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情况。对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剖析了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241-02
“教学评一致性”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核心原理,即强调从整体的角度思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水平”。在实践中,教师要做到“教、学、评”都指向学习目标,围绕具体目标开展教学,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小学生会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出现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强的情况,教师通过“教学评一致性”策略,可以指引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 小学数学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及自信心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特别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教师的评价,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自豪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教、学、评”的良好结合能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确保“教学评一致性”,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评”不会与课堂活动脱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1]。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到“教学评一致性”,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难度,制约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教学活动应是教师、学生围绕知识点组织的相应活动,课堂上并不是简单的“教”知识,或者是“学”知识,而应该是“教、学、评”的综合体。“教、学、评”应该是一个整体,单独地看某一个部分,都会变成教师单方面的灌输知识或者是学生没有目的的探索,课堂互动性也会随之消失。“教、学、评”不一致会影响课堂有序教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弱,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很有可能打击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所以在教学中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十分重要。
2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策略
2.1 共同指向学习目标
为确保高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发展需求,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要保证“教、学、评”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评一致性”开展探究活动,为学生构建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指引学生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探索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构建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借助“教学评一致性”来引导学生学习[2]。
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野营——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时,为确保学生可以通过口算、笔算来完成有余数除法,并且能尝试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师就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明确学习目标:①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理解除法的意义及生活和除法之间的关联;在特定情境中感受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②能熟练应用口算、笔算来完成有余数除法计算问题;③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④关注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信心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让整个教学活动都朝着既定目标进行,课堂活动有了明确指向,对学生知识学习及教师课堂教学都有极大帮助。
2.2 结合实际调整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在教学计划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进度及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既定的教学目标,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对教学方案进行适时调整,避免“教、学、评”与实际教学情况出现偏差[3]。
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探究活动,指引学生开展小组学习,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如在教学“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时,在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①在上课前一天,教师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任务,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并通过照片或实物展示的方式为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此外,让学生准备一些小棒、一个钉子板、两张四边形纸片、一把剪刀等物品。②在进入课堂后,教师给出活动主题“图形王国”,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收集到的图形展示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观察各种图形,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③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事先准备的小棒构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同时还可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构建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棒”,教师要加强课堂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活动参与性、学习态度等开展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④教师指引学生通过“数一数、围一围”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认识图形中,强化学生对多边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感受图形之间的相互关联。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图形有几个边就是几边形,让学生积累图形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3 创新评价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致性”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在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出“教学评一致性”的优势,教师还需创新评价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指引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开展相应的反思整理活动,学生在讨论评价结果时,会对评价的准确性进行全面分析,这也需要学生对学习目标、自身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在课堂回顾反思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收获,还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点,做到“教、学、评”相统一,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在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打破以往的“整齐划一”思维,要关注个性化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来引导学生个性化
发展。
在教学中为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要特别注重加强教学、学习、评价之间的联系,因为在教学中常会出现评价环节被忽略的情况,课堂上“教、学”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这会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造成一定影响。鉴于此,教师需注意在教学中合理融入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融入到“教、学”阶段。同时由于学生个体学习情况存在差异,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有差别,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如在教学“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时,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对称、平移、旋转这几种图形变化关系,也有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这部分知识,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两个层次,对已经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学生,要求他们开展综合性习题练习活动;对没有完全理解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教师则要针对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然后再引导其进行相关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时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努力和付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让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活动时,还应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哪个学生属于“好学生”,哪个学生则是“差学生”,这样的评价不客观,也会打击到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活动,在课堂上应以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合作评价为主,以教师评价为辅,并兼顾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将评价全面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引。
总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自觉改变自身的教学思维,要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科学设置学习目标。通过“教学评一致性”策略,教师指引学生更加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静.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J].好家长,2019(40).
[2]李佩莲.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J].小学数学教师,2016(6).
[3]傅晓庆,吕宜忠.浅谈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与探索[J].河北农机,2020(2).
【作者简介】
师永帅(1990~),男,山東聊城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241-02
“教学评一致性”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核心原理,即强调从整体的角度思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水平”。在实践中,教师要做到“教、学、评”都指向学习目标,围绕具体目标开展教学,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小学生会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出现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主动性不强的情况,教师通过“教学评一致性”策略,可以指引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 小学数学实施“教学评一致性”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性格及自信心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特别看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教师的评价,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自豪感。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教、学、评”的良好结合能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应用数学知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需要确保“教学评一致性”,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评”不会与课堂活动脱节,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促进高效课堂的建设[1]。对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弱,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做到“教学评一致性”,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难度,制约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教学活动应是教师、学生围绕知识点组织的相应活动,课堂上并不是简单的“教”知识,或者是“学”知识,而应该是“教、学、评”的综合体。“教、学、评”应该是一个整体,单独地看某一个部分,都会变成教师单方面的灌输知识或者是学生没有目的的探索,课堂互动性也会随之消失。“教、学、评”不一致会影响课堂有序教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弱,缺乏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很有可能打击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所以在教学中做到“教学评一致性”十分重要。
2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实施策略
2.1 共同指向学习目标
为确保高效落实“教学评一致性”,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发展需求,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要保证“教、学、评”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教学评一致性”开展探究活动,为学生构建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指引学生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探索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构建可操作的学习目标,借助“教学评一致性”来引导学生学习[2]。
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野营——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知识时,为确保学生可以通过口算、笔算来完成有余数除法,并且能尝试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师就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明确学习目标:①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理解除法的意义及生活和除法之间的关联;在特定情境中感受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②能熟练应用口算、笔算来完成有余数除法计算问题;③学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④关注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信心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让整个教学活动都朝着既定目标进行,课堂活动有了明确指向,对学生知识学习及教师课堂教学都有极大帮助。
2.2 结合实际调整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需要在教学计划基础上,结合课堂教学进度及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既定的教学目标,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对教学方案进行适时调整,避免“教、学、评”与实际教学情况出现偏差[3]。
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主题探究活动,指引学生开展小组学习,促进“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如在教学“巧手小工匠——认识多边形”时,在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①在上课前一天,教师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任务,让学生收集生活中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并通过照片或实物展示的方式为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此外,让学生准备一些小棒、一个钉子板、两张四边形纸片、一把剪刀等物品。②在进入课堂后,教师给出活动主题“图形王国”,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收集到的图形展示出来。教师引导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观察各种图形,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③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事先准备的小棒构建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同时还可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构建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棒”,教师要加强课堂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活动参与性、学习态度等开展评价,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④教师指引学生通过“数一数、围一围”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认识图形中,强化学生对多边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感受图形之间的相互关联。此外,教师还可为学生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图形有几个边就是几边形,让学生积累图形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3 创新评价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致性”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在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出“教学评一致性”的优势,教师还需创新评价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指引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开展相应的反思整理活动,学生在讨论评价结果时,会对评价的准确性进行全面分析,这也需要学生对学习目标、自身学习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在课堂回顾反思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收获,还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难点,做到“教、学、评”相统一,促进学生发展。同时在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打破以往的“整齐划一”思维,要关注个性化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来引导学生个性化
发展。
在教学中为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要特别注重加强教学、学习、评价之间的联系,因为在教学中常会出现评价环节被忽略的情况,课堂上“教、学”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这会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造成一定影响。鉴于此,教师需注意在教学中合理融入过程性评价,将评价融入到“教、学”阶段。同时由于学生个体学习情况存在差异,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有差别,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如在教学“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时,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对称、平移、旋转这几种图形变化关系,也有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这部分知识,因此,教师可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两个层次,对已经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学生,要求他们开展综合性习题练习活动;对没有完全理解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教师则要针对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然后再引导其进行相关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时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肯定学生的努力和付出,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让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活动时,还应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在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哪个学生属于“好学生”,哪个学生则是“差学生”,这样的评价不客观,也会打击到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自信心。所以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活动,在课堂上应以学生自我评价、小组合作评价为主,以教师评价为辅,并兼顾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将评价全面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好的指引。
总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自觉改变自身的教学思维,要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学习情况,科学设置学习目标。通过“教学评一致性”策略,教师指引学生更加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静.小学数学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J].好家长,2019(40).
[2]李佩莲.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J].小学数学教师,2016(6).
[3]傅晓庆,吕宜忠.浅谈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与探索[J].河北农机,2020(2).
【作者简介】
师永帅(1990~),男,山東聊城人,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