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旧教法”的困惑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gl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当教育界举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等的教改经验时,作为一位边远山区的教育工作者,想吐吐自己在教改中的苦闷:“怎么教了二十多年的书,也曾有过所谓的辉煌,到了新一轮的教改实验教学中,却不知怎样教书了。”难道是没有参加教改学习培训吗?不是。难道是内心深处仍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吗?或许有一点。岑笃良先生的《新教材旧教法该休矣》(《右江日报》)道出了个中原委。是呀,“新教材旧教法”是该休矣。然而“该休”和“休”是两码事。故就有如下思考:
  反思之一:教改中理论研究多,结合实际少。
  教改声中,对教学如何如何体现时代精神,体现课改方向等的理论研究多,新的名词术语也不少,“高人”的教学演示,优秀的课件层出不穷。但我觉得这些都没有能很好地与教学客观实际结合起来,致使许多先进方法与经验不能大面积推广,尤其是在广大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尤显突出。现阶段边远地区广大农村的学子们,大多数家庭生活仍然相当困难。即便国家政策已经减免了他们的学杂费,他们的手中仍没有“余钱”,他们的“财产”也就是每学期的几本教材(课本),他们及大多数农村家庭没有一本课本以外的书,不少的学生甚至连一本《新华字典》也没有。他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几乎是唯一的——教师传授。因此新教法中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等就成了难于实施的空中楼阁,也难怪教师只好“新教材,旧教法”了。
  举例说明:如四大名著中除了《西游记》中的故事农村学生稍微熟悉外,其余三部他们几乎是一无所知的,更不用说诗词典故等知识了。基于这一情况,我们的教改是否应该广泛进行社会调查,广泛吸收先进经验,多多研究学校区域的实际情况,多多研究教材与教学的适应情况,不能一味追求花架子,某些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在一定地域和时间段中是否仍是有效的,不可或缺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创新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也是需要知识做基础的。 反思之二:教改中研究教学方法多样化多,研究教学手段实用性少。 语文教改中,出现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是教改之初,传统的做法已成习惯,处于这一过渡阶段的教师、学生(甚至社会、家长)对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一时还不能接受,即使潮流所趋,学到一点两点,或如法炮制,其结果还是不理想,那真是“画虎不像反类犬”了。这也是岑笃良先生在《新教材,旧教法该休矣》一文中所说的“现在各中学的教学10%是新教法,90%是旧教法”的原因了。比如:课改中公认的“自学——讨论——实践”这一课堂教学环节在广大农村中学各方面条件较差的情况下,真正能落实到位恐怕是很不容易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革命对传播知识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电视、电影、录像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可是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广大农村中小学来讲还十分陌生,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么,新教法的多样化就大打折扣了。因此教改中教法的研究应该结合实际、针对实际情况采用灵活有效的方法。而其中是否也包含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些方法在有针对性的新方法出现之前或许就是最可取之法。“新教材旧教法”该“休”未“休”的原因之一在此吧。有关专家和广大教师看来还得费些精力。
  反思之三:教改中关注教改过程效果多,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少。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我们是不是可以引申这样说“教改的实施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呢?要搞好语文教学改革,除了专家们的理论研究外,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本身只是“半桶水”,怎么能给学生“一桶水”呢?目前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认定准入制度,在教师专业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取得专业资格的教师也未必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综合化、现代化的趋势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教师队伍建设有两种(至少)状况应引起关注。一是教师的阅读量少,接受新知识的机会少,《新闻调查:部分中小学教师阅读匮乏令人担忧》(新化社记者肖春飞、刘丹)众所周知,教师的工作量是相当繁重的,白天都呆在学校上课,晚上还要备课,尤其中学教师“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学生的安全、思想教育、家长的期望等全系于教师身上,谁敢轻松马虎一点?何来时间阅读?就连市民们的普通娱乐—看电视,对教师们来说也是奢望。教师也应该算是“知识分子”了,然而这样长期反复的艰苦工作,除了专业知识外,一些相关的其他知识得不到更新补充而老化,这样如何能对学生进行精神引导?二是现行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流于形式,每年规定的学分达标没有起到提高教师能力水平的作用。请看,每年每位教师在政策的“引导”下,都订了相应学分的继续教育教材,然后年底人人将其内容随便摘抄一些往《继续教育报告册》上一填,学分达标了。难怪会有老师们议论继续教育乃是继续交钱教育。反感情绪不说自明。有关部门是否改变目前的继续教育形式,拿出经费,有针对性地对教师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专项培训?
  反思之四:语文教改中指责应试教育的多,研究教育评价方法的少。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一句顺口溜,道出多少学生的辛酸和无奈,“旧教法”典型的特征就是应该教育。教改声中对“应试教育”的指责其声也厉呼,其势也强乎,而“罪魁祸首”就是教育制度的代言人教师了。谁要是戴上“应试教育”的帽子,形象肯定不会好了。教师们真是比窦娥还冤啊。教师们就真的那么想考试?调资、评优、评职称哪个相关部门不把教学成绩当条件之一?年度考核表为什么还有一栏“教学效果”用三率说明的?为什么还有区分重点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为什么还有“状元”这个词语?…………你搞素质教育也好,创新精神教育也好,就像农民种田,即便禾苗长得好,如果收获不好,那你就什么也不是。不是吗?如果有哪个部门下文中小学取消考试制度,第一个写感谢信的恐怕是老师而不是学生。因此,是否我们不必对应试教育那么深恶痛绝。在大学入学还须考试,国家录用公务员需要招考的年代,中小学生考试技能我们是否权当是一种实用技术,也算做一种素质培养呢?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的状况,是否要从宏观上改变教育评价体系及用人制度,而不是把责任一概推到学校、教师。
其他文献
综合性学习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它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并提供给他们多渠道、多层面的语文实践机会,展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开展与深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综合性学习具有广阔的空间。    在许多教师看来,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就是
期刊
口语,毫无疑问,是语言交流中最主要、最自然的方式,而倡导口语教学则是现代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目前中学阶段的学生在英语口话表达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我们在实际教学时也发现,学生的表达能力普遍落后接受能力,很多学生学习了多年的英语却不会用口语表达,或口语表达的内容有限,缺乏英语交际能力。有些学生笔试成绩好,口语却很不尽人意,甚至到正式发音就变成结巴了.笔者结合自已的教学经验和大家做个探讨。  我国学
期刊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考,学校、家长和老师对教学质量的关注聚焦在学科成绩上,因为竞争的分晓最终落到了考试分数上。而作为考试科目之一的语文,可以说面临让人忧虑的现状:一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滞后,二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三是学生学习语文非智力因素的缺失等,这些涉及到学习语文兴趣、习惯、效率等方方面面,无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无不影响语文分数。每一位教师,面对语文教学令人尴尬的局面,可谓在泥泞中挣扎,我思考之余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语文老师要积极探索语文创新学习,让学生在语文教学学习中参与实践,体验快乐、成功、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创新意识 鼓励质疑 激活思维 调动热情 培养能力    《面向21世纪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
期刊
新课标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教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作为一线教师,我对当前的政治课教学教法进行了探索,并有所收获,现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体会拿来和同仁们共同探讨。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标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其显著特征便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学生虽不成熟,但并非
期刊
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却总是无从入手;有时,我们刚把一个题分析完,学生就说:“我怎么就想不到呢?我认为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没有毅力。制订的计划只能坚持几天,做任何事稍感辛苦就半途而废,今日推明日,周而复始。  2.对数学毫无兴趣。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常做白日梦。他们不知道基础知识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是否有趣味性,趣味
期刊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素养,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更能提高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交流比较肤浅、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期刊
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是我们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师应该积极探索的课题。的确,笔者在教学实践探索中发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贯彻落实生命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建设校园文化,营造生命环境。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等都会对学生生
期刊
音乐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教师肩负着传承人类文化,启发人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使命。音乐教学中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内容要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性思维,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他们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期刊
学生对某一门课不感兴趣,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却与形势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低落。高中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低落也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势不容乐观,亟待解决这个问题。    一、影响高中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   高中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受到社会转型和人们价值观念变化的影响。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