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但能够促进和激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而且也能够促使学生表演才能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具体实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通过体态律动,激活创新思维
人类的音乐节奏感通常是在内心建立,一般情况下,通过身体以外的体态律动能够激活这种感觉。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节奏时,要分析不同节奏的类型,合理设计体态律动方式,使学生在节奏有所区别的情况下,体态律动也有一定的区别。例如,教师在训练低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时,应该设计“××|×××|”类型的节奏段,使学生明白如何通过肢体动作正确表现节奏段。由于小朋友的性格比较活跃,因而创新思维一旦受到激发后,他们便会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表演动作,如通过拉耳朵、伸舌头、拍屁股、眨眼睛等动作表现节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体态律动,不仅能改变单一的以拍手表示节奏的方式,还能调动小学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能力。
二、通过体态律动,激发表现欲
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活动以歌曲教唱为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要根据教师的要求训练音节,放开喉咙唱歌,缺少实践活动。由于小学生好动,因而在唱歌过程中运用体态运动,更为适合小学生的情感表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即兴表演,激发学生表现欲,进而全面展现学生的表演能力。例如,教师在《大鹿》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熟悉歌曲,然后让A学生扮演大鹿,B学生扮演小白兔,并运用相应动作表示歌词。教师在观看学生的表演后,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然后将这种形式加以推广,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表演音乐曲目,使学生能够在唱、跳的气氛中完成课堂教学。
三、通过体态律动,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教师在学生欣赏音乐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如高音时,轻微地往上伸展身体;中音时,在胸前平放双手,以自然的状态放松手臂等,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音调的改变、节奏的快慢。如,在完成《小猫钓鱼》的课堂教学后,学生基本上对音乐的节奏也已经掌握,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唱歌并且有节奏的击拍。然后,让学生用语言全面描绘音乐情绪。如刚开始的歌词主要是想要表现小猫低落的心情,接下来的歌词表现小猫成功钓鱼后的良好感觉,因此,应该通过有区别的语气将两段歌词表达出来。教师在学生对音乐节奏、音乐情绪准确了解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由于学生想象力较为丰富,因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表现出鱼自由自在的游泳、蝴蝶與蜻蜓在湖面上乱飞、小猫钓鱼等动作,甚至个别学生还能够模仿湖边的大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利用体态运动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歌曲,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四、通过体态律动,全面表现音乐情绪
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采取体态律动,引导学生全面表现音乐情绪以及感受,有效培养学生的色彩、句法等音乐感、节奏感,让学生跟着音乐摆动身体、拍手、踏脚、击拍,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参与音乐活动,通过思想、情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学习《百鸟朝凤》这一章节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了解进行表演,并对学生的表演方法进行检查,对于与音乐主题相符的表演,教师应该指出其优点,然后让其在全班同学面前示范。另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白,在与音乐情境互相符合的情况下可以将表演动作合理夸大,对于体态律动与音乐情境有所区别的学生,应该找出问题,并且对出现区别的原因进行探讨。通过寻找区别的方式使学生理解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使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感受音乐魅力,将有效学习音乐的方法向学生传授,从而使学生间存在的差距得以缩小,使音乐课堂学习的综合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应与老师多多交流,以提高自己理解音乐的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体态律动,会提高学生的乐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情绪,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水平。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体态律动教学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全面了解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音乐的需求,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思维,合理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有效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第一棉纺织厂第三工人子弟小学校)
一、通过体态律动,激活创新思维
人类的音乐节奏感通常是在内心建立,一般情况下,通过身体以外的体态律动能够激活这种感觉。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节奏时,要分析不同节奏的类型,合理设计体态律动方式,使学生在节奏有所区别的情况下,体态律动也有一定的区别。例如,教师在训练低年级学生音乐节奏感时,应该设计“××|×××|”类型的节奏段,使学生明白如何通过肢体动作正确表现节奏段。由于小朋友的性格比较活跃,因而创新思维一旦受到激发后,他们便会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表演动作,如通过拉耳朵、伸舌头、拍屁股、眨眼睛等动作表现节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体态律动,不仅能改变单一的以拍手表示节奏的方式,还能调动小学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能力。
二、通过体态律动,激发表现欲
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活动以歌曲教唱为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要根据教师的要求训练音节,放开喉咙唱歌,缺少实践活动。由于小学生好动,因而在唱歌过程中运用体态运动,更为适合小学生的情感表达。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即兴表演,激发学生表现欲,进而全面展现学生的表演能力。例如,教师在《大鹿》音乐课堂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熟悉歌曲,然后让A学生扮演大鹿,B学生扮演小白兔,并运用相应动作表示歌词。教师在观看学生的表演后,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然后将这种形式加以推广,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表演音乐曲目,使学生能够在唱、跳的气氛中完成课堂教学。
三、通过体态律动,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教师在学生欣赏音乐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感受音乐,如高音时,轻微地往上伸展身体;中音时,在胸前平放双手,以自然的状态放松手臂等,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音调的改变、节奏的快慢。如,在完成《小猫钓鱼》的课堂教学后,学生基本上对音乐的节奏也已经掌握,可以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拍唱歌并且有节奏的击拍。然后,让学生用语言全面描绘音乐情绪。如刚开始的歌词主要是想要表现小猫低落的心情,接下来的歌词表现小猫成功钓鱼后的良好感觉,因此,应该通过有区别的语气将两段歌词表达出来。教师在学生对音乐节奏、音乐情绪准确了解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由于学生想象力较为丰富,因而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表现出鱼自由自在的游泳、蝴蝶與蜻蜓在湖面上乱飞、小猫钓鱼等动作,甚至个别学生还能够模仿湖边的大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利用体态运动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歌曲,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四、通过体态律动,全面表现音乐情绪
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地采取体态律动,引导学生全面表现音乐情绪以及感受,有效培养学生的色彩、句法等音乐感、节奏感,让学生跟着音乐摆动身体、拍手、踏脚、击拍,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参与音乐活动,通过思想、情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学习《百鸟朝凤》这一章节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了解进行表演,并对学生的表演方法进行检查,对于与音乐主题相符的表演,教师应该指出其优点,然后让其在全班同学面前示范。另外,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白,在与音乐情境互相符合的情况下可以将表演动作合理夸大,对于体态律动与音乐情境有所区别的学生,应该找出问题,并且对出现区别的原因进行探讨。通过寻找区别的方式使学生理解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使学生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感受音乐魅力,将有效学习音乐的方法向学生传授,从而使学生间存在的差距得以缩小,使音乐课堂学习的综合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应与老师多多交流,以提高自己理解音乐的能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体态律动,会提高学生的乐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情绪,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水平。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体态律动教学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全面了解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音乐的需求,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思维,合理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有效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第一棉纺织厂第三工人子弟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