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初中
一、前言
數学思维能力是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性活动的基础。传统教学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并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传统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比较呆板,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课堂讨论,在相互讨论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学生在对勾股定理的学习中,教师在对概念的基本讲解之后,可以通过开展拼图活动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进一步展开讨论。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案,用面积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并用多媒体播放如何制作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纸板,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要求学生用四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并说一说自己的拼图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的学生都积极进行拼图体验,想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通过课堂讨论,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教学目的。
2. 通过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探究思维的培养,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拓展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出发,要充分分析和掌握知识间的关联,通过设计灵活、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分析、联想、归类等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都会碰到如何通过已知的条件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大多会执着于对已知条件的进一步求证中,缺少严谨的证明策略。此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满足平行四边形的必要条件出发,针对所缺少的必要条件,首先思考问题所在,然后再通过已知条件与问题的结合,思考平行四边形的求证过程。这样的解题过程既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且在解题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证明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
3. 巧妙设计练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练习题的设计有很大的封闭性,往往条件和答案都是唯一的,这样的问题束缚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灵活的运用和发散,只会一味地套用,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设计开放性的题目。这里开放性的题目指的是答案并不唯一或者条件不完善,这类题目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的思维可以灵活地运用和发散,打破常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所创新,实现创造性的学习。例如可以设计一题多解的题目。
在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公式变形,巧妙地将移项法则用PPT或者多媒体视频进行转换,以转变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懂得即使是同一数学问题,也有多种解决方式,使他们了解可以从多种角度对所需解答的问题进行探索。
三、结语
随着教学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一味强调教师的硬性灌输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而通过有效的方法、手段对学生进行长期优化教学,并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盛保和.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6):96-97.
[2]尹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126.
[3]林树发.浅议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1.
[4]赵梅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5(28):112.
[5]蒋莉萍.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求知导刊,2016(2):83.
[6]杜有林.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华夏教师,2017(2):38.
关键词:数学;思维能力;初中
一、前言
數学思维能力是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性活动的基础。传统教学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因此,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并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传统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方式比较呆板,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调动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课堂讨论,在相互讨论中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学生在对勾股定理的学习中,教师在对概念的基本讲解之后,可以通过开展拼图活动的方式,要求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进一步展开讨论。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案,用面积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并用多媒体播放如何制作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纸板,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要求学生用四块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并说一说自己的拼图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的学生都积极进行拼图体验,想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通过课堂讨论,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实现教学目的。
2. 通过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探究思维的培养,要通过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拓展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我们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出发,要充分分析和掌握知识间的关联,通过设计灵活、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通过观察分析、联想、归类等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都会碰到如何通过已知的条件求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大多会执着于对已知条件的进一步求证中,缺少严谨的证明策略。此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满足平行四边形的必要条件出发,针对所缺少的必要条件,首先思考问题所在,然后再通过已知条件与问题的结合,思考平行四边形的求证过程。这样的解题过程既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且在解题的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证明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
3. 巧妙设计练习,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练习题的设计有很大的封闭性,往往条件和答案都是唯一的,这样的问题束缚了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得不到灵活的运用和发散,只会一味地套用,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设计开放性的题目。这里开放性的题目指的是答案并不唯一或者条件不完善,这类题目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个方面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的思维可以灵活地运用和发散,打破常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所创新,实现创造性的学习。例如可以设计一题多解的题目。
在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公式变形,巧妙地将移项法则用PPT或者多媒体视频进行转换,以转变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懂得即使是同一数学问题,也有多种解决方式,使他们了解可以从多种角度对所需解答的问题进行探索。
三、结语
随着教学的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一味强调教师的硬性灌输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而通过有效的方法、手段对学生进行长期优化教学,并将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盛保和.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6):96-97.
[2]尹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126.
[3]林树发.浅议初中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1.
[4]赵梅玲.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5(28):112.
[5]蒋莉萍.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求知导刊,2016(2):83.
[6]杜有林.探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华夏教师,20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