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现在大多数中专、大学生往往很难安心长期务农,只要少数大学生就够了!这也许正如研究生学历人员,不可能安心从事小学、幼儿园教育那样这样的社会现实,作者研究出几点构想及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实用技术人才;技术教师;技术教材;培训示范基地;优惠政策;学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短缺,加之,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奇缺,这对我国农业发展来说,可能是致命的问题。而这,不仅关乎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政治经济稳定、长治久安。要彻底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和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奇缺的问题,使农民安居乐业,关键是要抓好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农民一旦掌握了解决幸福生存并致富的本领,他们大多数就会安心于农村、农业的发展和聚居,而不用外出奔波打工,这就需要好的农业实用技术学校、教师、教材和优惠的政策,技校层次为好,而无需花太多的钱去取得太高的学历文凭,事实上,现在大多数中专、大学生往往很难安心长期务农,只要少数大学生就够了!这也许正如研究生学历人员,不可能安心从事小学、幼儿园教育那样。为此,我们研究出如下几点构想及可行的建议:
1. 我国应该在重点的县、乡或镇开办1~2所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大力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才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推广、进修深造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近年来,农村、林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中专教育有了一定发展,然而技校层次的教育几乎没有,特别是农业实用技术普及不力,制约着农村、林区的发展。因此,我国应该在每个县、乡或镇开办1~2所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如:养鱼、种蘑菇、木耳、经济农作物和植树、果树种植等,学员达到技校水平就可以了,文化程度太高了的农民,往往就难以长期务农!只要通过学习,农民能够解决幸福生存并富家,生源就不用愁。
2. 组织、培养、选拔、聘用农业实用技术教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政府和教育、农林等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师资的培养、选配、聘用和进修工作。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是培养农村、林区实用职业技术学校农林类专业师资的主要基地,各主管部门应使它们积极承担相关师资的培养任务。各省、市应有计划地选择一、二所条件较好的本科高等农林院校设置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系、专业或班,取得经验后,再根据需要扩展。另外,从社会上聘任专、兼职教师,是农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不仅是解决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师资短缺矛盾的重要渠道,而且是增进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与社会生产的联系,办出特色,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及农林、科技等部门应积极支持农村、林区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抽调部分适宜做教学工作的科技人员到学校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凡到县以下(含县城)学校任兼职教师的,工资(含津贴、奖金等)由原单位照发,各地可根据经济情况给予适当补贴。调到学校任专职教师的,应享受同级或高1~2级的教师待遇。要特别注意组织、聘用一些有某一专长的老农民和致富能人担任临时教授!建立并依靠以县、乡、村为单位建立“三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信息库。
3. 组织编写农业实用技术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也是学员获得农业科学知识的载体和提高实践技能的主要工具 ,它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 ,系统而简明扼要地表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农业实用技术内容。扫盲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的编写既要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 ,又要体现职业性、实用性。编写时 ,除了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外 ,还应遵循以下原则:整体着眼,适合应用的原则;贴近学员,便于自学的原则;围绕目标,突出主题的原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原则;螺旋上升,反复巩固原则;紧贴实际,题材丰富原则。要特别注意把一些典型农民的致富经验编写成为实用案例或教材加以推广。教材一定要重实践部分,简化理论部分。
4. 建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
要建有标准化、规模化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多个,教学研究之用。使基地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充分发挥基地的规模效益,最好能够形成基地连大户,大户带散户,强村带弱村,好村带差村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产业化。也可以安排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基地合一建设,但初投资就大大得多。
5. 给予农业实用技术学校、基地免税等优惠政策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基地及人才开发培训经费应由地方政府列入当地人才开发经费总预算中,统筹考虑,逐步建立起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自愿结合的多途径融资机制。要拓宽经费来源途径,通过县级补助一点、老板赞助一点、农民交纳一点、基地自负一点的办法大力筹措培训经费,保证学校教得起、基地办得起、企业拿得起、农民学得起;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省、地区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项目来抓,落实专门的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办好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农校和有品牌的产业化培训基地建设。要整合部门资源,把凡是涉及到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资金捆绑起来,统一调度、统一使用、专款专用,克服部门各自为阵、培训“撒胡椒面”的现象。
6. 招收初中以上毕业生和具有相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学员
应主要招收应届或往届普通全日制农林初中毕业生及有二年以上农林生产实践经验的农村普通高中毕业生等,年龄在50岁以下,其具体招生、考试和录取办法以及学制,可以暂由学校制定,报主管机构批准。
7. 学员毕业后要给予其承包一定面积的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便利条件
鼓励和支持各类毕业实用人才申请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新技术试验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承包租赁试验田、山林、乡镇企业或自办实体,依靠科技创业致富,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提供有偿服务,保护其合法收入,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要给予重奖。鼓励和支持他们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开发型经济实体。科技、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在审批、办证和贷款等方面,应按国家有关政策给予优惠和支持。实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资格证书制度。取得资格证书的实用技术人才可优先参加有关培训,优先得到项目、技术和资金支持。获得资格证书作为选拔农村优秀实用技术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强化农民技术职称评审激励机制。适当放宽农民技术职称的申报条件,农村实用人才可申报农民技术职称,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实际技能考核为主,适当放宽学历要求,技校以上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可申报初、中、高级农民技术职称。 8. 科学对待、引导“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普遍。二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美国加快了城市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内部的郊区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中心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这是美国近期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一些有农务经验的城市人口,返归农村,将工业技术用于农业,必然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应该制定一些鼓励优惠政策。支持、鼓励、科学发展逆城市化现象,有助于我国农村向新型城市化方向发展;可以解决部分拥在城里无所事事的就业问题;可以培养锻炼一大批热爱农民,城乡结合的市民;它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对于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凡城市居民愿意到郊区、农村居住的,本人申请,经过当地派出所、居委会审查批准,可以迁移户口,接受当地同意接受后,可以享受当地农民待遇,譬如:一亩三分地种植等;在农村造自己住的房;可以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分红、征地补偿、回迁安置房等收益。要特别支持、鼓励城市居民到郊区、农村居住并投资、带技术、项目到当地建设、开发,带领村民致富,譬如:食用蘑菇、木耳和魔芋及四季葡萄的种植;中草药人参、党参、菊花、金银花等的大批种植;新型玩具生产厂;生物保健药品生产厂;农土特产品加工厂等等,发挥他们的特长。
9. 与国外农业发达的国家开展农业技术交流活动
国外发达国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生产与生活并重,有立法和相应的奖励政策措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与足够的经费保证,并且有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发达国家农民已基本扫除文盲,文化科技素质较高,如美国大部分农场主是农学院毕业生;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生占5.9%,高中毕业生占74.8%。有些国家农民的收入比工人高得多,如:美国和日本的农民。应该向他们学习相关经验和技术,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10. 举办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短期培训
我们应该认识到,仅仅依靠大学教育是难以实现全面教育农民的目的,单靠实验研究也难以有效地在广大农民中推广新技术。许多农民因受贫困的限制无法入学,受工作的限制难以接受正规教育。为提高农民教育水平,除了开办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还必须建立完备的成人教育和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因此,各种程序不同、内容各异的短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巡回讲习班、电视、函授教育及农村“流动图书馆”应该有人组织,如: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农业协会、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中心。在农村开办农民培训班,利用冬闲等对青年农民进行系统培训;还要举办农民进修深造班,成立农业技术咨询中心,向成年农民传授新的技术知识等。从而实现我国农民培训方式的多样化,使农民热爱农业和农村。
【关键词】农业实用技术人才;技术教师;技术教材;培训示范基地;优惠政策;学员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短缺,加之,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农业实用技术人员奇缺,这对我国农业发展来说,可能是致命的问题。而这,不仅关乎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更关乎国家的政治经济稳定、长治久安。要彻底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和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奇缺的问题,使农民安居乐业,关键是要抓好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农民一旦掌握了解决幸福生存并致富的本领,他们大多数就会安心于农村、农业的发展和聚居,而不用外出奔波打工,这就需要好的农业实用技术学校、教师、教材和优惠的政策,技校层次为好,而无需花太多的钱去取得太高的学历文凭,事实上,现在大多数中专、大学生往往很难安心长期务农,只要少数大学生就够了!这也许正如研究生学历人员,不可能安心从事小学、幼儿园教育那样。为此,我们研究出如下几点构想及可行的建议:
1. 我国应该在重点的县、乡或镇开办1~2所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大力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才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推广、进修深造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近年来,农村、林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民中专教育有了一定发展,然而技校层次的教育几乎没有,特别是农业实用技术普及不力,制约着农村、林区的发展。因此,我国应该在每个县、乡或镇开办1~2所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普及农业实用技术,如:养鱼、种蘑菇、木耳、经济农作物和植树、果树种植等,学员达到技校水平就可以了,文化程度太高了的农民,往往就难以长期务农!只要通过学习,农民能够解决幸福生存并富家,生源就不用愁。
2. 组织、培养、选拔、聘用农业实用技术教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政府和教育、农林等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师资的培养、选配、聘用和进修工作。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是培养农村、林区实用职业技术学校农林类专业师资的主要基地,各主管部门应使它们积极承担相关师资的培养任务。各省、市应有计划地选择一、二所条件较好的本科高等农林院校设置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系、专业或班,取得经验后,再根据需要扩展。另外,从社会上聘任专、兼职教师,是农业师资队伍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这不仅是解决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师资短缺矛盾的重要渠道,而且是增进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与社会生产的联系,办出特色,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及农林、科技等部门应积极支持农村、林区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抽调部分适宜做教学工作的科技人员到学校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凡到县以下(含县城)学校任兼职教师的,工资(含津贴、奖金等)由原单位照发,各地可根据经济情况给予适当补贴。调到学校任专职教师的,应享受同级或高1~2级的教师待遇。要特别注意组织、聘用一些有某一专长的老农民和致富能人担任临时教授!建立并依靠以县、乡、村为单位建立“三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信息库。
3. 组织编写农业实用技术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也是学员获得农业科学知识的载体和提高实践技能的主要工具 ,它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 ,系统而简明扼要地表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农业实用技术内容。扫盲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的编写既要符合学员的认知规律 ,又要体现职业性、实用性。编写时 ,除了遵循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外 ,还应遵循以下原则:整体着眼,适合应用的原则;贴近学员,便于自学的原则;围绕目标,突出主题的原则;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原则;螺旋上升,反复巩固原则;紧贴实际,题材丰富原则。要特别注意把一些典型农民的致富经验编写成为实用案例或教材加以推广。教材一定要重实践部分,简化理论部分。
4. 建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示范基地
要建有标准化、规模化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多个,教学研究之用。使基地的辐射带动能力强。充分发挥基地的规模效益,最好能够形成基地连大户,大户带散户,强村带弱村,好村带差村的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产业化。也可以安排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基地合一建设,但初投资就大大得多。
5. 给予农业实用技术学校、基地免税等优惠政策
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基地及人才开发培训经费应由地方政府列入当地人才开发经费总预算中,统筹考虑,逐步建立起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自愿结合的多途径融资机制。要拓宽经费来源途径,通过县级补助一点、老板赞助一点、农民交纳一点、基地自负一点的办法大力筹措培训经费,保证学校教得起、基地办得起、企业拿得起、农民学得起;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议省、地区有关部门要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项目来抓,落实专门的项目资金,重点扶持办好有一定规模的县级农校和有品牌的产业化培训基地建设。要整合部门资源,把凡是涉及到农民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的各项资金捆绑起来,统一调度、统一使用、专款专用,克服部门各自为阵、培训“撒胡椒面”的现象。
6. 招收初中以上毕业生和具有相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学员
应主要招收应届或往届普通全日制农林初中毕业生及有二年以上农林生产实践经验的农村普通高中毕业生等,年龄在50岁以下,其具体招生、考试和录取办法以及学制,可以暂由学校制定,报主管机构批准。
7. 学员毕业后要给予其承包一定面积的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便利条件
鼓励和支持各类毕业实用人才申请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新技术试验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承包租赁试验田、山林、乡镇企业或自办实体,依靠科技创业致富,科技开发、科技承包和提供有偿服务,保护其合法收入,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要给予重奖。鼓励和支持他们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开发型经济实体。科技、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在审批、办证和贷款等方面,应按国家有关政策给予优惠和支持。实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资格证书制度。取得资格证书的实用技术人才可优先参加有关培训,优先得到项目、技术和资金支持。获得资格证书作为选拔农村优秀实用技术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强化农民技术职称评审激励机制。适当放宽农民技术职称的申报条件,农村实用人才可申报农民技术职称,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实际技能考核为主,适当放宽学历要求,技校以上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可申报初、中、高级农民技术职称。 8. 科学对待、引导“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普遍。二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美国加快了城市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内部的郊区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中心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这是美国近期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一些有农务经验的城市人口,返归农村,将工业技术用于农业,必然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应该制定一些鼓励优惠政策。支持、鼓励、科学发展逆城市化现象,有助于我国农村向新型城市化方向发展;可以解决部分拥在城里无所事事的就业问题;可以培养锻炼一大批热爱农民,城乡结合的市民;它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对于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凡城市居民愿意到郊区、农村居住的,本人申请,经过当地派出所、居委会审查批准,可以迁移户口,接受当地同意接受后,可以享受当地农民待遇,譬如:一亩三分地种植等;在农村造自己住的房;可以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分红、征地补偿、回迁安置房等收益。要特别支持、鼓励城市居民到郊区、农村居住并投资、带技术、项目到当地建设、开发,带领村民致富,譬如:食用蘑菇、木耳和魔芋及四季葡萄的种植;中草药人参、党参、菊花、金银花等的大批种植;新型玩具生产厂;生物保健药品生产厂;农土特产品加工厂等等,发挥他们的特长。
9. 与国外农业发达的国家开展农业技术交流活动
国外发达国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生产与生活并重,有立法和相应的奖励政策措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与足够的经费保证,并且有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发达国家农民已基本扫除文盲,文化科技素质较高,如美国大部分农场主是农学院毕业生;日本农民中大学毕业生占5.9%,高中毕业生占74.8%。有些国家农民的收入比工人高得多,如:美国和日本的农民。应该向他们学习相关经验和技术,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10. 举办各种农业实用技术短期培训
我们应该认识到,仅仅依靠大学教育是难以实现全面教育农民的目的,单靠实验研究也难以有效地在广大农民中推广新技术。许多农民因受贫困的限制无法入学,受工作的限制难以接受正规教育。为提高农民教育水平,除了开办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还必须建立完备的成人教育和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因此,各种程序不同、内容各异的短期农业技术培训班、巡回讲习班、电视、函授教育及农村“流动图书馆”应该有人组织,如:农业实用技术职业学校、农业协会、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中心。在农村开办农民培训班,利用冬闲等对青年农民进行系统培训;还要举办农民进修深造班,成立农业技术咨询中心,向成年农民传授新的技术知识等。从而实现我国农民培训方式的多样化,使农民热爱农业和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