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夕节,年轻艺术家叶圣琴的个展“庄生晓梦”于沪上Art Networking艺术中心同步应景开幕。在这个属于东方人的浪漫时刻,画展挑选了艺术家取材于中国经典戏曲爱情故事的多件作品,搭配相应的戏曲片段,把观者带入绚烂迷离的意境。
缘定古典戏曲
叶圣琴在开幕式后接受《投资者报》的专访,她说,刚接触戏曲,是缘自朋友给的一张东方艺术中心的戏票:“看完表演后心情特激动,人物、剧情、舞美、灯光都配合得妥帖非常,太幽雅了,我顿时有一种画画的冲动与欲望,回家后找了很多素材,了解了一下历史背景,然后开始了我的创作‘旅途’,谁知一发而不可收,系列创作延续至今。”
她说,总有一些优秀的传统戏剧艺术作品能够击中人们的心弦继而引发共鸣。“对我来说就是《牡丹亭》,看了让我挺感慨的,它是一部昆曲,非常浪漫,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可以说它是一部属于我们东方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只是在剧情上更含蓄,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它在思想上更有深度,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幕布徐徐拉开,旖旎的舞台,缠绵的音乐,华丽的辞藻,绝佳的扮相,动人的爱情故事,让艺术家叶圣琴震撼性地领略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她迫切渴望将内心的激动付诸绘画,将戏曲的神韵和油画的质感完美地融合在一幅幅作品中。这些作品像是一个青春女人的遐想,又像白发老人的美好追忆,让人坠入对爱情的梦幻的想象中。
参展的画作中,不仅有源自《牡丹亭》的“游园惊梦I、II”等系列作品,也有以《西厢记》为创作背景的“待月西厢”,还有取材于《白蛇传》、《穆桂英挂帅》、李清照和白居易诗作等古典作品的画作。
叶圣琴解释称,“庄生晓梦”出自李商隐的《锦瑟》,意在表达一种对往事和爱情的追忆,在这里引申为一种梦幻迷离的美好意境。这次展览的主题名为“庄生晓梦”,既是对这种独特风格作品魅力的阐释,亦是对观众的美好祝愿,希望大家不仅能够欣赏美好的艺术作品,也能够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
“我个人觉得中国文化讲究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意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禅’境。中国戏曲讲究‘虚华实境’,在虚幻华丽的外表下表达一种真切实在的‘意境’,这是东方艺术的真髓。而用油画表达是因为我选择了这样的材质,它会使得画面更厚实扎实的表达方式,在色彩上可能更注重与故事情节的喜怒哀乐,随着我对它的了解而给予它新的生命吧,希望它除了有东方的韵味外,让更多的人能了解中国的戏曲,同时希望它也更具有现代感。”
叶圣琴的画作在构图上非常有特色,无论是虚实相间的线条、点染的笔法还是配色都给人似真似幻、超越时空的“梦境感”,这与画展主题“庄生晓梦”甚为呼应。“‘梦境感’确实是我着力体现的效果。因为我自幼就特别爱做梦,可能潜意识的因素吧,再加上我的性格比较敏感、细腻、浪漫。借之于对生命与对爱情的渴望,也是一个女人柔情的绽放吧。”
“很多画家都是我的老师,通过他们的努力成果,让我对艺术更执着;通过他们的作品,我看到全新的自我;通过他们的绘画语言,让我更明确了我的未来与方向。”
绘画是生活的一部分
叶圣琴生于1984年12月,2005年起,她的作品就被刘海粟美术馆、华夏银行等多家艺术机构和商业企业展出及收藏,也举办了多次个展和群展。这位“80后”画家却似乎与同龄人的喧嚣和浮华的生活格格不入,而是潜心于自己的一方精神净土中。
“我觉得绘画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餐后,看看杂志,喝喝茶,然后做画画的准备工作,这个过程是在使自己静下心来,能更好地进入状态。然后我开始在画布上挥撒着自己的情感,觉得特别的自由和轻松。有时候听听音乐,还喜欢自己动手来做叶氏甜点,这就是生活,真实而简单。”
回忆专业历程时她说:“从小我就喜爱绘画,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会拿着笔和纸在家里静静地画上一整天,觉得很开心,每当作品完成会让我很有成就感。到现在还是这样,热衷于绘画,在绘画时可以使我完全地忘我,全身心地融入,这是一种心灵与画布的交流,也是我感情的托付。最重要的,绘画的同时也让我学会和感悟到很多东西。绘画的方式和处世为人的方式是一样的,绘画让我更了解自己,更了解身边的人,更了解生活的本质。同时绘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有了情感的投入,得到的也更真实可靠。”
在众多画坛大家中,叶圣琴独崇吴冠中。“端详吴老师的画作,我每每感到画笔间洋溢着生命活力,轻松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存。”
与其说叶圣琴是在画画,不如说她是在编剧。与其说叶圣琴是在编剧,不如说她是在表达自我。一位艺术评论者对她的创作方式这样评价:“叶圣琴就是在用油画的载体与形式来表现传统京剧的人物与故事。她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写进一幅幅作品,融入一场场戏剧情景里去。给观者视觉审美的满足与剧情思考的乐趣。”
在专访的最后,本报记者要求叶圣琴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给那些有志于从事绘画等艺术事业的年轻人提一些建议,她欣然同意。
“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以此界定将来大的方向与规划,并选择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我们应当对未来充满热情与幻想,除此之外在生活中把自己的梦想慢慢准备起来,因为机会永远都会留给属于有准备的人。 不要抱怨,其实这是一种处事态度,也是一种修行。相信自己遇到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是坏,亦喜亦忧,都是有意义的。世界上的事情,环环相扣,谁能断言,一件看似糟糕的事情,不会带来好的副作用呢?”
缘定古典戏曲
叶圣琴在开幕式后接受《投资者报》的专访,她说,刚接触戏曲,是缘自朋友给的一张东方艺术中心的戏票:“看完表演后心情特激动,人物、剧情、舞美、灯光都配合得妥帖非常,太幽雅了,我顿时有一种画画的冲动与欲望,回家后找了很多素材,了解了一下历史背景,然后开始了我的创作‘旅途’,谁知一发而不可收,系列创作延续至今。”
她说,总有一些优秀的传统戏剧艺术作品能够击中人们的心弦继而引发共鸣。“对我来说就是《牡丹亭》,看了让我挺感慨的,它是一部昆曲,非常浪漫,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感人至深。可以说它是一部属于我们东方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只是在剧情上更含蓄,穿越时空的生死之恋,不必借助现代科技,缠绵秾丽。它在思想上更有深度,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幕布徐徐拉开,旖旎的舞台,缠绵的音乐,华丽的辞藻,绝佳的扮相,动人的爱情故事,让艺术家叶圣琴震撼性地领略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她迫切渴望将内心的激动付诸绘画,将戏曲的神韵和油画的质感完美地融合在一幅幅作品中。这些作品像是一个青春女人的遐想,又像白发老人的美好追忆,让人坠入对爱情的梦幻的想象中。
参展的画作中,不仅有源自《牡丹亭》的“游园惊梦I、II”等系列作品,也有以《西厢记》为创作背景的“待月西厢”,还有取材于《白蛇传》、《穆桂英挂帅》、李清照和白居易诗作等古典作品的画作。
叶圣琴解释称,“庄生晓梦”出自李商隐的《锦瑟》,意在表达一种对往事和爱情的追忆,在这里引申为一种梦幻迷离的美好意境。这次展览的主题名为“庄生晓梦”,既是对这种独特风格作品魅力的阐释,亦是对观众的美好祝愿,希望大家不仅能够欣赏美好的艺术作品,也能够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
“我个人觉得中国文化讲究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意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禅’境。中国戏曲讲究‘虚华实境’,在虚幻华丽的外表下表达一种真切实在的‘意境’,这是东方艺术的真髓。而用油画表达是因为我选择了这样的材质,它会使得画面更厚实扎实的表达方式,在色彩上可能更注重与故事情节的喜怒哀乐,随着我对它的了解而给予它新的生命吧,希望它除了有东方的韵味外,让更多的人能了解中国的戏曲,同时希望它也更具有现代感。”
叶圣琴的画作在构图上非常有特色,无论是虚实相间的线条、点染的笔法还是配色都给人似真似幻、超越时空的“梦境感”,这与画展主题“庄生晓梦”甚为呼应。“‘梦境感’确实是我着力体现的效果。因为我自幼就特别爱做梦,可能潜意识的因素吧,再加上我的性格比较敏感、细腻、浪漫。借之于对生命与对爱情的渴望,也是一个女人柔情的绽放吧。”
“很多画家都是我的老师,通过他们的努力成果,让我对艺术更执着;通过他们的作品,我看到全新的自我;通过他们的绘画语言,让我更明确了我的未来与方向。”
绘画是生活的一部分
叶圣琴生于1984年12月,2005年起,她的作品就被刘海粟美术馆、华夏银行等多家艺术机构和商业企业展出及收藏,也举办了多次个展和群展。这位“80后”画家却似乎与同龄人的喧嚣和浮华的生活格格不入,而是潜心于自己的一方精神净土中。
“我觉得绘画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的生活很规律,每天早餐后,看看杂志,喝喝茶,然后做画画的准备工作,这个过程是在使自己静下心来,能更好地进入状态。然后我开始在画布上挥撒着自己的情感,觉得特别的自由和轻松。有时候听听音乐,还喜欢自己动手来做叶氏甜点,这就是生活,真实而简单。”
回忆专业历程时她说:“从小我就喜爱绘画,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会拿着笔和纸在家里静静地画上一整天,觉得很开心,每当作品完成会让我很有成就感。到现在还是这样,热衷于绘画,在绘画时可以使我完全地忘我,全身心地融入,这是一种心灵与画布的交流,也是我感情的托付。最重要的,绘画的同时也让我学会和感悟到很多东西。绘画的方式和处世为人的方式是一样的,绘画让我更了解自己,更了解身边的人,更了解生活的本质。同时绘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有了情感的投入,得到的也更真实可靠。”
在众多画坛大家中,叶圣琴独崇吴冠中。“端详吴老师的画作,我每每感到画笔间洋溢着生命活力,轻松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存。”
与其说叶圣琴是在画画,不如说她是在编剧。与其说叶圣琴是在编剧,不如说她是在表达自我。一位艺术评论者对她的创作方式这样评价:“叶圣琴就是在用油画的载体与形式来表现传统京剧的人物与故事。她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写进一幅幅作品,融入一场场戏剧情景里去。给观者视觉审美的满足与剧情思考的乐趣。”
在专访的最后,本报记者要求叶圣琴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经验,给那些有志于从事绘画等艺术事业的年轻人提一些建议,她欣然同意。
“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热爱什么,以此界定将来大的方向与规划,并选择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我们应当对未来充满热情与幻想,除此之外在生活中把自己的梦想慢慢准备起来,因为机会永远都会留给属于有准备的人。 不要抱怨,其实这是一种处事态度,也是一种修行。相信自己遇到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是坏,亦喜亦忧,都是有意义的。世界上的事情,环环相扣,谁能断言,一件看似糟糕的事情,不会带来好的副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