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社旗县2011年夏玉米生育期间的气象条件对其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析、并着重就气象因素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和增产建议,并期望对今后夏玉米的种植进行有益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夏玉米 气候 建议
玉米是社旗县的主要秋粮作物,今年夏玉米生长期前旱后涝,可谓多灾多难:因干旱晚播,玉米出苗不整齐,小、弱、黄苗较多,缺苗断垄现象严重;中后期遇雷雨大风大面积倒伏;后期出现连阴雨天气,果穗缺粒、秃尖,病虫害普遍发生。灾害性多发的气象条件对夏玉米的丰产影响很大,并造成了一些明显的不利影响,结合我县今年夏玉米生产中的其它环节,摆出问题、分析原因,总结出夏玉米生产科学应对气象灾害的措施和增产建议。
一、2011年玉米生育期的主要气候特点
根据社旗县常年气象要素平均值和2011年6月下旬—9月下旬气候条件相比有以下特点。
1.气象三要素总体的特点是:一低、一少、不均衡
1.1一低:2011年6月下旬—9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3.9℃,与常年25.0℃相比偏低1.1℃。
1.2一少:2011年6下旬-9月下旬日照时数484.0小时,较常年偏少133.3小时。
1.3不均衡:2011年6~9月下旬降水545.5mm,80%的降水集中在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中旬这四旬中。
2.气象三要素在玉米全生育期的分布特点
2.1气温:2011年6月下旬平均气温26.2℃,较常年偏高0.3℃,7月平均气温27.4℃,较常年偏高0.3℃,8月平均气温24.5℃,较常年偏低1.6℃,而到9月份平均气温则下降到18.9℃,较常年偏低2.6℃,呈“高—高—低—低”特点。
2.2雨量:2011年6月下旬217.4mm,7月58.5mm,8月141.2mm,9月128.4mm。同比较常年偏多171.0mm、偏少145.9mm、偏多2.8mm、偏多29.9mm,呈“多—少—多—多”特点。
2.3日照:2011年6月下旬50.4小时,7月202.8小时,8月154.3小时,9月76.5小时,较常年偏少22%、偏多5%、偏少24%、偏少50%,呈“少—多—少—少”特点。
三、气象条件异常对今年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于气候异常波动使玉米出现:晚播、空秆、缺粒、穗小、病重等问题。现就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1.晚播问题
今年6月上中旬仅降水3.5mm,且为无效降水过程,持续干旱使夏玉米晚播达12天左右。一直到6月20~23日出现了218.0mm的强降雨,尤其23日降水180.6mm,雨前播种的玉米因接底墒播得深,雨后土壤板结,烂籽、闷芽,苗后不壮,出苗不齐,植株发黄、死苗,缺苗断垄、大小苗现象严重。
2.秃顶、缺粒、病重等问题
7月上中旬降水25.8mm,较常年雨量偏少110.5mm,光照充足,墒情适宜,对蹲苗、壮苗生长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进入7月下旬以后雨日雨量增多,积温和日照时数减少,2011年8月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少1.6℃,日照偏少49.3小时。尤其是9月正值玉米灌浆成熟期,从5日~20日15天中一直阴雨,气温由上旬的21℃降到中旬的17℃、下旬的18.6℃,9月份平均气温18.9℃,较常年21.5℃低2.6℃;日照2011年9月份上旬16.1小时,而到中旬只6.7小时,下旬才升到53.7小时,9月份日照共76.5小时较常年158.6小时少82.1小时!正是多雨寡照,才使绝大部分玉米结实性差,常年不秃顶的玉米品种秃尖2~4cm,常年稍秃尖的玉米品种秃顶7cm左右,多者达穗长的二分之一!
四、玉米生产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措施和增产建议
1.播深适当
高产田块根据“天情”、“地情”确定播种深度:轻质中等土壤覆土深度5~7cm,质地粘重土壤4~5cm为宜。
2.播种适时
夏玉米生育期100天左右,时间短,麦收后若干旱千万不要等天靠雨!要人为造墒,力争早播。社旗县大冯营乡张学玲等玉米种植大户6月5~6日浇后播种 “滑玉十二、十四”品种,每667m2仍达600kg以上。而大冯营乡部分等雨而至6月26~28日播种的田块虽没倒、活秆成熟,但果穗严重秃顶、缺粒,每667m2仅300kg左右,减产甚重。
3.合理密植
由于品种不同,生长特征存在差异,若偏稀或偏密一般减产8~10%,合理的密度为:紧凑型竖叶玉米品种3500~4000株/亩;半紧凑型品种3200~3500株/亩;披散型稀植大棒品种2800~3000株/亩为宜。今年部分农户种植玉米密度过大,机播后不间苗,造成田间郁闭,个体瘦弱,从而影响到果穗形成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供给,使果穗发育受阻,授粉不良,遇风雨易先期倒伏而减产。
4.选准品种
选对适合本地的良种是抗灾增产的关键。通过今年多灾年份调查,社旗县宜选抗逆力强的品种,如“郑单958”、“先玉335”、“鑫丰6号”、“滑玉十四”、“冠丰118”等。
4.科学施肥
大部分农户粗放管理,播前或拔节后“一炮轰”,有的只施氮肥,很少施磷钾肥,几乎不施微肥。尤其今年玉米生长前期,雨水较多,农民图省事大多趁雨天撒施尿素,肥料利用率低,致使玉米脱肥、营养供应不足而减产。因此要重氨,轻磷钾,补微肥,才能丰产。
6.宽窄行种植
玉米是C4作物,它的光补偿点为1500(烛),在这种光强下,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和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质相等,对籽粒灌浆十分有利。今年玉米倒伏田块除品种外绝大多数过密且是等行距种植,群体封行过早,加剧植株间相互遮荫,叶片早衰,从而使粒少,粒轻而减产。
7.旱要浇,涝要排
玉米植株高大,茎叶茂盛,生长期处于高温季节,据资料记载每生产1公斤籽粒需水600~1000公斤。如果天气干旱,墒差要适时浇水!尤其玉米抽雄前10天和开花后20天是水分最为敏感的临界期,此期水分不足会造成“卡脖旱”,影响雌性器官分化,使抽雄和抽丝脱节,受精不良,形成秃顶和秕籽。所以在此期灌水1~2遍,水利条件差的宁可其他期不浇水,也要保证此期供水。连续阴雨造成田间积水要及早排水,防土中缺氧、根部坏死,诱发根腐、青枯病、倒伏减产。
【关键词】夏玉米 气候 建议
玉米是社旗县的主要秋粮作物,今年夏玉米生长期前旱后涝,可谓多灾多难:因干旱晚播,玉米出苗不整齐,小、弱、黄苗较多,缺苗断垄现象严重;中后期遇雷雨大风大面积倒伏;后期出现连阴雨天气,果穗缺粒、秃尖,病虫害普遍发生。灾害性多发的气象条件对夏玉米的丰产影响很大,并造成了一些明显的不利影响,结合我县今年夏玉米生产中的其它环节,摆出问题、分析原因,总结出夏玉米生产科学应对气象灾害的措施和增产建议。
一、2011年玉米生育期的主要气候特点
根据社旗县常年气象要素平均值和2011年6月下旬—9月下旬气候条件相比有以下特点。
1.气象三要素总体的特点是:一低、一少、不均衡
1.1一低:2011年6月下旬—9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3.9℃,与常年25.0℃相比偏低1.1℃。
1.2一少:2011年6下旬-9月下旬日照时数484.0小时,较常年偏少133.3小时。
1.3不均衡:2011年6~9月下旬降水545.5mm,80%的降水集中在6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中旬这四旬中。
2.气象三要素在玉米全生育期的分布特点
2.1气温:2011年6月下旬平均气温26.2℃,较常年偏高0.3℃,7月平均气温27.4℃,较常年偏高0.3℃,8月平均气温24.5℃,较常年偏低1.6℃,而到9月份平均气温则下降到18.9℃,较常年偏低2.6℃,呈“高—高—低—低”特点。
2.2雨量:2011年6月下旬217.4mm,7月58.5mm,8月141.2mm,9月128.4mm。同比较常年偏多171.0mm、偏少145.9mm、偏多2.8mm、偏多29.9mm,呈“多—少—多—多”特点。
2.3日照:2011年6月下旬50.4小时,7月202.8小时,8月154.3小时,9月76.5小时,较常年偏少22%、偏多5%、偏少24%、偏少50%,呈“少—多—少—少”特点。
三、气象条件异常对今年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于气候异常波动使玉米出现:晚播、空秆、缺粒、穗小、病重等问题。现就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1.晚播问题
今年6月上中旬仅降水3.5mm,且为无效降水过程,持续干旱使夏玉米晚播达12天左右。一直到6月20~23日出现了218.0mm的强降雨,尤其23日降水180.6mm,雨前播种的玉米因接底墒播得深,雨后土壤板结,烂籽、闷芽,苗后不壮,出苗不齐,植株发黄、死苗,缺苗断垄、大小苗现象严重。
2.秃顶、缺粒、病重等问题
7月上中旬降水25.8mm,较常年雨量偏少110.5mm,光照充足,墒情适宜,对蹲苗、壮苗生长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进入7月下旬以后雨日雨量增多,积温和日照时数减少,2011年8月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少1.6℃,日照偏少49.3小时。尤其是9月正值玉米灌浆成熟期,从5日~20日15天中一直阴雨,气温由上旬的21℃降到中旬的17℃、下旬的18.6℃,9月份平均气温18.9℃,较常年21.5℃低2.6℃;日照2011年9月份上旬16.1小时,而到中旬只6.7小时,下旬才升到53.7小时,9月份日照共76.5小时较常年158.6小时少82.1小时!正是多雨寡照,才使绝大部分玉米结实性差,常年不秃顶的玉米品种秃尖2~4cm,常年稍秃尖的玉米品种秃顶7cm左右,多者达穗长的二分之一!
四、玉米生产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措施和增产建议
1.播深适当
高产田块根据“天情”、“地情”确定播种深度:轻质中等土壤覆土深度5~7cm,质地粘重土壤4~5cm为宜。
2.播种适时
夏玉米生育期100天左右,时间短,麦收后若干旱千万不要等天靠雨!要人为造墒,力争早播。社旗县大冯营乡张学玲等玉米种植大户6月5~6日浇后播种 “滑玉十二、十四”品种,每667m2仍达600kg以上。而大冯营乡部分等雨而至6月26~28日播种的田块虽没倒、活秆成熟,但果穗严重秃顶、缺粒,每667m2仅300kg左右,减产甚重。
3.合理密植
由于品种不同,生长特征存在差异,若偏稀或偏密一般减产8~10%,合理的密度为:紧凑型竖叶玉米品种3500~4000株/亩;半紧凑型品种3200~3500株/亩;披散型稀植大棒品种2800~3000株/亩为宜。今年部分农户种植玉米密度过大,机播后不间苗,造成田间郁闭,个体瘦弱,从而影响到果穗形成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供给,使果穗发育受阻,授粉不良,遇风雨易先期倒伏而减产。
4.选准品种
选对适合本地的良种是抗灾增产的关键。通过今年多灾年份调查,社旗县宜选抗逆力强的品种,如“郑单958”、“先玉335”、“鑫丰6号”、“滑玉十四”、“冠丰118”等。
4.科学施肥
大部分农户粗放管理,播前或拔节后“一炮轰”,有的只施氮肥,很少施磷钾肥,几乎不施微肥。尤其今年玉米生长前期,雨水较多,农民图省事大多趁雨天撒施尿素,肥料利用率低,致使玉米脱肥、营养供应不足而减产。因此要重氨,轻磷钾,补微肥,才能丰产。
6.宽窄行种植
玉米是C4作物,它的光补偿点为1500(烛),在这种光强下,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质和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质相等,对籽粒灌浆十分有利。今年玉米倒伏田块除品种外绝大多数过密且是等行距种植,群体封行过早,加剧植株间相互遮荫,叶片早衰,从而使粒少,粒轻而减产。
7.旱要浇,涝要排
玉米植株高大,茎叶茂盛,生长期处于高温季节,据资料记载每生产1公斤籽粒需水600~1000公斤。如果天气干旱,墒差要适时浇水!尤其玉米抽雄前10天和开花后20天是水分最为敏感的临界期,此期水分不足会造成“卡脖旱”,影响雌性器官分化,使抽雄和抽丝脱节,受精不良,形成秃顶和秕籽。所以在此期灌水1~2遍,水利条件差的宁可其他期不浇水,也要保证此期供水。连续阴雨造成田间积水要及早排水,防土中缺氧、根部坏死,诱发根腐、青枯病、倒伏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