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校本选修课程让爱与责任落地生根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t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邹平县第一实验小学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落脚点放在爱与责任上,开设《我爱我家》校本选修课程。该课程从“家”入手,开展了“我的家庭成员”“小小家庭树”“爸爸妈妈的一天”“了解自己的家庭故事”“我的愿望”等活动,使学生在“我为家人、家庭做点事”活动中学会感恩,勇于担当,让爱与责任落地生根。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校本选修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9-0070-03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校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将落脚点放在“爱与责任”上,使“爱与责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地生根。在具体实践中,我校依据国家必修课程、校本必修课程内容,把课程中的主题活动放大、做实,开设了《我爱我家》校本选修课程。
  一、《我爱我家》校本选修课程的启动
  2016年秋,我校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校本选修课程《我爱我家》启动了,道德与法治科任教师举办了开班仪式。
  “家”这个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他们对“家”的内涵却知之甚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一开始,教师就通过多媒体出示,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在教师出示“家”字时,学生都露出了讶异之色。于是,教师向学生讲述“家”字的故事:“最初,我们的祖先在树上架木为巢。大约7000多年前,他们转到地上,盖木房子为屋,并开始驯养野兽为家畜,猪就是人们最早饲养的家畜。为了防止外来侵袭,房子的结构一般为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做猪圈。因此,凡是有猪圈的地方,也住着人,有猪圈就是有人家的标志。甲骨文(宀,房屋) (豕,猪),表示屋里养着一头猪。直到现在,还有少数保留古风的客家人在居所内圈养猪。后来经过演变,‘家’的‘猪圈’这一本义消失了,‘人的住所’这个含义保留了下来。”
  接着,教师向学生讲述这一课程的结构框架,告诉学生这一课程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点是目标是既定的,学习途径可以自己选择,即想怎么学就怎么学。学生听了都非常兴奋。
  最后,教师以一首儿歌(如下)结束《我爱我家》课程的开启之旅。
  家
  蓝天是白云的家。
  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
  泥土是种子的家。
  是我的家。
  此时,学生心中的“家”不只是一个字,也是一个地方。
  1.我的家庭成员
  2017年11月份,我校布置了《我爱我家》校本选修课程的第一次活动任务:让学生从《家族歌》入手,大体了解家庭都有哪些成员。
  教师播放歌曲《家族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学生跟着歌曲回顾家中亲戚的称呼,明确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教师接着问学生:“我们的家庭有的是核心家庭,家里有爸爸、妈妈、你和你的兄弟姐妹;有的是大家庭,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你们对家庭的成员了解吗?”问题一提出,刚才还热闹的课堂霎时安静了下来,只有寥寥几只小手举起。学生起来回答后,教师及时引导:“你们想了解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生日和爱好吗?你们觉得家庭成员的档案上应该写些什么?”通过讨论,学生设计了一个家庭成员档案:(1)家庭主要成员(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2)各个成员的属相、生日、职业、爱好、最喜欢吃的食物、最高兴的事、最伤心的事等。
  然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任务完成的途径,如调查、访问、观察等,并告诉学生采用这些方法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么做。对于呈现方式,教师没有限定,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
  这次活动,是学生对自己家庭的一次很好的了解过程,也是学生第一次自己选择学习途径的过程。最后,学生制作的家庭生活档案精彩纷呈。
  2.小小“家庭树”
  2017年12月,我校布置了《我爱我家》校本选修课程的第二次活动任务:制作“家庭树”。下面是一位教师的研究日记:
  我把“家庭樹”三个字板书到黑板后,学生纷纷举起小手,问:“老师,什么是‘家庭树’?”我微微一笑,说:“想知道?就不告诉你们,你们自己找答案。”有的学生说:“怎么找?”我没有回答。有的学生说:“我回家查电脑。”我说:“好办法。还有其他办法吗?”有的学生说:“用手机上网查。”我点了点头,说:“没错,对我们不了解的东西,我们可以查,也可以问。这一定难不倒大家,是吧?”学生刚才纠结的笑脸又有了笑容。
  第二天晨读课,我问学生:“大家知道什么是‘家庭树’了吗?是怎么知道的?”生1第一个站起来发言:“‘家庭树’就是把我们的家比作一棵大树。”生2接着说:“‘家庭树’上写的是家庭成员的称呼,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姥姥、姥爷等。”生3说:“我昨天晚上在网上搜出好多‘家庭树’,我发现‘家庭树’一般把老人写在下边,把年纪小的写在上边。”生4说:“对,我哥哥也是这么说的。最下边是最年老的,越往上越年轻。”……
  看,把家里的亲人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使枯燥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形象生动起来。学生通过树木的形象,明白植物生长的规律,由物及人,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明白家庭的组成,懂得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温暖的家庭,离不开家人对我们的关心和呵护。这样教学,真可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真”。
  3.爸爸妈妈的一天
  2018年3月,我校布置了《我爱我家》校本选修课程的第三个活动:爸爸妈妈的一天。作为孩子,学生从小便享受到父母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在这种关怀和呵护下,学生健康愉快地成长。父母在他们身上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可是,他们往往不能体察父母的一片苦心。此活动通过对父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的调查,使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劳,了解父母在工作和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学生的成长显而易见,从他们展示的作品来看,他们获取资料的途径还是比较丰富的,有采访、观察、询问等,展示的方式有采访稿、表格、图画、小日记等,但很多学生只记录了爸爸妈妈的一天,没有写感受,这是最大的遗憾。   4.了解自己的家庭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每个家又是不一样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家庭都发生了一些令人难忘的事。2018年4月,我校布置了《我爱我家》校本选修课程的第四个活动任务:了解自己的家庭故事。一周后,我校举行了“我的家庭故事”演讲比赛。
  生1:我有一个温暖的家,我爱我家。我喜欢和家人一起出去玩。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玉黛湖玩,出发的时候是阴天,到了那里天就下起了雨,我们一人买了一把伞。我们玩了跷跷板,还照了哈哈镜。哈哈镜有时把我照得又高又瘦,有时把我照得又胖又矮,真逗!最好玩的是摩天轮,坐在上边往下看,人就像蚂蚁一样小。
  生2:从小我就爱吃肉,可以说是无肉不欢。爸爸妈妈为了让我多吃青菜,什么招儿都想了。记得有一次,妈妈做了份菜炒肉,吃饭时,我看到爸爸大口地吃着菜,吃得好香,我也尝了一口,觉得还是肉比较好吃,于是继续挑肉吃。爸爸见我吃了一口,不再动菜,竟然眼也不抬地吃起来,碗里的菜和肉迅速减少。眼看菜也被吃光了,我也迅速地吃起来,连肉带菜往嘴里塞。咦!原来菜也很香啊!从此,我改掉了不吃青菜的习惯。
  生3:集邮是我家的共同爱好。我家有很多集邮相册,其中我最喜欢爸爸送我的纪念北京申奥成功的专题邮册和妈妈送给我的儿童节专版邮票,这都是他们精心为我挑选的。我们一家喜欢集邮,不仅仅是因为邮票具有观赏和纪念的价值,更因为小小的邮票蕴含着大千世界的奇妙。这就像一个个家,蕴含了父母的爱,蕴含了温馨的家庭生活,蕴含了许多许多的人生道理。
  生4:上一年级的时候,我有一次放学后去同学家玩,没跟爸爸妈妈说,很晚才回家,爸爸妈妈狠狠地批评了我。因为赌气,我整个晚上都没跟他们说一句话,没有吃饭就睡觉了。午夜的时候,妈妈来帮我盖被子,我假装睡着了,没理她,她抚摸着我的头,轻轻地叹气。虽然我没有睁开眼睛,但感动极了。
  ……
  学生的情感是那么的细腻,也是如此的容易被感动。当他们真切地感受生活的时候,他们仿佛有千言万语要倾诉,也有许多真挚情感要释放。每个学生都有爱,都懂人情,只是他们很少有机会说真话、抒真情,教师也没能发掘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这次活动不仅仅让学生懂得如何珍爱一份亲情,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生活小事、生活细节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触动和激活学生的心灵世界与情感体验。
  5.我的愿望
  歌曲《让爱住我家》中浓浓的爱,使学生沉浸在家的温暖中。“让爱永远住我家”是孩子共同的愿望。我校布置了《我爱我家》校本选修课程的第五个活动任务:和家人一起学唱《让爱住我家》,并把自己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
其他文献
[摘要]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幼儿园首先应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多个层面系统深入地整理和提炼地方民族文化。为避免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对地方文化课程资源认识不足,课程开发意识薄弱,整合程度有限等问题,幼儿园对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应以主题为核心进行整合性开发,以经验为基点进行活动性开发,以环境为依托进行隐性课程开发,以让儿童全面感受与体验地方民族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地方
[摘 要] 学前教育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理体系建设关注的焦点领域之一。从宏观维度来说,经合组织国家存在一体化、双层与分散式三种横向治理结构。从中观维度来说,经合组织国家存在省(州)主导、多层级政府合作与中央集中治理三种纵向治理模式。從微观维度来说,经合组织国家存在强市场化与弱市场化两种治理策略。借鉴经合组织国家经验,我国需要从以下方面建设和完善学前教育治理体系:一是将多部门
[摘 要]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地发生,让学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让学生的思维灵活地发展,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学情;计算教学;苏教版;除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3-0029-01  以往的计算教学,教师大都先创设生活情境引出问题,再引导学生探究
[摘 要] 保证学前教育机会是实现学前教育价值的前提。家庭对儿童获得学前教育机会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6)数据,基于文化资本的综合测度,采用多元Logit回归方法检验家庭文化资本与学前教育机会的关系,结果发现家庭文化资本越丰富,儿童获得学前教育机会的可能性会显著增加;相比其他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对学前教育机会的影响更大。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家庭文化资本对农村儿童和女
[摘 要] 为构建普惠性幼儿园的指标体系,本研究首先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我国东、中、西部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4,806名幼儿家长、教师、园长等进行问卷调查,然后运用SPSS和MPLUS软件对指标体系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二阶因子验证性分析,最终形成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的Gain-5A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维度和53个三级指标。5个一级维度为“分得均”(alloc
[摘要]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将儿童绘画作为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实证材料,提出了与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模型,完全没有考虑儿童作为个体生命与文化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儿童美术活动的开展不是儿童知觉能力与运动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伴随游戏过程的广义的学习活动,儿童在把玩绘画工具,进行涂鸦游戏时,不仅认识操控了工具与材料,更是体验到了整个游戏带来的精神愉悦。
[摘 要]一二年级是写话的起步、巩固、提高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激发学生的寫话兴趣,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多形式、经常性地训练学生说话、写话,帮助学生巩固说话、写话的效果,点拨学生写长句的技巧,并进行讲评指导。如此教学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写话训练;作文水平;农村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
[摘 要]“面积的变化”是苏教版教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动手做”的内容。学生从解决面积变化的问题开始,经历了质疑、释疑、寻理的探究规律的过程,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有效构建了长方形面积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发展了数学能力。  [关键词]数形结合;数学模型;面积的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62-02  “面积的变
[摘要]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对于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推动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省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很不容乐观,广大农村地区公办学前教育力量薄弱,学前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幼儿入园率偏低,农村幼儿教师素质较差。作为国家“中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省份之一,为改变这一落后局面,黑龙江省政府在强化政府职责,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办园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师资建设与保教质量
[摘要]教师作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系统中最有影响力的要素,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学生是英语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灵活进行角色变换,及时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学生高效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确保英语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关键词]小学英语;角色转换;教学目标;主导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