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阶段正是青少年获得知识技能,塑造和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时期,因此,学校应把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在促进小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强化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以保证小学生和谐健康地成长。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构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管理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关的考试评价系统及切实有效的监控机制,加强对学校的政策导向、微观调控,建立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管理机制。严格控制小学生作业量、在校时间、考试规模及次数,严禁考试按学校、班级、个人排名次,杜绝以单纯的小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教师实绩的现象。
2 优化教师素质,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小学生
小学生可以怀疑父母,质疑朋友,但很少有人否认教师。小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不仅仅是教师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更主要的是我们教师的奉献精神和人文素养吸引和教育了小学生,以至于影响了小学生的一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素质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要求我们的教师一要立足于小学生发展的需要,有丰富的人文素养,要认真学习,广采博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而且可以在教育和引导小学生时能引经据典,潜移默化地给小学生以知识的传授、思想的启迪;二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关爱和尊重每一个小学生,既能因材施教,激活每一个小学生努力向上的内在动力,又能以长者的风度,宽容的态度,善待小学生的言行,以消除小学生心理障碍,使他们愿意把老师当作朋友,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这样,我们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教育的主动地位,让一些潜在的矛盾消除在萌芽之中。三是要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能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和教育他们,处理好小学生日常心理问题,解除小学生心理疑难,让小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尊重、理解小学生,与他们平等的沟通,自觉做小学生的“心理保健者”。
3 多途径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低年级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中年级可以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年级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心理活动课可以按年级列出教育目标、内容,但每个年级都要体现出“人际交往、学习、自我意识”等方面。教学组织形式可以用“情境式”、“训练式”、“游戏式”、“辨析式”、“小品表演式”等,教学方法可运用“讲授法”、 “讨论法”、“训练法”、“表演法”等。
4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始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小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老师们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想方设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探索适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和蔼的态度、微笑的面容、朋友的身份对待小学生,尊重小学生。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愉快课堂教学环境,尽量使小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都感到轻松、愉悦。课始,教师尽量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激发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小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只要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就会使学科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5 整合教育资源,让小学生在和谐环境中健康成长
除了学校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上,我们要注重整合学校、家长、社会教育资源,让家长素质的提高,社会民众的关注与学校教育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一是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全员培训,让他们了解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认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接受新的教育子女方法,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明确自己在子女教育成长中的地位,从而增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注重架设教师与家长沟通,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形成教育的合力,我们可以通过设立“教师网络信箱”、“校長信箱”、开展“学期征求家长意见”等活动,广泛地与家长接触,让学校、老师了解小学生在家及在社会上的系列表现,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使教育不留空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始终在有效地监控之下,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小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滋生。三是调动社会力量,关注弱势群体孩子。当前,由于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和人才流动的开放性,给传统的家庭结构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留守儿童、单亲孩子、孤儿等特殊群体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在关心他们学习的同时,应当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社区联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这些弱势群体的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使他们在物质上得到必要的满足,精神上得到最大的慰籍,让他们在同一蓝天下共享快乐,健康成长。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学校要针对小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小学生全面、和谐、健康成长做出最大的努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学区)
1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构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管理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尽快建立相关的考试评价系统及切实有效的监控机制,加强对学校的政策导向、微观调控,建立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管理机制。严格控制小学生作业量、在校时间、考试规模及次数,严禁考试按学校、班级、个人排名次,杜绝以单纯的小学生学业成绩考核教师实绩的现象。
2 优化教师素质,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小学生
小学生可以怀疑父母,质疑朋友,但很少有人否认教师。小学生对教师的信赖不仅仅是教师能够传道、授业、解惑,更主要的是我们教师的奉献精神和人文素养吸引和教育了小学生,以至于影响了小学生的一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的素质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要求我们的教师一要立足于小学生发展的需要,有丰富的人文素养,要认真学习,广采博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的位置,而且可以在教育和引导小学生时能引经据典,潜移默化地给小学生以知识的传授、思想的启迪;二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关爱和尊重每一个小学生,既能因材施教,激活每一个小学生努力向上的内在动力,又能以长者的风度,宽容的态度,善待小学生的言行,以消除小学生心理障碍,使他们愿意把老师当作朋友,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这样,我们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处于教育的主动地位,让一些潜在的矛盾消除在萌芽之中。三是要掌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能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和教育他们,处理好小学生日常心理问题,解除小学生心理疑难,让小学生没有心理负担,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尊重、理解小学生,与他们平等的沟通,自觉做小学生的“心理保健者”。
3 多途径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低年级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中年级可以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年级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心理活动课可以按年级列出教育目标、内容,但每个年级都要体现出“人际交往、学习、自我意识”等方面。教学组织形式可以用“情境式”、“训练式”、“游戏式”、“辨析式”、“小品表演式”等,教学方法可运用“讲授法”、 “讨论法”、“训练法”、“表演法”等。
4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始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小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小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老师们要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想方设法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断探索适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和蔼的态度、微笑的面容、朋友的身份对待小学生,尊重小学生。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愉快课堂教学环境,尽量使小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都感到轻松、愉悦。课始,教师尽量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激发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小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只要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就会使学科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5 整合教育资源,让小学生在和谐环境中健康成长
除了学校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上,我们要注重整合学校、家长、社会教育资源,让家长素质的提高,社会民众的关注与学校教育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一是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全员培训,让他们了解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认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接受新的教育子女方法,构建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明确自己在子女教育成长中的地位,从而增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注重架设教师与家长沟通,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形成教育的合力,我们可以通过设立“教师网络信箱”、“校長信箱”、开展“学期征求家长意见”等活动,广泛地与家长接触,让学校、老师了解小学生在家及在社会上的系列表现,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使教育不留空档,小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始终在有效地监控之下,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小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的滋生。三是调动社会力量,关注弱势群体孩子。当前,由于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和人才流动的开放性,给传统的家庭结构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留守儿童、单亲孩子、孤儿等特殊群体已成为学校和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在关心他们学习的同时,应当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社区联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为这些弱势群体的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从而使他们在物质上得到必要的满足,精神上得到最大的慰籍,让他们在同一蓝天下共享快乐,健康成长。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学校要针对小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小学生全面、和谐、健康成长做出最大的努力。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