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支架,欲舍还取,教材见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sesh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內容摘要】教材使用应当有取舍。但调查发现教师取舍过程存在习惯性弃用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及开放性练习的倾向。一些老师对些部分有难度大,不实用的偏见。笔者认为,这种习惯造教材资源的严重浪费,这种偏见很值得商榷。问题的思想根源在于重知识,轻运用;重检查,轻引导的顽症。笔者在实践中探索了精搭支架尝试,鼓励学生语言输出,以期教材更有用,英语展实用。
  【关键词】取舍 支架 语言输出
  引言
  英语《教参》前言(Foreword)中,明确写明:“指导思想 六、积极开发教学配套资源,使教材具有弹性,教学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拓展性,以便学生更好地发挥潜能,发展个性。”
  这些表述无疑从一个侧面要求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对教学内容要有取舍意识。但如何取舍,有何原则,怎么取舍等问题是不少同行的困惑。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试图就这一话题展开探索。
  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的取舍现状:
  众所周知,学生用书教学内容包括热身(Warming Up)、读前(Pre-reading)、阅读(Reading)、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等九块。各部分存在话题上逻辑相联、语言知识上前后相关的特点。是精心设计的教学资源。
  但笔者认为,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资源的使用存在忽视教材特点及资源浪费的问题。就利用率而言,最高的是阅读(reading),而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浪费严重。
  调查发现,各单元的reading都得到采用,而Listening,writing,speaking和discussion中,除Unit 4的listening及writing外,其余都未被采用。教师资源取舍大致呈两个特点:(1)重输入轻输出;(2)资源利用率低,各部分的利用率不均衡。
  Comprehending,Discovering useful words,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三块练习的取舍现状:
  这三块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练习,练习形式多种多样,性质不尽相同,有侧重检查的,有鼓励语言输出的(详见《教参》)。不同性质的练习,《教参》在提供答案时,分别以三种不同方式表述,他们是:
  1. Answer key for Exercise;
  2. Suggested answers to Exercise;
  3. Students’ answers may vary;
  4.(无)
  笔者认为,答案的提供形式从一个角度区分了这结练习重检查和重输出的不同特点。为了解教师对不同练习的取舍习惯,笔者随机就某位教师Book 6中这三部分练习取舍情况展开调查。结果如下:练习题数总计48道,检查类32道,取用率为100%;输出类16道,5道被取用,取用率仅为31%。可见,教师在取舍上偏向于选取检查性的练习,而弃用输出性练习。
  显然,教师取舍过程存在习惯性弃用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及语言输出性练习的倾向。笔者认为,这一问题反映出教师思想上重知识,轻运用;同时,教学上表现为重检查,轻引导。结果是,教材资源遭到严重浪费。令人扼腕!
  事实上,《教参》前言在论述教材特点时指出,它“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能够激发基兴趣;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弹性,区分层次,注意学生的潜力和可接受性……”
  可见,教材在编写时,已经考虑到了教材的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长效性……
  所以,“怎样用起来?”是教师应该真正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在实践中开展了精搭支架,鼓励语言输出的探索。笔者认为,在使用这些材料时,教师要有为学生搭建实用支架的意识,也要有搭支架的本领。
  精搭支架,教材更有用,英语展实用。
  课例:Listening and speaking(Unit 4 Book 6 P31)
  根据《教参》对这部分的特点有如下描述:
  1. A radio interview about the use of fossil fuels and other sources of energy.
  2. It contains examples of the focus function for: agreeing and disagree.
  3. The vocabulary is rather specific.
  4. A very topical and challenging subject for students.
  它说明了这部分在话题、词汇、功能等方面的设计意图,同时指出它是A very topical and challenging subject for students.要用好这部分,笔者认为可围绕其特点来搭支架。
  一、展示单元各部分话题上的逻辑,为学生搭建完整的话题支架
  Things that consume energy(warming up)
  Sources of energy(warming up)
  Causes of global warming(reading 1)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reading 1)
  Ways to global warming:
  a, to save energy(reading 2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自主是生本教育的关键所在,在高中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而此时的自主学习成了学生成长的关键策略,需要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充分而深度的自主学习氛围和环境,以此促进教学的精彩达成。  【关键词】自主 化学 课堂 高中生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对知识按照课本的设计进行讲授,学生只能机械地记忆和练习,在这样死板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失去了学习化学的兴趣,更
【内容摘要】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新型教学方式,也是构建高效教学课堂的有效方法。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科学有效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探究 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  高中数学具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探究性,各个部分的定理、公式已经很明显了,但是如何组合、如何应用,这是需要进行深入探究的。所以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是数学教学中永远的“魂”。本文从引导猜想、搭建平台、动手操
【内容摘要】在高中教育体系中,生物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复习过程中要通过正确的模式来完成。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适合高中生物复习,还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对于学生的能力发挥、个人成绩提升,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文章针对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复习中的运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生物复习运用  相对而言,思维导图的操作,能够按照多元化的模式来完成,对学生的影响较小。与此同时,我们
【教学目标】  1.补充诗歌的写作背景资料,了解诗人在康桥时的生活及创作诗歌时的思想等背景;  2.通过示范朗读、音乐渲染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3.品味诗歌的意象,读出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濡染学生的诗意人生。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歌曲:《车站》  一、导语设计  师:同学们,课前的这位歌手给我们描绘了车站一幅怎样的画面?(离别)同学们有过挥手作别的经历吗
【内容摘要】教师自制教具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本文通过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课堂案例的分析,提出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自制教具,能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对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自制教具 学习兴趣 生物膜  生物教学中,生物模型这种直观的教具一直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视觉效果的冲击非常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集中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逐渐转变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被不断引进到教学实践中。情境教学作为适应新课改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情景体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理解教材知识,还能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对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小说教学 情境教学 探究  高中语文是高中教学中
【内容摘要】《课标》指出:生物学科要重视和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有机融合。高中生物教师必须立足学生生活实际,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这样不但可以延伸和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又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本文就生活化教学理念实施的途径和策略进行有益地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生物学科 课堂教学 生活化模式 实施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不断发展,高中生物学
【内容摘要】酸碱盐是整个初三化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知识点较多教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难记易混现象。面对这种现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灵活引导学生理解酸碱盐各物质种类及对应的相关化学式,并熟悉各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以此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本文从以兴趣为导向,促使了解酸碱盐组成;借助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加深对酸碱盐化合物知识的理解;妙用问题探究,引导理解
2016年安徽中考語文试卷延续了2015年的风格,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以稳为主,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命题指导思想,既考查基础知识的积累,又突出语文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试卷的第一大题主要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从工具性出发,与人文性相会。以下就第一板块“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逐题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供老师们参考。  一、第1题:重视语文积
【内容摘要】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教材的编写对旧教材进行了大胆地取舍。新旧教材在内容上的删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和未来人才的培养。本文从对新旧教材的删减变化中总结归纳了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自己对新教材在使用中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人教版 地理新旧教材之我见 删减内容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以旧教材为依托对新教材进行了大胆地取舍,充分体现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