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沉溺手机屏幕的时候,我们的阅读空间就只有手机那么大,我们的思维格局也只有手机那么大。因为成人阅读的贫乏,各种督促阅读的软件、游戏、众筹计划在蓬勃地开展着,然而,阅读的心却并没有就此澎湃起来,那些活动终究也只是热闹一时。
大融合的时代,信息在融合,媒介在融合,学科在融合,边界的模糊和消逝既带来了创意与便利,也让人在混沌的世界里无所适从。在这些表象的背后,还隐藏着很多不易觉察的融合,如机器与人的融合,机器越来越人性化,人越来越机械化;如儿童与成人的融合,儿童越来越成人化,成人越来越儿童化。尼尔·波兹曼著书《童年的消逝》可谓振聋发聩,他从媒介批评的角度阐述了“童年”这个概念从发明到消逝的过程,以此来警醒深受媒介技术影响的人类社会。今日重读这本经典,其现实意义在于,它提醒媒介化生存的我们,不仅要关注“童年的消逝”,同时也要警惕“成人的消逝”,即“成人的儿童化”现象。
“成人儿童化”面面观
兴趣和品位的儿童化。娱乐化是一个全民现象,直播娱乐化,新闻娱乐化,课堂娱乐化,阅读娱乐化,交往娱乐化……面对严肃话题的吐槽、段子更是一种娱乐化。娱乐化让人有发泄和沉浸的快感,却消解了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我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不断下降,不喜思考,爱调侃,爱碎片,爱小视频。我们像儿童一样观看,我们和儿童一起观看,我们在发笑,我們好像很欢乐,却发现笑过之后更为空虚寂寞。
易受鼓动,无独立之价值观。人云亦云,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沉默的螺旋”依然无处不在。害怕表达便沉默,害怕孤立便跟风,害怕指责便守旧。如儿童一样,和谁亲近,便被谁感染,被谁的价值观囚禁。
面对挫败的脆弱。抗打击能力越来越差,如孩童一般脆弱。面对挫败,选择逃避,而不是反思,并由此衍生为一种无力感。无力感越来越强烈,直到精神的痛苦达到极致,便以肉体的痛苦来掩盖——自残、自杀。高校学生每年的自杀率不降反升,可见成人对挫败的处理是何等仓皇失措。
缺乏责任感。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指出,成人越来越缺乏责任感,一方面是对父母缺乏责任,“老人院”的出现,表明年轻的成年人不情愿对父母承担全部责任。照料长辈,使其融入家庭生活,被他们看作不堪忍受的负担。另一方面是,对子女缺乏责任,成人生孩子的意愿在下降,养育孩子的责任感也在下降,这些极度私人性的成人们不想为人父母,只想成为父母永久宠爱的儿童。
成人何以趋向儿童化
媒体的青春化。媒体注定是属于年轻人的,用户越来越低龄化。媒体不断地迎合低龄化人群的兴趣取向,他们对政治淡漠,媒体就狂欢娱乐,他们崇拜新事物,媒体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个严肃的会议通知可以用H5做得“亮瞎你的眼”,同时伴以快节奏的摇滚乐,以突显时代感;一个正经的演讲非要用网络热词层层包裹,包袱不断,幽默连连,美其名曰接地气。传者与受者相互取悦、共谋,媒体无时无刻不弥漫着一种象征性暴力,暗示着什么是青春,并以其虚构的青春模样,“俘虏”那些儿童化的成人们,建构媒体想要的生活方式。
浮躁而焦虑的心态。这个世界的关键词是“快”,而且是加速度的“快”。沉浸于此,难以获得宁静的定力,害怕被新技术抛弃,害怕被人群孤立,终日处于焦虑之中,无法沉静,甚至连发呆都成了奢侈,也难怪有医生会建议那些焦虑症患者每天至少发呆一刻钟。古代的打坐、禅定、闭关又在当代被提倡,然而更多的是形式大于内容,激烈的竞争中没有谁能够真正做到若无其事。
不阅读。一位毕业十年的同学重返母校,对我说:“自从毕业后,再没有看过一本完整的书。”一个人若一直不读书不能说明什么,但是一个那么爱读书的人却再也不读书了,必定说明了什么。不读整本书了,那成人们在读什么?读手机啊。可是,当我们沉溺手机屏幕的时候,我们的阅读空间就只有手机那么大,我们的思维格局也只有手机那么大。因为成人阅读的贫乏,各种督促阅读的软件、游戏、众筹计划在蓬勃地开展着,然而,阅读的心却并没有就此澎湃起来,那些活动终究也只是热闹一时。被迫的功利的看书终究磨损了看书的乐趣,最后的结果是,不但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反倒一回忆起看书,全成了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的痛苦回忆,以及锱铢必较的金钱游戏。被迫的阅读,让阅读更加令人望而生畏。
媒体的青春化让你裹挟于娱乐化的浪潮,激烈的竞争环境让你无时无刻不在焦虑,你无力改变现状,更无暇思考、无心阅读,你的思维一贫如洗。于是,你三十了,还“立”不起来,四十了,还是迷惑,五十了,仍然知不了天命。你有一张几十岁的脸,却只有一个几岁的头脑,你虽然在长大,但你没有“长大”。
大融合的时代,信息在融合,媒介在融合,学科在融合,边界的模糊和消逝既带来了创意与便利,也让人在混沌的世界里无所适从。在这些表象的背后,还隐藏着很多不易觉察的融合,如机器与人的融合,机器越来越人性化,人越来越机械化;如儿童与成人的融合,儿童越来越成人化,成人越来越儿童化。尼尔·波兹曼著书《童年的消逝》可谓振聋发聩,他从媒介批评的角度阐述了“童年”这个概念从发明到消逝的过程,以此来警醒深受媒介技术影响的人类社会。今日重读这本经典,其现实意义在于,它提醒媒介化生存的我们,不仅要关注“童年的消逝”,同时也要警惕“成人的消逝”,即“成人的儿童化”现象。
“成人儿童化”面面观
兴趣和品位的儿童化。娱乐化是一个全民现象,直播娱乐化,新闻娱乐化,课堂娱乐化,阅读娱乐化,交往娱乐化……面对严肃话题的吐槽、段子更是一种娱乐化。娱乐化让人有发泄和沉浸的快感,却消解了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我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不断下降,不喜思考,爱调侃,爱碎片,爱小视频。我们像儿童一样观看,我们和儿童一起观看,我们在发笑,我們好像很欢乐,却发现笑过之后更为空虚寂寞。
易受鼓动,无独立之价值观。人云亦云,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沉默的螺旋”依然无处不在。害怕表达便沉默,害怕孤立便跟风,害怕指责便守旧。如儿童一样,和谁亲近,便被谁感染,被谁的价值观囚禁。
面对挫败的脆弱。抗打击能力越来越差,如孩童一般脆弱。面对挫败,选择逃避,而不是反思,并由此衍生为一种无力感。无力感越来越强烈,直到精神的痛苦达到极致,便以肉体的痛苦来掩盖——自残、自杀。高校学生每年的自杀率不降反升,可见成人对挫败的处理是何等仓皇失措。
缺乏责任感。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指出,成人越来越缺乏责任感,一方面是对父母缺乏责任,“老人院”的出现,表明年轻的成年人不情愿对父母承担全部责任。照料长辈,使其融入家庭生活,被他们看作不堪忍受的负担。另一方面是,对子女缺乏责任,成人生孩子的意愿在下降,养育孩子的责任感也在下降,这些极度私人性的成人们不想为人父母,只想成为父母永久宠爱的儿童。
成人何以趋向儿童化
媒体的青春化。媒体注定是属于年轻人的,用户越来越低龄化。媒体不断地迎合低龄化人群的兴趣取向,他们对政治淡漠,媒体就狂欢娱乐,他们崇拜新事物,媒体就“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个严肃的会议通知可以用H5做得“亮瞎你的眼”,同时伴以快节奏的摇滚乐,以突显时代感;一个正经的演讲非要用网络热词层层包裹,包袱不断,幽默连连,美其名曰接地气。传者与受者相互取悦、共谋,媒体无时无刻不弥漫着一种象征性暴力,暗示着什么是青春,并以其虚构的青春模样,“俘虏”那些儿童化的成人们,建构媒体想要的生活方式。
浮躁而焦虑的心态。这个世界的关键词是“快”,而且是加速度的“快”。沉浸于此,难以获得宁静的定力,害怕被新技术抛弃,害怕被人群孤立,终日处于焦虑之中,无法沉静,甚至连发呆都成了奢侈,也难怪有医生会建议那些焦虑症患者每天至少发呆一刻钟。古代的打坐、禅定、闭关又在当代被提倡,然而更多的是形式大于内容,激烈的竞争中没有谁能够真正做到若无其事。
不阅读。一位毕业十年的同学重返母校,对我说:“自从毕业后,再没有看过一本完整的书。”一个人若一直不读书不能说明什么,但是一个那么爱读书的人却再也不读书了,必定说明了什么。不读整本书了,那成人们在读什么?读手机啊。可是,当我们沉溺手机屏幕的时候,我们的阅读空间就只有手机那么大,我们的思维格局也只有手机那么大。因为成人阅读的贫乏,各种督促阅读的软件、游戏、众筹计划在蓬勃地开展着,然而,阅读的心却并没有就此澎湃起来,那些活动终究也只是热闹一时。被迫的功利的看书终究磨损了看书的乐趣,最后的结果是,不但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反倒一回忆起看书,全成了在截止日期前完成任务的痛苦回忆,以及锱铢必较的金钱游戏。被迫的阅读,让阅读更加令人望而生畏。
媒体的青春化让你裹挟于娱乐化的浪潮,激烈的竞争环境让你无时无刻不在焦虑,你无力改变现状,更无暇思考、无心阅读,你的思维一贫如洗。于是,你三十了,还“立”不起来,四十了,还是迷惑,五十了,仍然知不了天命。你有一张几十岁的脸,却只有一个几岁的头脑,你虽然在长大,但你没有“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