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中,京城长安的米价飙升到每斗一千文,是战前的50倍。百姓无米下锅,“官厨无兼时之积,禁军乏食”,甚至连皇宫也到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地步,急得代宗皇帝坐立不安,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漕运上,希望能从江南调粮来解燃眉之急。
负责漕运的是刘晏。谁都知道这不是一件好差事,因为长达八年的战乱使运河长年失修,河道淤积,无法行船,而漕运里程长达三千里。大家都皱眉,刘晏却似乎胸有成竹。他沿途考察一番后,就开始了历史性的工程。
为了解决运力问题,刘晏拨付资金在扬子(今江苏仪征)开设十个船厂,加班加点造船。然而时间不长,就有小报告打到中央,说刘晏“崽卖爷田心不疼”,国家财政这么紧张,他却大手大脚,不计成本,每造一艘船,光开出的工钱就达一千贯,而按照当时的工资水平,一半的花销都用不了。
宰相元载批示刘晏做出解释,并要求他厉行节约,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刘晏干脆利落地拒绝了顶头上司的要求,答复说:“办大事不能计较小的花费,凡事必须考虑长远利益。跟工匠们斤斤计较工钱,岂能长久行事?”
随着漕运改革的进行,质疑之声从未停止。刘晏将过去的直运法改为分段运输。有人觉得这样转来转去,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浪费了时间,哪能像一条船从头跑到尾那样又快又省呢?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原来负责漕运的劳工都是强制征来的,无偿为国家服务,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刘晏偏偏要改成雇工,从船工、装卸工到纤夫,漕运的各个环节,使用了大量劳力,他为每个人都支付了工资。
难道刘晏不知道他在为皇帝打工吗?怎么就不懂得精打细算,为东家省点儿钱呢?
照说,刘晏的脑子不应该有问题,他从小就是以神童著称的。《三字经》里这样记述他的先进事迹:“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少,身已壮。”刘晏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七岁时就被称为神童。公元725年,唐玄宗前往泰山封禅,路经兖州,年仅八岁的刘晏献了一篇《东封书》。玄宗一读之下十分高兴,封他为“太子正字”。这是一个正科级的职位,负责校对图书。过了两年,玄宗在勤政楼看到已经十岁的刘晏,对他还有印象,就跟他开玩笑说:“你是正字官,正了几个字啊?”刘晏从容不迫地回答:“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这句话一语双关,不仅说出了“朋”字的字形特点,还指出了朋党勾结的时弊。刘晏小小年纪,既有学问,又懂政治,越发让玄宗刮目相看。玄宗当即赏赐给他一块象牙笏和一件黄纹袍,他也因此名噪京师。
盡管一些人对刘晏主持的漕运改革质疑不断,但对粮食的渴求让质疑者们都闭紧了嘴巴。不久,首批从江南运来的粮食顺利抵达长安。代宗皇帝兴奋地派出鼓乐队前去迎接,称赞刘晏说:“你真是朕的萧何啊!”
回到京城,刘晏当面为皇帝和宰相算了一笔账。过去,一条船从头运到尾,历经风险,到达目的地时,粮食还剩八成就算不错了。改为分段运输和雇工制后,不仅保证了船舶的安全,还调动了雇工的积极性,到达目的地时,粮食的损失极少。刘晏所言非虚,经他疏通之后,漕运一年可送40万石粮食到长安,最多时甚至达到110万石。粮荒解决了,粮价日趋稳定,长安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刘晏的过人之处,在一百多年后得到更加鲜明的印证。到了唐懿宗咸通年间,在扬子主持造船业务的官员开始严格核算成本,按实际费用给付工钱。结果,造船成本是下来了,可工匠们没了动力,造出来的船脆薄易碎,难当运粮大任,曾经兴旺的漕运随之衰落了。
刘晏的聪明,在于他对人性洞察入微。他懂得做事一定要让人有利可图,让人赢,才能赢得久。
(陈玉昆荐自《天津日报》图/张爱学)
负责漕运的是刘晏。谁都知道这不是一件好差事,因为长达八年的战乱使运河长年失修,河道淤积,无法行船,而漕运里程长达三千里。大家都皱眉,刘晏却似乎胸有成竹。他沿途考察一番后,就开始了历史性的工程。
为了解决运力问题,刘晏拨付资金在扬子(今江苏仪征)开设十个船厂,加班加点造船。然而时间不长,就有小报告打到中央,说刘晏“崽卖爷田心不疼”,国家财政这么紧张,他却大手大脚,不计成本,每造一艘船,光开出的工钱就达一千贯,而按照当时的工资水平,一半的花销都用不了。
宰相元载批示刘晏做出解释,并要求他厉行节约,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刘晏干脆利落地拒绝了顶头上司的要求,答复说:“办大事不能计较小的花费,凡事必须考虑长远利益。跟工匠们斤斤计较工钱,岂能长久行事?”
随着漕运改革的进行,质疑之声从未停止。刘晏将过去的直运法改为分段运输。有人觉得这样转来转去,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还浪费了时间,哪能像一条船从头跑到尾那样又快又省呢?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原来负责漕运的劳工都是强制征来的,无偿为国家服务,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刘晏偏偏要改成雇工,从船工、装卸工到纤夫,漕运的各个环节,使用了大量劳力,他为每个人都支付了工资。
难道刘晏不知道他在为皇帝打工吗?怎么就不懂得精打细算,为东家省点儿钱呢?
照说,刘晏的脑子不应该有问题,他从小就是以神童著称的。《三字经》里这样记述他的先进事迹:“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少,身已壮。”刘晏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七岁时就被称为神童。公元725年,唐玄宗前往泰山封禅,路经兖州,年仅八岁的刘晏献了一篇《东封书》。玄宗一读之下十分高兴,封他为“太子正字”。这是一个正科级的职位,负责校对图书。过了两年,玄宗在勤政楼看到已经十岁的刘晏,对他还有印象,就跟他开玩笑说:“你是正字官,正了几个字啊?”刘晏从容不迫地回答:“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这句话一语双关,不仅说出了“朋”字的字形特点,还指出了朋党勾结的时弊。刘晏小小年纪,既有学问,又懂政治,越发让玄宗刮目相看。玄宗当即赏赐给他一块象牙笏和一件黄纹袍,他也因此名噪京师。
盡管一些人对刘晏主持的漕运改革质疑不断,但对粮食的渴求让质疑者们都闭紧了嘴巴。不久,首批从江南运来的粮食顺利抵达长安。代宗皇帝兴奋地派出鼓乐队前去迎接,称赞刘晏说:“你真是朕的萧何啊!”
回到京城,刘晏当面为皇帝和宰相算了一笔账。过去,一条船从头运到尾,历经风险,到达目的地时,粮食还剩八成就算不错了。改为分段运输和雇工制后,不仅保证了船舶的安全,还调动了雇工的积极性,到达目的地时,粮食的损失极少。刘晏所言非虚,经他疏通之后,漕运一年可送40万石粮食到长安,最多时甚至达到110万石。粮荒解决了,粮价日趋稳定,长安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刘晏的过人之处,在一百多年后得到更加鲜明的印证。到了唐懿宗咸通年间,在扬子主持造船业务的官员开始严格核算成本,按实际费用给付工钱。结果,造船成本是下来了,可工匠们没了动力,造出来的船脆薄易碎,难当运粮大任,曾经兴旺的漕运随之衰落了。
刘晏的聪明,在于他对人性洞察入微。他懂得做事一定要让人有利可图,让人赢,才能赢得久。
(陈玉昆荐自《天津日报》图/张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