,反应后溶液显碱性。通过这样的实验活动学生自主建构了钠的物理性质,真实的感受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然后教师适时地设置问题:请问你观察实验现象是按一定顺序还是随便观察?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不仅能掌握知识还能注意体会实验的方法。学生回答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观察的,也就是反应的前后顺序。这时教师应该再次利用实验活动不断拓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设置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的顺序可以观察实验现象呢?请大家再做一次实验,仔细体会按时间顺序观察实验现象的意义,同时寻找其他的观察方法。最后学生再次实验,体会时间顺序观察实验现象方法,并找出空间顺序、状态顺序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通过上述实验活动的设计,不仅教会学生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更能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时间顺序: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空间顺序:反应装置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状态顺序:“海陆空”=“固液气”。该观察方法几乎适用后续学习中的所有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实验,只是不同的实验侧重点不同。
实验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还能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等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例如Fe3 的检验方法的教学,教师可以设计实验活动如下:环节一,用两只试管分别取饱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2ml,让学生观察两种溶液的颜色,判断哪个是氯化铁溶液;环节二,用两只试管分别取饱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2ml,分别向两只试管中滴加2mol/L的NaOH溶液,并观察现象,判断哪个是氯化铁溶液的;环节三,将饱和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稀释20倍后,用上述两种方法都无法鉴别哪个是氯化铁溶液,这时教师向两只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KSCN溶液,学生观察现象,一只试管溶液呈血红色,教师讲解Fe3 能与SCN—结合成红色的Fe(SCN)3,而Fe2 则无此性质。Fe3 的检验:Fe3 3SCN— = Fe(SCN)3(红色);环节四,提问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比较几种Fe3 检验的方法,分析溶液的浓度都比较大,可以从颜色上或加入NaOH溶液,通过产生不颜色沉淀的现象来鉴别铁盐和亚铁盐的溶液,当两种溶液的颜色均接近无色即溶液的浓度很小时,我们无法从颜色上或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不颜色沉淀的现象鉴别铁盐溶液和亚铁盐溶液。此时如果滴加KSCN溶液,就很容易鉴别它们,说明用KSCN溶液检验Fe3 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在实验活动中,学生不仅能掌握Fe3 检验的方法,还能提高运用比较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问题讨论活动,促进学生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的化学科学方法的形成
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知识的学习是中学化学课程教育的重要基础部分,应着眼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要想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它们,就必须对其提出问题并加以讨论,利用问题讨论活动促进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在利用问题促进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时,设置的问要具有吸引力、启发性、逻辑性、阶梯性,并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相联系。
比如在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教学中就可以采取利用问题讨论活动,初步建立同类物质性质相似、不同类物质可以转化的观念,促进学生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初步形成,以指导元素化合物新知识的学习。 具体问题讨论活动设计如下:
问题1、下列变化是我们初中学过的,请同学们写出这些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2、请分析上述物质分别属于哪种类别?
3、小组讨论:请大家根据这两条转化关系式,归纳出其他类物质间的转化方法。
小组归纳:同类物质性质相似;不同类物质可以转化:
4、BaO是碱性氧化物,请归纳其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通过让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讨论过程,使学生明确了同类物质性质相似,不同类物质可以转化的观念,发展了学生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当分类、类比这种化学学习方法被学生掌握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指明了方向,用分类的思想来学习化学,不仅可以使化学更加简单,也可以预测物质未知的性质、用途。基于上述案例的设计过程可以说明,通过把隐含了分类、类比等逻辑思维的化学科学方法的知识设计成适当的学习问题并作为载体,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合适的探索空间,让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再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问题讨论来解决问题,而化学学科科学方法的学习始终置于问题的情景脉络中。
(三)通过数据、图表分析活动,充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数据、图表是一种信息给于方式,利用数据、图表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研究思路和科学方法,从而开发学生学习的思路,培养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水平。
例如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教学,这节课知识层面主要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和特征,但我们可以选择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图2-20的内容,逐步形成平衡的概念和特征,这样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在分析图表中感受平衡的概念和特征形成的过程,还能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借助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图中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代表的意义,使学生掌握读图分析问题的顺序。再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你知道为什么吗?
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所以正反应速率最大,生成物浓度为零,所以逆反应速率刚开始也为零,从图上看也是从坐标原点开始。
(2)从图像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为什么正反应速率逐渐较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提示:此时反应速率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引导学生结合图像分析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原因,关键是抓住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变化。
(3)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我们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此时的化学反应速率是否为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指哪一速率?
引导学生明确:这里的v(正)和v(逆)应理解成同一物质表示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正因为指定某物质的消耗浓度等于生成浓度,浓度不再改变,这是化学平衡建立的本质原因,浓度不再改变又是化学平衡的特征,是判断达到化学平衡的一个重要依据。可逆反应是一个动态平衡。
化学平衡状态和化学平衡特征结论很简单,也很容易记忆,直接告诉学生,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但却失去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概括能力的机会。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些方法的获得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这些方法对学生将来解决实际问题有更重要的迁移价值。所以通过数据、图表分析活动的开展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二、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是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必要保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地体验了学习过程,并掌握了化学学科思想、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化学学科基本观念,才能达到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反思,主动地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再思考,对已形成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和知识从另一角度,以另一方式进行再认识。学生的自我反思是学生不断地监督、评价自身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和方法并内化为个人能力和学科素养。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掌握的不仅仅是零散的事实性知识,而是化学学科思想、研究方法和基本观念。
例如在必修2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学中,要及时的注重引导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进行反思,从而让学生理解周期律的本质。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请问在元素周期律这节课中你都学到了什么?不同的学生思考后会有不同的收获。学生甲: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学生乙:除第一周期外,周期表中每一周期都是从活泼的金属逐渐过渡到不太活泼的金属元素,再到非金属元素,最后到性质极其稳定的稀有气体元素结束;学生丙: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学生丁:周期表的主族元素、同周期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都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甲、乙、丙三名学生都体会到了本节课内容的一部分,而丁学生则从元素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紧扣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来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真正掌握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内涵,丁学生的反思过程不仅仅提升了他本人的思维能力,对其他学生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也起到促进作用,在反思过程中能更加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意义,对今后的其它元素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方法比事实更重要”。因此,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和领会“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通过实验活动,问题讨论活动,数据、图表分析活动来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并重视引导学生积极自我反思。通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证明,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并积极实施“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有效地促进知识向能力、素质的转化,从而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广州市育才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