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的时间跨度不长也不短,它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的每个十年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都出现了巨大深刻且影响深远的变化,而在这些大的变化里,作为个体的每个人也都在发生着变化。每一个十年中都会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人才,正是他们以鲜明的个性特色谱写了时代的华章,掀起了无数的风云变幻。“艺术十年”以十年为限,推选出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出生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大家们,汇聚成一部以突出时代潮流人物为主的文艺断代史。作为中国文艺史的亲历者、参与者、改革者,他们在这十年里不断尝试突破自我,他们在这十年里不断探索艺术的真谛。“艺术十年”是对他们艺术、人生、精神的一个小结和传扬,既可以让各界人士领略大家之风采魅力,亦是对当代艺术史之大事的记录。
三十年代
出生于三十年代的他们一直处在时代的大变迁中,他们曾经用青春和激情畅游在艺术的天地中,在很长的一个时期的艺术领域中起着引领和标杆的作用,并被记录在了美术史中。虽然现在已至耄耋之年,更多的人都是在家颐养天年,因为公职卸去,子女独立,可以更为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之中,经过悠悠岁月的磨练与积累,他们的学养和阅历,在暗中助他们攀登新的艺术高峰的过程中。正组合为结实而无形的阶梯。
何韵兰:真诚面对自然和艺术
“大自然有她的脾性,我在大自然面前折服了,感觉人其实特别渺小,人类很聪明,但不能太自私。”为此,何韵兰不但积极组织参与和环保有关的艺术公益活动,还不断地在绘画中探索新的形式和方法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悟。
何韵兰被评论家称为“一方面是热衷于公益事业的艺术家,一方面又表现为挚爱艺术的社会活动家”,何韵兰的挚友中有国内外知名的的公益事业志愿者们,她由衷地敬佩这些朋友们对公益工作的全心投入,“跟他们接触后,你怎么还会想着退休后在家做一个太太或者自由艺术家呢?”何韵兰自九十年代开始在社会公益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正是多重身份在她身上纠结和重合,可能才使这70多岁的她看上去依然精力充沛、美丽优雅。这位不寻常的女性远不是用艺术家一个身份可以概括她的了。三毛用文字记录下了她的万水千山走遍,而何韵兰则是用她的人生,用她的画笔描绘她心中的万水千山。
很享受自己作品变成铅印画
何韵兰193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袁花镇。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影响她对艺术的挚爱,从小她就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并且喜欢把自己编出来的故事用画笔画出来。在杭州女中读书的何韵兰很快因其美术天分而崭露头角,除了包揽学校的黑板报工作,她还开始在各种报刊上投稿挣点小稿费补贴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初二,她编了一个《储蓄的故事》,投稿到《连环画报》,当时任主编的刘继卣特别喜欢,登在封底,还给她写了一封鼓励信。当时的何韵兰只是很享受自己作品变成铅印画。
后来中央美院附中第一届招生,她去参加考试,由于没有统招,她必须到北京参加考试,她胆量够大,但却没有路费。《杭州少年报》的一群年轻编辑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伸出了援手,让她在去北京考试前的半个月里能画多少插图就画多少,给她稿酬凑路费。于是何韵兰在半个月后得到了二十多块钱的路费,坐了两三天的火车来到北京考试,并最终圆了美院之梦。
毕业创作她选择了广西三江侗族聚居地,当地人淳朴善良的品性深深打动了她,原来生活可以是直接生鲜活泼,也是在这个时候,她明白了生活是需要真实“体验”的,“斯坦尼希望是成为要饰演的角色,而布莱希特则是要求间离地看待角色。不同的流派对创作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如果创作主体离创作对象有很大的距离,强制性地要求去学习、理解,就会有很多间隔,所以革命美术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个模式。”不过何韵兰也认为,革命热情在当时并不缺乏,她曾经也画过《古巴女民兵》、《山连着山、海连着海》,是因为当时她实实在在地被那些人物形象所感动了,虽是受命之作,但却是用心完成的。
关键是你怎么成为自己
对何韵兰创作生涯产生质的影响是1981年的西北之行,时任中央戏剧学院老师的何韵兰感觉自己像一只放出牢笼的小鸟,分外享受到自由新鲜的空气。她在敦煌呆了一个多月,看遍了每一个洞窟,深深地被敦煌艺术的大美所震撼,原来在学院艺术之外,中国还有这样博大精深的艺术。尽管多年后,何韵兰看过了世界上各类艺术名作,敦煌在她心目中仍是不可撼动的艺术宝库,“敦煌是东西方文化的汇流处,每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都很鲜明,脉络清晰,造型也非学院基本功和文人笔墨程式所能涵盖的,反之规范的宗教内容被工匠们艺术化了,个性化了,变成了生动感人的艺术品。”
何韵兰总是乐于探索各种各样的新表现形式,当时在敦煌莫高窟时临摹壁画创作时,何韵兰用高丽纸的两面分别作画,正面用水粉,反面用水墨,相互渗透的墨色反而取得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当时天津美院国画系的学生都来请教这非工笔非写意的自主临摹法,敦煌的壁画和雕塑具有很强主观创作性和自由写生般的感觉,这对何韵兰以后的创作和人生态度有着很大的启示,她特别喜欢边角的小飞天和底座的各式托举力士,她相信那些艺匠们必然有过真实的情感体验后才会创作出这么自由夸张的线条和灵动活泼的形态。“我们的学院现在训练的都是西方的那一套技术方法,很少有人会去好好观摩一个青州佛像,感受东方艺术的神秘,表现出内在的情韵和外在的含蓄。”艺术可以让创作者的心和情感以最虔诚的方式进入到客观对象,这是何韵兰在敦煌最大的感受。她同时阅读了当时最前沿的艺术理论和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论著,对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性也有一个新的认知。“但是每个人是不可代替的,关键是你怎么成为自己。”其实,八十年代的时候,大部分艺术家都在思考关于个体与社会、与生命意义的终极问题,何韵兰在大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开始明朗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人生方向。
用自然来认定个体价值
何韵兰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情愫,她认为跟大自然的交往比跟人的交往更让她愉悦自在,“在接触大自然的时候,哪怕是劳作的时候我都能从中找到比较单纯的自我。”她自幼习惯了相信自己的体验和眼睛,对他人的观点也不会人云亦云,“我一般不会迷信或膜拜什么,我要亲自感受和体验。”
何韵兰在西北之行中骑马四天上天山,当时正是洪水期,为了过山涧几乎连人带马被水淹没。曾经带学生到长白山写生,一个人跑到大雪封顶的长白山给学生们打前站,差点遭人非礼,在德国森林迷路,在美国地铁险遇劫匪等等。这些遭遇都在何韵兰沉着机智的处理下化险为夷。何韵兰认为这些人生体验尽管存在着很多危机,但是她在她看来也是难得的财富,“这些体验中有极端的困难,也有着特别的美好。你可以从中明白你珍惜什么,否定什么,认同什么,你了解了丑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美。我经历这么多,感觉到世界特别精彩,和大自然的莫测变换一样,而美是在我们心里的。”
“现在的年轻人像北漂一族的艰苦生活不会有坏处的,人生总要经历这么一段嘛。”从小到大的坎坷经历磨练了何韵兰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性格。她经常一人跑遍世界各地,别人会惊讶甚至不解她的行为,但是了解了她的过去就会明白,为什么这个貌似娇弱的女子内心里有着如此强大的爆发力了。
不再拘泥于“器”
“坐飞机的时候不要打瞌睡,不然太可惜了,坐在靠窗的位置,你可以看到外面的白云伸手可触,尤其是高原地点,可以看到各种美丽的自然景观,最美妙的就是你可以想象自己是躺在云彩里,她托着你,如果把她弄不高兴了就会把你扔下去,真是太有意思了。”何韵兰说得神采飞扬,这种孩童般的身心体验在一个成人身上是很难有的,她不但在各种旅程中喜欢大山、大水、大落差的体验,还酷爱了解现代现代科技提供的空间视野。何韵兰认为很多对天象万物的感受都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也无法用具体的形象描绘,这就直接影响了何韵兰现阶段的画风转变。迥异于她以前唯美抒情的风格,她画了一批类似抽象的彩墨画,名为“天语”“水语”“山语”等系列。不直白,却能让人们从中感受到自然的景观变化。乱云里面倾泻出来的绿光,俯瞰江河的浩荡,似火山爆发的岩浆喷薄,似昙花一现的天池……何韵兰不止一次地因在现实中看到这些美景而感动流泪,“大自然有她的脾性,我在大自然面前折服了,感觉人其实特别渺小。人类很聪明,但不能太自私。”为此,何韵兰不但积极组织参与和环保有关的艺术公益活动,还不断地在绘画中探索新的形式和方法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悟。
和人的交往上,何韵兰非常喜欢纪伯伦说的一句话,“你不比巨人伟大,也不比侏儒渺小。”但是在和自然的交往上,她觉得自己则是属于弱智和茫然的状态。自然的神秘莫测让何韵兰着迷而敬畏,她一直思考着作为一个艺术家怎么去表达自己在自然中的微妙感受的问题。后来她意识到,无论是哪种风格或流派,直接表现自己的生命体验的艺术作品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她的画不是心灵图像,也不是理性的抽象表现,她一直找到没有找到最理想的表达方式。何韵兰曾经一度因为无法言喻自己的感受而难以下笔,所以她在2007年开始玩摄影,虽是业余游戏,但是让她轻松地超越责任、功利和规范的制约,像一个孩子一样怀着好奇、探究的心态去重新观察世界。也正是摄影的自由启发了,当她重新拿起画笔时,工具和形式都不再是困惑她的问题,不再拘泥于“器”的何韵兰选择了回归到最原始的率真,直抒胸臆,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我觉得我还有很多潜能可以被发掘,只是我的年龄不允许我大干一场,70几岁再不表达就没时间了。”常常画到两三点的何韵兰已经不是在玩陶冶情操的绘画游戏了,她仍在不停地探索,体验着新的创作激情,享受着创作过程中难以表达的复杂心情,享受无法完全预设和重复的或惊喜或沮丧的结果。这种感觉和她对天象万物和大自然的感受形成默契,也是过去的创作中从未感受到的。“到了这个年龄其它都不重要,对于近期的作品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的真诚”。
三十年代
出生于三十年代的他们一直处在时代的大变迁中,他们曾经用青春和激情畅游在艺术的天地中,在很长的一个时期的艺术领域中起着引领和标杆的作用,并被记录在了美术史中。虽然现在已至耄耋之年,更多的人都是在家颐养天年,因为公职卸去,子女独立,可以更为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之中,经过悠悠岁月的磨练与积累,他们的学养和阅历,在暗中助他们攀登新的艺术高峰的过程中。正组合为结实而无形的阶梯。
何韵兰:真诚面对自然和艺术
“大自然有她的脾性,我在大自然面前折服了,感觉人其实特别渺小,人类很聪明,但不能太自私。”为此,何韵兰不但积极组织参与和环保有关的艺术公益活动,还不断地在绘画中探索新的形式和方法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悟。
何韵兰被评论家称为“一方面是热衷于公益事业的艺术家,一方面又表现为挚爱艺术的社会活动家”,何韵兰的挚友中有国内外知名的的公益事业志愿者们,她由衷地敬佩这些朋友们对公益工作的全心投入,“跟他们接触后,你怎么还会想着退休后在家做一个太太或者自由艺术家呢?”何韵兰自九十年代开始在社会公益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正是多重身份在她身上纠结和重合,可能才使这70多岁的她看上去依然精力充沛、美丽优雅。这位不寻常的女性远不是用艺术家一个身份可以概括她的了。三毛用文字记录下了她的万水千山走遍,而何韵兰则是用她的人生,用她的画笔描绘她心中的万水千山。
很享受自己作品变成铅印画
何韵兰1937年出生于浙江海宁袁花镇。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影响她对艺术的挚爱,从小她就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并且喜欢把自己编出来的故事用画笔画出来。在杭州女中读书的何韵兰很快因其美术天分而崭露头角,除了包揽学校的黑板报工作,她还开始在各种报刊上投稿挣点小稿费补贴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初二,她编了一个《储蓄的故事》,投稿到《连环画报》,当时任主编的刘继卣特别喜欢,登在封底,还给她写了一封鼓励信。当时的何韵兰只是很享受自己作品变成铅印画。
后来中央美院附中第一届招生,她去参加考试,由于没有统招,她必须到北京参加考试,她胆量够大,但却没有路费。《杭州少年报》的一群年轻编辑们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伸出了援手,让她在去北京考试前的半个月里能画多少插图就画多少,给她稿酬凑路费。于是何韵兰在半个月后得到了二十多块钱的路费,坐了两三天的火车来到北京考试,并最终圆了美院之梦。
毕业创作她选择了广西三江侗族聚居地,当地人淳朴善良的品性深深打动了她,原来生活可以是直接生鲜活泼,也是在这个时候,她明白了生活是需要真实“体验”的,“斯坦尼希望是成为要饰演的角色,而布莱希特则是要求间离地看待角色。不同的流派对创作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如果创作主体离创作对象有很大的距离,强制性地要求去学习、理解,就会有很多间隔,所以革命美术出来的东西都是一个模式。”不过何韵兰也认为,革命热情在当时并不缺乏,她曾经也画过《古巴女民兵》、《山连着山、海连着海》,是因为当时她实实在在地被那些人物形象所感动了,虽是受命之作,但却是用心完成的。
关键是你怎么成为自己
对何韵兰创作生涯产生质的影响是1981年的西北之行,时任中央戏剧学院老师的何韵兰感觉自己像一只放出牢笼的小鸟,分外享受到自由新鲜的空气。她在敦煌呆了一个多月,看遍了每一个洞窟,深深地被敦煌艺术的大美所震撼,原来在学院艺术之外,中国还有这样博大精深的艺术。尽管多年后,何韵兰看过了世界上各类艺术名作,敦煌在她心目中仍是不可撼动的艺术宝库,“敦煌是东西方文化的汇流处,每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都很鲜明,脉络清晰,造型也非学院基本功和文人笔墨程式所能涵盖的,反之规范的宗教内容被工匠们艺术化了,个性化了,变成了生动感人的艺术品。”
何韵兰总是乐于探索各种各样的新表现形式,当时在敦煌莫高窟时临摹壁画创作时,何韵兰用高丽纸的两面分别作画,正面用水粉,反面用水墨,相互渗透的墨色反而取得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当时天津美院国画系的学生都来请教这非工笔非写意的自主临摹法,敦煌的壁画和雕塑具有很强主观创作性和自由写生般的感觉,这对何韵兰以后的创作和人生态度有着很大的启示,她特别喜欢边角的小飞天和底座的各式托举力士,她相信那些艺匠们必然有过真实的情感体验后才会创作出这么自由夸张的线条和灵动活泼的形态。“我们的学院现在训练的都是西方的那一套技术方法,很少有人会去好好观摩一个青州佛像,感受东方艺术的神秘,表现出内在的情韵和外在的含蓄。”艺术可以让创作者的心和情感以最虔诚的方式进入到客观对象,这是何韵兰在敦煌最大的感受。她同时阅读了当时最前沿的艺术理论和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论著,对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现代性也有一个新的认知。“但是每个人是不可代替的,关键是你怎么成为自己。”其实,八十年代的时候,大部分艺术家都在思考关于个体与社会、与生命意义的终极问题,何韵兰在大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开始明朗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人生方向。
用自然来认定个体价值
何韵兰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情愫,她认为跟大自然的交往比跟人的交往更让她愉悦自在,“在接触大自然的时候,哪怕是劳作的时候我都能从中找到比较单纯的自我。”她自幼习惯了相信自己的体验和眼睛,对他人的观点也不会人云亦云,“我一般不会迷信或膜拜什么,我要亲自感受和体验。”
何韵兰在西北之行中骑马四天上天山,当时正是洪水期,为了过山涧几乎连人带马被水淹没。曾经带学生到长白山写生,一个人跑到大雪封顶的长白山给学生们打前站,差点遭人非礼,在德国森林迷路,在美国地铁险遇劫匪等等。这些遭遇都在何韵兰沉着机智的处理下化险为夷。何韵兰认为这些人生体验尽管存在着很多危机,但是她在她看来也是难得的财富,“这些体验中有极端的困难,也有着特别的美好。你可以从中明白你珍惜什么,否定什么,认同什么,你了解了丑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美。我经历这么多,感觉到世界特别精彩,和大自然的莫测变换一样,而美是在我们心里的。”
“现在的年轻人像北漂一族的艰苦生活不会有坏处的,人生总要经历这么一段嘛。”从小到大的坎坷经历磨练了何韵兰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性格。她经常一人跑遍世界各地,别人会惊讶甚至不解她的行为,但是了解了她的过去就会明白,为什么这个貌似娇弱的女子内心里有着如此强大的爆发力了。
不再拘泥于“器”
“坐飞机的时候不要打瞌睡,不然太可惜了,坐在靠窗的位置,你可以看到外面的白云伸手可触,尤其是高原地点,可以看到各种美丽的自然景观,最美妙的就是你可以想象自己是躺在云彩里,她托着你,如果把她弄不高兴了就会把你扔下去,真是太有意思了。”何韵兰说得神采飞扬,这种孩童般的身心体验在一个成人身上是很难有的,她不但在各种旅程中喜欢大山、大水、大落差的体验,还酷爱了解现代现代科技提供的空间视野。何韵兰认为很多对天象万物的感受都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也无法用具体的形象描绘,这就直接影响了何韵兰现阶段的画风转变。迥异于她以前唯美抒情的风格,她画了一批类似抽象的彩墨画,名为“天语”“水语”“山语”等系列。不直白,却能让人们从中感受到自然的景观变化。乱云里面倾泻出来的绿光,俯瞰江河的浩荡,似火山爆发的岩浆喷薄,似昙花一现的天池……何韵兰不止一次地因在现实中看到这些美景而感动流泪,“大自然有她的脾性,我在大自然面前折服了,感觉人其实特别渺小。人类很聪明,但不能太自私。”为此,何韵兰不但积极组织参与和环保有关的艺术公益活动,还不断地在绘画中探索新的形式和方法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悟。
和人的交往上,何韵兰非常喜欢纪伯伦说的一句话,“你不比巨人伟大,也不比侏儒渺小。”但是在和自然的交往上,她觉得自己则是属于弱智和茫然的状态。自然的神秘莫测让何韵兰着迷而敬畏,她一直思考着作为一个艺术家怎么去表达自己在自然中的微妙感受的问题。后来她意识到,无论是哪种风格或流派,直接表现自己的生命体验的艺术作品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她的画不是心灵图像,也不是理性的抽象表现,她一直找到没有找到最理想的表达方式。何韵兰曾经一度因为无法言喻自己的感受而难以下笔,所以她在2007年开始玩摄影,虽是业余游戏,但是让她轻松地超越责任、功利和规范的制约,像一个孩子一样怀着好奇、探究的心态去重新观察世界。也正是摄影的自由启发了,当她重新拿起画笔时,工具和形式都不再是困惑她的问题,不再拘泥于“器”的何韵兰选择了回归到最原始的率真,直抒胸臆,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我觉得我还有很多潜能可以被发掘,只是我的年龄不允许我大干一场,70几岁再不表达就没时间了。”常常画到两三点的何韵兰已经不是在玩陶冶情操的绘画游戏了,她仍在不停地探索,体验着新的创作激情,享受着创作过程中难以表达的复杂心情,享受无法完全预设和重复的或惊喜或沮丧的结果。这种感觉和她对天象万物和大自然的感受形成默契,也是过去的创作中从未感受到的。“到了这个年龄其它都不重要,对于近期的作品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我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