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106-01
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教材知识或问题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并自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行为。他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围绕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来提出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特点:强调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对信息的提取。同时依据发现学习理论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得出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及步骤: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教学实例来阐明发现学习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它符合科学发现的原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对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大有裨益。
(一)发现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
发现学习只有依托学生自己,侧重情境创造,教材为参考,老师为辅助,才能在中学教育中生根、开花和结果,否则只能是流于形式。教师要转化观念,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充足的自我发现机会。优化师生感情,优化教育手段,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发现学习虽现在在中学中应用不多,但不可否认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已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这时教师只要稍微给予一些点拨,学生就能自主建构知识,这些为发现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二)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为发现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余地
新《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对学生化学探索能力的培养,认为化学学习不只是概念、理论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讨、发现学习的过程。这些都为发现学习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具体实例或者具体反应活动进行教学,正是执行发现教学的最好表现。
(三)教师在发现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内容: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表明,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教师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动起来的。
(1)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紧扣教材,挖掘可开展发现学习的内容,要从学生兴趣出发进而提出问题,并要说明该问题在所在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教学经验表明,教师越是能将具体问题和知识的意义阐述清楚,使学生深知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就越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为学生往往会对与其自身生活和学习相关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些事物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便于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采取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水平,在不同的氛围难以程度要有所区别。
(3)教师在激发学生动机时要避免兴趣主义。因为在兴趣主义的支配下,学生往往会由于其自身掌握的知识体系不够全面出现片面理解知识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对学科结构体系的掌握,因此,发现式教学法不等同于纯粹的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学习,而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工作。
2.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思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和判断知识。在判断问题方面,教师不要过早否定学生行为,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不断地让学生发问。
3.注意培养学生构造假设的技能
4.注意培养学生信息重组的能力
学生要根据已有知识、方法、技能对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做到正迁移,要把新知识进行内化,重新构建自身新的知识体系。
5.培养学生将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在发现式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大量材料和事实提出各种假设,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直觉思维能力,大胆提出各种假设。在对假设形成进行审查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分析思维的能力,要通过细致的分析,证实或否定他们提出的假设,从而提出问题的最优化解,使得问题得以解决。
作者简介:
孙燕(1987.07.09-),女,汉族,浙江省宁波市人,任教于浙江省宁波市东海舰队子女学校生化组,中教二级,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
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教材知识或问题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并自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行为。他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围绕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来提出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特点:强调学习过程,强调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对信息的提取。同时依据发现学习理论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得出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及步骤: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教学实例来阐明发现学习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它符合科学发现的原过程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对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大有裨益。
(一)发现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符合新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
发现学习只有依托学生自己,侧重情境创造,教材为参考,老师为辅助,才能在中学教育中生根、开花和结果,否则只能是流于形式。教师要转化观念,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充足的自我发现机会。优化师生感情,优化教育手段,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发现学习虽现在在中学中应用不多,但不可否认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已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也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这时教师只要稍微给予一些点拨,学生就能自主建构知识,这些为发现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二)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为发现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余地
新《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对学生化学探索能力的培养,认为化学学习不只是概念、理论的掌握和熟练过程,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讨、发现学习的过程。这些都为发现学习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具体实例或者具体反应活动进行教学,正是执行发现教学的最好表现。
(三)教师在发现式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内容: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表明,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教师要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动起来的。
(1)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紧扣教材,挖掘可开展发现学习的内容,要从学生兴趣出发进而提出问题,并要说明该问题在所在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教学经验表明,教师越是能将具体问题和知识的意义阐述清楚,使学生深知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就越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为学生往往会对与其自身生活和学习相关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些事物往往会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便于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采取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水平,在不同的氛围难以程度要有所区别。
(3)教师在激发学生动机时要避免兴趣主义。因为在兴趣主义的支配下,学生往往会由于其自身掌握的知识体系不够全面出现片面理解知识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对学科结构体系的掌握,因此,发现式教学法不等同于纯粹的学生根据兴趣自主学习,而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工作。
2.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思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和判断知识。在判断问题方面,教师不要过早否定学生行为,要积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不断地让学生发问。
3.注意培养学生构造假设的技能
4.注意培养学生信息重组的能力
学生要根据已有知识、方法、技能对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做到正迁移,要把新知识进行内化,重新构建自身新的知识体系。
5.培养学生将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在发现式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大量材料和事实提出各种假设,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直觉思维能力,大胆提出各种假设。在对假设形成进行审查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分析思维的能力,要通过细致的分析,证实或否定他们提出的假设,从而提出问题的最优化解,使得问题得以解决。
作者简介:
孙燕(1987.07.09-),女,汉族,浙江省宁波市人,任教于浙江省宁波市东海舰队子女学校生化组,中教二级,大学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