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旅程,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其分析能力,也就是要让学生善于学习和运用知识,善于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成为富有创造性的国之栋梁,是当下教学体系应纳入研讨的课题之一。据此,本文将根据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有效帮助。
关键词:分析能力;逻辑分析思维;形象思维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是他们思维发展、进而灵活掌握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他们日后学习、深造以及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循序渐進地培养其分析能力,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汲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判断并切实运用所学知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人类的思维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逻辑分析思维,一种是形象思维;这两种类型的思维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身上哪一种类型占优势。并行不悖不代表等量齐观,尊重和发展每个学生共性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进行培养和引导。细化至教学过程之中,即教他们学会分析、思考、发展思维。这就意味着一方面要发展每个学生的逻辑分析思维和形象思维,不可有片面性;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把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引导到最符合其天资的轨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在思想上能把握住习题条件中所讲的一切,而另一些学生的思维逻辑则完全不同,他们更倾向于集中于单一问题上,那就很难考虑到其它问题的影响,也就导致了他思考问题时,常常会顾此失彼,教师往往把这种思维特点看作智力发展的反常现象,这是不对的,智力活动迟缓,不论是具有逻辑分析思维的学生,还是形象思维表现得明显的学生,都是常有的事。然而有些教师往往不加分析,草率地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做出偏颇的判断,对思维过程相对迟缓的学生所产生误解,是件令人痛心的事情。如果教师想教这些“头脑迟钝”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把他们带到思维的源头去,让他们观察一系列现象,从而了解其因果关系。思维过程迟缓的学生有所思地认识这一系列现象,努力记住一些事实和事物的种种关系,这就是在经历着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思维锻炼[1]。
例如: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要会找出应用题中的未知量和已知量,分析各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二次)方程或一次方程组,并解得符合题意的答案。
一个应用题常会有多种解法,可以通过直接选元或间接选元而得到不同的方程,再求解;还可以通过增加选元的个数即通过列方程组再求解。一般地说,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比列一元方程容易,但解方程组比解一元方程不一定容易。因此解应用题时,应根据题目的条件,权衡各种解法的利弊,找出最简解题方法。一题多解,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例: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相遇时乙比甲多走4千米,相遇后,甲再行2小时30分到B地,乙再行1小时36分到A地,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解法二:设A、B两地距离s千米,则(1)从出发到相遇甲走了千米,乙走了千米;(2)甲、乙相遇后继续前进分别到达B、A两地,由此可得甲的速度为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千米/小时。
从解法一可看出本题设了两个未知数x与y,而解方程组时,只要求出x就可得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y值显然不必求,但应看到它的作用。它是方程组中的一元,没有它就无法建立方程组,也就无法从这个方程组中求出x的值,这种情况在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是会经常遇到的。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即“以旧引新”,让他们从新问题与旧知识的矛盾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找出解决问题办法,调动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积极性,这种分析问题是加速思维过程活跃程度的动力,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揭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发展学生分析能力,必须同时发展其它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离开其它的认识能力的发展,思维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基础,也就谈不上分析能力的发展。
例如:全等三角形是三角形中的重点。它是研究线段和角的相等、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全等关系的基础,要能熟练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应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和角相等。
这是几何题证明的逆向分析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把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转化为自已的精神财富和分析能力,就必须通过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是他们分析能力发展的基石,即知识保证分析能力发展的养成,而分析能力的最佳水平又进一步促进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促使知识不断丰富。
在教学中,学生分析能力的发展过程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是学生进行分析活动的基础,他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分析能力,所以,学生掌握知识是使分析能力得到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他们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而又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知识不等于分析能力,应当看到,从知识的掌握到分析能力的发展如同是裂变的过程,在广泛获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的成长。所以我们探讨的分析能力,不仅关乎掌握知识的多少,还与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方法运用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即使学生满腹经纶,也不可能让他们的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只有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正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一系列复杂的思考分析,深刻理解问题所反映的事物的客观规律和辩证关系,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教学过程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把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他们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的工作中,常有这样情况,只重视学生掌握知识,把它当作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忽视发展他们的分析能力,结果,分析能力提不高,也影响了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传授知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分析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使教学过程成为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 张德广.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J]. 外国教育动态, 1981(2):32-36.
关键词:分析能力;逻辑分析思维;形象思维
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是他们思维发展、进而灵活掌握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他们日后学习、深造以及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循序渐進地培养其分析能力,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汲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判断并切实运用所学知识,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人类的思维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逻辑分析思维,一种是形象思维;这两种类型的思维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身上哪一种类型占优势。并行不悖不代表等量齐观,尊重和发展每个学生共性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个体的独特性进行培养和引导。细化至教学过程之中,即教他们学会分析、思考、发展思维。这就意味着一方面要发展每个学生的逻辑分析思维和形象思维,不可有片面性;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把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引导到最符合其天资的轨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在思想上能把握住习题条件中所讲的一切,而另一些学生的思维逻辑则完全不同,他们更倾向于集中于单一问题上,那就很难考虑到其它问题的影响,也就导致了他思考问题时,常常会顾此失彼,教师往往把这种思维特点看作智力发展的反常现象,这是不对的,智力活动迟缓,不论是具有逻辑分析思维的学生,还是形象思维表现得明显的学生,都是常有的事。然而有些教师往往不加分析,草率地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做出偏颇的判断,对思维过程相对迟缓的学生所产生误解,是件令人痛心的事情。如果教师想教这些“头脑迟钝”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把他们带到思维的源头去,让他们观察一系列现象,从而了解其因果关系。思维过程迟缓的学生有所思地认识这一系列现象,努力记住一些事实和事物的种种关系,这就是在经历着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思维锻炼[1]。
例如:列方程(组)解应用题要会找出应用题中的未知量和已知量,分析各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二次)方程或一次方程组,并解得符合题意的答案。
一个应用题常会有多种解法,可以通过直接选元或间接选元而得到不同的方程,再求解;还可以通过增加选元的个数即通过列方程组再求解。一般地说,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比列一元方程容易,但解方程组比解一元方程不一定容易。因此解应用题时,应根据题目的条件,权衡各种解法的利弊,找出最简解题方法。一题多解,这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例: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相遇时乙比甲多走4千米,相遇后,甲再行2小时30分到B地,乙再行1小时36分到A地,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解法二:设A、B两地距离s千米,则(1)从出发到相遇甲走了千米,乙走了千米;(2)甲、乙相遇后继续前进分别到达B、A两地,由此可得甲的速度为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千米/小时。
从解法一可看出本题设了两个未知数x与y,而解方程组时,只要求出x就可得出A、B两地之间的距离,y值显然不必求,但应看到它的作用。它是方程组中的一元,没有它就无法建立方程组,也就无法从这个方程组中求出x的值,这种情况在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是会经常遇到的。
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即“以旧引新”,让他们从新问题与旧知识的矛盾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找出解决问题办法,调动学生探究、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积极性,这种分析问题是加速思维过程活跃程度的动力,对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揭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要发展学生分析能力,必须同时发展其它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离开其它的认识能力的发展,思维就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基础,也就谈不上分析能力的发展。
例如:全等三角形是三角形中的重点。它是研究线段和角的相等、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全等关系的基础,要能熟练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能应用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和角相等。
这是几何题证明的逆向分析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把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转化为自已的精神财富和分析能力,就必须通过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是他们分析能力发展的基石,即知识保证分析能力发展的养成,而分析能力的最佳水平又进一步促进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促使知识不断丰富。
在教学中,学生分析能力的发展过程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是学生进行分析活动的基础,他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接受尚未掌握的知识,解决面临的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分析能力,所以,学生掌握知识是使分析能力得到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使他们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引导他们深刻而又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综上所述,知识不等于分析能力,应当看到,从知识的掌握到分析能力的发展如同是裂变的过程,在广泛获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的成长。所以我们探讨的分析能力,不仅关乎掌握知识的多少,还与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方法运用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即使学生满腹经纶,也不可能让他们的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只有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正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一系列复杂的思考分析,深刻理解问题所反映的事物的客观规律和辩证关系,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才能真正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教学过程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把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使他们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在实际的工作中,常有这样情况,只重视学生掌握知识,把它当作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忽视发展他们的分析能力,结果,分析能力提不高,也影响了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传授知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分析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使教学过程成为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 张德广.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J]. 外国教育动态, 1981(2):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