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几年来,教师们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验,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背后也还隐藏着另外一种声音:当心!新课改正从一种极端走向另一种极端,新课改已经走入了误区。
误区一:课堂变“集市”,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的新理念。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忽略了教学本身具有的魅力。新教材提倡设置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但教师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认知活动。
误区二: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热闹”,充当新课改的“标签”。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要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是否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笑声越多越好,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课堂教学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重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误区三: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理性思考。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误区四: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思维的“活跃”,追求场面的“热闹”,而不重视学生“双基”的训练。
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于是我们的一些教师就片面地将每节课都设计成了探究课、活动课、讨论课,学生在课堂上甚是活跃,教师关注的只是探究是否积极、活动是否热闹、讨论是否热烈,而不管学生是否学会了相应的知识和完成了教学任务。更有教师认为“新课程的课就是要新”,于是在课堂上花样百出,变来变去的手法奥妙无穷,却明显忽视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这样的课,学生高兴是高兴了,快乐是快乐了,但是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我们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吗?要知道,中国传统教学的优势就是重视“双基”,中国学生在国际上的知识和技能比赛中往往成绩很出色,就得益于“双基”教学。
误区五:过分的“自主”变成“自流”,使教学乱而无序。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它是一种学习模式,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是把“教学方式的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而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这样,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由于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过分的“自主学习”常常使学生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游戏规则,乱哄哄一团,“自主学习”成了课堂上的“放任自流”。事实上,“自主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必须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进行,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
误区六:新的教学方式完美无缺,传统教学方式一无是处。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无疑,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是较科学、较先进的。于是乎,就出现这样的现象: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一概采用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实践证明,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的确很好,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同样,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无是处,有些方法与内容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新课改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继承加发展,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误区七: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针对过去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通病,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体验和创造,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精神,要求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这就使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味地放任学生自主、合作,而忽视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缺少了教师的正确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生的探究、学生的合作就失之于盲目,学生的活动就失去了方向。
因此,新课程教学有必要重申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重申讲课、课堂讨论、课外作业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教材应该为之安排适当的题材和建议。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
误区一:课堂变“集市”,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的新理念。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忽略了教学本身具有的魅力。新教材提倡设置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但教师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认知活动。
误区二:分组合作学习、讨论“热闹”,充当新课改的“标签”。
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乐于与他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教学中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指标,但评价要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尤其是定性部分更要关注学生是否真的有效参与、独立思考,是否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部分教师刻意追求上课气氛热闹,笑声越多越好,小组讨论流于形式,讨论问题思维层次低,指向不明,为讨论而讨论,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教学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教学过程匆忙零乱,缺乏整体性。课堂教学贯穿新课程理念必须重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重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误区三:电脑代替“人脑”,鼠标代替粉笔。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理性思考。教师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误区四:课堂教学过分强调思维的“活跃”,追求场面的“热闹”,而不重视学生“双基”的训练。
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于是我们的一些教师就片面地将每节课都设计成了探究课、活动课、讨论课,学生在课堂上甚是活跃,教师关注的只是探究是否积极、活动是否热闹、讨论是否热烈,而不管学生是否学会了相应的知识和完成了教学任务。更有教师认为“新课程的课就是要新”,于是在课堂上花样百出,变来变去的手法奥妙无穷,却明显忽视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这样的课,学生高兴是高兴了,快乐是快乐了,但是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我们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吗?要知道,中国传统教学的优势就是重视“双基”,中国学生在国际上的知识和技能比赛中往往成绩很出色,就得益于“双基”教学。
误区五:过分的“自主”变成“自流”,使教学乱而无序。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它是一种学习模式,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是把“教学方式的转变”视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志之一,而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这样,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由于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过分的“自主学习”常常使学生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没有游戏规则,乱哄哄一团,“自主学习”成了课堂上的“放任自流”。事实上,“自主学习”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必须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进行,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
误区六:新的教学方式完美无缺,传统教学方式一无是处。
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无疑,新课改的理念、新课改的教学方法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是较科学、较先进的。于是乎,就出现这样的现象: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内容一概采用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的方式。实践证明,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的确很好,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使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同样,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是一无是处,有些方法与内容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新课改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应该是继承加发展,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误区七: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针对过去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通病,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体验和创造,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精神,要求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这就使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味地放任学生自主、合作,而忽视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缺少了教师的正确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生的探究、学生的合作就失之于盲目,学生的活动就失去了方向。
因此,新课程教学有必要重申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重申讲课、课堂讨论、课外作业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教材应该为之安排适当的题材和建议。
(本文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