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诗词的分析,轻视语言的赏读;重视教师的预设,忽视学生的生成;重视名句的背默,忽略情感的培养。这是根据我校高中师生古诗词教与学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得出的目前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造成种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现就共性问题做深入的探究。
一、传统文化断裂,距离感强
二十世纪是中国最动荡、最复杂、最变化、最艰难的百年。内忧外患,列强欺凌,动荡不安,反应在文化上就是我们的历史过于沉重,我们的传统几多束缚,我们的变革势在必行。白话文运动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正式分道扬镳的标志性事件,也是那个时代的必然选择。1875年张之洞的《书目问答》为全国“初学者”所开的书单,从先秦到清代学术,甚至包括新学,总共列了两千两百种书,这传承的是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文化基因。一百年之后,钱穆为1979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开了一个国学书单:《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总共七本!张之洞的两千两百部必读书和钱穆的七本必读书放在一起,我们不得不正视我们传统文化断裂的这个事实了!龚自珍有段很著名的话:“灭人国者,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广义的史,也就是国学,是传统文化——自己民族所传承积累的文史哲学。百年前从“自我改革”出发,奋力走向西方文明的漫长道路上,龚自珍大概从不曾预料到这样一个历史的悖论:“去其史”者最积极的,竟是中国人自己。我们说白话,去古文;写简体,丢繁体;读名著,舍古典;穿西服,远汉服……这百年间丢掉了多少我们自己的东西?就古诗词来说传统文化的断裂就让它失却了现实的土壤,让“学以致用”成为空谈。我们处在一个全新的起点,这个挑战一点不比百年前的小。
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的国人向往的是“西化”,是从西方文明和文化中寻找到解救古老中国的良方,思考如何走向西方。那么今天的我们所犹疑所思考的却是传统文化的断裂让我们西化不成,回归也很艰难,民族如何走向成了极其重要的课题。全球化的力量越大,民族化的欲望就越高;西化越深,回归传统的渴望就越强。这种文化的纠结和痛苦是对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考验,具体到我们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文本和现实的距离本身就很遥远,又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做依托,老师和学生都有教好学好的欲望,可惜力不从心。
古诗词的学习是一种审美感十分强烈的活动,其厚重的文化,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都和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我们也都知道古诗词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美好传承,奈何我们土壤不肥,根基不深,望诗词而兴亡羊之叹!
高中语文,由于其学科性质和职责所在,本身就有传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责任。而古典诗词恰恰是继承传统文化和价值最好的载体,要回归传统文化,就要重视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素质教育下的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培养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流传至今的古诗词内容非常广泛,知识面也很宽广,最重要是情感表达不拘一格:或深刻隽永或生动自然或委婉细腻或张扬狂放,不一而足,盖是精品。学生在反复的咏吟、诵读、感悟中传承的不仅是传统文化价值观,提升的更是情感的丰满和心灵的张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古诗词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回归应该说是相得益彰,一加一大于二的。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却给我们敲了警钟,路漫漫其修远兮,传统文化的断裂不是一天可以修补好的,距离感的缩短也绝非一朝一夕!
二、高考评价单一,被动应试
社会和现实没有给古诗词以生根发芽的土壤,而高考作为选拨性考试,单一的考试方式也限制了古诗词的教与学。高考语文命题的方式非常单一,全部采用笔试,对学生听说读方面的考察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能回避。这样的考查方式并不能客觀有效地全面评价古诗词教与学的水平,更不用说激发教师和学生学习古诗词,回归传统文化的热情。
以河南省所用全国新课标试卷为例,高考语文有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两大题,总计17分。我们先来看名篇名句默写,高考直接规定了篇目和范围,学生按照规定死记硬背会默写即可。这64篇经典篇目在高三学生眼中不再是优美的传统文化的载体,而是赤裸裸的分数,他们完全享受不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更谈不上提升欣赏能力了。广大的师生都陷入了功利化的教与学的模式中了!我们再来看古代诗歌鉴赏阅读题目,诗词都是课外选择的经典名篇,是不是能起到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呢?这些题目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但是在高考的指挥下,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试题,分析答题要点,总结高考常用诗歌鉴赏术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站在理想的云端被高考这个现实撇到天边。实际情况是,高考考什么,我们研究什么;不考什么,我们就忽略不计;侧重考什么,我们就重点学什么。不要说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了,连古诗词本身已经淡出了师生的视野,高考考查知识点才是学习的主宰。诗歌鉴赏的能力有没有培养起来尚在未知数,但诗歌鉴赏的高考常用术语: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学生都强记下来,诗歌整体的审美只能让步于知识点的接受。高考影响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这样充满程序化和僵化的高中语文古诗词学习怎么可能让学生喜欢古典诗词进而回归传统文化呢?
高考评价方式单一,师生被动应试,课堂时间有限,古诗词的学习就出现了种种问题。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培养健康健全的人,还是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其实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矛盾的,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本质上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我们的教育走得太快,把最本质的灵魂丢了。我们的教育表面在改革,骨子里早已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说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不仅仅体现在高中古诗词的教学中。语文那么美,古诗词更是精品,可是现在的课堂老师们有传道授业的享受吗?学生有对美的欣赏和体验吗?高考评价方式单一是一方面,教育界的被动应试没有主动思考,才是问题的根源。我们现在处于和平生活年代,没有战争的困扰,也没有国破家亡的担忧,我们的内心缘何如此焦虑、不安和浮躁?百年前战争年代安放不下一张书桌,那时的教育承担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他们怎么就有闲情逸致教孩子小古文,引孩子春游踏青呢?生命的状态更多的取决于内心的安宁和强大,我们今天的教育不安宁,更不强大,被动应试的我们眼中没有人,没有情,怎么会有诗,会有美呢? 三、教师水平参差,观念受限
教育界的不安宁、不强大体现在每一个一线教师身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和具体的执行者。我们的教育问题在教师的培养和提升上表现的也很突出。古诗词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情感张力,我们的教师有多少是科班出身?有几人能够唐诗宋词出口成篇?又有多少人会主动抵制流俗文化回归传统经典呢?这样说过于苛责,我们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断裂的,我们的社会也是浮躁的,我们的现实充满了种种诱惑和纷扰,我们的教师又有多强大和超脱呢?当为稻梁谋成为教师工作的目的,我们的苛责还有几许意义?而教育的大环境带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也是压力、紧张和烦躁,大多数教师得不到思想的引领、观念的提升、适当的休养生息和再学习也成为奢望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师才是最应该接受教育,关注内心健康,被古典诗词熏陶的阶层。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思想观念受到时代和高考的限制,使得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的模式上: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语言的赏读;重视教师的讲解,忽视学生的个性;重视翻译和背默,忽略情感的培养。教育理念的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模式的一成不变,教学方法的单一无趣,教学能力的停滞不前,这样的高中语文古诗词学习谁会喜欢呢?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我们做教师的要怀着一颗宁静的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诗词的美,变老师讲为学生悟,改变只见高考考点不见诗歌审美的局面。诗词教学是一种审美教学,需要审美主体发挥想象,产生共情移情,多感性领悟少理性思考。这些看似“无用”的美好才是生活最深厚的底色,也是人生最温暖的源头。
教师不能有效通过古诗词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在这個视听娱乐盛行的时代又有着多种选择。一方面是无趣读不懂的古代诗词,一方面是场面宏大冲击力强的影视,处于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定型的孩子他们的选择非常直观和自然。君不见成人世界也是低头一族居多,凭什么要求学生远离诱惑亲近经典呢?君不见教师也以看大片关心潮流文化为喜,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就要承担回归传统文化的责任亲近古诗词呢?让我们的教师改变观念,回归传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吸引学生;让我们的诗词彰显魅力,赢在当下,这应该是教育界和这个时代读书人思考的命题之一吧!
传统文化断裂的现实影响着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古诗词水平,高考单一的评价模式又束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参差不齐的知识能力更制约着古诗词课堂的实际生成和最终走向,这种种因素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导致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存在众多问题。本课题组期待着在语感教学理论的指引下,通过教学实践,探讨一种有效的古诗词教学与语感培养的途径,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进而具体推动语文课程的改革发展。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古诗词语感教学研究》[2015]-JKGHYB-0195”。
一、传统文化断裂,距离感强
二十世纪是中国最动荡、最复杂、最变化、最艰难的百年。内忧外患,列强欺凌,动荡不安,反应在文化上就是我们的历史过于沉重,我们的传统几多束缚,我们的变革势在必行。白话文运动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正式分道扬镳的标志性事件,也是那个时代的必然选择。1875年张之洞的《书目问答》为全国“初学者”所开的书单,从先秦到清代学术,甚至包括新学,总共列了两千两百种书,这传承的是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文化基因。一百年之后,钱穆为1979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开了一个国学书单:《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总共七本!张之洞的两千两百部必读书和钱穆的七本必读书放在一起,我们不得不正视我们传统文化断裂的这个事实了!龚自珍有段很著名的话:“灭人国者,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广义的史,也就是国学,是传统文化——自己民族所传承积累的文史哲学。百年前从“自我改革”出发,奋力走向西方文明的漫长道路上,龚自珍大概从不曾预料到这样一个历史的悖论:“去其史”者最积极的,竟是中国人自己。我们说白话,去古文;写简体,丢繁体;读名著,舍古典;穿西服,远汉服……这百年间丢掉了多少我们自己的东西?就古诗词来说传统文化的断裂就让它失却了现实的土壤,让“学以致用”成为空谈。我们处在一个全新的起点,这个挑战一点不比百年前的小。
如果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的国人向往的是“西化”,是从西方文明和文化中寻找到解救古老中国的良方,思考如何走向西方。那么今天的我们所犹疑所思考的却是传统文化的断裂让我们西化不成,回归也很艰难,民族如何走向成了极其重要的课题。全球化的力量越大,民族化的欲望就越高;西化越深,回归传统的渴望就越强。这种文化的纠结和痛苦是对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考验,具体到我们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文本和现实的距离本身就很遥远,又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做依托,老师和学生都有教好学好的欲望,可惜力不从心。
古诗词的学习是一种审美感十分强烈的活动,其厚重的文化,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都和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我们也都知道古诗词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美好传承,奈何我们土壤不肥,根基不深,望诗词而兴亡羊之叹!
高中语文,由于其学科性质和职责所在,本身就有传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责任。而古典诗词恰恰是继承传统文化和价值最好的载体,要回归传统文化,就要重视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素质教育下的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培养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逐步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流传至今的古诗词内容非常广泛,知识面也很宽广,最重要是情感表达不拘一格:或深刻隽永或生动自然或委婉细腻或张扬狂放,不一而足,盖是精品。学生在反复的咏吟、诵读、感悟中传承的不仅是传统文化价值观,提升的更是情感的丰满和心灵的张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古诗词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回归应该说是相得益彰,一加一大于二的。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却给我们敲了警钟,路漫漫其修远兮,传统文化的断裂不是一天可以修补好的,距离感的缩短也绝非一朝一夕!
二、高考评价单一,被动应试
社会和现实没有给古诗词以生根发芽的土壤,而高考作为选拨性考试,单一的考试方式也限制了古诗词的教与学。高考语文命题的方式非常单一,全部采用笔试,对学生听说读方面的考察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能回避。这样的考查方式并不能客觀有效地全面评价古诗词教与学的水平,更不用说激发教师和学生学习古诗词,回归传统文化的热情。
以河南省所用全国新课标试卷为例,高考语文有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两大题,总计17分。我们先来看名篇名句默写,高考直接规定了篇目和范围,学生按照规定死记硬背会默写即可。这64篇经典篇目在高三学生眼中不再是优美的传统文化的载体,而是赤裸裸的分数,他们完全享受不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更谈不上提升欣赏能力了。广大的师生都陷入了功利化的教与学的模式中了!我们再来看古代诗歌鉴赏阅读题目,诗词都是课外选择的经典名篇,是不是能起到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呢?这些题目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但是在高考的指挥下,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试题,分析答题要点,总结高考常用诗歌鉴赏术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新的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站在理想的云端被高考这个现实撇到天边。实际情况是,高考考什么,我们研究什么;不考什么,我们就忽略不计;侧重考什么,我们就重点学什么。不要说获得新的阅读体验了,连古诗词本身已经淡出了师生的视野,高考考查知识点才是学习的主宰。诗歌鉴赏的能力有没有培养起来尚在未知数,但诗歌鉴赏的高考常用术语:修辞手法、表达技巧等学生都强记下来,诗歌整体的审美只能让步于知识点的接受。高考影响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这样充满程序化和僵化的高中语文古诗词学习怎么可能让学生喜欢古典诗词进而回归传统文化呢?
高考评价方式单一,师生被动应试,课堂时间有限,古诗词的学习就出现了种种问题。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培养健康健全的人,还是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其实这两者并不是对立矛盾的,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本质上也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是我们的教育走得太快,把最本质的灵魂丢了。我们的教育表面在改革,骨子里早已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说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不仅仅体现在高中古诗词的教学中。语文那么美,古诗词更是精品,可是现在的课堂老师们有传道授业的享受吗?学生有对美的欣赏和体验吗?高考评价方式单一是一方面,教育界的被动应试没有主动思考,才是问题的根源。我们现在处于和平生活年代,没有战争的困扰,也没有国破家亡的担忧,我们的内心缘何如此焦虑、不安和浮躁?百年前战争年代安放不下一张书桌,那时的教育承担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他们怎么就有闲情逸致教孩子小古文,引孩子春游踏青呢?生命的状态更多的取决于内心的安宁和强大,我们今天的教育不安宁,更不强大,被动应试的我们眼中没有人,没有情,怎么会有诗,会有美呢? 三、教师水平参差,观念受限
教育界的不安宁、不强大体现在每一个一线教师身上,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和具体的执行者。我们的教育问题在教师的培养和提升上表现的也很突出。古诗词的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情感张力,我们的教师有多少是科班出身?有几人能够唐诗宋词出口成篇?又有多少人会主动抵制流俗文化回归传统经典呢?这样说过于苛责,我们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断裂的,我们的社会也是浮躁的,我们的现实充满了种种诱惑和纷扰,我们的教师又有多强大和超脱呢?当为稻梁谋成为教师工作的目的,我们的苛责还有几许意义?而教育的大环境带给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也是压力、紧张和烦躁,大多数教师得不到思想的引领、观念的提升、适当的休养生息和再学习也成为奢望的情况下,我们的教师才是最应该接受教育,关注内心健康,被古典诗词熏陶的阶层。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思想观念受到时代和高考的限制,使得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依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的模式上: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语言的赏读;重视教师的讲解,忽视学生的个性;重视翻译和背默,忽略情感的培养。教育理念的不能及时更新,教学模式的一成不变,教学方法的单一无趣,教学能力的停滞不前,这样的高中语文古诗词学习谁会喜欢呢?
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我们做教师的要怀着一颗宁静的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诗词的美,变老师讲为学生悟,改变只见高考考点不见诗歌审美的局面。诗词教学是一种审美教学,需要审美主体发挥想象,产生共情移情,多感性领悟少理性思考。这些看似“无用”的美好才是生活最深厚的底色,也是人生最温暖的源头。
教师不能有效通过古诗词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学生在这個视听娱乐盛行的时代又有着多种选择。一方面是无趣读不懂的古代诗词,一方面是场面宏大冲击力强的影视,处于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定型的孩子他们的选择非常直观和自然。君不见成人世界也是低头一族居多,凭什么要求学生远离诱惑亲近经典呢?君不见教师也以看大片关心潮流文化为喜,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就要承担回归传统文化的责任亲近古诗词呢?让我们的教师改变观念,回归传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乐趣,吸引学生;让我们的诗词彰显魅力,赢在当下,这应该是教育界和这个时代读书人思考的命题之一吧!
传统文化断裂的现实影响着教师的思想观念和古诗词水平,高考单一的评价模式又束缚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教师参差不齐的知识能力更制约着古诗词课堂的实际生成和最终走向,这种种因素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导致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存在众多问题。本课题组期待着在语感教学理论的指引下,通过教学实践,探讨一种有效的古诗词教学与语感培养的途径,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进而具体推动语文课程的改革发展。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古诗词语感教学研究》[2015]-JKGHYB-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