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精髓,而且深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学习古诗词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同时也是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
诗歌赏析中学语文教学攻略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的诗歌赏析题让许多学生和老师大跌眼镜。学生抱怨背了那么多试题,怎么一题也没背到?老师也后悔莫及,怎么不按“招数”出牌呢,每年不都是按《中考指南》诗歌赏析的范围内的诗来出题吗?今年怎么“跑偏了”?中考均分从去年的一百多分跌到不足90分,和这次诗歌赏析得分低不无关系。
这真是“终南捷径徒为虚,授之以渔方是实”。我这里的“终南捷径”指的是老师在平时诗歌教学中很少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却一味的靠猜题和押题的投机做法。造成这种“押题不中”局面,是有一定根源的。
一、对《中考指南》的误解是老师走“终南捷径”的直接原因
《中考指南》是初三老师考前复习的主要依据,中考经常会出现其中原题。所以各科老师都对他仔细的研究,寻找考试出题点,也有大胆猜测、“押题”。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古诗默写和赏析一块,更是原题居多。我们就拿连云港市语文中考试卷2007~2011年的古诗习题为例来验证这一说法。古诗默写几乎全是。古诗赏析2007年考查杜甫的《登高》,2008年:陆游的《游山西村》,2009年考:刘禹锡的《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10年: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煜的《相见欢》、王建的《十五夜望月》,2011年考查王维的《使至塞上》。从这些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他们都是教材中要求重点掌握的诗歌;以唐宋诗人写的诗为主;考查的题目在一首诗里,很少有几首比较考查(除了2010年)考查的题目必定有一题和当年《中考指南》这首诗的题型相同,答案也相同,而另外一题则可以考查的诗为圆心,题目为半径,在网上查找集中起来,最终另外一题也会在必考之内,而且是屡试不爽。这一点也是他们敢“押题”的根本原因。所以,大家在平时的教学中都喜欢采用“终南捷径”这种既省时有省力的方法。
可惜,2012中考语文诗歌赏析打破了他们的梦想。考试之前,有的老师还用以前的“经验”,先集中教材中唐宋诗词,后排除已考过的诗篇,再结合《中考指南》,把重点篇目圈下,把他们认为能考的题目“一网打尽”,最后让学生去背认为,这样肯定能得高分。结果,2012年中考诗歌赏析题目是王昌龄《采莲曲》,题目是: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妙处。虽然是唐朝诗人的诗,但这首诗只是专题《荷》中的一首,它不是重点的诗,《中考指南》中根本就没有涉及到这首诗。这怎么不让“常在河边转的有经验的老师”也把“鞋”给湿了一回。我想其实质,是“终南捷径”教学法给害的。
二、目光短浅引起的急功近利心理是老师走“终南捷径”的根本原因
目光短浅引起的急功近利心理在当下社会里已成某些人心里过不去的“坎”了。它也影响到了我们某些老师。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早在小学就开始学习。但他们只在诗的内容背诵、默写上下工夫,很少着眼于诗的欣赏。到了中学,按照《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目光短浅,使部分老师只注重眼前效益,唯“分”是从,在诗歌教学上缺乏连续性、继承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做法分成两类:只背名句,诗歌不读不讲,搜集几个习题在黑板上一写,然后再公布答案让学生背;自己不讲古诗,而是把教参上的分析全盘复印下来,发给学生自己学。这样做的大都是七八年级语文老师。之所以这样做,他们认为讲赏析方法枯燥无味、不能理解的人居多、浪费时间,而且用上面两种方法就足以应付平时的考试,考出成绩也不会差。这种既不费时、又省力,效果又好的方法谁不喜欢用?至于能力提升和解决实际问题就留给初三的老师。初三老师因为教学进度比较快,复习的时间又不是十分充足,他只能选择“丢卒保车”的做法,把复习重点放在分值大的阅读题和作文上,而在诗歌赏析上下很少的功夫。他们认为有《中考指南》这个屡试不爽的法宝,于是就采用急功近利的做法,圈范围、押题目让学生们背。当学生遇到2012年这种不在范围内的题目时就会显得手足无措,这是能理解的。到这时老师只有后悔莫及了。
通过这次教训,很多老师认识到在诗歌教学上没有“终南捷径”可走,不能再做“虚”的事了。在诗歌教学上还应脚踏实地,务实地把“捕鱼”的方法教给学生。那么诗歌教学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得到提升?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中考诗歌赏析这一题上得高分呢?
1.先背后赏
在诗歌教学中要有这样的理念:“宁可不讲,不能不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很能说明“背”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背诗歌本身,在背诵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诗人或喜或悲的情感;背诗人人生阅历,情感价值观,写作背景,帮助我们“知人论诗”;背必要的文学常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背”,实际上就是积淀,是学习第一步,背过这些后才能有能力去鉴赏,离开背的东西,鉴赏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先学后引
学生背诗以后,就会对诗歌的形象有初步的认识。这时我们老师不要急着照教参去分析,避免给学生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一定让学生先讲,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诗的内容,分析诗的形象,进而掌握作者在诗中的情感和主张。学生的分析可能粗浅,但那是自己的情感体验,是自己与作者一次思想情感的交流,是自己锻炼能力的机会,老师要给予肯定。在学生遇到“炼字”、名句赏析以及表达技巧方面的难题时,老师及时点拨,让学生在学中提升鉴赏能力。老师在引导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赏析诗一定要“依据全诗去分析,不能空洞分析”这一关键点。
3.练中提升
学生经过以上两步过后,肯定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并不代表他们已完全掌握鉴赏能力,能完全应付各种题型,能驾轻就熟的欣赏古诗,还需要用一定的课内课外的古诗习题去训练他们,使他们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能够熟练掌握。同时,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螺旋式上升的,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的训练,让他们多体味、多揣摩、多运用所学的知识,使他们真正达到《新课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三、结语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精髓,而且深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学习古诗词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同时它也是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我们应该重视对古诗词的教学,认真研究古诗词教学方法,再也不能走“终南捷径”,还是应该“授之以渔”。
诗歌赏析中学语文教学攻略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卷的诗歌赏析题让许多学生和老师大跌眼镜。学生抱怨背了那么多试题,怎么一题也没背到?老师也后悔莫及,怎么不按“招数”出牌呢,每年不都是按《中考指南》诗歌赏析的范围内的诗来出题吗?今年怎么“跑偏了”?中考均分从去年的一百多分跌到不足90分,和这次诗歌赏析得分低不无关系。
这真是“终南捷径徒为虚,授之以渔方是实”。我这里的“终南捷径”指的是老师在平时诗歌教学中很少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却一味的靠猜题和押题的投机做法。造成这种“押题不中”局面,是有一定根源的。
一、对《中考指南》的误解是老师走“终南捷径”的直接原因
《中考指南》是初三老师考前复习的主要依据,中考经常会出现其中原题。所以各科老师都对他仔细的研究,寻找考试出题点,也有大胆猜测、“押题”。语文学科也不例外,特别是在古诗默写和赏析一块,更是原题居多。我们就拿连云港市语文中考试卷2007~2011年的古诗习题为例来验证这一说法。古诗默写几乎全是。古诗赏析2007年考查杜甫的《登高》,2008年:陆游的《游山西村》,2009年考:刘禹锡的《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10年: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煜的《相见欢》、王建的《十五夜望月》,2011年考查王维的《使至塞上》。从这些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特点:他们都是教材中要求重点掌握的诗歌;以唐宋诗人写的诗为主;考查的题目在一首诗里,很少有几首比较考查(除了2010年)考查的题目必定有一题和当年《中考指南》这首诗的题型相同,答案也相同,而另外一题则可以考查的诗为圆心,题目为半径,在网上查找集中起来,最终另外一题也会在必考之内,而且是屡试不爽。这一点也是他们敢“押题”的根本原因。所以,大家在平时的教学中都喜欢采用“终南捷径”这种既省时有省力的方法。
可惜,2012中考语文诗歌赏析打破了他们的梦想。考试之前,有的老师还用以前的“经验”,先集中教材中唐宋诗词,后排除已考过的诗篇,再结合《中考指南》,把重点篇目圈下,把他们认为能考的题目“一网打尽”,最后让学生去背认为,这样肯定能得高分。结果,2012年中考诗歌赏析题目是王昌龄《采莲曲》,题目是: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妙处。虽然是唐朝诗人的诗,但这首诗只是专题《荷》中的一首,它不是重点的诗,《中考指南》中根本就没有涉及到这首诗。这怎么不让“常在河边转的有经验的老师”也把“鞋”给湿了一回。我想其实质,是“终南捷径”教学法给害的。
二、目光短浅引起的急功近利心理是老师走“终南捷径”的根本原因
目光短浅引起的急功近利心理在当下社会里已成某些人心里过不去的“坎”了。它也影响到了我们某些老师。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早在小学就开始学习。但他们只在诗的内容背诵、默写上下工夫,很少着眼于诗的欣赏。到了中学,按照《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目光短浅,使部分老师只注重眼前效益,唯“分”是从,在诗歌教学上缺乏连续性、继承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老师做法分成两类:只背名句,诗歌不读不讲,搜集几个习题在黑板上一写,然后再公布答案让学生背;自己不讲古诗,而是把教参上的分析全盘复印下来,发给学生自己学。这样做的大都是七八年级语文老师。之所以这样做,他们认为讲赏析方法枯燥无味、不能理解的人居多、浪费时间,而且用上面两种方法就足以应付平时的考试,考出成绩也不会差。这种既不费时、又省力,效果又好的方法谁不喜欢用?至于能力提升和解决实际问题就留给初三的老师。初三老师因为教学进度比较快,复习的时间又不是十分充足,他只能选择“丢卒保车”的做法,把复习重点放在分值大的阅读题和作文上,而在诗歌赏析上下很少的功夫。他们认为有《中考指南》这个屡试不爽的法宝,于是就采用急功近利的做法,圈范围、押题目让学生们背。当学生遇到2012年这种不在范围内的题目时就会显得手足无措,这是能理解的。到这时老师只有后悔莫及了。
通过这次教训,很多老师认识到在诗歌教学上没有“终南捷径”可走,不能再做“虚”的事了。在诗歌教学上还应脚踏实地,务实地把“捕鱼”的方法教给学生。那么诗歌教学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得到提升?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中考诗歌赏析这一题上得高分呢?
1.先背后赏
在诗歌教学中要有这样的理念:“宁可不讲,不能不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很能说明“背”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背诗歌本身,在背诵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诗人或喜或悲的情感;背诗人人生阅历,情感价值观,写作背景,帮助我们“知人论诗”;背必要的文学常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背”,实际上就是积淀,是学习第一步,背过这些后才能有能力去鉴赏,离开背的东西,鉴赏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先学后引
学生背诗以后,就会对诗歌的形象有初步的认识。这时我们老师不要急着照教参去分析,避免给学生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一定让学生先讲,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诗的内容,分析诗的形象,进而掌握作者在诗中的情感和主张。学生的分析可能粗浅,但那是自己的情感体验,是自己与作者一次思想情感的交流,是自己锻炼能力的机会,老师要给予肯定。在学生遇到“炼字”、名句赏析以及表达技巧方面的难题时,老师及时点拨,让学生在学中提升鉴赏能力。老师在引导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赏析诗一定要“依据全诗去分析,不能空洞分析”这一关键点。
3.练中提升
学生经过以上两步过后,肯定有了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但并不代表他们已完全掌握鉴赏能力,能完全应付各种题型,能驾轻就熟的欣赏古诗,还需要用一定的课内课外的古诗习题去训练他们,使他们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能够熟练掌握。同时,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螺旋式上升的,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的训练,让他们多体味、多揣摩、多运用所学的知识,使他们真正达到《新课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三、结语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精髓,而且深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学习古诗词不仅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与审美情趣,同时它也是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我们应该重视对古诗词的教学,认真研究古诗词教学方法,再也不能走“终南捷径”,还是应该“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