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舞是一种结合了武术和舞蹈的体育文化活动。对唐代武舞的发展推向了我国古代武舞发展的高峰,是我国武舞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本文对武舞在唐代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唐代 武舞 发展研究
1.武舞的定义
武舞是一种结合了武术与舞蹈的体育文化活动,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表现出形式和内容页有所不同。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就开始运用武舞来进行训练,比如,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战争中的军事训练等。而且武舞在军事训练中的作用也一直被延续到清朝。与此同时,在整个发展阶段中武舞又不断的得到了分化和整合,在文化娱乐和宗教祭祀中都出现了不同的演变形式,特别是在鼎盛的唐朝时期,他的范围发展的更加广阔,分类变得更加精细,娱乐性也更强。直至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在各种舞蹈,戏剧以及许多的大型团体搏击操表演找到他的身影。可以说,武舞从开始形成到发展到现在的成果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变化,它不仅在军事战争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人民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它是几千年来的东方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2.唐代时期各种武舞介绍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唐代以武力开天下,非常重视军事武艺。加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歌舞的传入中原,更是对中原原有歌舞有了很大的促进和发展,特别是由于唐代物质基础雄厚唐代武舞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在唐代的舞蹈大体分为二类:健舞和软舞。所谓健舞实际上就是武舞,至少相当一部分是武舞。清代方以智在<通雅>中说:“剑器乃武舞之典名。健舞,武舞也。“在唐代的各种史书典籍多提到的武舞有剑器舞剑舞、矛舞、破阵乐舞、大面舞、狮舞等多种形式”。
2.1剑器舞
剑器舞在<乐府杂录〉中把它归于健舞一类。在社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中可以看出剑器舞实质上就是一种武舞。剑器舞又分舞剑和舞流星,甚至有时又以手执物品进行分类。
2.2剑舞
到了唐代,剑舞的流行更为广泛,而且水平极高。著名诗人李白、岑参等都有十分雄浑悲壮的诗句描写自己以剑舞抒情的情景。其中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千百年来,更是脍炙人口,我们从这首诗中能窥见剑舞的神彩和气派:“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而且剑舞对其他姊妹艺术也有很大影响,据说书法家张旭看了公孙大娘的剑舞,草书大进,画家吴道子看了裴将军的剑舞,“挥毫益进”。
2.3矛舞
矛舞在这一时期也非常兴盛。据据唐代陆龟蒙的<矛俞>中记载:“手盘风,头背分。电光战扇,刺敲心。留肩绕,合眩旋。卓植赴列夺避中节。冲函扎穴,上指孛慧灭。与君一用来截。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矛舞的风采。
2.4破阵乐舞
破阵月舞是唐代著名的武舞。特别是“秦王破阵乐舞”更为有名。[10]<新唐书记载唐敬宗李谌“降延日,大张音乐,集天下百系殿前”。时有伎女石火胡,幽州人也。偕养女五人十八~九岁。于百尺竿上张五弦五条,令五女各一条之上,着五色衣,执戟执戈而舞。“多么盛大的破阵乐舞几乎融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唐朝武舞的繁荣昌盛由此可见一斑。大面舞也就是假面舞。<旧唐书’音乐志〉多有记载。并称之为“兰陵王入阵曲”仿效兰陵王的击刺动作,自然是武舞了。
3.武舞的运用
武舞的运用脱离不了与社会实际的结合,在不同的层次和领域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受到社会关注和重视的唐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在宗教中的运用
武舞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宗教的发展,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一个时期,宗教的发展也非常发达。封建社会当中人们的思想封闭落后,有神论一直深深的刻印在了人们的思想中。在唐代大型的祭祀或宗教活动中经常以作为与神灵进行交流沟通的方式出现,比如一些新皇登基,大型祭祖活动中,经常性的出现,不但被统治者所认可,因为其祭祀重要性和观赏性受到广大人民所重视。
3.2宫廷表演
唐朝时期优雅的舞武,也引起了主流社会的关注。此时的武舞,在传承了隋朝时期及以前的风格基础之上又有了一些技击意味更重的、被创编者有意地区别于传统的武舞的套路形式开始出现,因为其艺术水平较高,欣赏性强,形式华美在宫廷的表演当中受到统治阶级的喜爱,所以在许多的宫廷表演中经常性的会有武舞表演出现。比如这时期创造出的具有影响深远的宫廷燕(宴)乐,如《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等,在各种类型的宫廷表演中频繁出现。如千秋节(唐明皇生日)也在宫中演出。公孙舞剑,技艺首屈一指,宫内外善舞者无人能及。故有“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之说(注:见《大唐西域记》卷五)。也说明了武舞在当时的高层统治阶级中受到了很大的重视。
3.3军事当中的运用
唐代时期发生过许多战争,内部的唐初的统一征战、安史之乱、王黄起义等;又有对外的唐与突厥、唐与吐谷浑、唐与吐蕃等在战争。可以说唐代的强大在许多方面也体现在了军事方面上。此时的武舞表演,已成相当规模,且表演风格已与实战演习式的技击演练有了较大的区别。他们虽然也要执真刀互相格斗击刺,但是,此时的对刺,训练者掌握住分寸都是有惊无险。所以武舞的唐代的军事训练中有了明显的体现。
3.4武舞在民间戏曲中的发展
在唐代武舞的广泛发展当中,不仅体现在社会的高层,更主要的体现在民间。唐代经济、文化发展作为封建社会的巅峰时刻体现在全社会当中。而武舞在民间戏曲艺术中也受到了社会人们的欢迎。继承前代的风格,加之技击技能的结合,武舞的观赏性更佳强大,在民间的流行可谓之家喻户晓,各类的民间戏曲组织不断形成,在民间举办各种表演,功夫场面中与戏曲表演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中国戏曲中的武戏。武戏的形成也是戏曲中的一大进步。也说明了武舞在民间戏曲中得到了充足的发展。
4.结语
唐代是武舞发展的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继承了前人的发展基础之时,又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属于时代特征的武舞,武舞的分类有了明显的体现。以技击目的理念已经十分明确,不仅在宫廷、宗教表演中出现,还步入了军事训练的舞台中,而且在民间戏曲中以武戏的形态出现,可以说唐代的武舞发展是多姿多彩的。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
[2]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武术文化知识手册[M]北京
[3]秦炜棋.浅析花山岩画中的壮族武舞.搏击武术科学
关键词:唐代 武舞 发展研究
1.武舞的定义
武舞是一种结合了武术与舞蹈的体育文化活动,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表现出形式和内容页有所不同。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就开始运用武舞来进行训练,比如,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战争中的军事训练等。而且武舞在军事训练中的作用也一直被延续到清朝。与此同时,在整个发展阶段中武舞又不断的得到了分化和整合,在文化娱乐和宗教祭祀中都出现了不同的演变形式,特别是在鼎盛的唐朝时期,他的范围发展的更加广阔,分类变得更加精细,娱乐性也更强。直至现在,我们仍然可以在各种舞蹈,戏剧以及许多的大型团体搏击操表演找到他的身影。可以说,武舞从开始形成到发展到现在的成果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变化,它不仅在军事战争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人民的生活中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它是几千年来的东方体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2.唐代时期各种武舞介绍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唐代以武力开天下,非常重视军事武艺。加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歌舞的传入中原,更是对中原原有歌舞有了很大的促进和发展,特别是由于唐代物质基础雄厚唐代武舞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在唐代的舞蹈大体分为二类:健舞和软舞。所谓健舞实际上就是武舞,至少相当一部分是武舞。清代方以智在<通雅>中说:“剑器乃武舞之典名。健舞,武舞也。“在唐代的各种史书典籍多提到的武舞有剑器舞剑舞、矛舞、破阵乐舞、大面舞、狮舞等多种形式”。
2.1剑器舞
剑器舞在<乐府杂录〉中把它归于健舞一类。在社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中可以看出剑器舞实质上就是一种武舞。剑器舞又分舞剑和舞流星,甚至有时又以手执物品进行分类。
2.2剑舞
到了唐代,剑舞的流行更为广泛,而且水平极高。著名诗人李白、岑参等都有十分雄浑悲壮的诗句描写自己以剑舞抒情的情景。其中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诗,千百年来,更是脍炙人口,我们从这首诗中能窥见剑舞的神彩和气派:“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而且剑舞对其他姊妹艺术也有很大影响,据说书法家张旭看了公孙大娘的剑舞,草书大进,画家吴道子看了裴将军的剑舞,“挥毫益进”。
2.3矛舞
矛舞在这一时期也非常兴盛。据据唐代陆龟蒙的<矛俞>中记载:“手盘风,头背分。电光战扇,刺敲心。留肩绕,合眩旋。卓植赴列夺避中节。冲函扎穴,上指孛慧灭。与君一用来截。在这篇文章中给我们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矛舞的风采。
2.4破阵乐舞
破阵月舞是唐代著名的武舞。特别是“秦王破阵乐舞”更为有名。[10]<新唐书记载唐敬宗李谌“降延日,大张音乐,集天下百系殿前”。时有伎女石火胡,幽州人也。偕养女五人十八~九岁。于百尺竿上张五弦五条,令五女各一条之上,着五色衣,执戟执戈而舞。“多么盛大的破阵乐舞几乎融武术、舞蹈、杂技于一体”。唐朝武舞的繁荣昌盛由此可见一斑。大面舞也就是假面舞。<旧唐书’音乐志〉多有记载。并称之为“兰陵王入阵曲”仿效兰陵王的击刺动作,自然是武舞了。
3.武舞的运用
武舞的运用脱离不了与社会实际的结合,在不同的层次和领域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受到社会关注和重视的唐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在宗教中的运用
武舞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宗教的发展,唐代作为我国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一个时期,宗教的发展也非常发达。封建社会当中人们的思想封闭落后,有神论一直深深的刻印在了人们的思想中。在唐代大型的祭祀或宗教活动中经常以作为与神灵进行交流沟通的方式出现,比如一些新皇登基,大型祭祖活动中,经常性的出现,不但被统治者所认可,因为其祭祀重要性和观赏性受到广大人民所重视。
3.2宫廷表演
唐朝时期优雅的舞武,也引起了主流社会的关注。此时的武舞,在传承了隋朝时期及以前的风格基础之上又有了一些技击意味更重的、被创编者有意地区别于传统的武舞的套路形式开始出现,因为其艺术水平较高,欣赏性强,形式华美在宫廷的表演当中受到统治阶级的喜爱,所以在许多的宫廷表演中经常性的会有武舞表演出现。比如这时期创造出的具有影响深远的宫廷燕(宴)乐,如《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等,在各种类型的宫廷表演中频繁出现。如千秋节(唐明皇生日)也在宫中演出。公孙舞剑,技艺首屈一指,宫内外善舞者无人能及。故有“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之说(注:见《大唐西域记》卷五)。也说明了武舞在当时的高层统治阶级中受到了很大的重视。
3.3军事当中的运用
唐代时期发生过许多战争,内部的唐初的统一征战、安史之乱、王黄起义等;又有对外的唐与突厥、唐与吐谷浑、唐与吐蕃等在战争。可以说唐代的强大在许多方面也体现在了军事方面上。此时的武舞表演,已成相当规模,且表演风格已与实战演习式的技击演练有了较大的区别。他们虽然也要执真刀互相格斗击刺,但是,此时的对刺,训练者掌握住分寸都是有惊无险。所以武舞的唐代的军事训练中有了明显的体现。
3.4武舞在民间戏曲中的发展
在唐代武舞的广泛发展当中,不仅体现在社会的高层,更主要的体现在民间。唐代经济、文化发展作为封建社会的巅峰时刻体现在全社会当中。而武舞在民间戏曲艺术中也受到了社会人们的欢迎。继承前代的风格,加之技击技能的结合,武舞的观赏性更佳强大,在民间的流行可谓之家喻户晓,各类的民间戏曲组织不断形成,在民间举办各种表演,功夫场面中与戏曲表演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中国戏曲中的武戏。武戏的形成也是戏曲中的一大进步。也说明了武舞在民间戏曲中得到了充足的发展。
4.结语
唐代是武舞发展的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继承了前人的发展基础之时,又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属于时代特征的武舞,武舞的分类有了明显的体现。以技击目的理念已经十分明确,不仅在宫廷、宗教表演中出现,还步入了军事训练的舞台中,而且在民间戏曲中以武戏的形态出现,可以说唐代的武舞发展是多姿多彩的。
参考文献:
[1]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
[2]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武术文化知识手册[M]北京
[3]秦炜棋.浅析花山岩画中的壮族武舞.搏击武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