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夫”还魂记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9506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我听的第二场慕尼黑爱乐音乐会。三年前他们在上海上演了全套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还记得那天超强台风袭击日本,结果“姐夫”(杰吉耶夫)没能随乐团飞来,由拉脱维亚指挥家安德里斯·波嘉代替。
  2017年11月18日,江苏大剧院邀请到了慕尼黑爱乐(MPO)与杰吉耶夫。此次上演的四首曲目无疑是向MPO最辉煌时代的指挥切利比达克致敬:贝多芬的《莱奥诺拉序曲第三号》、冯·韦伯的《奥伯龙序曲》、瓦格纳的《唐豪瑟序曲》、布鲁克纳的《第三交响曲》,它们全都收录在切利比达克与MPO录制的EMI唱片里。


江苏大剧院内景

  第一首贝多芬《莱奥诺拉序曲第三号》,一声沉闷而有力的定音鼓拉开了音乐的序幕。整个乐团厚重、有力量,这个力从乐队中部偏右升起,随后单簧管开始深情地歌唱。单簧管手贝克尔(Ulrich Becker)是今晚的主角,无论是演奏贝多芬、韦伯、瓦格纳,还是演奏布鲁克纳的《第三交响曲》,单簧管都是点睛之笔,是乐队的灵魂。贝多芬把时间交给单簧管、长笛,考验着演奏家们的耐心和实力。整首序曲演奏了十四分钟,切利版是十六分钟,越长越美妙,但对于乐手来说,时间越长越难把握。第二首韦伯的《奥伯龙序曲》带有强烈的圆舞曲风格,强烈而灿烂的定音鼓如四射的火花,推动着音乐的进行。瓦格纳《唐豪瑟序曲》与今晚的重头戏、布鲁克纳的《第三交响曲》呼应,因为那是献给瓦格纳的。首席小提琴劳伦兹(Lorenz Nasturica-Herschcowici)的琴音透亮。在一番迷人的弦乐过后,圆号带领他们齐奏,那是典型的瓦格纳风格。
  “姐夫”用了五十六分钟演完了布鲁克纳的《第三交响曲》(切利版是六十四分钟)。如果说这部作品今晚的南京首演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只能怪作曲家自己。布鲁克纳写到第四部交响曲才被维也纳认可,之前他写过三部交响曲都不太成功。有一天,他带着手稿来找瓦格纳,瓦格纳看了之后说,“就这里!”他说的“这里”是否就是第一乐章的开始?这是肯定的。任何人,只要听到乐队开始的那几个颤音,就有一种莫名的悲从中来的感觉,然后你将会体会到,这是独一无二的布鲁克纳。
  慕尼黑爱乐乐团从一开始就抓住你的心,正像他們在《莱奥诺拉序曲第三号》开始时表现的那样,几个颤音带来的悲凉一直持续到最后。法国号来了,虽然布鲁克纳《第三交响曲》中的法国号远不如在《第四交响曲》中那么强烈,它的灵魂性显露出来。布鲁克纳的音是下行的,而且下行得很厉害,下盘很重,一座大教堂冉冉升起。长笛呼出深情,在第一乐章结尾的时候,我们再一次听到开始时的颤音,再次感受到布鲁克纳身上的悲凉。小号吹奏起来,这是瓦格纳喜欢的强有力的主题。最后,还是长笛在唤醒,其实他不用唤醒,他是让我们感受悲凉。


慕尼黑爱乐音乐会现场

  第二乐章,只用了十四分钟,弱音收尾收得漂亮。第三乐章,带有圆舞曲风格,中提琴组很精彩,七分钟。第四乐章,在法国号的带领下,整个乐队奏出圣咏,小号、长号吹响,全乐队再次合奏,布鲁克纳最后步步稳固,盘旋上升,让人想起贝多芬。难怪乐评家汉斯利克讽刺它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瓦格纳《女武神》的杂糅,但是要到《第四“浪漫”交响曲》,布鲁克纳自己的风格才完全凸显出来:一座往上筑的大教堂,铜管乐为轴,弦乐、木管来砌造,终于抵达声音的最高点,一个与上帝同住的地方……
其他文献
01远处的白色帐篷便是音乐节举办交响音乐会的场所基顿·克莱默的“剑走偏锋”  拥有俄罗斯血统的耶胡迪·梅纽因出生于美国,成长于英国,逝世于德国,这些都已广为人知了。然而,他曾经安家在瑞士的那一段经历,却似乎一直鲜为人知。02(从左至右)梅纽因,布里顿,皮尔斯、让德龙,摄于1957年  1957年,梅纽因被格施塔德宁静、迷人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举家迁往这个瑞士山区定居下来。同年的8月4日和6日,在梅
期刊
Naxos发行的这张唱片中收录了一系列小提琴小品,由十九至二十世纪之交的钢琴大师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Leopold Godowsky)创作。这听起来是挺跨界的一个组合:钢琴家创作小提琴作品。不过,作为一个多产的作曲家,戈多夫斯基从来没有被人当作一位单纯的钢琴大师。若论他最著名的作品,当属他根据肖邦的二十六首练习曲(Op.25,No.7这首没有被改编)改编的五十三首练习曲。作为钢琴技艺的一座高峰,
期刊
2018年3月30日、31日,四川音乐学院上演了一系列特别的音乐会——“‘马拉松’式原创无伴奏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四部作品《琴思》《琴趣》《琴韵》《琴缘》分为四场音乐会,演出总时长将近十一个小时。为什么会想到创作一套规模如此庞大的小提琴独奏曲,并以“马拉松”音乐会这样新颖的形式呈现呢?作品的创作灵感是否来源于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和常规音乐会相比,“马拉松”式音乐会的意义何在?带着这
期刊
2018年7月20日:勋菲尔德比赛开幕音乐会  两年一度的勋菲尔德国际弦乐比赛如期而至。这是一项重要的国际赛事,一次盛大的音乐聚会。  开幕音乐会上名家汇集,星光闪烁。担任本届比赛小提琴评委主席的让-雅克·康托罗夫(Jean-Jacques Kantorow)率先出场。康托罗夫是俄裔法国小提琴家和指挥家,已有七十三岁高龄,他演奏的圣-桑《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以强大的气场横扫全场。此前他
期刊
尼克萊·里姆斯基-科萨科夫(1844-1908),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五人强力集团”的重要成员。1856年至1862年,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就读于圣彼得堡的数学与航海科学学院,其间沉迷于格林卡充满民族风格的歌剧创作,并结识了巴拉基列夫,在后者的影响下树立了个人的音乐创作观念,继而放弃海军公职,全力投身于作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以绚丽多彩的配器著称,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标题性和“
期刊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音乐史上一位不可多得作曲家,同时也是十九世纪最重要的音乐家之一,被誉为“俄罗斯音乐大师”。纵观这位大师的一生,他历经沧桑,丧母之痛、婚姻不幸、朋友断交无一不影响着他本就敏感的心灵。与其说他笔下优美的旋律与他坎坷的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倒不如说是他的这些人生阅历成就了他在音乐上极高的造诣。他的一生不可复制,他的旋律也无可比拟。  作为举世闻名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的职业
期刊
中国西部交响乐周是由文化部和西部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西部地区交响乐团参演的国家级重要交响乐艺术活动。它集中展示了西部交响乐的优秀成果,提升了西部交响乐的艺术水平,加强了中国西部边境地区的文化建设。西部交响乐周创始于2010年,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经在重庆、宁夏、新疆举办了三届。  第四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周于2017年9月12日至22日在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等地举行,主要内容包括西部
期刊
摇滚史上关于“地下丝绒”有一个著名的笑话:当年几乎没有多少人买他们的第一张唱片,但这些买了唱片的人后来都组建了自己的乐队。其真正的妙语是“每一位朋克、后朋克和先锋流行艺术家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都欠地下丝绒乐队一笔灵感的债,哪怕只是受到了间接的影响。” 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列举出一大堆受其影响的著名人物:大卫·鲍伊(David Bowie)、布莱恩·伊诺(Brian Eno)、帕蒂·史密斯(Patti Sm
期刊
十一月的北京有些凉了下来,也许更显得天空的湛蓝,阳光的爽朗,秋叶的灿烂。就在这样一个完美的季节,11月4日傍晚,北京音乐厅迎来了令人翘首期盼的舒伯特之夜——殷承宗钢琴独奏音乐会。  自从殷承宗先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在莫斯科赢得了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的殊荣后,他早已成为了几代钢琴学子心目中的榜样,他的辉煌琴声也不断回响在好几代爱乐者的耳畔。纵观殷承宗先生的保留曲目,从他的传奇代表作之一《黄河》协
期刊
莫斯科大剧院素来以歌剧及芭蕾演出享誉全球,其歌剧团和芭蕾舞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团体之一,拥有众多顶尖的歌唱家和舞者。如今,莫斯科大剧院已经走过了两百四十二个演出季,无数享誉全球的歌唱家、舞蹈家从这里走出,1877年,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就是在这里首演的。  2001年,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以芭蕾舞剧《天鹅湖》亮相当时开幕不久的上海大剧院,轰动一时。时隔十七年,莫斯科大剧院终于迎来了其歌剧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