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时,教师要以爱施教,尊重幼儿,走进每位幼儿的心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的理解和关心,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确保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心理;和谐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4-0047-02
对幼儿园教育而言,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个性,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人格及其个性的自由发展,促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幼儿和教师享有平等地位,相互包容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加健康、活泼地成长。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发挥幼儿主体作用
教师改善与幼儿的关系,可以将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和谐师生关系之下,能够更好地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幼儿的潜力得到发挥。和谐师生关系是指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关系,有了这样的关系,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开展教学工作,幼儿也能更好地学习,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错误,教师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对幼儿思想、学业的进步影响很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一个“度”,即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或者处理事情时,要让幼儿有所收获,而不是感到委屈。在幼儿出现过错后,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做到批评到位、教育到位、策略到位,这样幼儿才能进步,才能在和谐师生关系下实现全面发展。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一)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精心创设良好的条件和氛围,让幼儿可以利用积累到的经验,主动学习和交往,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体验各种情感。教师要尊重幼儿个体间的差异,在幼儿遇到困难后,应及时给予引导和点拨,根据幼儿实际需求安排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要给予幼儿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将幼儿的主体性凸显出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创新,改变以往落后的思想和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教师要从幼儿认知规律、学习需求出发,开展活动前深入研读文本,让教学方法更加富有趣味,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及时表扬,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对幼儿园教育而言,教师要经常性地鼓励和表扬幼儿,不能简单地禁止幼儿的行为。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等话语,给予幼儿更多的肯定、鼓励、支持、表扬,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有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纸工课堂上,教师在教幼儿折一只鸟的过程中,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为幼儿进行展示,并问幼儿像不像。此时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看法,说像孔雀、鸵鸟,有着浓厚的兴趣,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和融洽。教师要肯定和表扬幼儿的想象力,并指导他们在折鸟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幼儿在教师的带动下,都积极投入到折纸活动中,很快就会折出青蛙、飞机、小船等,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想象能力。
(三)组织游戏,培养幼儿创新精神
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活动很重要,教师要注意在让幼儿参与游戏活动时,培养幼儿合作、礼让、相互帮助等意识。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用爱来指导幼儿活动,从而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例如,对户外活动“吹泡泡”而言,幼儿都比较感兴趣,主要利用“吹泡泡”代替画画,是一个极具创意的游戏。教师可以将食用色素添加到泡泡水中,在“吹泡泡”的过程中,会将很多彩色的圆留在纸上。之后教师继续指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吹泡泡”添画。这样,在纸上会出现可爱的叮当猫、活泼的小鸡、小鸭、小兔、小狗、小熊等动物,它们在草地上快乐地做游戏,俨然是一个动物世界。最后,教师让幼儿用废纸、瓶盖当印章蘸色点画背景,幼儿会画出层层叠叠的绿色森林,或者蓝色的海洋、鲜红的花簇等。在这个有创意的活动中,幼儿会产生很多惊叹,并建立了自信,享受到了快乐,体会到了成功。
(四)学会理解,宽容对待幼儿错误
幼儿个体间的不同,其性格、气质和心理状态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教师要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对幼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幼儿在出现错误后,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和指责幼儿,如果教师太过严厉和严肃,会适得其反。这是由于幼儿自我概念系统不够完善,自我评价能力很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如果严厉批评幼儿,幼儿就会感觉自己很笨,处处不如他人,从而产生自卑,渐渐疏远教师,甚至出现叛逆的心理,与教师对立。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因为成长的不够成熟,经验欠缺,加之很多幼儿十分顽皮,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对此,教师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幼儿分析犯错原因,帮助幼儿改正错误,给予幼儿更多的爱心和鼓励,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心悦诚服,并接受教师的批评,同时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为本,给予幼儿更多的爱和尊重,让幼儿学会肯定自我,热爱、尊重自我和他人,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幼儿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和谐的氛围下学习,并享受到快乐,并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发展自身个性。所以,教师与幼儿建立和谐关系意义重大,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接受教育,成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发展相和谐的人才。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心理;和谐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4-0047-02
对幼儿园教育而言,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个性,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人格及其个性的自由发展,促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到教育中来,幼儿和教师享有平等地位,相互包容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更加健康、活泼地成长。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发挥幼儿主体作用
教师改善与幼儿的关系,可以将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和谐师生关系之下,能够更好地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让幼儿的潜力得到发挥。和谐师生关系是指师生间的平等、民主关系,有了这样的关系,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开展教学工作,幼儿也能更好地学习,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错误,教师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对幼儿思想、学业的进步影响很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一个“度”,即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或者处理事情时,要让幼儿有所收获,而不是感到委屈。在幼儿出现过错后,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做到批评到位、教育到位、策略到位,这样幼儿才能进步,才能在和谐师生关系下实现全面发展。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一)尊重幼儿主体地位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精心创设良好的条件和氛围,让幼儿可以利用积累到的经验,主动学习和交往,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体验各种情感。教师要尊重幼儿个体间的差异,在幼儿遇到困难后,应及时给予引导和点拨,根据幼儿实际需求安排教学内容。此外,教师还要给予幼儿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将幼儿的主体性凸显出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创新,改变以往落后的思想和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教师要从幼儿认知规律、学习需求出发,开展活动前深入研读文本,让教学方法更加富有趣味,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及时表扬,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对幼儿园教育而言,教师要经常性地鼓励和表扬幼儿,不能简单地禁止幼儿的行为。在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对幼儿说:“让我们试一试”、“当然可以”等话语,给予幼儿更多的肯定、鼓励、支持、表扬,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有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纸工课堂上,教师在教幼儿折一只鸟的过程中,可以先进行示范,然后为幼儿进行展示,并问幼儿像不像。此时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看法,说像孔雀、鸵鸟,有着浓厚的兴趣,整个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和融洽。教师要肯定和表扬幼儿的想象力,并指导他们在折鸟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幼儿在教师的带动下,都积极投入到折纸活动中,很快就会折出青蛙、飞机、小船等,充分发挥了自身的想象能力。
(三)组织游戏,培养幼儿创新精神
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活动很重要,教师要注意在让幼儿参与游戏活动时,培养幼儿合作、礼让、相互帮助等意识。此外,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用爱来指导幼儿活动,从而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例如,对户外活动“吹泡泡”而言,幼儿都比较感兴趣,主要利用“吹泡泡”代替画画,是一个极具创意的游戏。教师可以将食用色素添加到泡泡水中,在“吹泡泡”的过程中,会将很多彩色的圆留在纸上。之后教师继续指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吹泡泡”添画。这样,在纸上会出现可爱的叮当猫、活泼的小鸡、小鸭、小兔、小狗、小熊等动物,它们在草地上快乐地做游戏,俨然是一个动物世界。最后,教师让幼儿用废纸、瓶盖当印章蘸色点画背景,幼儿会画出层层叠叠的绿色森林,或者蓝色的海洋、鲜红的花簇等。在这个有创意的活动中,幼儿会产生很多惊叹,并建立了自信,享受到了快乐,体会到了成功。
(四)学会理解,宽容对待幼儿错误
幼儿个体间的不同,其性格、气质和心理状态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教师要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对幼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幼儿在出现错误后,教师不能简单地批评和指责幼儿,如果教师太过严厉和严肃,会适得其反。这是由于幼儿自我概念系统不够完善,自我评价能力很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如果严厉批评幼儿,幼儿就会感觉自己很笨,处处不如他人,从而产生自卑,渐渐疏远教师,甚至出现叛逆的心理,与教师对立。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因为成长的不够成熟,经验欠缺,加之很多幼儿十分顽皮,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对此,教师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幼儿分析犯错原因,帮助幼儿改正错误,给予幼儿更多的爱心和鼓励,只有这样,幼儿才会心悦诚服,并接受教师的批评,同时还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为本,给予幼儿更多的爱和尊重,让幼儿学会肯定自我,热爱、尊重自我和他人,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幼儿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和谐的氛围下学习,并享受到快乐,并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发展自身个性。所以,教师与幼儿建立和谐关系意义重大,能够让幼儿更好地接受教育,成为与自然、与社会、与自身发展相和谐的人才。