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成为当下热门的名词之一。数学教育的关键,不在于使学生学会多少课本知识,而是要培养他们超越书本知识的能力和素养。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不应仅是教授给学生冰冷的数学知识、枯燥的数学原理,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实效性、健康性的数学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对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进行了重点探究,希望为高中数学教学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方法,还要将数学思想、学科意义等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品质中,通过练习、实践丰富他们的数学认知和情感,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使他们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够具备数学眼光和数学思维,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中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使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随着“地球村”时代的到来,国际间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并将其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依据。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分别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全面研究,从长远的视角和维度进行数学教学,并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并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能够自主、自觉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进行理性思考、逻辑推理,以解决实际问题。高中數学教师要想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应注重联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情,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将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1.数学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之一。这项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甚至还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其思维空间更广阔、思维触角更活跃。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分析和重构,通过挖掘其中的逻辑因素,如概念的定义、分类、特征及定理的证明等,设计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案和习题,并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练习和检测,其生成的数据可以作为教学的依据。教师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思维的薄弱之处,以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能够做到推理准确、论证有理,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2)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概括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具有本质特征的问题的归纳、整理,使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引思,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如猜想、归纳、推理等来解决问题。解决完问题并不代表数学学习活动的结束,教师还要让学生对其中的易错题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和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思维活动结束后,对思维过程、思维目标等进行审查,从而不断完善思维体系的能力。审查涉及的内容众多,如概念、猜想、推断、解题等。通过审查,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思维的缺陷,为后续的纠正和完善奠定扎实的基础。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的题型是其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题多解是指在面对数学问题时,除采用常用解法外,学生还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思考问题,探讨其他的解法,并通过对解法优劣、步骤的比较,找到最优的解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拓展其思维空间。除一题多解外,一题多变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一题多变是指通过探索逆命题,改变原有条件,增设问题,来形成新题型,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数学学习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数学教师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实现以学促教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营造积极、轻松的教育氛围入手,为学生自主、自觉学习创造条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分析、自主思考、自主设问、自主领悟、自主创新,最终实现自我发展。在学生完成该阶段的学习后,教师还应对其学习效果进行检查、评价,如通过为学生留作业、口答、板演、实践等形式来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中,让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发现、生成等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品德修养
在数学教学中,高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增长数学知识、发展核心素养的同时具备较高的品德和素质,从而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德为人范,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情感、数学习惯等方面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由于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家庭教育背景等不同,高中生学习时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品德修养也不尽相同。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因材施教,客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自信心。 4.质疑能力
俗话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诚如此言,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给予学生智慧的启迪和灵感的迸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聚焦问学课堂,以问引领“教”和“学”,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轻松学习和快乐学习在数学课堂中发生、成长,并一直延续到他们的大学学习甚至工作中。
高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问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教师在教学中应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学生的视角设计问题,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注重对他们质疑精神、合作意识、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二,数学教师在问学课堂中应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全方面和全员中,通过“三全”教育,将教学改革进行到底,使高中生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高中人教A版必修“集合與函数”一课时,笔者便采用了问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上课开始时,笔者在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自主预习的结果,将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提出来,并在后续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解疑,而不是直接为学生解疑,从而使高中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引领,全面掌握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生疑环节,有的学生对集合的交、并、补运算的特殊情况不甚了解。对此,笔者设计了一些对应的习题,将其特殊情况罗列出来,让学生亲自去解疑。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了解到全集和空集属于特殊情况,可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帮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思维轨迹、发展方向,又通过真实的发问、探究、表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质疑能力,为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学生学情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离不开对学生学情的把握。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使教学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心态、学习习惯等。目前,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大多是中等生,没有特别拔尖的学生,也没有特别落后的学生。基于这一学情,笔者将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进行了分层,通过对学生、教学目标及教学评价的分层,灵活实施了分层教学法,并在此过程中融合了微课教学,通过对二者的科学融合,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在此过程中,笔者还引入了智能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更加方便和有针对性。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及可效仿的榜样,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采用数学教学策略时,不应盲目而行,而是要讲究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本文从数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品德修养、质疑能力和学生学情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给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崭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赵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7(46):381-382.
刘晓婷.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J].高考,2019(03):143.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和方法,还要将数学思想、学科意义等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品质中,通过练习、实践丰富他们的数学认知和情感,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使他们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能够具备数学眼光和数学思维,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提高其数学应用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中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学情出发,使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述
随着“地球村”时代的到来,国际间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部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并将其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依据。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分别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全面研究,从长远的视角和维度进行数学教学,并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并在日后的生活、工作中,能够自主、自觉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进行理性思考、逻辑推理,以解决实际问题。高中數学教师要想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应注重联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情,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将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
二、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1.数学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之一。这项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甚至还和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其思维空间更广阔、思维触角更活跃。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分析和重构,通过挖掘其中的逻辑因素,如概念的定义、分类、特征及定理的证明等,设计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案和习题,并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练习和检测,其生成的数据可以作为教学的依据。教师还可以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思维的薄弱之处,以调整教学策略,从而使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能够做到推理准确、论证有理,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2)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概括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对具有本质特征的问题的归纳、整理,使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引思,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如猜想、归纳、推理等来解决问题。解决完问题并不代表数学学习活动的结束,教师还要让学生对其中的易错题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和数学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思维活动结束后,对思维过程、思维目标等进行审查,从而不断完善思维体系的能力。审查涉及的内容众多,如概念、猜想、推断、解题等。通过审查,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思维的缺陷,为后续的纠正和完善奠定扎实的基础。这是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的题型是其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题多解是指在面对数学问题时,除采用常用解法外,学生还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去思考问题,探讨其他的解法,并通过对解法优劣、步骤的比较,找到最优的解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拓展其思维空间。除一题多解外,一题多变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一题多变是指通过探索逆命题,改变原有条件,增设问题,来形成新题型,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数学学习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数学教师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实现以学促教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从营造积极、轻松的教育氛围入手,为学生自主、自觉学习创造条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分析、自主思考、自主设问、自主领悟、自主创新,最终实现自我发展。在学生完成该阶段的学习后,教师还应对其学习效果进行检查、评价,如通过为学生留作业、口答、板演、实践等形式来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中,让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发现、生成等过程,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品德修养
在数学教学中,高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品德修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增长数学知识、发展核心素养的同时具备较高的品德和素质,从而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以身作则、德为人范,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情感、数学习惯等方面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由于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家庭教育背景等不同,高中生学习时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品德修养也不尽相同。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因材施教,客观、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自信心。 4.质疑能力
俗话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诚如此言,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给予学生智慧的启迪和灵感的迸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高中数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聚焦问学课堂,以问引领“教”和“学”,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轻松学习和快乐学习在数学课堂中发生、成长,并一直延续到他们的大学学习甚至工作中。
高中数学教师要想提高问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教师在教学中应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学生的视角设计问题,并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注重对他们质疑精神、合作意识、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第二,数学教师在问学课堂中应将核心素养理念贯穿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全方面和全员中,通过“三全”教育,将教学改革进行到底,使高中生通过该阶段的学习,形成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等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高中人教A版必修“集合與函数”一课时,笔者便采用了问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上课开始时,笔者在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自主预习的结果,将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提出来,并在后续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去解疑,而不是直接为学生解疑,从而使高中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引领,全面掌握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在生疑环节,有的学生对集合的交、并、补运算的特殊情况不甚了解。对此,笔者设计了一些对应的习题,将其特殊情况罗列出来,让学生亲自去解疑。通过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了解到全集和空集属于特殊情况,可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帮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思维轨迹、发展方向,又通过真实的发问、探究、表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质疑能力,为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学生学情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离不开对学生学情的把握。教师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使教学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观察、问卷调查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心态、学习习惯等。目前,笔者所带班级的学生大多是中等生,没有特别拔尖的学生,也没有特别落后的学生。基于这一学情,笔者将学生按照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进行了分层,通过对学生、教学目标及教学评价的分层,灵活实施了分层教学法,并在此过程中融合了微课教学,通过对二者的科学融合,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在此过程中,笔者还引入了智能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更加方便和有针对性。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及可效仿的榜样,是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总之,高中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下采用数学教学策略时,不应盲目而行,而是要讲究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本文从数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品德修养、质疑能力和学生学情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给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崭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赵婷.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7(46):381-382.
刘晓婷.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J].高考,2019(0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