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与茶文化,结合着经济生活和社会民俗,便有了茶馆。
茶馆也有叫茶楼的,或者茶坊、茶肆、茶寮、茶室等的,是固定的、专门供人品茗的场所。
茶馆的始祖不知是谁,据说晋时已有提器往市鬻茗的,但那只能算作是流动茶摊,充其量是茶馆的雏形,其功用,也仅在解渴。真正的茶馆,也许起源于唐代—一《封氏见闻录》载:“自邹、齐、沧、棣,渐致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大唐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加之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得“天下益知饮茶矣”,因而茶馆盛行,也是必然。至宋代,像杭州这样的城市已是“处处有茶坊”,且布置奢华,或“刻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或“张挂名人书画”,是成熟而专业的茶馆了。
当时的茶馆已经具有多重功能,如供人品茗小吃、谈生意、做买卖,或各式演艺、各种聚会等。
这种综合功能一直延续到现在。稍有些规模的茶馆,其经营项目,都不单单是茶水,还有诸如茶叶茶具、古玩字画、奇石美玉之类。人们不仅可在此解渴、充饥,还能消闲、叙谊、雅集、购物,慰藉忙碌生活背后日益疲惫的心灵。
茶馆可容纳三教九流、能聚集人间万象。因为即使不懂茶、不爱喝茶的人也都能来,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是对谁都适宜的。不仅无事能来,有事也能来:议事买卖,也多有约在茶馆的,因茶馆既是公共场合,便能减少很多尴尬;布帘隔开的单间有一定的私密性,又可让人安心讲谈;相熟或初见,有了茶水和美食的桥梁,便都不至于冷场;若论环境,既没有饭店的油烟嘈杂,又能显出宴请者的品位来,正是雅俗共赏;茶位费虽不低,也并不昂贵,按人头计费,便于主人控制预算,即使遇到胃口大的,自助式的餐臺有的是源源不断的食物,不致怠慢了客人。
北方人爱热闹,所以像成都、北京这样的北方茶馆大多旷放,市井气息极浓。一个小方桌,几把竹椅子,破了口的盖碗里很可能是酽酽的茉莉香片,旁边随意散落着些瓜子蜜饯,喝茶的人有一口没一口地嘬着,心思多半不在茶上,小到家长里短、大至国际形势才是席间的主角——成都叫“摆龙门阵”,北京叫“侃大山”,在茶馆是最适宜做的事。
南方人好清静,因此如杭州、上海之类的南方茶馆就精致得多。其布置往往都很有风格,诸如异国风情者、中式宫廷者、田园野趣者,大多富于意趣。价格虽不能说奢侈,也算不菲了。这里的茶也稍有些讲究,但仍旧不是主角——繁华的路段、别致的环境、精美的点心,也许是价格的主体吧,而来此喝茶的人或是谈生意做买卖,或是谈恋爱劈情操,多半是轻声细语的。
最得地利的茶馆,应是那些山间河畔的野茶馆。这类茶馆消费不高,布置简陋,茶更是随意的,但妙在有山光水色,出现的地方又是游客精疲力竭急需休息的位置,并且通常又兼做观景台—一在山水之间,只需粗茶一壶,便能给人以美妙的浮想!我以为,这是最有自然真趣的茶馆。在这些野茶馆最要紧说的话,便是向老板打听上山或下山的路,哪些景点是必看的、此地过去还要多少时间之类,或者也问些当地人的生计风俗,纯是过客的姿态。
最有人气的茶馆,我想是我们这里早先那种叫老虎灶的地方吧,可能那时在江南的城乡结合部常见的。老虎灶本身是卖开水的,但也多连带经营茶馆,或伴着茶馆一起开。老虎灶边排队打开水是司空见惯的,这大概是为了节约燃料的缘故吧,好像打一壶开水几分钱或者后来变成几毛钱,总要比自己烧的划算些。很多人,尤其是男人,会在打开水的时候顺便拿个搪瓷大缸,里面放着几片随便什么的茶叶,打完开水再泡一大瓷缸的茶——这是不算钱的。接着先要吹着漂在上面的茶叶,呼噜着嘴喝两口,避免走路时洒出来(实在灌得满了些),然后才拖着鞋踢踢踏踏地回去。也有好事者,不急着回去,或者家子婆也没有在催,便索性坐下来喝一会,和老虎灶的老板或者同样好事无聊者,一起“吹吹牛皮、嘎嘎山湖”。茶饱话足,就站起来再续一大瓷缸水,跟老板说句“走了,家子婆要骂了”踢踢踏踏走远。
老虎灶和它一起的茶馆如今只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上海时下最多的便是装饰豪华的自助式茶馆。
有一段时间我很迷恋这些仿古得有些儿穿越感的茶馆,但得闲时,便在一扇扇不同的、又有些类似的花窗边,作思古的遐思、写一些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文字,然后读它们,仿佛在和自己说话。
后来我在某一个茶馆找到了我的终生伴侣,然后一起打造了自己的私房茶庐,那些清饮的、自助的茶馆便都被我疏远了。
又是一年七夕节,这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我忽又想起当年的茶馆生涯。所幸它们仍然在,于是订了位置去怀旧……
茶馆是一个地方,但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些或旷放、或精致,或山野、或世俗的茶馆,那些热闹又宁静的说话,是很多人生命里灿烂的阳光。而茶馆之于我,则更像是一壶普洱茶:他沉淀了岁月的醇香,还泛着些俗世的浮尘,虽然从过去走来,现在仍旧真实地活在我的日子里。
说到这,不免想起老舍的《茶馆》:名为茶馆,说的却是社会的事。或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茶馆和茶馆里来来往往的茶客,还有他们的你言我语,都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状态吧。吃饱喝足、事必话罢,走出茶馆的门,依旧各奔东西、过各自的日子去——那茶的滋味也许流入心里,也许消逝,那茶馆的光阴却将是永恒的记忆!
茶馆也有叫茶楼的,或者茶坊、茶肆、茶寮、茶室等的,是固定的、专门供人品茗的场所。
茶馆的始祖不知是谁,据说晋时已有提器往市鬻茗的,但那只能算作是流动茶摊,充其量是茶馆的雏形,其功用,也仅在解渴。真正的茶馆,也许起源于唐代—一《封氏见闻录》载:“自邹、齐、沧、棣,渐致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大唐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加之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得“天下益知饮茶矣”,因而茶馆盛行,也是必然。至宋代,像杭州这样的城市已是“处处有茶坊”,且布置奢华,或“刻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或“张挂名人书画”,是成熟而专业的茶馆了。
当时的茶馆已经具有多重功能,如供人品茗小吃、谈生意、做买卖,或各式演艺、各种聚会等。
这种综合功能一直延续到现在。稍有些规模的茶馆,其经营项目,都不单单是茶水,还有诸如茶叶茶具、古玩字画、奇石美玉之类。人们不仅可在此解渴、充饥,还能消闲、叙谊、雅集、购物,慰藉忙碌生活背后日益疲惫的心灵。
茶馆可容纳三教九流、能聚集人间万象。因为即使不懂茶、不爱喝茶的人也都能来,吃吃喝喝、说说笑笑,是对谁都适宜的。不仅无事能来,有事也能来:议事买卖,也多有约在茶馆的,因茶馆既是公共场合,便能减少很多尴尬;布帘隔开的单间有一定的私密性,又可让人安心讲谈;相熟或初见,有了茶水和美食的桥梁,便都不至于冷场;若论环境,既没有饭店的油烟嘈杂,又能显出宴请者的品位来,正是雅俗共赏;茶位费虽不低,也并不昂贵,按人头计费,便于主人控制预算,即使遇到胃口大的,自助式的餐臺有的是源源不断的食物,不致怠慢了客人。
北方人爱热闹,所以像成都、北京这样的北方茶馆大多旷放,市井气息极浓。一个小方桌,几把竹椅子,破了口的盖碗里很可能是酽酽的茉莉香片,旁边随意散落着些瓜子蜜饯,喝茶的人有一口没一口地嘬着,心思多半不在茶上,小到家长里短、大至国际形势才是席间的主角——成都叫“摆龙门阵”,北京叫“侃大山”,在茶馆是最适宜做的事。
南方人好清静,因此如杭州、上海之类的南方茶馆就精致得多。其布置往往都很有风格,诸如异国风情者、中式宫廷者、田园野趣者,大多富于意趣。价格虽不能说奢侈,也算不菲了。这里的茶也稍有些讲究,但仍旧不是主角——繁华的路段、别致的环境、精美的点心,也许是价格的主体吧,而来此喝茶的人或是谈生意做买卖,或是谈恋爱劈情操,多半是轻声细语的。
最得地利的茶馆,应是那些山间河畔的野茶馆。这类茶馆消费不高,布置简陋,茶更是随意的,但妙在有山光水色,出现的地方又是游客精疲力竭急需休息的位置,并且通常又兼做观景台—一在山水之间,只需粗茶一壶,便能给人以美妙的浮想!我以为,这是最有自然真趣的茶馆。在这些野茶馆最要紧说的话,便是向老板打听上山或下山的路,哪些景点是必看的、此地过去还要多少时间之类,或者也问些当地人的生计风俗,纯是过客的姿态。
最有人气的茶馆,我想是我们这里早先那种叫老虎灶的地方吧,可能那时在江南的城乡结合部常见的。老虎灶本身是卖开水的,但也多连带经营茶馆,或伴着茶馆一起开。老虎灶边排队打开水是司空见惯的,这大概是为了节约燃料的缘故吧,好像打一壶开水几分钱或者后来变成几毛钱,总要比自己烧的划算些。很多人,尤其是男人,会在打开水的时候顺便拿个搪瓷大缸,里面放着几片随便什么的茶叶,打完开水再泡一大瓷缸的茶——这是不算钱的。接着先要吹着漂在上面的茶叶,呼噜着嘴喝两口,避免走路时洒出来(实在灌得满了些),然后才拖着鞋踢踢踏踏地回去。也有好事者,不急着回去,或者家子婆也没有在催,便索性坐下来喝一会,和老虎灶的老板或者同样好事无聊者,一起“吹吹牛皮、嘎嘎山湖”。茶饱话足,就站起来再续一大瓷缸水,跟老板说句“走了,家子婆要骂了”踢踢踏踏走远。
老虎灶和它一起的茶馆如今只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上海时下最多的便是装饰豪华的自助式茶馆。
有一段时间我很迷恋这些仿古得有些儿穿越感的茶馆,但得闲时,便在一扇扇不同的、又有些类似的花窗边,作思古的遐思、写一些只有自己才看得懂的文字,然后读它们,仿佛在和自己说话。
后来我在某一个茶馆找到了我的终生伴侣,然后一起打造了自己的私房茶庐,那些清饮的、自助的茶馆便都被我疏远了。
又是一年七夕节,这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我忽又想起当年的茶馆生涯。所幸它们仍然在,于是订了位置去怀旧……
茶馆是一个地方,但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些或旷放、或精致,或山野、或世俗的茶馆,那些热闹又宁静的说话,是很多人生命里灿烂的阳光。而茶馆之于我,则更像是一壶普洱茶:他沉淀了岁月的醇香,还泛着些俗世的浮尘,虽然从过去走来,现在仍旧真实地活在我的日子里。
说到这,不免想起老舍的《茶馆》:名为茶馆,说的却是社会的事。或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茶馆和茶馆里来来往往的茶客,还有他们的你言我语,都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状态吧。吃饱喝足、事必话罢,走出茶馆的门,依旧各奔东西、过各自的日子去——那茶的滋味也许流入心里,也许消逝,那茶馆的光阴却将是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