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这一战略目标,不仅是对进一步改革的部署,同时更是对企业文化理论的创新,为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理论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基础。国有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经济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亦是企业的血脉。如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构建一个适应企业实际、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国有企业文化体系,是国有企业领导人亟需研究的课题。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误区
目前,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虽然遍地开花,但是能发挥企业文化真正作用的企业却很少。为什么构建的企业文化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国有企业干部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一些误区。
(一)企业文化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仍然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
企业文化建设虽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没有形成完整的统一,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不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仍着眼点于稳定人心,搞好生产经营,未能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目标整合起来,而忽视围绕企业经营和环境的变化来实施企业的文化管理和建设,与企业科学发展的高标准文化需求仍不相适应。
(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存在偏差
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认为只要加强对企业的制度建设,多组织一些体育、文艺活动就是做好了企业文化建设。还有的领导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直接带动效益的提高,是虚的东西,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只有把企业的效益抓上去了,其他的都不重要。还有的领导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党委、工会的事情,其他职能部门不需要过多参与,只要党委、工会组织好文体活动,丰富好职工的业余生活就是做好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职工队伍的文化建设意识薄弱,在文化建设上投入的资金少,各项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人员不够,“走形式、喊口号、盲目搞活动”成为了文化建设的主流。
(三)文化理念缺乏制度落实,特色尚不鲜明
提炼发布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仍然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停留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阶段,缺乏完善的制度加以督促和落实,制度监督考核乏力。因此,在不少国有企业里到处都是标语和口号,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口号却不多,企业文化建设演变成“口号建设”。国外许多企业大都有特色鲜明的个性化企业文化,他们各自的企业文化已成为自身的象征和标志。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国有企业却未能形成这种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千篇一律,国有企业多数也同样不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企业口号中,“团结”的使用率高达41%,“创新”与“开拓”的使用率超过20%,“进取”一词也达到了10%的使用率。
二、构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艰苦创业”、“主人翁意识”、“优质服务”等许多优良的企业文化,但也沉积了“老大思想”“等靠要”等不良的行业作风。国有企业要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新的腾飞,必须抓住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最有利时机,积极吸收借鉴中外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培育先进企业精神为核心,以良好的环境营造为保障,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人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人创造着文化,同时,人又是文化建设的客体,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整个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全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提高人的智能、技术和技能,提高人的文明程度和精神境界,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推动职工素质的全面发展。国有企业要借助其政治优势,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有效发挥企业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作用,共同参与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二)培育先进企业精神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先进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的总结和提炼,是企业职工能够认同信守的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讲,干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人”,而人必须要有一种精神支柱来支配。如果只关心生产经营,强迫职工追求过多的劳动价值,常年不讲政治,不抓学习,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那么职工的人生观、世界观就会扭曲,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就会变成“利益索取”关系。因此,作为国有企业既抓物质文明生产,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经常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企业全体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使职工自觉地与企业同呼吸、同发展、同成长、共存亡。当前,要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培育企业精神做到有机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辐射,使先进的企业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企业每个成员头脑之中。
(三)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
环境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抓“硬环境”的建设,又要在“软环境”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个文化建设好的“硬”环境,更好地保障职工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完善和创新管理环境,从思想上解决职工在文化建设上的被动情绪,激发职工的文化创新活力,培养职工的主体意识,实现文化接受和文化创造的双向转换,创造一个文化建设好的“软”环境。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作为国有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提高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的认识,全面系统地规划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时间进度安排、人财物保障等,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持久、深入、全面地开展,并最终在企业落地生根。
三、结束语
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自己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具体的设计定位,探索形成有企业特色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的误区
目前,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虽然遍地开花,但是能发挥企业文化真正作用的企业却很少。为什么构建的企业文化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国有企业干部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一些误区。
(一)企业文化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仍然存在表里不一的现象
企业文化建设虽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文化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战略没有形成完整的统一,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不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仍着眼点于稳定人心,搞好生产经营,未能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目标整合起来,而忽视围绕企业经营和环境的变化来实施企业的文化管理和建设,与企业科学发展的高标准文化需求仍不相适应。
(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存在偏差
很多国有企业的领导认为只要加强对企业的制度建设,多组织一些体育、文艺活动就是做好了企业文化建设。还有的领导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不能直接带动效益的提高,是虚的东西,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只有把企业的效益抓上去了,其他的都不重要。还有的领导认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党委、工会的事情,其他职能部门不需要过多参与,只要党委、工会组织好文体活动,丰富好职工的业余生活就是做好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职工队伍的文化建设意识薄弱,在文化建设上投入的资金少,各项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人员不够,“走形式、喊口号、盲目搞活动”成为了文化建设的主流。
(三)文化理念缺乏制度落实,特色尚不鲜明
提炼发布的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仍然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停留在“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阶段,缺乏完善的制度加以督促和落实,制度监督考核乏力。因此,在不少国有企业里到处都是标语和口号,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口号却不多,企业文化建设演变成“口号建设”。国外许多企业大都有特色鲜明的个性化企业文化,他们各自的企业文化已成为自身的象征和标志。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国有企业却未能形成这种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千篇一律,国有企业多数也同样不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企业口号中,“团结”的使用率高达41%,“创新”与“开拓”的使用率超过20%,“进取”一词也达到了10%的使用率。
二、构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
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艰苦创业”、“主人翁意识”、“优质服务”等许多优良的企业文化,但也沉积了“老大思想”“等靠要”等不良的行业作风。国有企业要在今后的改革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新的腾飞,必须抓住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最有利时机,积极吸收借鉴中外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培育先进企业精神为核心,以良好的环境营造为保障,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一)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人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人创造着文化,同时,人又是文化建设的客体,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整个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全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生理素质,提高人的智能、技术和技能,提高人的文明程度和精神境界,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推动职工素质的全面发展。国有企业要借助其政治优势,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有效发挥企业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作用,共同参与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二)培育先进企业精神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先进的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的总结和提炼,是企业职工能够认同信守的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讲,干任何一项事业都离不开“人”,而人必须要有一种精神支柱来支配。如果只关心生产经营,强迫职工追求过多的劳动价值,常年不讲政治,不抓学习,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那么职工的人生观、世界观就会扭曲,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就会变成“利益索取”关系。因此,作为国有企业既抓物质文明生产,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经常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企业全体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使职工自觉地与企业同呼吸、同发展、同成长、共存亡。当前,要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培育企业精神做到有机结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辐射,使先进的企业文化深深地植根于企业每个成员头脑之中。
(三)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
环境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抓“硬环境”的建设,又要在“软环境”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一个文化建设好的“硬”环境,更好地保障职工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完善和创新管理环境,从思想上解决职工在文化建设上的被动情绪,激发职工的文化创新活力,培养职工的主体意识,实现文化接受和文化创造的双向转换,创造一个文化建设好的“软”环境。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作为国有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提高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的认识,全面系统地规划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时间进度安排、人财物保障等,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持久、深入、全面地开展,并最终在企业落地生根。
三、结束语
国有企业要高度重视加强和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自己企业的经营环境,进行具体的设计定位,探索形成有企业特色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从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