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心理护理在高压氧治疗脑梗塞过程中的应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了解心理护理在高压氧治疗脑梗塞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行高压氧治疗的脑梗塞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疗效。
  结果:在对80例患者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76%),差距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脑梗塞患者而言,在予以高压氧治疗的过程中贯彻落实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的不适反应,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高压氧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 高压氧 脑梗塞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33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25-01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大部分脑梗塞患者均存在轻度意识障碍,临床上主要治疗手段是高压氧疗法。但高压氧疗法是基于某种特定高压环境下开展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紧张、恐惧、孤独等不良心理反应,致使生理机能发生突变,不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1]。因此,在高压氧治疗全过程中全面贯彻执行心理护理干预,及时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行高压氧治疗的100例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行高压氧治疗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每位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向心理反应。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占有32例,女性有18例,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在(56.12±3.17)岁之间;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在(55.78±3.15)岁之间。在100例患者中,32例多发性脑梗塞,30例基底节区脑梗塞,22例腔隙性脑梗塞,其他类型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1.2.1 治疗方法。予以患者高压舱治疗,控制空气压力,一般为0.1Mpa,借助面罩,给予患者1h吸氧治疗,其休息换气时间控制在10min左右,持续1-2个疗程,即(10-20)d。于治疗期间,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应用706待血浆,施以静脉滴注,致使血容量得到扩充,利用复方丹参,改进微循环,依据患者具体病情予以恰当利尿剂治疗。
  1.2.2 护理方法。于患者初次治疗时,加强健康教育宣传,讲解高压氧治疗方法、措施与治疗原理,消除其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以成功治疗病例为向导,帮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针对行动不便患者而言,予以人员陪同,提高患者安全意识。同时,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其基本状况,初次治疗患者予以浓度为1%的麻黄素滴鼻液,佩戴面罩,予以正确吸氧方法。再者,行常规检查,精神状态不佳患者即刻暂停治疗,嘱咐患者入舱前排便,检查其导管畅通状况,防止接头松动、滑脱、逆流,保障静脉输液畅通,检查穿刺部位皮肤。于入舱时协助患者进行调压治疗,强化与患者的交流,消除其不安心理。在治疗中,告知患者调压动作,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烦躁、呼吸困难、惊厥、咳嗽等症状。于加压时保持匀速,防止患者中耳气压伤。在稳压期,检查患者面罩佩戴状况,于减压时叮嘱患者保暖,预防感冒,防止剧烈咳嗽,避免肺气压伤等现象的发生。控制舱内温度与湿度,及时进行通风换气处理,必要时借助舒缓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维持良好治疗心情,促进患者康复。治疗后强化临床观察,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指导患者患肢功能训练,食用高维生素、热量、蛋白食物,保证休息时间充足。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一个阶段的治疗与精心护理后,所取得的成果比较满意,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有效率为7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论
  根据相关的文献报道显示,在脑血管病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60%左右,其中脑梗死占39%左右[2]。在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来进行脑梗死的治疗,但治疗效果存在局限性,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高压氧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治疗脑梗死效果显著,究其治疗原理,主要通过提升患者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增加弥散距离,促进有氧代谢,进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乳酸的下降,改善水肿与缺血以及缺氧状态,完善患者肢体功能[3]。但高压氧疗法是基于某种特定高压环境下开展的,借助密封式舱体,予以严格安全措施,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对其治疗知识缺乏了解,往往会出现焦虑、紧张、恐惧、孤独等心理反应,致使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影响治疗成效。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总有效率(98%)显著优于对照组(7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治疗期间予以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治疗前,强化健康教育宣传,安抚患者不安心理,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精神状态,入舱时予以调压治疗,治疗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采用舒缓音乐分散患者注意力,保证治疗心情,治疗后强化临床觀察,予以患者患肢功能训练,食用高维生素、蛋白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促进治疗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脑梗塞患者在行高压氧治疗过程中,予以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治疗配合度,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琼芳.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6):81-82
  [2] 丘喜玲.心理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0):165-166
  [3] 姜开美.心理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20):109-11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全面分析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的主要方法,从而提升妇产护理。  方法:针对妊娠期间出现糖尿病情,护理人员通过加强对病患的观察护理措施,并阐述护理的方式。  结果:通过采取全面的护理措施,发现病患出现胎儿畸形、流产、胎儿死亡等概率显著降低。  结论:科学的护理与观察是确保糖尿病患者在妊娠期间母婴健康发育成长的保障。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 妊娠期 护理与观察  Doi:10.3969/j.i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了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沟通技巧,更好地为老年患者服务。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例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病例资料,对相关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均是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临床护理。  结果: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46例脑血栓患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恢复,提高了脑血栓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完善的综合临床护理,可以提高老年性脑血栓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
期刊
摘要: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工作场所,是医院的一级科室,运转速度快、手术范围广,护理任务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1]。笔者总结近几年来的工作经验,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防范对策总结如下。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 风险管理 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335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上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采取自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份在我医院骨科科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20例,并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我院常规的骨科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采用我院常规的骨科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人性化护理。最终采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对骨科相关知识的了解水平、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在儿童护理中的应用,以及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在儿童护理中的优势、价值,以及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方法:对100例某医院的患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通过配对T检验的方法比较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在儿童护理中优势和不足。  结果:在100例某某医院的患儿中,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的应用在对患儿的临床恢复中明显优于未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的患儿,在未使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之前的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CO中毒患者实施吸氧治疗和护理的临床疗效,分析临床护理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的30例急性CO中毒患者,全部患者给予吸氧治疗和护理,然后总结其临床效果。  结果:30例患者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患者均健康出院,并且总有效率达到100%。  结论: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和良好的临床护理,能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关键词:急性CO中
期刊
摘要:目的:减轻术后患者切口的疼痛,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方法:通过对临床86例患者术后疼痛的观察,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药物镇痛的方法,进行有效的疼痛干预。  结果: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避免并發症和缩短住院日期。  结论:采用综合方法处理妇产科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  关键词:术后疼痛 护理措施 妇产科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区护理中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模式的效果。  方法:将在本院确诊为慢性病的50例社区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不做处理,研究组给予慢性病自我管理干预,半年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变化、健康状况。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饮酒、吸烟、控制体重、近期锻炼、饮食偏淡、遵医服药行为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饮酒、吸烟发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  方法:对4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保暖、吸氧、心理及系列基础护理对患者进行抢救。  结果:42例创伤性休克病人都得到了有效的救治,没有出现1例死亡。  结论:通过及时、针对性、迅速的急救护理,能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为医生进行诊治提供充足的条件,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创伤性 休克 急救护理  Doi:10.3969/j.issn
期刊
摘要:目的: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  方法:对15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静脉留置針的使用,为危重患者急救、临床药物治疗、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论:消除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成功率,已成为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  关键词:静脉留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