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委员:说了没白说
□ 冯培恩(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院长,本刊编委)
连任全国政协常委已进入第11个年头,从我手上产生的提案、发言和信息约80多件,大部分受到媒体的关注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并见到成效。身历过去的10年,我感悟良多。
2006年全国“两会”的一次联组会上,我关于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发言受到吴邦国委员长的重视和委员的欢迎,接着被临时通知作大会口头发言,产生了较大影响。2007年3月4日,我在胡锦涛总书记出席的联组会上,作了题为“加大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力度刻不容缓”的发言,直陈政府近20年来行政成本过快增长,列举政府存在的各种浪费现象,并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改进建议,赢得委员们的支持和认同。次日,新华社两位记者找到我,说总书记非常重视这一发言,让他们来核实发言中的事实材料。第四天,总书记在人大的一个分组会上要求各级干部树立节俭意识。一些陌生人和久没联系的朋友发来电子邮件,感谢我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这些难以忘怀的经历使我感到: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中带有倾向性的重大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建诤言、献良策是政协委员的首要职责。
2007年“兩会”前,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突然给我发电子邮件,诉说他因是乙肝病原携带者而在求职生涯中遭遇多方歧视,请求我在“两会”上建议政府制订《乙肝病原携带者权益保护条例》。此前,真没有想到,我国乙肝病原携带者竟是一个人数超过1.2亿的庞大弱势群体。我连续为改善他们的生存状态提出建议,引起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政府的重视。2000年8月,我受舟山九三社员之托向全国政协发出一组信息,要求中央关注当地25万渔民的生计问题,有关部门及时研究协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此外,我积极参加了对原中央部属研究院所转制后离退休职工、国企退休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土地征用中的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生存情况及所受不公正待遇的调研,为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呼吁和献策,都收到了较好的成效。这些激动人心的努力争取使我明白:关注民生,尤其关注社会公平,为维护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鼓与呼,是政协委员应尽的义务。
九三学社是以科技教育界人士为主体的参政党,因此我的参政议政始终以科教兴国和自主创新为重点,这方面的几十篇提案和发言材料中的许多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回想起来有“说了没白说”的欣慰感。发挥界别特色和优势,促进所在领域的科学发展,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要把握的重点。
每年“两会”期间,坐车来回于会场和驻点之间的路上,望着窗外那些不辞辛苦的治安工作人员,那些因我们通行而等待的车辆,我都会想:这几天有多少人在为我们默默服务,有多少人为保证“两会”而出行不便,一次“两会”要花多少钱。由此我感觉到一种压力和动力,鞭策自己不能白花国家的钱,要多做实事,对纳税人有所交代。
书生情怀 理性问政
□ 朱永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2003~2007年,我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我在全国政协五年的经验,决不像有些人说的:人大举举手,政协拍拍手;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
我被新闻媒体称为“撰写教育提案最多的全国政协委员”。如关于免费义务教育的问题,2004年我就提出了《在西部地区和其他贫困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的提案》。2005年财政部、教育部宣布,从当年春季学期开始,对592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约16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全面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同时,逐步对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005年,我又提出在全国农村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建议。从2008年秋季开始,全国城乡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再如2004年我提出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停止“名校办民校”的政策的提案》。在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中,国家已经明确叫停了名校办民校。
再如高校负债的问题。2006年、2007年,我相继提出了《关于严格控制大学建设新校区的提案》、《关于尽快解决高校巨额贷款负债问题的提案》。国家对此高度重视,教育部在给我的提案回复中,也已经同意我提出的对于负债严重、无力偿还贷款的学校,采取“债(贷)转股”形式建立新型股份制高校的建议。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谁还能够说政协委员是“说了也白说”?
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责任。作为民主党派的一个成员,如何在政协的平台上发挥作用,如何把政协委员的职责与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总结了以下三点经验:
第一,立足专业背景,将学术研究、本职工作和参政议政结合起来,以学术研究促进本职工作,从本职工作中挖掘提案参政议政。最近五年,我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博士生导师,也是苏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我从实践中寻找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探讨教育问题的解决之道,并形成提案递交全国政协。
第二,立足中国国情,将报国情怀、民主监督、建言献策结合起来。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时候,不能不顾国情,如果只是照搬西方经验,迷信书本理论,就会误国误民。我出生于教师家庭,从本科读到博士,从中国读到日本,漫长的学术生涯塑造了我“知识报国”的书生情怀。最近五年我在全国政协平台上目睹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反复提醒我,抒发报国情怀,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不能背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只有将书生情怀和理性精神结合起来,将中国实际和国外经验结合起来,将提案的及时性和建议的可行性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履行职责。我在撰写提案时,总是要考虑法律上是否允许,经济上是否合理,政治上能否广为各界所接受,进度上能否张弛有度易于控制。
第三,立足民间社会,将国家大事和百姓生活结合起来。不了解民间疾苦、民生百态,就不可能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五年来,我不间歇地在我创立的“教育在线”网站上和普通的中小学教师一起撰写网络随笔,常有陌生的边远贫穷地区的教师拨打我的手机。带着一双政协委员的耳朵和他们交流,带着一双政协委员的眼睛考察贫困地区的教育,对我的参政议政有很大帮助。每年“两会”前夕,我都要在“教育在线”上征集意见和建议,我的有些提案就是直接来自于网友的建议。
2008年,我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不再任全国政协常委。我要感谢政协这个舞台,让我学了许多,懂了许多。我也建议全国政协能加强对委员提案工作的统筹协调,可以把提案进行分类,就一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相同或相关提案的提出者进行研讨甚至共同调研,对提案进行整合,这既有利于对所提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也有利于减轻提案办理部门的负担,集中精力切实解决一些重要的、关键的问题。
靶要准,心要诚
□ 叶廷芳(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当政协委员,但1998年初,报纸上公布的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名单中居然有我。当时有位很有名望的老朋友打电话嘱咐我:“廷芳啊,共产党对你不薄呀,你以后在政协发言要记住这点呀!”我很感谢这位朋友的至诚,但我不完全认同他的嘱咐:一个人如果只根据人家对你的“厚”、“薄”来说话,未免有点渺小。我是个学者,只凭良知说话,说实话、真话,一切从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出发。
在我心目中,政协应该是“群言堂”,而不是“神仙会”,更不是政治装饰品。每年“两会”期间,全国人民都在希望代表、委员们能真正代表人民的意志,表达人民的心声,切实建言献策,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贡献智慧。
“假大空”的恶习在我国是有深厚土壤的,它曾经给社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可惜“假大空”依然没有在政治生活中消失。讲实话是一个公民的基本品格,更是政协委员的起码准则。不讲实话不仅是对与会者的不尊重,也是对自我尊严的亵渎。所谓“实话”一般都是指带有批评内容的,或者涉及“敏感问题”的话,在底下经常议论纷纷,到会上却鸦雀无声,无非是怕说出来得罪人。这方面需要双方互动,听者要胸怀豁达,从善如流;言者则应不带私心,诚心诚意。2006年我在社科联组会上趁某位领导在场,批评了一番意识形态工作的不足。当时政协信息处的一位工作人员马上叫我把发言稿给她并往上报送,因为“现在这样尖锐而中肯的发言很少”。我把这点经验概括为“靶要准,心要诚”。所谓“靶要准”即你讲的内容要真实,要有根有据,经得起推敲,再加上你不是为了出怨气、发牢骚,这样自然会产生“掷地有声”的效果。
政协委员发表的言论,不管是褒是贬,只要是从事实出发的,都应该予以尊重,并作为决策的参考。扩大一点说,言论自由是“天赋的权利”,这是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观点,也是现代社会普遍的共识。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真理在初始阶段往往以“异端”的面貌出现。为政者必须高瞻远瞩,宽容待之。我欣喜地看到,中国在这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相信这还只是开始。
倾“聽”人民的呼声
□ 吴青(第九、十、十一、十二届北京市人大代表,作家冰心之女)
人大代表就是要为民代言,不能光想着“策略”,很多时候就是一个要不要和敢不敢说真话的问题。人大代表必须依法办事,要学法懂法,还要取得人民的支持。
我觉得宪法应该天天用,人人用。我从1984年起就用宪法维护民众的权利,在我的客厅里挂着一个“听”字:繁体字的“聽”,一边是一个耳朵,一边是一个道德的“德”字——只有倾听人民的声音才能代表人民。比如流动人口子女上学的问题,我就引用了《宪法》第四十六条,不断地让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校长和官员见面,让官员知道自己的职责,改变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另外,如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城市居民的房屋产权等问题也可以在宪法里找到解决的依据。
人大代表的产生应更能反映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在选举方式上,公民联名提出的候选人应和党派提名的候选人享有同等的权利。现在官员代表太多了,农民、工人和农民工的代表太少了,这种现象亟待改变。
要保障人大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地位,使之在宪法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人大要通过一些工作具体落实宪法,例如关注由于地域、身份差异带来的公民权利不平等的情况。
重大决策要有听证和问责等制度。另外人大开会的程序和议程最好能事先让代表知道并征求他们的意见。
我从1984年起就根据《宪法》第七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当同原选举单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而设立选民接待日,一直坚持到今天。而且我一直很想当全国人大代表,这样可以帮助更多的公民解决问题。有时反映问题、监督政府是比较难的。但这么多年下来我没有灰心和无奈,因为我知道中国有悠久的人治传统,我是走在一条“长征”的路上。现在很多事情有了积极的变化,我对未来有信心。
委员的第一要务是反映社情民意
□ 孟浩(第十届广东省政协常委)
当一个好的政协委员不只是在“两会”期间开开会写写提案而已。“两会”之外委员如何履行职责还缺乏制度、经费方面的保障。另外,一些委员本身就是官员,不是官员的则往往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把精力投入到反映社情民意、履行委员职能方面。我希望能有一些专职委员,通过他们的专门工作,成为下情上达的又一渠道。最重要的一点,专职委员在履行职责方面可以相对独立和超脱,少了可能来自于本单位的压力和限制。当然,这些专职委员如何产生也是一个问题,现在某些地方的委员并不能很好反映民意。在现有的政治框架下,政協组织在选择专职委员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从社会各界、四面八方发现哪些人是能密切联系群众的,在政治、待遇等方面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使之免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怎样做好政协委员的工作,我觉得要有正义感和责任心;要有政治眼光,对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有文字功底,写议案既要把问题说清,又要善于归纳总结;要有经济头脑,政治经济的结合可以发现很多问题;要有联系社会的能力,上下左右广交朋友,广泛收集信息和民意,这样,才能博采众长,集思广益。
几年委员做下来,现在又是省政协常委,我觉得政治上、眼界上开阔了很多,同时也能更严格地要求自己、约束自己。我觉得政协委员的第一要务就是反映社情民意。有人说我的参政方式过于高调,不是那么和风细雨,其实我比较激动的情况往往是不得已,如果某些问题反映出来能够及时解决,我何必需要把问题公开化,让人觉得张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