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其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初中物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念性,将微课运用于物理教学中,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还能够将抽象枯燥的知识生动形象化,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文章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就微课资源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展开探究。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5-0026-02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发展教育信息化,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1]。由此可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不仅是教育界的发展趋势,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将微课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微课概述
1.微课的含义
微课就是指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过程[2]。
2.微课的特点
(1)主题突出。由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是基于学情和教学目标的,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围绕该主题展开,因此微课的教学主题更加突出,相应的内容更加精简。
(2)资源多样。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微课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积极整合课内外资源,体现了“互联网+”时代资源的多样性,以微视频为核心,给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情境性的教学场景。
(3)短小精悍。微视频的时间都控制在5~10分钟,其容量很小且方便学生下载保存,能够有助于资源的传播和分享。
(4)易于扩充。微课的核心就是共享,教师通过微视频的制作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复习相关知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扩充。
3.微课的类型
(1)学习型微课。学习型微课主要是教师为了传授新知识而设计制作的,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整合,然后运用视频的形式制作,能够有助于导入新课,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2)解题型微课。解题型微课主要就是指通过微视频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一种经典题型,并能够完整地理解正确的解题过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练习型微课。主要用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知识练习,能够大大增强学生课后练习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能够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4)实验型微课。针对课堂教学中可能运用到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将实验过程用微视频的方式制作,能够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讲解,让其提前熟知实验要求和过程,这样能够有效地解决教育公平化的问题,更好地辅助学生进行后期的实验,减少因为错误操作而产生的安全问题[3]。
二、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运用
1.课前导入预习,激发学习兴趣
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目前教育教学工作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提升,还需要全面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社会对于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引导学生,发散其思维,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精神。相对于以往的初中物理导入环节来说,微课的设计和运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10分钟以内的讲解,让学生对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明白重点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通过微课还能够搜集课内外的资源,整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物体的浮沉条件”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借助微课,实现自主预习。预习的内容包含:①阅读新课教材;②观看微课视频;③总结物体浮沉的条件和原因;④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用该原理解释?⑤你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学习,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思路,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初步发现浮沉的原因以及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关系,并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及时记录,在课堂上能够紧紧跟随教师的教学思维,有针对性地学习[4]。
2.优化实验教学,增加课堂趣味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其中涉及大大小小的实验内容,涵盖的知识点也较多。而课堂教学单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操作的实验机会,将理论付诸实践,从而引导学生在反复试验中形成知识框架,探索出物理本质规律。然而在个别农村地区,由于教学条件有限,一堂课的时间也有限,让学生轮流操作实验,感知实验过程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借助微视频的模式,就能够有效地优化实验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实验需要的仪器设备,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并提供不同的实验思路和角度,全方位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学生在明确了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之后,就能够掌握正确方法,达到实验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电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仔細观看微视频,将其中的重点进行记录。然后引导学生从电阻材料、温度、长度、横截面积等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单一变量实验。由一名学生记录,其余学生轮流操作,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或是小灯泡的明亮程度来分析现象。和同学一起讨论、分享,最终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3.突破重点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知识因为涉及的内容较广,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重难点。再加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知识不同,在同一堂课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教师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了解班上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并借助微视频,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教师将全班学生按能力分为几个层次,并运用微课将教学内容多样化呈现出来。不仅能够从源头上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避免了板书的烦琐死板,还能够让不同的知识点生动清晰地呈现出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带领学生逐一攻破重难点,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微课中的声音和图像还能够给学生多重感官带来刺激,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学习,比起教师的讲解更加形象清晰,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例如在教学“电阻关系”的相关内容时,关于串联、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公式推导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为了让整个推导过程更加直观,学生的理解更加清晰,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基于变与不变的原理,将总电阻的公式推导出来,同时在微视频中借助实验数据加以分析论证,让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巩固复习,强化知识记忆
将微课运用于课后的复习巩固阶段,对学生知识记忆的强化和知识框架的完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可以以单元为单位,也可以以专题为复习板块,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精简的微视频,让学生进一步复习,并有助于学生快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初中物理的知识网络。学生通过微课的呈现和观看,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达到和教师、和同学交流互动的目的,通过思维的发散和碰撞,进一步反思自己在知识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做好全面的总结和归纳,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最终将各个物理知识内化于心。此外,学生除了快速地巩固复习,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电脑观看微课[5]。
例如在教学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单元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微课一一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复习。通过多媒体呈现的微课内容,将实验变化的规律直观展现,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明确自己存在不懂的地方,完善自己的不足,并在大脑中重新构建该单元的知识框架,从而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5.引导实践应用,感悟物理价值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深入生活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初中物理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其能够应用于生活现象之中,帮助人们解决相关问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所以,教师还要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多样性的案例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以微课为媒介,辅助学生动手实践,将微课中的内容灵活地迁移到生活问题中,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后,学生能够明确地意识到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摩擦力,且摩擦力在个别时候对于生活中很多现象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教师将相关资料融入微课中,并组织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自主操作相关材料。如在下雨或下雪天,鞋底上的花纹能够增加摩擦力,防止人摔倒。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需要增加摩擦力,并激励学生探索应用。
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微课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无论是前面提到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还是实践应用,都能够用简短的视频将知识点浓缩呈现,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了教学效率。但是,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要把握好运用的尺度,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观看视频,而是要以学生为本,结合微课和其他课堂形式,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秋菊.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58.
[2]崔霞艳.初探微課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1):23.
[3]蔡鹏飞.浅析微课对于翻转初中物理课堂的意义[J].学周刊,2020(3):137.
[4]刘长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利用微课的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57.
[5]郑秀玲.巧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刍探[J]. 成才之路,2019(24):64.
作者简介:罗 洁(1980—),女,壮族,广西博白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15-0026-02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发展教育信息化,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1]。由此可见,积极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不仅是教育界的发展趋势,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将微课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微课概述
1.微课的含义
微课就是指教师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过程[2]。
2.微课的特点
(1)主题突出。由于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是基于学情和教学目标的,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围绕该主题展开,因此微课的教学主题更加突出,相应的内容更加精简。
(2)资源多样。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微课是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积极整合课内外资源,体现了“互联网+”时代资源的多样性,以微视频为核心,给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情境性的教学场景。
(3)短小精悍。微视频的时间都控制在5~10分钟,其容量很小且方便学生下载保存,能够有助于资源的传播和分享。
(4)易于扩充。微课的核心就是共享,教师通过微视频的制作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复习相关知识,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扩充。
3.微课的类型
(1)学习型微课。学习型微课主要是教师为了传授新知识而设计制作的,将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整合,然后运用视频的形式制作,能够有助于导入新课,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
(2)解题型微课。解题型微课主要就是指通过微视频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一种经典题型,并能够完整地理解正确的解题过程,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练习型微课。主要用于学生课后的复习和知识练习,能够大大增强学生课后练习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还能够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4)实验型微课。针对课堂教学中可能运用到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将实验过程用微视频的方式制作,能够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讲解,让其提前熟知实验要求和过程,这样能够有效地解决教育公平化的问题,更好地辅助学生进行后期的实验,减少因为错误操作而产生的安全问题[3]。
二、微课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运用
1.课前导入预习,激发学习兴趣
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目前教育教学工作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提升,还需要全面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社会对于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引导学生,发散其思维,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质疑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精神。相对于以往的初中物理导入环节来说,微课的设计和运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10分钟以内的讲解,让学生对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明白重点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通过微课还能够搜集课内外的资源,整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例如在教学“物体的浮沉条件”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借助微课,实现自主预习。预习的内容包含:①阅读新课教材;②观看微课视频;③总结物体浮沉的条件和原因;④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用该原理解释?⑤你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学生通过微视频的学习,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思路,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初步发现浮沉的原因以及重力和浮力之间的关系,并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及时记录,在课堂上能够紧紧跟随教师的教学思维,有针对性地学习[4]。
2.优化实验教学,增加课堂趣味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其中涉及大大小小的实验内容,涵盖的知识点也较多。而课堂教学单纯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操作的实验机会,将理论付诸实践,从而引导学生在反复试验中形成知识框架,探索出物理本质规律。然而在个别农村地区,由于教学条件有限,一堂课的时间也有限,让学生轮流操作实验,感知实验过程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借助微视频的模式,就能够有效地优化实验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实验需要的仪器设备,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并提供不同的实验思路和角度,全方位启迪学生的物理思维。学生在明确了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之后,就能够掌握正确方法,达到实验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电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仔細观看微视频,将其中的重点进行记录。然后引导学生从电阻材料、温度、长度、横截面积等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单一变量实验。由一名学生记录,其余学生轮流操作,通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或是小灯泡的明亮程度来分析现象。和同学一起讨论、分享,最终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3.突破重点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知识因为涉及的内容较广,每个章节都有不同的重难点。再加上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知识不同,在同一堂课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教师在教学新知识的时候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了解班上学生的学习特点,注重因材施教,并借助微视频,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教师将全班学生按能力分为几个层次,并运用微课将教学内容多样化呈现出来。不仅能够从源头上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避免了板书的烦琐死板,还能够让不同的知识点生动清晰地呈现出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带领学生逐一攻破重难点,最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与此同时,微课中的声音和图像还能够给学生多重感官带来刺激,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学习,比起教师的讲解更加形象清晰,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例如在教学“电阻关系”的相关内容时,关于串联、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公式推导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为了让整个推导过程更加直观,学生的理解更加清晰,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基于变与不变的原理,将总电阻的公式推导出来,同时在微视频中借助实验数据加以分析论证,让学生理解得更加深刻,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巩固复习,强化知识记忆
将微课运用于课后的复习巩固阶段,对学生知识记忆的强化和知识框架的完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可以以单元为单位,也可以以专题为复习板块,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精简的微视频,让学生进一步复习,并有助于学生快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完善初中物理的知识网络。学生通过微课的呈现和观看,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达到和教师、和同学交流互动的目的,通过思维的发散和碰撞,进一步反思自己在知识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做好全面的总结和归纳,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最终将各个物理知识内化于心。此外,学生除了快速地巩固复习,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自己的不足,查漏补缺,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电脑观看微课[5]。
例如在教学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单元内容之后,教师就可以将微课一一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复习。通过多媒体呈现的微课内容,将实验变化的规律直观展现,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明确自己存在不懂的地方,完善自己的不足,并在大脑中重新构建该单元的知识框架,从而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5.引导实践应用,感悟物理价值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深入生活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初中物理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其能够应用于生活现象之中,帮助人们解决相关问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所以,教师还要积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多样性的案例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以微课为媒介,辅助学生动手实践,将微课中的内容灵活地迁移到生活问题中,真正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后,学生能够明确地意识到生活中到处都存在摩擦力,且摩擦力在个别时候对于生活中很多现象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教师将相关资料融入微课中,并组织学生在微课的指导下自主操作相关材料。如在下雨或下雪天,鞋底上的花纹能够增加摩擦力,防止人摔倒。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需要增加摩擦力,并激励学生探索应用。
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微课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无论是前面提到的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还是实践应用,都能够用简短的视频将知识点浓缩呈现,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了教学效率。但是,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要把握好运用的尺度,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观看视频,而是要以学生为本,结合微课和其他课堂形式,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秋菊.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4):158.
[2]崔霞艳.初探微課与初中物理教学的融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1):23.
[3]蔡鹏飞.浅析微课对于翻转初中物理课堂的意义[J].学周刊,2020(3):137.
[4]刘长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利用微课的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57.
[5]郑秀玲.巧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刍探[J]. 成才之路,2019(24):64.
作者简介:罗 洁(1980—),女,壮族,广西博白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