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致力于“同课异构”引领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该项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比国内外同课异构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能够总结出我国同课异构引领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情况。
关键词:同课异构;小学英语;专业发展
一、“同课异构”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所谓的同课异构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学校日常教学教研过程中对于相关课程案例的具体研究。在课程案例研究中,其主要观点是教师应该出处于最为关键的位置,不仅要完成计划的设计,更要承担计划的实施,此外,也要完成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便于分析的案例等一系列的工作。并且,同课异构主张由多位教师合作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而非某一位教师独立完成。美国的学者斯迪格勒与黑巴特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版勒极为著名的书籍《教学的差距:为改进课堂教学来自世界教师的精彩观点》,这一书籍在全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并且,将书籍中的相关案例真正落实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使课程案例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越来越多的学生与教师成为勒受益者,同时,也为各个学科的深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共享。因此,同课异构这一概念由日本、美国等国家逐渐推广到了全世界。
(二)国内研究综述
在我国,有关同课异构的相关研究最早出现在福建教育出版社所发表的《小学语文教学一课多式教例》一文中,在本篇文章中,针对一堂课,有多名教师采取了差异较大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流程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李新华在2002年于《教学与管理》上发表了《同课比优初探》,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同课异构的研究进入了初级阶段,研究者能够从自身的教学理论基础与教学实践出发,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的活动,对同课比优定义进行界定,并解释同课目标实际就是比优,即同一年级的几名老师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其目标就是为了比优。对于同课异构进行有效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王敏勤教授于2008年发表的《同课异構教学反思例谈》,具体说明了教师在同课异构中应该如何采取最为有效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反思,并明确了反思在同课异构相关活动中的价值与作用。
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1966年,国际上首次出现了将教育教学作为特定的职业的说法。在此之后,日本、美国等国家首先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地位。霍伊尔提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实际上指的就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个阶段,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教学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的过程。富兰和哈格里夫斯则提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实际上指的就是一线的教师通过某些特定的渠道所获得的既定方面的发展,即目标意识、教学能力与合作能力等。利伯曼则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包含着很多的思想,不仅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改进实践活动的有效渠道,同时,也是在校园当中所构建起的共同合作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合作与相互的学习。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比如:林崇德教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可以分成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知识与条件在鄙视,并提出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的性质与内容;叶澜教师则从教育学、伦理学的方向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并从教师德行论、审美论、发展论等多个方向对教师这一职业做出了全新的解释。
三、关于同课异构引领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在本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有关同课异构对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并且,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初高中阶段,小学教育阶段较少。陈爱兰在《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同课异构”研究》中以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为相关案例,结合十多个教学实践活动,明确了同课异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展现在同课异构能够使教师的实践能力更加明显,并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优化,同时,不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孟园园则在《从同课同构到同课异构——关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提出同课异构要求教师要处理好同课之间与同课之异间的关系,并构建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机制,并且,教师要在同课异构中实现有效的转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
这些资料都是研究者们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对某个具体的学科进行同课异构后将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具体的结构所得出的同课异构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强促进作用的理论,并具体展现在三个方面,包括: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为教师间搭建起有效的沟通平台。
四、研究创新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分析同课异构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更好地分析出同课异构对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而借助同课异构的优势,弥补我国教师能力发展不足的缺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米永强.“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对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J].求知导刊,2020(39):95-96.
[2]陈庆英.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中生物学“同课异构”调查及案例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0.
[3]罗晨鹭,刘恭祥.以“同课异构”为抓手,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06):14-18.
[4]邱振华.基于专业发展团队的跨校“同课异构”教科研模式[J].新课程,2020(06):150-152.
[5]常艳红.“同课异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甘肃教育,2020(03):123.
[6]袁智强.新时代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J].湖南教育(C版),2019(05):22-25.
[7]刘楚阳.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9.
[8]喻小蝶. 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模式的行动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
关键词:同课异构;小学英语;专业发展
一、“同课异构”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所谓的同课异构实际上指的就是在学校日常教学教研过程中对于相关课程案例的具体研究。在课程案例研究中,其主要观点是教师应该出处于最为关键的位置,不仅要完成计划的设计,更要承担计划的实施,此外,也要完成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便于分析的案例等一系列的工作。并且,同课异构主张由多位教师合作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而非某一位教师独立完成。美国的学者斯迪格勒与黑巴特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版勒极为著名的书籍《教学的差距:为改进课堂教学来自世界教师的精彩观点》,这一书籍在全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并且,将书籍中的相关案例真正落实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这就使课程案例的研究范围更加广泛,越来越多的学生与教师成为勒受益者,同时,也为各个学科的深入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共享。因此,同课异构这一概念由日本、美国等国家逐渐推广到了全世界。
(二)国内研究综述
在我国,有关同课异构的相关研究最早出现在福建教育出版社所发表的《小学语文教学一课多式教例》一文中,在本篇文章中,针对一堂课,有多名教师采取了差异较大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流程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李新华在2002年于《教学与管理》上发表了《同课比优初探》,这标志着我国对于同课异构的研究进入了初级阶段,研究者能够从自身的教学理论基础与教学实践出发,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的活动,对同课比优定义进行界定,并解释同课目标实际就是比优,即同一年级的几名老师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其目标就是为了比优。对于同课异构进行有效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有王敏勤教授于2008年发表的《同课异構教学反思例谈》,具体说明了教师在同课异构中应该如何采取最为有效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反思,并明确了反思在同课异构相关活动中的价值与作用。
二、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综述
1966年,国际上首次出现了将教育教学作为特定的职业的说法。在此之后,日本、美国等国家首先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地位。霍伊尔提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实际上指的就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个阶段,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教学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的过程。富兰和哈格里夫斯则提出,教师的专业发展,实际上指的就是一线的教师通过某些特定的渠道所获得的既定方面的发展,即目标意识、教学能力与合作能力等。利伯曼则指出教师专业发展实际上包含着很多的思想,不仅使教师与学生共同改进实践活动的有效渠道,同时,也是在校园当中所构建起的共同合作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合作与相互的学习。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比如:林崇德教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可以分成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知识与条件在鄙视,并提出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的性质与内容;叶澜教师则从教育学、伦理学的方向分析了教师专业发展,并从教师德行论、审美论、发展论等多个方向对教师这一职业做出了全新的解释。
三、关于同课异构引领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在本次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有关同课异构对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并且,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初高中阶段,小学教育阶段较少。陈爱兰在《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同课异构”研究》中以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为相关案例,结合十多个教学实践活动,明确了同课异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展现在同课异构能够使教师的实践能力更加明显,并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更加优化,同时,不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孟园园则在《从同课同构到同课异构——关于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中提出同课异构要求教师要处理好同课之间与同课之异间的关系,并构建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机制,并且,教师要在同课异构中实现有效的转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
这些资料都是研究者们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对某个具体的学科进行同课异构后将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具体的结构所得出的同课异构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极强促进作用的理论,并具体展现在三个方面,包括: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拓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为教师间搭建起有效的沟通平台。
四、研究创新与展望
本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分析同课异构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更好地分析出同课异构对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而借助同课异构的优势,弥补我国教师能力发展不足的缺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米永强.“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对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J].求知导刊,2020(39):95-96.
[2]陈庆英.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高中生物学“同课异构”调查及案例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0.
[3]罗晨鹭,刘恭祥.以“同课异构”为抓手,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全球气候变化”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06):14-18.
[4]邱振华.基于专业发展团队的跨校“同课异构”教科研模式[J].新课程,2020(06):150-152.
[5]常艳红.“同课异构”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甘肃教育,2020(03):123.
[6]袁智强.新时代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J].湖南教育(C版),2019(05):22-25.
[7]刘楚阳.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9.
[8]喻小蝶. 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高中英语“同课异构”模式的行动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