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和推广,历史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课程改革作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生长点和突破口,备受人们的关注,它所体现出来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同和实践。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进行历史教学,这一问题亟待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去思考、解决。要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有所改变。
一、由重结论的灌输者转变为重过程的学习促进者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所谓重结论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省略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记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其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发展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进行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归宿和依据。传统教育教学情景,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知识接受、信息的容器,是学习上孤独的苦行僧。而在未来教育中,学生应当成为学习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者、参与者,成为成功的、愉快的和合作的学习者。要促进这种转变,关键还在于教师。如果教师的观念不变,角色职能不变,学生就不可能完成其角色的转变。因为毕竟教师是整个教学也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启发性原则,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互相交流、大胆发言、及时反馈,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传统的角色依旧会发挥作用,但其内涵将发生巨大变化。
二、由机械的课堂阐述者转变为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存在的依据,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需要良好的课程资源来支持,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课程(包括教材)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过问,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新课程倡导教师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向课程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转变。
人们常常误认为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编写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是学科专家的事情。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就是搬教参、教教科书、教师成为教材的机械执行者。这样,教师就丧失了课程意识,丧失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例如在历史课程中,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字、历史遗迹等。如果能充分挖掘这些可利用的来自于课内外、各方面的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对历史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可见,教师要主动承担起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由默默耕耘的孤独者转变为善于和同行交流的合作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的历史教师都习惯于孤军奋战,虽然偶尔也搞一些观摩,但大体上都是走走形式而已。
国外研究者发现,当一个学校内的教师时常在一起谈论和相互观摩教学,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则学校内的学生具备较高学习成绩,同时多数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很好。由此可见,面对课程改革,历史教师不能束手无策,需要群策群力,在备课活动中,相互讨论,共同分享资料与灵感,相互观摩教学,这是最可行的办法。也就是说,历史教师要由传统教学教学形式下默默耕耘的孤独者转变为善于和同行交流的合作者。
四、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过去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教材、“教参”、试卷的标准答案去教。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教更好等等,绝大多数教师没有深入思考。据一项调查显示,高达44.12%的教师多年来从没有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作过较大的调整。可见,教师成了完全游离于教学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成了知识的“搬运工”。这显然不符合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期待。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历史教学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下共同认识历史的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历史教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待于人们深入探索,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要增强教学研究意识,自觉成为研究者,不断审视教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研究、反思与改进。
世纪之交,世界各国为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我国正处于社会巨大变迁的历史转折时期,迫切要求培养和塑造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具有新素质新的精神面貌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站在时代的前头,用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21世纪的栋梁之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课程改革,使历史教学面临许多根本性的挑战,要顺利实施新课程,首先就要求历史教师从传统角色的素缚中解放出来,塑造自己的新角色,这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一、由重结论的灌输者转变为重过程的学习促进者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所谓重结论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省略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记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在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其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发展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进行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归宿和依据。传统教育教学情景,学生的角色是被动的知识接受、信息的容器,是学习上孤独的苦行僧。而在未来教育中,学生应当成为学习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者、参与者,成为成功的、愉快的和合作的学习者。要促进这种转变,关键还在于教师。如果教师的观念不变,角色职能不变,学生就不可能完成其角色的转变。因为毕竟教师是整个教学也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启发性原则,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考、互相交流、大胆发言、及时反馈,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传统的角色依旧会发挥作用,但其内涵将发生巨大变化。
二、由机械的课堂阐述者转变为课程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
课程是教学的载体,是教学存在的依据,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需要良好的课程资源来支持,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课程(包括教材)是政府和学科专家关注的事,教师无权也无须过问,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新课程倡导教师由机械的课程阐述者向课程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转变。
人们常常误认为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编写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是学科专家的事情。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就是搬教参、教教科书、教师成为教材的机械执行者。这样,教师就丧失了课程意识,丧失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例如在历史课程中,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料、影视资料、历史文字、历史遗迹等。如果能充分挖掘这些可利用的来自于课内外、各方面的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对历史教学是大有裨益的,可见,教师要主动承担起课程资源开发者的角色,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由默默耕耘的孤独者转变为善于和同行交流的合作者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校的历史教师都习惯于孤军奋战,虽然偶尔也搞一些观摩,但大体上都是走走形式而已。
国外研究者发现,当一个学校内的教师时常在一起谈论和相互观摩教学,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则学校内的学生具备较高学习成绩,同时多数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很好。由此可见,面对课程改革,历史教师不能束手无策,需要群策群力,在备课活动中,相互讨论,共同分享资料与灵感,相互观摩教学,这是最可行的办法。也就是说,历史教师要由传统教学教学形式下默默耕耘的孤独者转变为善于和同行交流的合作者。
四、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过去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教材、“教参”、试卷的标准答案去教。至于为什么要教这些,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教更好等等,绝大多数教师没有深入思考。据一项调查显示,高达44.12%的教师多年来从没有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作过较大的调整。可见,教师成了完全游离于教学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成了知识的“搬运工”。这显然不符合课程改革对教师角色的期待。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搬运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研究者。
历史教学是师生在特定环境下共同认识历史的过程,是一项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历史教学的许多领域都有待于人们深入探索,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要增强教学研究意识,自觉成为研究者,不断审视教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研究、反思与改进。
世纪之交,世界各国为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素质,各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我国正处于社会巨大变迁的历史转折时期,迫切要求培养和塑造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具有新素质新的精神面貌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站在时代的前头,用创造性的教学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21世纪的栋梁之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而课程改革,使历史教学面临许多根本性的挑战,要顺利实施新课程,首先就要求历史教师从传统角色的素缚中解放出来,塑造自己的新角色,这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