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式包围

来源 :海上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mh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是韩居谜,也不是韩星“粉丝”,当掀起男女老幼人人争看《大长今》的风潮时,我还是没男那耐心跟风似地去看《大长今》。虽然游历过韩国,我也并没觉得特别好玩。
  全然不是哈韩族的我却不知怎的阴差阳错,新居落户到韩漂族的群居氛围。据说韩国人喜结帮而居,我们这江南水乡民居式的四期住宅,韩国人占了一半以上,我的下层下层下下层都是韩国人家。但我仅和我下层的韩国主妇搭腔过。那是我装修时,把颇具异国风格的她家当样板房看过几回。有次,韩国主妇说“这已是看第三次了哦”,她记得算得这么清晰,都说韩国人和日本人一个德性:小气,可见一斑。后来见到我问道:“什么时候搬进来?”我答:“元旦。”“什么叫元旦?”她操着洋泾浜的普通话,我噎住了,匆忙中我一下不知怎样答复,真像幼稚园小孩的简单问题,让智商却打折。搬进来时,为答谢把她家当样板房,我特送上喜糕馒头。后来每遇到韩国芳邻,“你好”就是最好的问候语了。
  居住时间长了,迎面走过,看一眼对方也就估猜出是否韩国人。韩国女人的脸形大多长长扁扁的,就像以前看的《卖花姑娘》中的演员,但现代韩星的脸都已变异,大多或是人为作用。韩国男人的脸都像《我的野蛮女友》中的车太贤那样的,小眼睛,微胖胖的。我们家园中很少看到漂亮的孩童,韩国小孩都难看,但不知怎的会越长越好看起来,到了成年,都出落得像李英爱或车太贤那样的美女靓男,再没有难看的韩国人了,当然韩国先进的美容术也是功不可没的。在这里成了家的韩国女人都不上班,总会轧成一堆堆的,打扮得漂漂亮亮,约定上哪儿哪儿玩玩去,耳边飘过的全是“咿咿呀呀”的韩语,却很少听到上海话,在这里,他们更像本地人,我却像外族人。
  最刷新我眼球的是小区内和周边的店家招牌都会标写韩文,起先招牌的中文字很大,后来变得中文字越来越小,怪里怪气的韩国字越来越大而占据显要位置。最为遗憾的是小区内我常去做头的一家发廊原是中国老板,她因不会操作韩式发型,门庭冷落,最终转让给一位韩国女老板。韩国人很重礼节,这位韩国女老板每见到我,总是微笑着打招呼,还加上差不多九十度鞠躬,我是最受不了过分的殷勤,有时我已落座,她见了还是会施礼,让我浑身不自在,我总想还礼,但又不习惯鞠躬。她这份厚重的礼节到底还是让我敬而生畏,后来我宁愿跑到半里以外的中国人发廊。当然还有它昂贵的价格把我拒之门外。
  一般韩国人的收入翻我们几个跟头。小区里的韩国太太们闲时打打高尔夫球,健身房,SAP和汤浴更是她们的集聚地,我们到底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周边仅有一家台湾小吃店,最近发现也被重新装潢一新改成了韩国料理。一日,我进得去尝鲜,甫落座,四小碟泡菜摆上桌,我不是十分喜辣,但眼见着白白浪费,总还要尝上几筷。翻开菜谱,韩文字体下的中文小得像蚂蚁,我恨不得要拿上放大镜,看得好累。点了一份手工水饺,35元。前面那个液晶大屏幕上说的是韩语,字幕也是韩文。旁座刮进耳膜的也尽是韩语,耳闻目染的,还有这韩色韩调的古灰色装饰氛围里,仅有那碟韭菜饺子合我口味,其它有些格格不入。
  又有一家韩式烧烤店开张了,除外就是韩式酒吧,西餐店,这方圆几里内差不多被“韩式”领占。有次,和几个朋友想去娱乐,走进附近一家规模较大的卡拉OK厅,楼道上一长排的帅哥夹道齐声高呼“阿伲阿三吆(你好)”,我们走进豪华极致的包厢,打开点歌本却没有一首中文歌,全是韩语歌,这是一家纯粹韩国人的卡拉OK厅,失望之余,我们又在一片“阿伲阿三吆”的招呼声里悻悻而出。又走进一家OK厅仍都是韩国歌,很少中文歌。
  身处于韩漂群族的包围中,却又游离在韩式生活之外,不同的习性,不同的言语,消费的落差,有时感觉有种尴尬的落寞和不方便。但选择居舍就好像选择爱人,不能随随便便更换,选定这里我就要好好地融入和适应我的家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走出这里的韩族居落外面是我的大干世界哪。但我到底没有那样能耐,把阿拉上海人全都招集过来,让这周边的店家全改换成阿拉上海小吃,本帮餐家,所有的都是阿拉上海人白相的场所,这终究是我的一厢情愿,我也许没这能耐,而是韩国人早已捷足先登,选中这里的风水宝地。
  我现已习惯了耳边“咿咿呀呀”的韩语,就像听山歌一样。但也看到韩国女人拿着汉语书努力学中文,韩国人是公认的很努力和勤恳的外漂族。我也时常听着韩国女人学用洋泾浜的普通话讨价还价,其实韩国人也会受着阿拉上海人的影响,学会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了。
其他文献
5年前,我为《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一书做访谈,采访了一批60年代出生的导演,搬着小板凳,看场院里放映露天电影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每一次的期待和不安的等待,对风中微微晃动的白色幕布充满幻想和渴望,以及往返途中的结伴而行、第二天在幼儿园里的炫耀……童年,似乎没有比这个再美好、再奢侈的玩乐过程了。  当年的玩,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是个很广泛的概念。玩,不一定是指有多好玩的玩具,在物质贫乏的时代,孩子们很多时候
期刊
我女儿妞妞是80年代生人,我们这一辈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是特别不理智的一茬人,也难怪,自己当年被耽误了,没有文化,急得。所以我们给孩子的玩具往往赋予教育意义,孩子特别不喜欢,或者是孩子刚刚露出喜欢的神色,父母便升级加码,使小小的喜欢被那大大的“意义”起跑。  妞妞3岁半以后,我给她的玩具是一架用国指标买的日本产电子琴。我自己没有乐意细胞,五音不全,简谱也搞不太明白,只有顽强的意志,每天拿把尺坐在她旁
期刊
一晃,女儿快16岁了。想想她的成长,最让我感慨的,莫过于网络游戏了。  女儿不是那种用功学习的先进生,总靠临时把佛脚混个不错的成绩,教过她的老师都夸她聪明,而聪明的孩子不安分,在这点上,我有点后知后觉,不知不觉就让她中了网络游戏的毒。  青春期的叛逆,部要有个出口啊。小学六年级,女儿开始闹着不上学,要自己在家自学。动用了老师、新人一大堆,才让她又背起书包上学校。  上了初中,不爱运动,又不爱交游的
期刊
[家长版]  中产阶级兴起后,根据杜布莱的说法,人们是这样花钱的:“他们投资买较大的房子,有额外的房间可使自己不受干扰,他们还投资为自己和家人画像,投资在孩子的教育和服装上。多余的钱使他们能够把孩子当作炫耀性消费的对象。”  在电视时代,人生有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  在服装、快餐饮食、娱乐方式、价值观、消费神话、各利憧憬等等方面,成年人和孩童的
期刊
前两天,有位朋友告诉我他的一个发现。他的办公室里有个从河南来的女孩子,硕士,在上海工作已经六七年了,有了上海户籍,买了房子,是名副其实的新上海人。但她最近在努力地学习上海话,这让他觉得有些奇怪。现在在上海单位的办公室里,日常通用的已经是普通话,新进单位的上海小青年不说,就是像他这样的将近退休年纪的某级领导,也迁就地用洋泾浜国语与人交谈。有笑话说,在高级办公楼里,除了勤杂工可能操上海话,其余的都说普
期刊
如果昨天晚上不是泡了个通宵,如果此刻“彩虹坊”里放的不是哼哼唧唧的爵士乐,如果不是正巧挑了张整个儿罩在阳光下的靠窗的长沙发,萧可应该没有理由打出那么夸张的一个哈欠。  何况,说到天大去,总归也只是一个哈欠。打便打了,对面的那位——哦,EMAIL里自称叫孤云的小姐,有必要为了一个哈欠就哭成那样吗? “我就晓得,没有人会拿我当回事,”孤云一边哭一边咬牙:“不说了,白白浪费您的休息时间……”  采访机
期刊
我在那里住了整整7年。骑自行车的7年。  回想起1991年9月1日,市文化局调配分给我的这套二居室终于踩到了我脚下,我首先记住的是现成的电话线和长长的金鱼缸。我退掉已经渐渐喘不过气来的瞿溪路7层楼,换来了这块前后有葱绿树丛的平地。第一次看房时,我就被桃红柳绿的小区环境吸引了。这排靠近双峰路,面向天钥桥路八万人体育场的老式公房,虽然还是1980年的“宝钢式”——底楼竟无天井!但地段极佳。房后面就是宛
期刊
“扁舟一叶趁微风,行到珠溪曲曲通。”当你来到上海水乡朱家角,漫步在小巷古弄的石板路上,看到的尽是一幢幢保留完整的古宅时,就仿佛在翻动一页历史。你能听到略显喧嚣的静谧中的古镇的呐喊,传递着悠远的历史足音,以及从历史深处幽幽散发出的淳厚、凝重而又婉约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韵。当你随意踩动一块石头,就仿佛会触动一个朝代。你定能清晰地触摸到历史在千年之后遗落的繁华风味和徽浙苏商人聚会时残留的记忆碎片。  朱家
期刊
3月5日,三代入趣游西郊动物园触景生趣,摄下此照,颇有趣感,  野趣:虬曲的树干树枝,放肆地在空中散花,但又恰到好处般地映入眼帘,充满大自然生态魅力,清澈河水,静止般地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原始生态,小河两侧野山石堤岸又把古朴的想象力引向广阔的山野和悠悠的过去。  情趣:平静的河面,清澈似镜,本就柔情般地沁人心脾,河中倒映着虬曲树干树枝组成的抽象情调画,细细品味,似有一片鱼网在水中嬉耍,犹如画家饱
期刊
对于哥德堡人来讲,历史终将记住2005年10月2日。就像他们认定历史不会忘记1745年跟这座城市有关的那场灾难一样。当时,一艘以这座城市的名字命名的古帆船,从中国运载大量茶叶瓷器,历经千辛万苦眼看就要回到祖国时,却在距离哥德堡港900米处的海域触礁沉没。但是,这艘承载着历史荣耀的古帆船,虽然沉睡于大海之间,从此却成了哥德堡的精神,尤其是那些在十几年的航行中,不畏艰险战风斗浪最后殉难大海的水手们,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