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活实践方面,数学意识表现为能够主动地用数学知识来观察、分析、处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了数学观察推理意识、数学敏感性等。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
的体会浅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联系生活资源,引起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资源派发学生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例如,教学《认识时间》,由于学生对时间的认识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我采取的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认识钟面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小组交流观察到了什么?最后全班集体交流。这样的教学不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在认识几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我提出:同学们都知道: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你知道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吗?小组学习讨论再汇报,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明白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在认识1时=60分教学时也是通过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学习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课件显示。)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了认识时间,不但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习探究的热情
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伊始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感知主动走进学习之中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一节成功的教学课更是要得益于如何创设情境,在《植树问题》这节课上我采用的看操作说成语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出示一段绳子,然后从中剪开,让学生说词语。有的学生说一刀两段,有的说一分为二;其次是再剪第二剪,学生接着说出二刀三段;再剪第三剪,学生会说出三刀四段……最后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第十、十一剪之后会是多少段呢?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有意注意都集中到了学习之中,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三、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皮亚杰说:“智慧的鲜花是開在手指上的”。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根据教材的知识点与生活的相关联系,我们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实践材料,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问题和寻求结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课前同学们已经准备了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棱锥等立体图,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请在白纸上。学生实践操作,用它的一面在纸上画一个图形。小组交流你画了个什么图形,然后出示一幅图画(由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组成)。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同学发现这些图形还可以拼出很多漂亮的图案。你们会拼这些图案吗?学生拼图案,展示作品。有的拼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的拼出了汽车,有的拉出了小鸟,有的拼出了小房子等,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创造使用教材,引发学习数学的意识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通过我们数学教研小组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了创编使用教材,让新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较好的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妈妈去外地出差了,小红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正好过了两个月,妈妈回家了。猜猜,小红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不是唯一而是多样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统计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等均发生在身边,老师们抓住了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点,创编教材,都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平台,引领学生主动的探究新知的全过程,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联系生活实际,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会为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铺垫,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会养成观察、思考、分析的好习惯,会从数学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体会浅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联系生活资源,引起学生学习的数学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资源派发学生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为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例如,教学《认识时间》,由于学生对时间的认识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我采取的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进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认识钟面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手中的学具钟面,互相说一说:你看到钟面上有些什么?小组交流观察到了什么?最后全班集体交流。这样的教学不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而且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钟面,同时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在认识几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时我提出:同学们都知道:时针是用来记时的,分针是用来记分的。你知道时针走多少是1时?分针走多少是1分吗?小组学习讨论再汇报,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明白时针走一个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在认识1时=60分教学时也是通过观察的方法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学习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课件显示。)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一个大格。这说明1时和60分是什么关系?(相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习了认识时间,不但加深了学生的认识,突破了重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习探究的热情
众所周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伊始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感知主动走进学习之中是教学的关键所在。一节成功的教学课更是要得益于如何创设情境,在《植树问题》这节课上我采用的看操作说成语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出示一段绳子,然后从中剪开,让学生说词语。有的学生说一刀两段,有的说一分为二;其次是再剪第二剪,学生接着说出二刀三段;再剪第三剪,学生会说出三刀四段……最后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第十、十一剪之后会是多少段呢?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有意注意都集中到了学习之中,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
三、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皮亚杰说:“智慧的鲜花是開在手指上的”。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根据教材的知识点与生活的相关联系,我们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实践材料,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问题和寻求结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课前同学们已经准备了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棱锥等立体图,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请在白纸上。学生实践操作,用它的一面在纸上画一个图形。小组交流你画了个什么图形,然后出示一幅图画(由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组成)。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同学发现这些图形还可以拼出很多漂亮的图案。你们会拼这些图案吗?学生拼图案,展示作品。有的拼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的拼出了汽车,有的拉出了小鸟,有的拼出了小房子等,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创造使用教材,引发学习数学的意识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通过我们数学教研小组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了创编使用教材,让新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较好的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妈妈去外地出差了,小红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正好过了两个月,妈妈回家了。猜猜,小红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不是唯一而是多样的。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统计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等均发生在身边,老师们抓住了新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点,创编教材,都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平台,引领学生主动的探究新知的全过程,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联系生活实际,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会为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铺垫,学生在喜欢的基础上会养成观察、思考、分析的好习惯,会从数学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