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井逃生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给我母亲一个惊喜,我从伦敦的牛津大学一出来,就踏上了高铁的归家之路。我要在爱丁堡度过这个星期日与万圣节。我刚到家,母亲却不在家,我决定先去看一下我家祖传用来避暑的小别墅。
  我喜欢这幢摇摇欲坠的房子,在我的童年时期,我母亲、我和我的小妹妹芭芭拉,曾经在这儿度过田园诗般的时光。记得花园里有一口古井,三年前的夏天,这口井突然干涸了,我感到奇怪,我决定去看看。
  “如果我把它清理一下,”我想,“也许它能重新出水。”我往22.6米深的古井里看了一下,电筒的光柱划破了黑暗,我没有注意到井边的苔藓。突然,我脚下一滑,整个身体垂直落进砖砌的井筒。一阵轰然滑落之后,我发现自己摔在了井底湿软的泥浆里。过了一会儿,我屏住呼吸,抬头看了看,井口看上去只是一个遥远而恐怖的、硬币大小的光圈……
  我感到的是恐惧:“我永远也不会从这儿出去了?”我用手和膝盖在地上搜寻我的电筒,但一无所获。“如果不是手机放在家里充电,这时我可以用手机与母亲联系或报警了,”我想,“至少我还有手表。”我看了看夜光表盘,已经是下午1点30分。这时我想重新站起来,可肋骨和臀部感到一阵剧痛,我又坐了下来。很快我的左脚开始一阵阵地抽痛,当我脱下鞋子想减轻疼痛时,发现大脚趾骨折了。
  过了一会儿,我支撑着站起来,后背靠在墙上,脚抵着另一侧井壁,开始一点点向上攀,爬了一会儿,我就再也贴不住湿滑的井壁,扑通一声又落到了井底。我一直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直到筋疲力尽。“我得休息一下。”这时已是下午3点了……
  我想放松一下,可在又脏又湿的泥地上怎么也找不到一个舒适的地方,于是我坐到了那根圆木上,过了一会儿,我昏睡过去。醒来时,上面已经透下来一丝黎明的微光。我的肚子咕咕作响,“没有食物和水我怎么活下去呢?我必须从这里出去!”我站了起来,然而脚上的剧痛使我又坐回到地上,我开始呼喊:“救命啊!救命啊!……”可是一直没人来救我。“但愿妈妈能到这儿来。”我祈祷着。
  又过了一天,在万圣夜的早晨,我又喊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救命,仍然没有得到任何反应,死在古井中的预感忽然袭上心头。我的尸体将永远不会被发现,我母亲将毫不怀疑地认为我仍在学校度周末与圣诞节……想到这里,我把头埋在胳膊里哭了起来。
  午后,开始下起雨来,我仰起头想接住水滴,我的脸和夹克湿了,但是舌头仍干涩,而且已经肿了起来……
  无奈中盯着井壁,我看见墙上的一块砖似乎松动了,这一发现给了我一大启示:如果用铁箍把砖头撬出,我就能蹬着这些踏脚的砖洞爬出去。“对,设法撬出一些砖洞,但井壁可能会塌陷下来……”我想。“可这是我唯一的机会,我必须碰碰运气!”我在砖头边缘一点点地刮,直到天黑,我只挖出了两个小洞。“这样永远也不会起作用。”回到井底我想,随后我休息了一下,我解开裤带小解时,突然被那有个大弯钩的裤带扣吸引了,随后我激动起来。我将裤带扣固定地扣在铁箍上,又开始了工作。由于有大弯钩,我刮撬砖头边缘的缝隙时就轻松多了。
  由于井深二十多米,当我踩着砖洞离开井底时,撬砖的工作就变得相當困难,当一只脚放在小洞里时,我不得不用另一只脚和一只手撑在井壁上。再用另一只手挥动铁箍。我发现,一个小时我最多可以挖出3块砖,然后就必须回到井底去休息一下。我把撬下来的砖并排放在井底,做成了一个原始的床,累极了,我就睡在上面。
  到了第六天,我已经把砖洞打到了井的中部。这时,当我要爬下去休息时,我的左脚怎么也踩不到砖洞,挂在离井底三层楼高的地方。我突然感到另一只脚也开始向下滑,不——我要活命!这时我本能地用右手指死死抠住砖缝,指甲都撕裂了,直到我踩到了另一个砖洞。大口喘着气,我感到了脉搏的跳动,但是我必须使自己镇静下来,小心翼翼地回到井底。
  第六天中午,当我工作到距井口还有4.6米的时候,我看到我的大脚趾已经冻得发黑了,血流了出来。
  我知道,如果不赶紧治疗,这只脚就得截肢了,这时我作出了重要的决定——只凿一个洞,或把两个洞分得远一些。这样,我下来时就更容易蹬住了。现在我要把它们的距离凿得大一点儿,这会节省时间,于是我重新穿上鞋,爬上去开始工作。
  又干了一个多小时,我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两脚发软。我附着井砖停下来,身子贴在井壁上。是否该下去休息会儿?“不!”——一种求生信念告诉我,必须接着干,不然我将死去。我立即用一只手抠住砖缝,另一只手撬开一块砖扔了下去,步步向上,这时离井口只有3米了……现在只有1.8米了,我终于攀到了井沿,尽全力向上一攀,终于把右腿搭到了井口沿上。最后,我用尽全身力量向上,滚进了古井边的干草丛里。立刻我就感到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
  我终于自由了。我瞧着那个生了锈的裤带扣,爆发出了一阵狂热的大笑。
  今天,这次死里逃生的经历让我懂得了两个人生哲理:一是人在极度困境中要有非凡的信念与自救行动;二是要珍惜眼前生活中的每一天——包括阳光、干净的床、丰富的饭菜、家人以及朋友。至于那口古井,我和家人一起把它填埋了。
  (李俐娜摘自《做人与处世》)
其他文献
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头脑中总会装着或冒出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念头,这些念头中,有些是不切实际的,有些是荒诞离奇的,有些则是不正确的、有害的。如何应对孩子们这些不适宜他们成长的想法,是家长和教师们共同面对并急于解决的问题。   美国教育学家穆迪博士在德克萨斯州中小学教师培训班上就此问题发表了他的一家之言。   在数百位教师面前,穆迪博士手拿一个空瓶子对大家说道:“这并非一个空瓶子
期刊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之所以会喜欢,甚至特别依赖某一特定种类的宠物,是因为主人在和不同的宠物相处中,可以获得不同的心理满足,而这种心理需求往往是主人所缺乏的。因此专家建议人们针对自己不同的心理需要,饲养不同的宠物。通过养宠物来弥补自身心理的一些不足。    那究竟你需要什么宠物?试试这个测试便知道了。       1.你一定会检查屋内所有电器已关掉才会安心外出。    A. yes→
期刊
日前参加朋友的一个生日Party,席间有朋友问我:古人是如何开Party的?我说:中国古人的Party,虽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显得原始古朴,但大多比现代人的Party更有文化内涵,尤其是古代文人的Party,相当于现在作家、书画家的各类“笔会”。其中最风光的一次Party,无疑是由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做东”,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的“曲水流觞”大Party,并为后世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   中国古人
期刊
姥姥当年把茄蒂叫做“茄腿”。我第一次听到,以为乡村茄子都长有腿。  茄子果实和茎枝相连的那段,就叫茄子腿,非要归类,就属于“中介人”角色。我觉得位置像是茄子的领结。茄子腿绿色或紫色,带刺。有时在菜园,不小心就会被茄腿扎一下,像是茄子的抗议。  在我的印象里,姥姥和乡村里的许多细节连在一起。那时即使带刺的茄子腿也舍不得扔掉。茄子腿常常被切碎炒菜、蒸菜,或晒干,用于冬天煮粥,叫做“插咸糊涂”。  后来
期刊
出人意料,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他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   当年,为了准备重要赛事,本·沙哈尔须严格节制饮食。开赛前一个月,只能吃最瘦的肉类,全麦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比赛一结束,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到自己喜爱的汉堡店,一口气买下四只汉堡。望
期刊
终结仇恨才能开启通往“人道主义”的大门。    现年92岁的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新近出版了一本新书,书名叫《与自己交谈》。曼德拉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通过大量的文字描述,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心胸豁达、充满睿智的慈祥老人。  在书中,曼德拉写道,“我年轻时是个集懦弱、过错与轻率于一身的酋长家男孩,视野与经验大部分都受到家乡及大学影响,用自大掩盖懦弱。”  在描述他被关押在狱中时的心
期刊
那是我在加州从医两年后的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位纤弱的孕妇。我给她做产前检查,发现胎位不正,那时候,剖腹产手术还不像现在这么普遍,为这样的婴儿接生,难度很大。  产房里每个人都很紧张。生产来临,我轻轻拉出胎兒的一只小脚,再去拉另一只。可是不知为什么,另一只脚就是不肯出来。我略加了点劲儿,胎儿的小身体又出来了一些,我惊愕地发现,那另一只脚只有膝盖以上的部分。这么严重的畸形我过去从未见过。  接下来的几分
期刊
44岁的王旭,还在地下唱摇滚。  他16岁的时候,从收音机里听到成方圆唱《游子吟》,坐火车去开封花45块钱买了一把吉他。“那个时候我家门口那条公路上车少,我们就在马路边上抱着吉他走着唱,‘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不然就是‘阿里,阿里巴巴’,瞎吼。”  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农村联产承包制开始,他承包了一个苹果园。苹果地离马路非常近,晚上几个人坐着,“抱着把吉他,边上四五个人,想起一出唱一出。马路上有人,
期刊
“但我做这个感觉不错!”当我走进商场时,一个小男孩的回答传入了我的耳中。  他正站在商场的入口外面。春寒料峭,他鼻子冻得通红,帽子深深地罩住耳朵,一只手放在口袋里取暖,另一只手拿着名单。我注意到他没有戴手套。  我检查了我的钱包,但是没有零钱。  “我出来的时候会给你一些钱。”我向这个小男孩保证。  “谢谢!”他微笑着,然后用一张大纸巾捂着鼻子打了个喷嚏。我想加一句,那是一张相当破旧的纸巾。  我
期刊
小溪涧一点儿也不渺小,在我们的心目中,它们比浩瀚的巨河大川更大,它们或叫岩溪、磨坊溪或泥溪。它们不会在宣传旅游的小册子或国歌里受到颂扬,它们只是我们家附近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地方。   不过,几乎每个人的往事中都有一条溪涧,在青春年少时如交挚友般的流水清溪。一位公园管理员谈到他童年曾在其中畅泳垂钓的小溪时,声音就充满了感情,变得温柔多了;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回想起年少时在一条小溪上筑堤的情景,眼睛也亮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