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汇率战”看国家财富来源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82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过去积弱不堪,首要因素在于“社会性”财富匮乏,国民所受到的教育水平过低。
  
  过去几个月来,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贸易逆差国家对一些贸易顺差国家施加压力,要求顺差国货币升值,触发了全球性的“汇率战”。为解决全球贸易失衡问题,避免爆发各国竞争性的货币贬值,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与央行行长10月22-23日在韩国庆州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后发表联合声明称,各国应设定具体目标,以使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和逆差规模“控制在可持续的水平”。声明还说,G20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这表明,G20就解决全球贸易失衡问题达成了基本共识,“汇率战”也已暂时告一段落。
  目前通行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收支账户包括三大项:商品和服务贸易;资本收益,主要是海外投资收益;单方面收入转移,如海外移民向国内的汇款等。其中,商品和服务贸易是最大的一项。世界各国之间互通有无,各有所给,各有所求,在收支上或有盈余,或有赤字。一国经常项目收支有盈余,意味着有资本积累,出现赤字则意味着消费偏多,这都是由其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总的来说,经济处于迅速发展中的国家需要贸易盈余,以便积累资金,进行投资。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与社会财富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定、快速地增长,其前提无疑是长期保持了必要的贸易盈余。这并不是“中国模式”的特殊之处,它实际上涉及一些最基本的经济概念、经济原理和经济政策。
  在现代经济学界,熊彼特是最受尊重的经济学家之一。熊彼特在他的巨著《经济分析史》中说,第一个写出了有关经济原理和经济政策论著的人,是意大剩的安东尼奥·塞拉(AntonioSerra)。塞拉有一本书,题为《论金银矿匮乏的国家财富之源》,于1613年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刊印。后人对于塞拉的生平所知甚少,只知道他的书是在那不勒斯的一所监狱里写的,题献给了当时统治着那不勒斯的西班牙总督,期望这本书能够帮助他免除牢狱之苦。从15世纪到18世纪,那不勒斯和威尼斯、帕多瓦等城市一样,都是意大利的学术重镇,在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自然科学领域,曾出现过很多高水平的成果。
  塞拉在他的論著中,将一个国家的财富来源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先天性”财富,包括:(1)矿藏资源,如金矿和银矿;(2)土地资源,如气候宜人、特别丰饶的农地;(3)贸易要冲,如威尼斯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欧亚大陆的贸易中心。塞拉指出。从这些“先天性”财富来源中,并不能得出一个统一的财富概念,因为只有很少的国家能拥有这样的特殊条件。因而,塞拉又讨论了第二类财富来源,即“社会性”财富,包括:(1)工艺和制造业;(2)人口的质量;(3)国家的政策特征。塞拉分析说,工艺和制造业是最重要的财富源泉,高于农业,因为它们只依赖于人,不像农业那样要依赖于自然因素。此外,工艺和制造业的扩展几乎没有界限,产品也可以被运送到很远的地方,因而每个国家都应鼓励和促进工艺和制造业,为此必须提高人口的质量,使人民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提升学习和进步的能力,,塞拉由此得出结论:一个国家最终的繁荣与否,归根结蒂取决于是否遵循一种对人民有益的教育政策。
  熊彼特认为,在经济学思想史上,就政策成就而论,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们自当得到荣誉,他们引领了经济自由主义学说的兴起。但就思想性而论,最高荣誉却应归于塞拉,这不仅是因为塞拉的论著比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年)要早160多年,是近代经济学的前驱,更重要的是,他对经济原理、实际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的理解更得当,论述更清晰。
  斯密的《国富论》强调一个国家的财富主要源自国际分工、自由贸易、自由放任和殖民政策等等。今天,西方政治经济学界的人士在分析国家财富的来源时,大多仍停留在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传统思维里。如美国的保罗·克鲁格曼,很早就已成名,几年前又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是主流经济学界的领军人物。克鲁格曼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也是发挥了亚当·斯密的“绝对自由原则”。照理说,应当倡导自由贸易,但近年来,他却经常发表议论,要求西方世界联合起来,对中国实行“贸易战”。这表明,随着西方经济的衰败,西方的经济学界似乎也陷入了混乱。同时也说明,斯密的理论本身或许有重大缺陷,一旦情况变得更复杂,会令人进退失据。
  塞拉则没有止步于国际收支问题,而是进一步对决定一国经济状况的各种条件做了一般性分析,并将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先天性”财富与工业发展水平、人口素质和政府的教育政策等“社会性”财富区分开来,且着重强调后者,尤其是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政策,因而,比纯粹的贸易和收支理论更为深刻。
  塞拉的分析方法对于解释国家财富的来源无疑是有说服力的。中国“先天性”财富原本不差,资源和物产都很丰富,地理位置优越,身处亚洲的中心,东南西北都有外部经济力量相联结,中国过去积弱不堪,首要因素在于“社会性”财富匮乏,国民所受到的教育水平过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教育方面取得了最了不起的成就。除“文革”时期外,思路一直都很明确,讲建设,讲科技,讲“又红又专”。
  近二三十年来,尤其是互联网普及之后,中国国民的学习渠道大开,无论是城市人口还是农村人口,整体的教育水准和文化素质均有很大的提升。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取得前所未见的成功。可能首先要从这个方面来看,因为这才是工艺和制造业的基础,才是国际收支盈余的来源。事实上,这也是一切“社会性”财富最重要的来源。
其他文献
如果以“房价回归合理水平”为主要目标,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目标尚未达到,调控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高房价曾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屡屡“炮轰”,一度人人喊打。因为房价高,许多大城市已是“居不易”,高企的房价,渐成中国城市生活“不可承受之重”。  楼市火爆的背后是严厉的打压。2010年,中国开始了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和最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从中央到地方,国八条、房产税、加息“三
期刊
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其成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劝。其经验即党的十七大所总结概括并被胡锦涛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十个结合”。中国逐步形成“四位一体”的体制模式。西方金融经济危机后中国的优秀表现,使中国模式及其导致的中国崛起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热议。《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几家媒体进行的“你如何看待中国模式”专题调查,比较可信地反映了广大民众对
期刊
发展低碳经济,与加快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系极大。  随着“绿色工业革命”的兴起,低碳成为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目标。自2010年成为政协“一号提案”后,“低碳经济”再成今年地方“两会”的热门词汇。  据统计,中国日前至少有lOO个城市提出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口号。还有数个省市自治区把节能指标如“单位GDP能耗”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如北京、陕西确定2011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5%;重庆称“强
期刊
此书既是全球金融变局中的中国宣示,也是呈于中国最高金融决策者的一份国是咨询。  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经济向世人展示了它的纷繁多变:一方面,当发达国家仍在主权债务危机和高失业率的围困下苦苦挣扎时,中国经济已经轻易地穿越了低谷,将世界经济带到了以自己命名的时代;另一方面则是强烈的不确定性——货币究竟是超发了还是收紧了?汇率是在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内需市场应如何突围?产业升级路在何方?中国公司的全球
期刊
私有化的主张者不仅要求国有经济完全退出竞争领域,他们还要求国有经济退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他们动不动就把国有经济在这些行业领域的控制和优势地位冠以“垄断行业”、“垄断企业”,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国有企业利用政府行政权力进行垄断,把国有资本一概污蔑为官僚垄断资本。有人主张垄断行业改革措施之一就是创造条件鼓励私有企业进入这些“垄断行业”,这正是私有化主张者梦寐以求的。因为这些垄断行业一
期刊
在市场运行良好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应该是市场经济的特殊成分;而在市场运行失灵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应该是纠正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  传统观点认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而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因此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基本上只有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开放后,我们认识到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先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非公有制
期刊
(一)进一步完善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从各地反映情况看,当前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国资委的机构定位不准确,出资人三项职责不统一、不落实,监管范围过小过窄等。今后,进一步指导完善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要以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方向和原则为指引。牢牢把握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性质和要点,着重落实好以下三点要求。  一要以保持国资委作
期刊
一个偶然的时间节点,给中石化带来了好彩头。同是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圆满闭幕,中国石化迎来上市10周年。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所宣示的新理念、新政策、新精神,像一股政治旋风,刮遍中外,牵引着中国下五年的发展进程,也影响着世界对中国的发展带有复杂心情的各国政治看客或投资者。  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高屋建瓴地对制定“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建议。全会深入
期刊
国企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的政治文化传统,就是国企职工自发的责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因为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做的每一件事都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自豪感的背后是责任,这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对企业发展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还有对社会的责任。履行好了这份责任,我们才能有这种自豪感。如果要和外资企业来比待遇,国有企业永远比不过它,和民企比也不一定比得过,但是如果我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把提高职工待遇和
期刊
20年前第一次进入世界500强榜单时,中化还是一个依赖垄断性经营资源的传统外贸企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中化在1998年丧失了垄断性政策业务后,通过持续不断的战略转型,已经成为一个完全立足于市场化经营的新国企,企业的内涵与过去已有本质的不同。过去中化进入500强是计划经济的基因,是“做大”的结果;现在完全是市场的基因,而且我们现在把“做强”放在首要位置,注重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不是规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